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中國古代名人的有哪些

三曹——三國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蘇——北宋蘇軾、蘇轍、蘇洵父子三袁——明代後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袁巨集道、袁中道的並稱建安七子——曹操、曹植、曹丕、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

初唐四傑——王勃 楊炯 駱賓王 盧照齡吳中四士——指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齊名,他們又都是江浙一帶人,這一帶在古代也叫吳中,因此人們稱他們為“吳中四士”。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進、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書聖——王羲之

贊助廣告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大李杜——李白與杜甫,小李杜——李商隱與杜牧唐初三大書法家——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北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宋四大書法家”,“蔡”原是蔡京,但後人認為蔡京人品太差,就,就把他換為蔡襄明初詩文三大家——宋濂與劉基(字伯溫),高啟為明初詩文三大家明朝三大才子——解縉,楊慎,徐渭明朝文壇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明朝文壇後七子——成員包括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樑有譽、徐中行和吳國倫。揚州八怪——羅聘、李方膺、李鱔、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明四家——指中國畫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畫家,亦稱為“吳門四家”。清四家——翁方綱、劉墉、樑同書、王文治四人書法享譽大江南北,時稱“翁、劉、樑、王”。清四王——其成員為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四人,因四人皆姓王,故稱四王。四王是中國清代繪畫史上一個著名的繪畫流派。其後又有王三錫、王廷元、王廷周、王鳴韶,畫山水俱師法“四王”,“只是遵循前規,並無創新突破。前者稱“小四王”,後者稱“後四王”。西泠八家”——是指丁敬、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鬆。是清代以杭州為中心的篆刻流派,直接開啟了近代篆刻

贊助廣告

歷史上有哪些姓譚的古代名人,他們各有哪些事蹟

譚嗣同

譚嗣同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其父為巡撫。譚嗣同不僅飽讀經書,而且遍歷南北各省,足跡踏至新疆、臺灣諸地。遊歷中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留連忘返倍加熱愛,對列強蹂躪奴役下的民眾災難倍感痛心疾首。面對滿目瘡痍日趨衰落的中華民族,他冥思苦索著挽救良策,終於從西方自然科學與社會政治學說中找到了變法圖強的道路,形成了變法維新思想。這一思想自中法戰爭萌芽,至中日甲午戰爭後迅速發展。 甲午戰爭後,憤中國積弱不堪,在瀏陽倡立學社。1896年入資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學》成稿。1897年,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按察使黃遵憲等設立時務學堂,籌辦內河輪船、開礦、修鐵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設南學會,辦《湘報》,宣傳變法。八月以徐致靖薦,被徵入京,任四品銜軍機章京,參與戊戌變法。九月政變發生,與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等同時遇害,史稱“戊戌六君子”。譚嗣同來到世上僅僅33個春秋,他用鮮血與生命去實現自己的抱負。時間雖短,但留給後人的東西卻十分豐富。一部《仁學》中留下了其深邃而又進步的哲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變法雖敗,但其不屈不撓以生命喚醒國民的精神永存。

譚延闓

譚延闓(1880年-1930年),字組庵,湖南茶陵縣人,中國國民政府主席 、第一任行政院院長。1880年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1904年中進士、他二十八歲點翰林,授翰林院編修,後與時偕行,支援立憲;辛亥鼎革,又贊成革命,追隨孫中山,後與汪精衛合作,又與蔣介石結盟,直至逝世。且廣交遊,有“藥中甘草”之譽;能治軍,曾多次領軍征討,有“翰林將軍”之稱;善書法,為民國顏體第一人,著有《祖盦詩集》、《慈衛室詩草》、《祖盦詩稿》等。

譚平山

譚平山(1886-1956),又名譚彥祥、譚鳴謙、譚聘三,廣東高明人。1909年在兩廣優級師範學校學習期間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開始投身於反對清政府的宣傳活動。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成為“五四”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譚平山當選為改組後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和組織部部長。

1927年8月,譚平山與周恩來、朱德、賀龍、惲代英等領導發動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流亡港澳。因他參加南昌起義,武漢國民黨中央於1927年8月8日開除譚平山的國民黨黨籍。1937年抗戰爆發後他回到武漢,投入全民族的抗日救亡運動。1947年冬,在香港出席了李濟深、何香凝等人組織召開的國民黨民主派第一次代表大會,決定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48年初參與組織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中央常委。1949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並參加了10月1日的開國大典。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政務委員、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監察部前身)主任等職。。

譚紹光

太平天國慕王,廣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參加金田起義,英勇善戰,1860年因破江南大營和攻克蘇杭有功,被封為慕王。1862年率軍圍攻上海,打敗英法聯軍、華爾洋槍隊,後又轉戰太倉、崑山,屢創敵軍。1863年在蘇州被叛徒刺死。

