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姓鐘的有多少?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中國有多少個姓鐘的人?

鍾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八十個大姓之一,在兩廣地區比較常見。鍾姓人群大約佔了當代人口的0.38%,即每10000箇中國人中姓鐘的人至少有38個,總人口大約在460餘萬。  先秦時期,鍾姓主要活動在楚國境內的今湖北、湖南以及山東一帶。漢晉南北朝時鐘姓已經向東播遷到江浙皖贛和中原地區。隋朝時由於嶺南俚人的鐘姓在廣西和湖南交界地區的勢力。加上隨後兩廣地區的鐘姓發展迅速,當地的土著均紛紛加入漢族。唐朝時兩次中原南下移民福建。宋、元、明時鐘姓實際已經成為南方的著名姓氏。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鍾姓大約有12萬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6%,排在第一百位。鍾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鍾姓總人口的31.7%,佔江西總人口的0.5%。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湖北、江蘇,這四省的鐘姓大約佔鍾姓總人口的83%;其次分佈於安徽、四川、浙江、河南,這四省的鐘姓又集中了15%。鍾姓的重心在江南,全國已形成了以江西、湖南為中心區的南方鍾姓人口聚集區。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鍾姓大約有37餘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為明朝第六十二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鍾姓人口增長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鍾姓純增長福是200%,比宋朝淨增加了25萬。這個超常的增加數字與湖南地區的南方土著鍾姓大批漢化有關聯。江西仍為鍾姓的第一大省,約佔鍾姓總人口的39%。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廣東(17.6%)、浙江(15.2%),這三省鍾姓大約佔鍾姓總人口的72%;其次分佈於甘肅、湖南、安徽,這三省的鐘姓又集中了15%。宋、元、明600餘年,鍾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以江西為中心的南部和東南部鍾姓人口聚集區。  當代鍾姓的人口462萬,排在全國第五十六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8%。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鍾姓人口由37萬激增到462萬,增長達12倍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鍾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在這1000年中鍾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四川三省,大約佔鍾姓總人口的61%;其次在廣西、湖南、浙江,這三省的鐘姓又佔了22%。廣東居住了鍾姓總人口的33.2%,為鍾姓第一大省,佔省總人口的2%。形成了兩廣地區為中心的鐘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期間,鍾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向華南、四川遷移成為主流。

贊助廣告

有多少姓鐘的成功偉人啊?

