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行屬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中醫裡肺的五行屬性是什麼?

中醫中的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對應的臟器是:

肝歸屬於木,心歸屬於火,脾歸屬於土,肺歸屬於金,腎歸屬於水再詳細些就是:木—肝、膽、 目、(怒、 ) 酸,筋

火—心、小腸、舌、(喜、 ) 苦、脈

土—脾、胃、 口、(思、 ) 甘、肉

金—肺、大腸、鼻、(悲、憂、)辛、皮

水—腎、膀胱、耳、(恐、驚、)鹹、骨

六腑中的三焦為孤腑所以不入五行

中醫五行的五行屬性及歸類

歷代醫家為了說明人體內外的整體性和複雜性,亦把人體的臟腑組織、生理活動、病理反應,以及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廣泛地聯絡。(1)以五行之特性,說明五臟之功能。如木性生髮條達,肝性喜條達而主疏洩;水性滋潤下行,腎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屬木、腎主水,其它臟腑亦是如此。(2)形成了以五臟為主體,外應五方、五季、五氣等,內聯五臟、五官、形體、情志等的五個功能活動系統。(3)此五個功能活動系統,說明了人體的內環境與外在自然環境之間也存在著對立統一的聯絡,如春屬木,肝氣旺於春,春天多風等。在內則肝與膽相表裡,開竅於目,主筋,主怒,在病理上易於化風等。應當指出上述是該表橫的聯絡,若從縱的方面來看,則表示此五類事物或現象之間具有相生相剋和制化勝復的關係。 (1)第一種觀點這種觀點起源於《洪範》。今人多理解為:木的特性:日出東方,與木相似。古人稱“木曰曲直”。“曲直”,實際是指樹木的生長形態,為枝幹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火的特性:南方炎熱,與火相似。古人稱“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為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土的特性:中原肥沃,與土相似。古人稱“土爰稼穡”,是指土有種植和收穫農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為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故有“土載四行”和“土為萬物之母”之說。金的特性;日落於西,與金相似。古人稱“金曰從革”。“從革”是指“變革”的意思。引申為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水的特性:北方寒冷,與水相似。古人稱“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和向下的特性。引申為具有寒涼、滋潤、向下執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2)第二種觀點這種觀點起源於當代學者聶文濤對《素問》的訓詁。五行的性質應從“平氣”、“不及”、“太過”三方面考慮。平氣時, 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太過: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從這三面考慮之後,才能體會出中醫學思維中對生命自我維護的理解。對人體能力的不同理解,正是中西醫學的差別所在。五行屬性歸類,主要用於概括人體及其與自然界多種事物或現象在屬性上的某些內在聯絡。例如以五行特點來比象說明五臟之某些生理功能特點:如木性條達曲直,有生髮之特點,而肝性柔和舒暢且主疏洩,又主升發之氣,故肝屬木;火為陽熱之象,有上炎之性,而心為陽髒主動,心陽有溫煦作用,故心屬火;土為萬物之母,有生化、長養萬物之特性,而脾能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故脾屬土;金有清肅,收斂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肅降,故肺屬金;水有溼潤下行之特性,而腎能藏精,主人體水液代謝之調節並能使廢水下行排出體外,故腎主水。 中醫學把人與自然的這種關係稱之為天人相應,五行學說則把人體臟腑形體和自然界相類似的有關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系統,從而說明人體五臟系統和自然界同類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通應、相互影響的關係。而且系統與系統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關係,從而說明臟腑間客觀存在的某些生理聯絡,用以解釋某些病理現象,並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例如,脾屬土,故與五官之口、情志之思以及季節之長夏、氣候之溼,不僅存在著某些生理上的內在聯絡,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驗證。如口甜,可反映脾溼蘊盛等。

贊助廣告

中醫五行中代表什麼內臟呢??