譚綸

明代抗倭名將,江西宜黃人,嘉靖進士,初任台州(今浙江臨海)制服,練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撫福建,率戚繼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內倭寇。隆慶元年(1567年)總督薊遼,與戚繼光訓練部隊,加強北方防務。他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餘年,與戚繼光共事齊名,號稱“譚戚”。

譚元春

文學家,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與鍾惺同......餘下全文>>

歷史上有那些姓楊的歷史名人

楊子:即楊朱,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

楊雄:西漢著名文學家。

楊敞:西漢丞相。

楊震:東漢著名文學家。

楊彪:(142~225)字文先,弘農華陰人,東漢光祿大夫,臨晉侯。

楊修:(175~219)字德祖,弘農華陰人,東漢丞相主簿,是楊彪之子。

楊儀:(?~235)字威公,荊州襄陽人,官至蜀漢中軍師。

楊洪:(?~228)字季休,益州犍為武陽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騎校尉、關內侯。

楊大眼:北魏名將。

楊纂:北周名將。

楊堅(5耽1-604年):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開皇之治”。

楊廣(569~618年):隋朝皇帝(隋明帝),戰功顯赫,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制。

楊素:隋朝名臣,詩人,傑出的軍事統帥。

楊炯:唐代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楊巨源:唐代詩人。

楊國忠(?-756年),:唐朝天寶年間著名權臣。

楊玉環:唐玄宗的貴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體態豐盈,容貌美豔。

楊行密:五代吳國開國君主。

楊業(?-986年):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之首。

楊延昭(958—1014年):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第二代。

楊文廣(?-1074):北宋抗夏名將,“楊家將”第三代。

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

楊么:南宋農民起義領袖。

楊輝:南宋傑出數學家。

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

楊時:南宋思想家,洛學大家。

楊文:南宋抗蒙名將。

楊璟:明開國將領,封營陽侯,後追封芮國公,諡武信。

楊憲:明初名臣。

(明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明朝前期三大楊姓政治家,文學家;“仁宣之治”時期的治世名臣;“臺閣體”詩文代表人物.合稱“三楊”。

楊洪:明朝前期戍邊名將。

楊昺(bǐng):明朝永樂壬辰進士,歷任廣西、福建、山東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楊一清:明朝中期軍事家,戍邊名將。

楊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內閣首輔,文學家。

楊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詩人,文學家。

楊繼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楊璉:明代東林黨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楊鶴:明末崇禎時將領,任職三邊總督。

楊遇春:清朝前期戍邊名將。

古代歷史名人有那些

1235-1230是什麼意思

按時間是在南宋末年了

張氏歷史名人有哪些

張儀(前?~309年),戰國時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政治家、外交家、縱橫家、謀略家。鬼谷子門生,相秦惠王,以連橫之策遊說六國,使六國背叛縱約以事秦。惠王卒,六國複合縱以背秦,群臣讒之,乃去秦而為魏相。

張良(前 - 前 186年),字子房。漢初名臣,政治家、謀略家。漢初三傑之一。本是韓國公子,《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父平卒。[2]良年少未宦事韓。秦滅韓,良欲為覬齁仇,乃使人擊始皇於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被譽為“第一謀士”。封留侯,晚好黃老,學辟穀之術。卒諡文成。

張闢彊(前202年——?)漢初人。留侯張良之子。 為漢惠帝侍中(約相當於皇帝身邊的祕書),年少聰慧有遠見,曾為丞相陳平解呂后之疑,保全了一班老臣。[3]

張蒼(前256年—前152年),西漢丞相,封北平侯,陽武縣(今河南省原陽縣)福寧集鄉張大夫寨村人

張騫(?~前114年),字子文,西漢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張耳(前264年-前202年),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人。楚漢戰爭時被項羽封為常山王,後歸漢,封為趙王。漢高帝五年薨,諡曰景王。習稱趙景王

。張道陵(34~155年),道教的真正創教人,第一天師。本名陵,東漢沛國(今安徽省宿縣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從學者須出五斗米,故世稱五斗米道。亦稱張天師。著《老子想爾注》等。

張衡,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漢族。他是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詩人、漢朝官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渾天儀、地動儀、指南車發明人。著述極豐,科研成果極多,有“科聖”之稱,有“張衡環形山、張衡小行星”命名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東方朔(前154——前93),本姓張,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縣)人。西漢辭賦家,官至太中大夫,後人輯有《東方太中集》。