鍾姓歷史名人: 鍾皓:字季明,潁川長社人。以詩律教授,門徙千餘人。前後九闢公府,徵為林慮長,俱不就。李膺嘆曰:“鍾君至德可師”。與陳實、荀淑、韓韻稱為“穎川四長”。 鍾繇:(公元151~230年),字元長,潁川長社人(今河南長葛)。著名東漢末期大臣,書法家。 鍾繇生於東漢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出身於東漢望族,祖先數世均以德行著稱。曾祖父鍾皓 “溫良篤慎,博學詩律,教授門生千有餘人”,祖父鍾迪因黨錮之禍而終身沒有做官。父親早亡,由叔父鍾瑜撫養成人。 鍾繇追隨曹操,獻計獻策,深得曹操重用,因屢立奇功,被拜為御史中丞,又遷侍中、尚書僕射,並被封為東武亭侯,後來又被任命為前軍師。對曹魏統一北方起了重要作用。 公元220年魏國建立,曹丕任命鍾繇為大理寺卿,後升為相國,廷尉,進封為崇高鄉侯。旋又遷職太尉,改封平陽鄉侯。曹丕曾對左右大臣稱讚鍾繇及司徒華歆、司空王朗說:“此三公者,乃一代之偉人也,後世殆難繼矣!”曹丕還曾賜給鍾繇“五熟釜”,而且親自作鉻文曰:“於赫有魏,作漢藩輔。厥相惟鍾,實於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處。百僚師師,楷茲度矩。” 公元227年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封鍾繇為定陵侯,增其食邑人口達到一千八百戶,並遷為太傅。可見曹氏對鍾繇極為重視。鍾繇晚年因膝關節疾病,朝拜皇帝甚為不便,明帝曹睿便讓鍾繇入朝時免去拜禮。由此還首開凡三公有病皆可不拜之先例。 鍾繇逝於魏明帝曹睿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終年七十九歲。死時曹魏明帝穿孝衣憑弔,並諡之為成候,下詔贊其“功高德茂。” 鍾繇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鍾繇的書體主要是楷書、隸書和行書,南朝劉宋時人羊欣《採古未能書人名》說:“鐘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祕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所謂“銘石書”,即指正楷,“章程書”即隸書(八分書),“行押書”指行書。 鍾繇書法真跡到東晉時已亡佚,人們今天所見到的要麼為臨摹本,要麼系偽書。因王羲之亦為書法大家,所以他臨摹鍾繇的真跡非常成功,從中可以看到鍾繇書法的情況。 鍾繇的書法古樸、典雅,字型大小相間,整體佈局嚴謹、縝密,歷代評論成就極高。梁武帝撰寫了《觀鍾繇書法十二意》,稱讚鍾繇書法“巧趣精細,殆同機神”。庚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說“鍾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盡許昌之碑,窮極鄴下之牘”。張懷瓘更將鍾書列為“神品”。此外,明岑宗旦、清劉熙載等都給以極高評價。 作為書法家,鍾繇對書法的看法也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其書論較零碎,散見於後世文集中。劉熙載《藝概·書概》雲:“鍾繇書法曰:‘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書苑菁華·秦漢魏四朝用筆法》也記載有鍾繇大致相同的話說:“用筆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這種看法主要指書體的自然流麗,平淡真淳,多天工而少人為。以自然狀書勢,在書法藝術中追求自然美,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美學範疇。 衛恆《四體書勢·隸勢》載鍾繇語曰:“鳥跡之變,乃惟左隸,(益蜀)彼煩文,從此簡易。煥若星辰,鬱勞雲市”,此語見於《初學記》,內容主要談隸書的演變及其筆法。 張彥遠《法書要錄》收有梁武帝蕭衍《觀鍾繇書法十二意》,所謂十二意指平、直、均、密、鋒、力、輕、決、補、損、巧、稱。主要也是指用筆方法、間架結構等。 鍾繇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很大,歷來都認為他是中國書史之祖。他在書法史上首定楷書,對漢字的發展有重要貢獻。陶宗儀《書史會要》雲:“鐘王變體,始有古隸、今隸之分,夫以古法為隸,今法為楷可也。”鍾繇之後,許多書法家竟相學習鐘體,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種鐘體臨本。後張昶、懷素、顏真卿、黃庭堅等在書體創......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古代有那些姓鐘的傑出人物....

