龍的寓意?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龍的真正寓意是什麼?

基本釋義

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由各種動物的身體部分組成,身體長,有鱗,有角,有爪,能走,能飛,能游泳,能翻江倒海,吞風吐霧,興雲降雨。

2.封建時代龍作為帝王的象徵,也用來指帝王和帝王的東西:龍顏、龍廷、龍袍、龍宮等。

3.形狀像龍的或裝有龍圖騰:龍舟、龍燈、龍車。

4. Lóng龍 姓氏。

5.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猰貐、居、貔、狻猊。)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

贊助廣告

6. 西方神話中帶翼的動物。參見西方龍

7. 佛教中天龍八部之一,Naga。

8.中國傳統十二生肖之一。

龍牌有什麼寓意

中國是龍的國度,有著龍的精神和大氣,自古龍也是我們民族的象徵,華夏的代表,蘊涵著我們國人、我們中國文化特有的底蘊。以翡翠為雕刻題材的龍象徵著權勢、尊貴、成功、豐收等,加上龍的形態萬般變化,款式多樣新穎,所以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我們華人的青睞。

龍的代表及寓意_風水擺件寓意是什麼?

如果想令自己的事業或者自己的公司再發展上更上一層樓,除了擁有風水寶地之外,還需要一些風水擺件來轉運。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老闆辦公室會出現龍的擺件,那麼龍的代表以及它的意義是什麼呢?

贊助廣告

龍的意義:

龍,在中國和天地世間萬事萬物都有著聯絡。

龍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又是幸運與成功的標誌。

龍之所以具有這種文化的象徵意義,是和傳說以及神話中龍在天則騰雲駕霧、下海則追波逐浪、在人間則呼風喚雨的無比神通能力有很大的關係,但更重要的,是因為龍幾千年來常常成為中國奴隸、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獨家專利”,是皇權的代名詞,因此,皇帝自比為“真龍天子”,身體叫“龍體”,穿的衣服叫“龍袍”,坐的椅子叫“龍椅”,乘的車、船叫“龍輦”、“龍舟”……總之,凡是與他們生活起居相關的事物均冠以“龍”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權。

辦公室風水擺件——龍

龍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文化,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可見對龍的推崇。同時呢!在風水學中龍還可化解小人是非,旺貴人運勢,因此對於上班一族很是重要,而且我們可以把龍形風水擺件擺放在辦公桌的青龍位上,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來自運緣閣www.yunyuange.com)

中國龍的寓意和外國龍的寓意有什麼不同

在中國文化中,古代龍是皇權的代表,象徵的天賦皇權,表明皇帝權力的至高無上,在民間,龍主要是吉祥、喜慶、神獸、力量、騰飛的象徵。

在西方文化中,在基督教產生之前,部分地區對dragon的信仰還是偏向正面性,但是隨著基督教的產生,十字軍東征和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龍被貶斥為邪惡的象徵,它們的出現,通常預示著災難、恐慌、暴力和血腥

龍在中國有什麼象徵意義?

對“龍”的象徵意義歷來有多種解釋:一種觀點是把龍看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中華民族的子孫因而是龍的傳人;另一種觀點是把皇帝喻做真龍天子,龍的形象因而被當成為封建皇帝的象徵。兩種觀點各有其合理處,但要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地看待,才能準確把握“龍”的象徵意義。

中華民族的子孫被稱為“龍的傳人”,來源於古代圖騰和傳說。圖騰崇拜的核心是認為某種動物和自己的氏族有一定血緣關係,是本氏族的始祖和親人,因而也被尊奉為本氏族的標誌、象徵和保護神。龍是中國特有的圖騰崇拜的產物。據考古研究,以蛇身、馬頭、鹿角、鷹爪、魚鱗等附和昇華而成的龍圖騰,是遠古以來以蛇為圖騰的華夏族,在與周邊各種以馬、鹿、羊、鷹等為圖騰的各少數民族部落長期融合而形成的共有圖騰。在上古時代,龍就已經濃縮、沉積著人們的思想感情、期望信仰,成為中華民族始祖的圖騰。隨著歷史的進展,龍不斷地演變和昇華為一種共同觀念和意識形態,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龍象徵著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也就和龍聯絡在一起。於是,圍繞龍產生了“感天而生”的傳說,黃帝、炎帝、堯等中華民族的始祖都成了龍的化身,這樣說來,中華民族的子孫就成了龍的傳人。

至於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龍又是怎樣與皇帝結下緣而變成封建專制皇帝的象徵呢?這固然與通天神獸的龍作為神的助手而被先民們崇拜有關,但更重要的是與中國封建社會皇權的特點有密切關係。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是一個家國同構的宗法制的社會,家即是國,國即是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把國家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而龍又作為中華民族和古代中國的象徵,因而在專制主義封建社會中,自秦始皇被稱為“祖龍”,漢初劉邦時“龍”正式作為皇帝的代稱出現後,歷代帝王都認為“龍為君像”,於是他們都喜歡上了這個代表中華民族共有的圖騰,把自己開始稱為“真龍天子”,龍的形象便因此成為了皇帝的代表和象徵。隨即一些帶龍字的詞彙也逐漸成為皇帝的專指詞彙,如帝王未即位或在民間時(多指開國之君)稱“龍潛”,新王朝創立稱“龍興”,皇帝即位稱為“龍飛”,皇帝的容貌稱“龍顏”,皇帝死亡稱“龍馭賓天”,即乘龍昇天。還有一些帝王熱衷於以龍為年號,據研究者統計,在中國歷史上,以龍字作年號的君王大約不下20位。