心屬火,主血膽,和小腸互為表裡,開竅於舌。

肝屬木,主筋路,和膽互為表裡,開竅於目。

脾屬土,主肌肉,和胃互為表裡,開竅於脣。

肺屬金,主皮毛,和大腸互為表裡,開竅於皮毛。

腎屬水,主骨髓,和膀胱互為表裡,開竅耳。

中醫學屬於五行哪一種

中醫與五行是融合關係,誰也少不了誰。

不懂五行學不了中醫,不懂中醫五行學了功用大打折扣

中醫五行的五行的基本規律

相乘與相侮,是五行關係在某種因素作用影響下所產生的反常現象。乘,即乘虛侵襲。侮,即恃強凌弱。相乘,即相剋的太過,超過了正常制約的力量,從而使五行系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的協調。此種反常現象的產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襲者乘其虛而凌其弱。二是乘襲者亢極,不受它行制約,恃其強而襲其應克之行。應當說明,相剋與相乘是有區別的,相剋是正常情況下的制約關係;相乘則是正常制約關係遭到破壞以後的過度克伐,是反常現象。在人體,則前者是生理狀態,後者則為病理狀態。相侮,即相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協調的另一種表現。同樣也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克者亢極,不受制約,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應克木,若木氣亢極,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氣虛衰,則木因其衰而侮金,即為木侮金(衰)。所以說: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即是說,五行若某一行之氣太過,則對其所勝(我克)之行過度制約,而發生相乘。而對其所不勝(克我)之行發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氣不足,則克我之行必過度制約而乘之。而己所勝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臨床所見的支氣管擴張病證,病位在肺,每因肝氣鬱結,氣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見咳血,則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鬱氣滯,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則為木鬱乘土。溼熱型高血壓,多因溼熱困脾,引發肝失疏洩,肝陽亢逆,則為土侮木。至於金乘木(虛)證候,臨床則為少見。 在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聯絡規律,所謂相生,即相互資生、促進、助長之意;所謂相剋,即相互制約、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學說用以概括和說明事物聯絡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觀點。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關係見下圖:在相生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關係,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所以,相生關係又稱之為母子關係。在相剋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兩方面關係,我克者為我所勝,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所以,相剋關係又稱為所勝、所不勝的相勝關係。事物內部系統結構的五個方面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構成了事物正常情況下的迴圈運動,因而經常處於運動發展之中,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體來看,相生與相剋又都是在總和中表現出相對的動態平衡。而五行中的每一行,由於既生別行,又被別行所生;既克別行,又被別行所克,故在整體上也呈現動態均勢。可見,五行所達到的平衡,不是絕對的靜止,而是建立在運動基礎上的動態平衡。 五行系統結構之所以能夠保持動態平衡和迴圈運動,主要在於其本身客觀存在著兩種自行調節機制和途徑。一種是正常情況下的制化調節;一種則是在反常情況下的勝復調節。制,即制約。化,是生化。所謂制化調節,主要是指五行系統結構在正常狀態下,通過相生和相剋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調節作用,又稱為五行制化。首先,從五行的整體作用可以明顯看出,任何兩行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的。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關係,所以才能保證制化關係的正常。即是說,木能克土,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從而使木不亢不衰,故能滋養火,而使火能正常生化。火能克金,金能生水,水又能克火,從而使火不亢不衰,故能滋養土,而使土能正常生化。土能克水,水能生木,木又能克土,從而使土不亢不衰,故能滋養金,而使金能正常生化。金能克木,木能生火,火又能克金,從而使金不亢不衰,故能滋養水,而使水能正常生化。水能克火,火能生土......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請問中醫的五行相生相剋是怎麼一回事?謝謝

中醫的五行相生相剋是中醫的基礎,中醫的靈魂。它指導著中醫的一切。現在新中醫已不講這個了,只講化學成份,中國藥典也是以化學成份去主導中藥,實在是誤導。為什麼不以陰陽五行去主導西藥呢?本人在十多年的中醫臨床中,發現陰陽五行的偉大,不能隨便糟蹋。 追問: 我很贊同你的看法,西醫講究實證,中醫講究辨證。但是現在的中醫卻遷就西醫探討化學成分, 殊不知 如果單單探討化學成分的話就根本上喪失了中醫的巨集觀 整體性 把握的辨證施治的原則,也就失去的方子的平衡性作用,搞成了西醫的實證醫學去了。何況有些東西我們講究的是配伍,要是按照化學成分分析的話很多是無法徹底解釋清楚的。其實我們並不聰明,反而要用我們很有限的 化整為零 的分析方法去分析這個最全面精確的大自然的規律,把五行中的相生關係膚淺的認為是一種 組合關係 是多麼的 愚昧 ,我深刻的認識到 國學 的偉大,認識到我國古代先賢們利用 自然規律 的聰明方法,確實比現在 高明 很多!!! 回答: 其實不僅是醫學, 陰陽五行 也應用到生活上,在子平算命術,風水術方面,我也有一定研究,運用陰陽五行的這些學術能更好地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可惜,現在還有很多人戴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問題。

中醫中的五穀分別為哪五穀屬五行中的哪一行,分別宮養哪個臟器?