張角(?—184),號天公將軍,鉅鹿(今河北平鄉縣)人,黃巾起義軍首領,太平道創始人。

張魯(?-216年),字公祺,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省豐縣)。張道陵孫,第三代天師(稱為系師)。道教奠基人,集大成者。東漢末年道教領導人,割據勢力。改革道教,教化百姓,興建義所,診治病患。漢末有“天下人望盡在張魯”之說。後漢中降於曹操,張魯有十子。時人語曰:“張氏十龍,儒雅溫恭。”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三國魏國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城大夫莊)人,曹魏著名將領,五子良將之一。官至徵東將軍。

張郃(?-231),字雋義,三國魏國河間鄚(今河北任丘北)人。曹魏名將,五子良將之一。官至徵西將軍。

張飛(?~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國蜀漢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餘下全文>>

中國歷史名人排行榜 越詳細越好。

一、中華歷史十大帝王全傳——龍行天下

1、九龍騰霄——秦始皇 2、從諫如流——漢高祖劉邦

3、黃金時代——唐太宗李世民 4、雄才偉略——宋太祖趙匡胤

5、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6、冷酷帝君——朱元璋

7、戒馬創業——清太祖努爾哈赤 8、千古一帝——清聖祖玄燁

9、乾綱獨斷——清世宗胤禎 10、天朝威福——清高宗弘曆

二、中華歷史十大商賈全傳——

1、商者鼻祖--陶朱公 2、傾國巨賈——呂不韋

3、 4、

5、 6、一代商聖--胡雪巖

7、官商一體--盛宣懷 8、末代首富--王熾

9、華僑領袖--陳嘉庚 10、首富時代--李嘉誠

三、中華歷史十大后妃全傳——鳳舞九天

1、一笑千金——褒姒 2、出水芙蓉——西施

3、絕代女梟——呂雉 4、昭陽豔史——趙飛燕

5、風流女皇——武則天 6、太真仙子——李貴妃

7、鐵馬紅顏——蕭燕燕 8、稀世明珠——花蕊夫人

9、獨步古今——孝莊 10、垂簾聽政——慈禧

四、中華歷史十大名妓全傳——風華絕代

1、花中魁首——綠珠 2、千古絕色——蘇小小

3、薄命憐她甘作妓——薛濤 4、桃花幾度吹紅雨——李師戶

5、天生尤物——柳如是

《柳如是別傳》(陳寅恪) 6、桃花扇底送南明——李香君

7、沖天一怒為紅顏——陳圓圓 8、十萬洋兵齊解甲——賽金花

9、斜風細雨潤碧桃——董小宛 10、高山流水共知音——小鳳仙

五、中華歷史十大謀略家全傳——血鑑奇謀

1、謀略始祖——呂尚 2、一代智聖——諸葛亮

3、智者遠慮——範睢 4、正合奇勝——孫臏

5、帝王之師——張良 6、權霸人生——商鞅

7、算無遺策——郭嘉 8、瑰麗高華——王猛

9、開國謀臣——高基 10、善始善終——范文程

六、中華歷史十大文豪全傳——大國之魂

1、浪漫詩騷——屈原 2、漢賦風流——司馬相如

3、才高八斗——曹植 4、佳情山水——謝靈運

5、謫仙放歌——李白 6、一代詩聖——杜甫

7、秦淮夢斷——李煜 8、文學革新——王安石

9、豪情千古——蘇軾 10、烈士情懷——陸淳

七、中華歷史十大名將全傳——縱橫四海

1、一代兵聖——孫武 2、冷血將軍——吳起

3、十面埋伏——韓信 4、龍城飛將——李廣

5、七退匈奴——衛青 6、抗金英雄——岳飛

7、大明英烈——常遇春 8、臺灣之父——鄭成功

9、抗倭名將——戚繼光 10、亂世英傑——左宗棠

八、中華歷史十大梟雄全傳——鐵血政壇

1、 2、新朝舊政——王莽

3、亂世魔王——董卓 4、絕代梟雄——曹操

5、逆子貳臣——安祿山 6、一代官聖——曾國藩

7、千古遺恨——吳三桂 8、竊國大盜——袁世凱

9、賄選總統——曹錕 10、黑手遮天——張作霖

九、中華歷史十大義軍領袖全傳——大澤龍蛇

1、替天行道——陳勝 2、美人黃土——項羽

3、亂世英豪——李密 4、燕趙悲歌——竇建德

5、沖天將軍——黃巢 6、傾天豪傑——方臘

7、女中奇英——王聰兒 8、君山二魄——鐘相 楊么

9、大順永昌——李自成 10、天王第一——洪秀全

十、中華歷史十大權臣全傳——宦海風雲

1、三朝宰輔——王導 2、五朝元老——郭子儀

3、直麵人生——海瑞 4、政壇娼妓——馮道

5、萬古罵名——秦檜 6、口蜜腹劍——李林甫

7、奸相之首——嚴嵩 8、生死榮枯——張居正

9、千古鉅貪——和珅 10、譭譽一身——李鴻章...餘下全文>>

歷史名人故事有哪些?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唸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凶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讚。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讚,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餘下全文>>