歷史名人: 1 鍾興 詔定春秋章句以授皇太子及諸藩王子地敕封閣內侯諡好曰:穎川公,原配杜氏浩封夫人,子二 文昌 文榮. 2 鍾瑾 字延瑜 漢建和間為博士 子一: 璽 璽後裔 秀 遷隴西. 3 鍾皓 字季明,漢建和年間舉為孝廉,遷穎川郡功曹越數年詔授司徒府九闢不就生平喜讀經史子書 談琴樂道嘯傲林壑以陳實等齊名當時號稱穎川四長. 配劉氏, 子一: 繇. 4 鍾繇 字元常 (151-230年)魏黃初間擢為太傅善草隸二體 至今海內宗之 配吳氏,子二: 毓 會. 5 鍾毓 字秉衷,智慧機敏,議論侃匕,頗有文風,為魏青龍間中書令 配荀氏,子一: 司顗. 6 鍾會 字士季 (225-264年)為魏鎮西將軍 後為鄧艾爭功為司馬昭所害。 7 鍾司顗 字異常,晉泰始六年主薄. 配王氏,子三: 熹, 燾, 照. 8 鍾熹 字日暉,晉大康無年召為司隸校尉. 配晏氏, 子一: 穎. 9 鍾燾 字星曜,西晉建興二年為焦州刺史. 配司馬氏後裔顓遷居山西太原府. 10 鍾照 字容光,東晉永昌元年授司隸校尉. 配陶氏, 子二: 顏 項. 11 鍾穎 字超群,晉永嘉六年召為侍中. 配王氏,子二: 昭 暉. 12 鍾顏 字惟淵,東晉建武四年為江州司馬. 配陶氏,後裔明遷居成都. 13 鍾項 字繼祖,為東晉大寧三年荊州別駕, 配謝氏,子一: 晟.遷居凌江南雄府. 14 鍾昭 字紀明,晉建武二年授陳留太守, 配劉氏, 子一: 雅. 15 鍾暉 字孔光,東晉大寧三年召為俆州刺史, 配司馬氏,子一: 稚. 遷居江夏. 16 鍾雅 字彥胄仕,東晉咸和五年侍中累官至大中大夫 .配劉氏,封夫人.子二: 隆英 隆武. 隆武遷居 青州. 17 鍾隆英 字崇高,東晉隆和三年授散騎常侍.配董氏.子四: 景仁 景冬 景純 景賢. (景純遷居山西 貴陽府) 18 鍾景冬 為東晉安帝元年柳州長史. 配徐氏.後嗣志堯遷居雲南大理府. 19 鍾志學 字尚書東晉咸興八年授琅琊郡刺史,配阮氏遷居滇南昆陽州.(其兄志元遷居廣西桂陵府) 20 鍾志淳 字以樸宋文帝時官授中郎將. 配張氏.子一: 輔 遷居南陽. (志淳弟 志衝遷居青州壽元縣) 21 鍾朝 字維斗仕,宋武帝永初元年豫章太守. 配宋氏,子一: 輻. 22 鍾輻 字士衡,號靖節,博通經史學富二酉,為金陵才士,孝建間登高第官至今紫光祿大夫,見時政日 下遂致仕歸田隱居於終南山. 配梁氏.子一: 嶸. 23 鍾嶸 字仲偉,號陶恭,少思理敏慧,工於詞賦比齊建武初年授記室掌文翰內史,後勒樞密史. 配齊氏 子一: 宿宗. 24 鍾宿宗 字繼先,性恬靜寡,欲不願仕進,惟陶情于山水間,號為林泉逸叟. 配甘氏,子二: 世翰 世藩. 25 鍾世翰 字紱堂,陳大建二年闢為國子祭酒不就,隱居桃源之陽,自號葛天逸士. 配湯氏, 子五: 國珍 國寶 國器 國棟 國翰. (國寶後裔遷居兗州之鉅野) 26 鍾世藩 字牧之,隋大業二年舉為鎮江太守. 配楊氏,子一: 國楨.遷居廣州新寧縣. 27 鍾國珍 字上選,公性瀟灑,高尚其志不仕王侯,克紹祖父之風,隋煬帝屢徵不起. 配宇文氏,子二: 開 泰 開秦遷居柳州. 28 鍾國器 字君選,唐武德元年授中書舍人. 配李氏,子一: 開和 遷居晉州之趙城. 29 鍾國翰 字良材,唐永徽二年舉為國子監正, 配唐氏,子一: 開祥 遷居汀州之清流. 30 鍾士貞 字以正.唐貞觀己酉年為鬱臺從事, 配唐氏,子二: 侃 偃 二兄弟遷居舒州. 31 鍾士廉 字介夫,唐貞觀乙已年以人材選授侍中. 配高氏,子一:侗. 32 鍾侗 字思願.唐永微間徵為博士不就.配張氏, 子二:......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鐘的名人故事

鍾姓歷史名人

1 鍾興:詔定春秋章句以授皇太子及諸藩王子地,敕封閣內侯,諡好曰:穎川公,原配杜氏浩封夫人,子二:文昌、文榮。

2 鍾皓:字季明,漢建和年間舉為孝廉,遷穎川郡功曹越數年詔授司徒府九闢不就,生平喜讀經史子書談琴樂道嘯傲林壑以陳實等齊名,當時號稱穎川四長。配劉氏,子一: 繇。

3 鍾繇(151一230),字元常,三國魏大臣、書法家。穎川長社(屬今河南長葛)人。東漢末舉孝廉,累遷廷尉正、黃門侍郎。曹操執政,任侍中、司隸校尉。曹丕代漢,任廷尉,封崇高鄉侯。明帝即位,遷太傅,人稱“鐘太傅”。工書法,宗曹熹、蔡邕、劉德升,博取眾長,自成 一家,尤精於隸、楷。書若飛鴻戲海,舞鶴遊天。後人評其隸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書法家胡昭並稱“胡肥鍾瘦”。與晉王羲之並稱“鐘王”。臨終時授子會曰:“吾精思學,學其用筆,每見萬類,皆畫像之,其專摯如此”。配吳氏,子二: 毓、會。