五色入五臟、五味入五臟:

1、肝——青色(綠色)——酸(保護肝臟應該多吃青色食品如:

青菜、西蘭花等,少吃太酸食品)

2、心——紅色——苦(應多吃紅色食品補心如:西紅柿、

紅蘿蔔等,如果心火太旺也可以吃苦瓜降火)

3、脾——黃色——甜(保護脾胃應該多吃黃色食品

如黃豆、紅薯等,忌吃太甜的東西)

4、肺——白色——辣(補肺應吃白色食品如洋蔥、淮山藥、

百合等,多食辣的食品,如果肺臟不好可以在胸前掛洋蔥圈)

5、腎——黑色——鹹(補腎應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

葡萄、茄子、紫甘藍等,而且不要吃太鹹食品)

每天三餐只要保證這五色五味俱全,對身體非常好

中醫講究五行說,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在五行學說中,人體還被劃分為“五臟”,所謂五臟指的是肝、心、脾、肺、腎。而這裡所說的五臟與西醫的器官概念並不完全相同,它還包含了人體精神的作用。而食物也根據它們的味道和顏色被劃分為五類,與人體的“五臟”相互對應,相互滋養。

肝屬木,中醫認為肝是解毒器官,肝支配著全身肌肉,關節,眼睛與肝也有密切關係。

酸:在五行中發現酸味與肝膽之間的關聯最大,它能作用於肝膽,能控制筋絡,酸味有使身體收縮的功能,讓身體不太油膩。

綠:綠色的食物能幫助肝膽舒緩壓力,調節肝膽功能,特別是在清熱,平息肝膽之火上有一定作用。

荔枝:益肝補血,對女性虛弱,血虛有很大幫助。

李子:清肝除熱,適合於肝虛有熱。

芹菜:清熱平肝,多用於肝火上炎導致的頭暈,目眩,面紅耳赤等。

帶魚:養肝補血,用於脾胃虛弱,肝血不足導致的食慾不佳,嘔吐等。

空心菜:清熱涼血,用於血熱導致的鼻血,便血。

心在五行中屬火,火焰是向上升的,而心在生理上是上開竅於舌,在病變時,如果發生舌尖赤痛,面部紅赤等現象,都認為是心火上炎,所以用五行中的火,來代表五臟中的心。

苦:苦味的食物和心、小腸的關聯最大,苦味有排除燥熱的功能,所以夏天應該多吃苦味的食物。

紅:紅色的食物能作用於心,有助於減輕疲勞,令人精神倍增。

西瓜:利尿除煩,可能除去由心火上炎導致的心煩,舌紅,小便短赤。

辣椒:溫中散寒

牡蠣:滋陰養血,用於心血不足,失眠,盜汗。

脾在五行中屬土,沒有脾胃的消化和吸收,人也就得不到營養而不能生存。同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日三餐和每天排洩,都有一定的規律,也就是穩定的現象,所以用五行中的土來代替五臟中的脾。

甜:甜味的食物作用於脾、胃、肌肉,吃甜味會使人懶洋洋的,有消除緊張,恢復疲勞,補充血糖的功能。

黃:黃色的食物能幫助培養開朗的心情,同時讓人集中精神。

大棗:入脾胃,用於補中益氣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還可養血安神。

菠蘿:消食、止瀉、用於傷食、洩瀉。

竹筍:清熱、消食,用於胃熱、口乾便祕、咳嗽痰多、食積。

番薯:補脾益胃,用於脾胃虛弱,少氣乏力。

肺在五行中屬金,金屬都有聲音,而人的語言聲音,是由肺氣鼓動而成,同時肺是嬌貴的臟器,怕火氣的燻蒸,所以用五行中的金來代表五臟中的肺,肺支配呼吸,也支配面板的排洩。

辣:辣味的食物作用於肺、大腸。吃辣味會使毛孔發散,有促進排汗的功能,還能讓身體發熱幫助血液迴圈。

白:白色的食物與悲傷有關。

銀魚:潤肺止咳,用於肺陰不足的乾咳少痰,形體消瘦的人。

花生:潤肺止咳,特別適合於肺燥咳嗽。

山藥:補助肺氣,特別適合於肺虛咳嗽。

糥米:益氣固表,用於氣虛不固。

豆腐:清肺健膚。

腎在五行中屬水,水的特點是向下行的,而人體每天喝進去的水分,通過身體而下,最後由膀胱排出,排洩水......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中醫五行屬什麼?
中醫五行屬什麼關係?
房地產中介五行屬什麼?
輝字名中的五行屬什麼?
中字五行屬什麼?
廣東中山五行屬什麼?
名字中豐五行屬什麼?
中介五行屬什麼?
譯中字五行屬什麼?
月子中心五行屬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