為加強專制統治,確保自己的權威不受到挑戰,帝王們另外還挖掘龍的利用價值,最突出的表現為對龍紋的把持和壟斷上,集中地體現在對帶有龍形象的服飾的使用上,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這樣的服飾,任何其他人隨意的使用都被認為是僭越行為,至於對龍的不敬言行,更是被視為對君主和專制皇權的冒犯,這就是被韓非子神化的所謂的“逆鱗”。明清以降,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皇權政治極度膨脹,達到鼎盛,封建帝王的猜忌心極強,對皇權有意無意的冒犯都是犯龍鱗的行為,由此引發了一系列血案和文字獄之類的思想文化專制行為。這樣龍的形象日益變成為封建專制皇帝的象徵。

好在“龍”並不能為專制君主幫什麼忙,隨著農民革命的的熊熊烈焰,“真龍天子”不斷被否定,到近代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發生後,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終被推翻了,龍的形象也失去了作為封建專制皇帝的象徵意義,重新變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中國龍的吉祥寓意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原始時代,以龍為圖騰的氏族部落成員無疑都以龍作為標誌和象徵,在身上或衣服上繪龍。如古代哀牢夷以龍為圖騰,幫"刻畫其身,象龍文,衣皆著尾"古越人亦斷髮文身,以像龍子。

龍為帝王壟斷之前,所有崇龍的氏族部落均可自由地使用龍的影象,沒有任何限制。龍成為帝王和王權的象徵之後,儘管龍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但龍形象的使用卻逐步受到限制。特別是在宋元之後,龍紋為帝王所獨佔,成為個人的私有物,平民百姓不能濫用龍紋,不準穿有龍紋的服飾,龍袍,龍袞只帝王一人能穿。因為在統治者看來,皇帝即龍,龍即皇帝,興有帝王可能使用龍紋。限制龍紋的使用,目的是維護帝王和龍的神聖性。在統治者看來,如果誰都可以像帝王一樣可以穿龍袍,那麼就沒有神聖和凡俗之別,那就難以樹立帝王的絕對權威,王權也就難以鞏固。

據現有資料,最早穿龍袍的帝王大概是周天子。不過,龍袞可能性不是僅天子一人可穿,其他王族成員也可穿。宋代以後,限制使用龍紋更為嚴格,規定越來越多。到了元代,對龍紋的壟斷髮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明文規定龍紋的使用範圍。元世祖忽必烈曾明令市街商店不得織造或販賣日月龍鳳紋的緞匹,違者除沒收其緞匹外,"仍將犯人痛行治罪。"仁宗是曾定服色等第,除蒙古人外,其他人"不許龍鳳文"。此外,器皿不得使用龍鳳紋,帳幕"不得使用赭黃龍鳳文",車輿亦"不得用龍鳳紋"。

明代龍紋的使用和控制更為嚴格。明代初期的皇帝袞服,飾十二章,其中以龍紋為最重要。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明文規定:"官吏衣服、帳幔,不許用玄、黃、紫三色,並織繡龍鳳紋,違者罪及染造之人。"清代皇帝服飾的龍紋亦有定製。據《清史稿。輿服志二》記載:皇帝"朝服色用明黃,惟祀天用藍,朝日用紅,夕月用白。披領及袖皆石青,緣用片金,冬加海龍。"

總之,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帝王都是"真龍天子",帝王的子孫被認為是"龍子龍孫",帝王的後代被稱為"龍種"。龍,尤其是黃龍,是帝王的象徵,皇帝即龍,龍即皇帝,兩者不可分離,龍成為帝王個人的私有物。皇帝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全都是有龍的標記。皇帝本身及有關的一切都與龍拉上了關係。

由上可見,在中國歷史上,王權的取得和鞏固與龍有密切的關係。古代帝王藉助龍的威力,利用人們對龍虔誠崇拜的心理,編造種種謊言,充自己說成是"真成天子",與傳說中的具有無窮威力的龍無異。

實際上,在中國,龍的象徵意義遠遠超出習俗,它影響到中國的建築、雕塑、繪畫、書法、文學等很多方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並且影響到與中國地緣相近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隨著華人華僑在全球範圍內的遷徙流動,龍的概念和美學意義也傳播到世界各地。

今年是人類進入新千年的第一年,又恰是中國農曆龍年,所以有關龍的話題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這不僅因為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非常特別的地位,而且在於,中國龍年作為一個新千年的頭一年的情形,三千年才能遇到一回。

在北京西郊的北京動物園,舉辦了“龍生肖文化科普展覽”。這個展覽包括了二十五個專題。主辦者收集了三百多張與龍相關的實物照片,包括北京故宮中的九龍壁,山東曲阜孔廟中的龍柱,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中的石支柱,以及皇家編鐘,民間風箏等等。這些照片展示了從古自今龍形象在中國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各方面。北京動物園工程師、展覽負責人居龍和說:

“龍的形象可以說在中國......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關於龍的寓意?
金龍的寓意?
生肖龍的寓意?
十二生肖龍的寓意?
龍的寓意?
青龍的寓意?
龍的寓意是什麼?
龍龜的寓意?
二月二龍抬頭的寓意?
龍和蛇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