4 鍾毓:字秉衷,智慧機敏,議論侃匕,頗有文風,為魏青龍間中書令,車騎將軍。配荀氏,子一:司顗。

5 鍾會,生於公元二二五年,死於公元二六四年,魏國儒將。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 東)人,曹魏大臣鍾繇的第二子。少年時博覽群書,有才藝,志向遠大,是司馬昭的重要謀士、儒將,通曉兵法,機謀深遠,景元四年(公元二六二年)與鄧艾分兵滅蜀。謀做西川王時,事發敗漏,為司馬昭所害。

6 鍾司顗:字異常,晉泰始六年主薄。配王氏,子三:熹,燾,照。

7 鍾熹:字日暉,晉大康無年召為司隸校尉。配晏氏,子一: 穎。

8 鍾燾:字星曜,西晉建興二年為焦州刺史。配司馬氏後裔顓遷居山西太原府。

9 鍾照:字容光,東晉永昌元年授司隸校尉。配陶氏,子二: 顏 項。

10 鍾穎:字超群,晉永嘉六年召為侍中。配王氏,子二: 昭 暉。

11 鍾顏:字惟淵,東晉建武四年為江州司馬。配陶氏,後裔明遷居成都。

12 鍾項:字繼祖,為東晉大寧三年荊州別駕,配謝氏,子一: 晟。

13 鍾昭:字紀明,晉建武二年授陳留太守,配劉氏,子一: 雅。

14 鍾暉:字孔光,東晉大寧三年召為俆州刺史,配司馬氏,子一: 稚。遷居江夏。

15 鍾雅:字彥胄仕,東晉咸和五年侍中累官至大中大夫。配劉氏,封夫人。子二: 隆英 隆武。 隆武遷居青州。

16 鍾隆英:字崇高,東晉隆和三年授散騎常侍。配董氏。子四: 景仁 景冬 景純景賢。

17 鍾景冬 為東晉安帝元年柳州長史。配徐氏。後嗣志堯遷居雲南大理府。

18 鍾志學:字尚書東晉咸興八年授琅琊郡刺史,配阮氏遷居滇南昆陽州。

19 鍾志淳:字以樸宋文帝時官授中郎將。配張氏。子一: 輔。

20 鍾朝:字維斗仕,宋武帝永初元年豫章太守。配宋氏,子一: 輻。

21 鍾輻:字士衡,號靖節,博通經史學富二酉,為金陵才士,孝建間登高第官至今紫光祿大夫,見時政日下遂致仕歸田隱居於終南山。配梁氏。子一: 嶸。

22 鍾嶸:字仲偉,號陶恭,少思理敏慧,工於詞賦比齊,建武初年授記室掌文翰內史,後勒樞密史。配齊氏子一: 宿宗。

23 鍾宿宗:字繼先,性恬靜寡,欲不願仕進,惟陶情于山水間,號為林泉逸叟。配甘氏,子二: 世翰 世藩。

24 鍾世翰:字紱堂,陳大建二年闢為國子祭酒不就,隱居桃源之陽,自號葛天逸士。配湯氏,子五: 國珍、國寶、國器、國棟、國翰。

25 鍾世藩:字牧之,隋大業二年舉為鎮江太守。配楊氏,子一: 國楨。

26 鍾國珍:字上選......餘下全文>>

古代有哪些姓鐘的歷史人物

鍾子期.名徽.字子期

鍾繇.字元常

鍾會.字士季

鍾嶸

鍾紹京.字可大

鍾傳.字弱翁

鐘相

鍾嗣成.字繼先.號醜齋鍾期光.曾用名鍾昱

歷史上姓鐘的名人故事

歷史名人:   鍾繇(151-230),字元常,三國魏大臣、大書法家。潁川長社(屬今河南長葛)人。東漢末舉孝廉,累遷廷尉正、黃門侍郎。曹操執政,任侍中、司隸校尉。曹丕代漢,任廷尉,封崇高鄉侯。明帝即位,遷太傅,人稱“鐘太傅”。工書法,宗曹熹、蔡邕、劉德升,博取眾長,自成一家,尤精於隸、楷。書若飛鴻戲海,舞鶴遊天。後人評其隸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書法家胡昭並稱“胡肥鍾瘦”。與晉王羲之並稱“鐘王”。臨終時授子會曰:“吾精思學,學其用筆,每見萬類,皆畫像之,其專摯如此”。

鍾子期:春秋時期楚國人。精音律。相傳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因被伯牙引為知音。他死後,伯牙在他的墓前彈了一次琴後就不復鼓琴。

鍾會(225-264)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省長葛市)人。三國時魏國謀士、將領,曹魏大臣鍾繇的兒子

鍾嶸中國南朝文學批評家。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人。曾任參軍、記室一類的小官。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以後,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寫成詩歌評論專著《詩品》。以五言詩為主,全書將兩漢至樑作家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進行評論,故名為《詩品》。《隋書·經籍志》又稱之為《詩評》。在《詩品》中,鍾嶸提倡風力,反對玄言;主張音韻自然和諧,反對人為的聲病說;主張“直尋”,反對用典,提出了一套比較系統的詩歌品評的標準。

鍾若玉:清(1737-1802)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女,字文貞,號元圃。工寫墨梅。畫臨崔白,字學鍾、王,詩宗韓、柳。以鬻字自給,腕力蒼老,不類閨閣人書。晚依婿家藩氏,以訓女生為業。卒年66。《墨香居畫識、明齋小識、墨林今話》

鍾天緯:江蘇華亭人,清代著名翻譯家,譯書數十種,著有《則足集》。

鍾榮光:廣東香山人,清光緒22年加入興中會,並創辦宣傳革命的報紙。1928年嶺南大學收歸國人自辦,任第一校長。次年改任嶺南大學榮譽校長。

鍾世銘:直隸天津人,字蕙生。清光緒進士。光緒三十二年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獲碩士學位。回國後,充直隸高等工業學堂英語教員、教務主任。1921至1925年間,先後任北洋政府鹽務署署長、財務處長及總代長。後調任奉天交涉員,未幾辭職。

鍾芳禮:清代廣西人,一說廣東花縣人。一說原名芳球。入拜上帝會,金田起義後,為御林侍衛。咸豐三年,在天京被封為丞相。

鍾穎:清代滿州正黃旗人,愛額覺羅氏。曾充四川陸軍小學工程處提調〉光緒三十三年繼任四川陸軍第三十三混成協統,兼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總辦。辛亥革命後奉調入藏,為辦事長官。數年後回川。

鍾離春:戰國時期齊國人,她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才取勝的皇后。本來就是齊國人,相貌奇醜無比,40歲了還沒有嫁人。於是她自己去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的狀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後被齊宣王採納,並立為王后。

鍾紹京:鍾嶸之弟鍾嶼的玄孫,唐代宰相、書法家、藏書家,善書直鳳閣,時號小鐘。

鍾芳(1476~1544),字仲實、中實,號筠溪。是明代著名的學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當過文官、武官、法官、學官和財官的著名人物。他“上繼文莊(丘浚),下啟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廣東通志》一書中尊稱其為“嶺南巨儒”。鍾芳,原籍瓊山縣,出生於崖州高山所(今海南省三亞市崖城鎮水南村)。幼年喪母,寄居外親黃家撫養,又名黃芳。自幼聰穎好學,10歲入崖州州學。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鄉試第二名,正德三年(1508年)殿試賜二甲進士第三名,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一時名動京師,蓋謂丘文莊後又......餘下全文>>

全國鍾氏姓到底有多少?歷史上有什麼大人物?

鍾氏不是大姓,人口較張王李要少得多。遠祖鍾烈,黃帝五十九世孫,黃帝十七世孫商湯的後裔,宋國雖有宋襄公為春秋五霸之一,卻不過是曇花一現,宋國於公元前286年被齊,楚,魏,三國瓜分。國破之後,烈公以封邑為姓,是為鍾姓,堂號潁川堂。此後以潁川的鐘氏著稱於世,後來成為全國各地鍾氏的主要來源。

鍾姓誕生了鍾繇,鍾子期、鍾會等一批歷史名人。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姓鐘的皇帝???

說不清楚,也許有皇帝本來應該姓鍾,但是實際跟其他人姓,因為中國流行借種什麼的

相關問題答案
歷史上姓鐘的有多少?
歷史上姓鐘的名人大全?
歷史上姓鐘的名人?
世界上姓邊的有多少人?
世界上姓夏的有多少人?
姓鐘的有多少人?
世界上姓石的有多少人?
世界上姓黃的有多少人?
世界上姓胡的有多少人?
世界上姓白的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