河南省有哪些古代名人

傳說是中華民族的“開天鼻祖”。

河南淮陽城的太昊陵,是中華子孫祭祀朝拜伏羲的聖地。

治水神工大禹

為治黃河,“三過家門而不入”,留下了千古佳話。他是我國原始社會最後一位 部落聯盟首領,奴隸制社會第一個元朝--夏朝的開國君主。主要活動區域在河南。

商朝創始人湯

一位政治上有遠見,事業上有作為的國王, 能知人善任,人唯賢,他推翻了腐朽的夏王朝, 建立了商朝。主要活動區域在今商丘虞城一帶。

政治改革家子產

姓公孫,名僑,字子產,春秋時 期鄭國(今河南新鄭)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哲學大師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陽,亦叫李聃,春秋晚期楚國(今河南鹿 邑)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道德經》。

志行高潔的莊子

原名莊周(約公元前369年——前286年),戰國時期宋國(今河南商 丘縣東北)人,是繼老子之後我國道家學派的一個主要人物,後人稱“老 莊哲學”。他的文學造詣也很高,是我國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早期代表。

軍事家吳起

(約公元前440年——前381年),戰國前期衛國左氏(今河南 濮陽)人,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著有《吳子兵法》。

功成身退的范蠡

字少伯,春秋時期宛(今河南南陽)人,任越國大夫,在 吳越爭霸中為越國打敗吳國立下了大功。

變法圖強的商鞅

姓公孫,名鞅(公元前390年——前338年),戰國中期衛國(今 河南汲縣)人,傑出的政治家,他的變法措施使秦國在戰國七雄 中獨霸天下,為日後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

又稱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戰國晚期韓國(主要區域在河南省)人,著名 法學家,他的學說一直是中國封建統治階級運用的 基礎。他的文學功底深厚,為後世留下了大量名言、名著。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

字涉,秦末陽城(今河南登封)人,領導了中國 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輔佑秦王統一中國的李斯

(公元前280年——前208年),楚國上蔡縣(今 河南上蔡縣)人,著名的政治家,輔佐秦王統一了中國。

歷算學家張蒼

(公元前256年——前152年),西漢陽武 (今河南原陽)人,是西漢初年曆算學方面的突出代表, 為我國自然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古代著名的科學家張衡

字平子(公元78年——139年),東漢南陽西鄂 (今河南召縣石橋鎮)人。傑出的科學家,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 測驗風向的候風儀等,對人類科學文化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醫聖張仲景

名和,字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南陽郡涅陽(今 河南南陽)人,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英年早逝的才子賈誼

(約公元前200年——前168年), 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是西漢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漢字字典創造者許慎

字叔重(約公元58年——147年),東漢汝南召陵 萬歲裡(今河南郾城縣東15公里許莊)人,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 家、文字學家、訓詁學家和詞彙學家,著有《說文解字》等。

古代才女蔡琰

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尉氏縣西南蔡莊)人,是漢朝著名 學者蔡邕的獨生女兒,所著五言體《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最有名。

軍事謀略家司馬懿

字仲達,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三國時期 的著名軍事統帥,以謀略著稱,是晉王朝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餘下全文>>

篤志於學歷史上的古代名人

孔子的好學是很著名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無常師”。他也以好學自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學也。”他不輕以“好學”許人,弟子中只有顏回達到“好學”的標準。“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論語》中還有很多地方談到好學。

所以,顏回也是好學的典型。

此外,還有囊螢映雪的車胤、孫康,懸樑刺股的蘇秦、孫靜,鑿壁偷光的匡衡,等等。

歷史上山東的名人

山東省歷史上名人輩出,不勝列舉。

春秋時期有:齊國大夫晏嬰;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孔子;他的學生曾子;兵家孫武;

戰國時期有:名醫扁鵲;哲學家子思;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創始人墨翟;建築工匠魯班;圍棋名手弈秋;軍事家孫臏;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學孟子;思想家_樑赤;

漢代有:醫學家淳于意,其女兒使廢肉刑的緹縈;水利家_寬;西漢今文《尚書》的最早傳授者伏生;文學家東方朔;經學家匡衡;文學家韋玄成;農學家汜勝之;文學家孔融;經學家鄭玄;哲學家仲長統;文學家王粲;文學家劉楨;天文學家劉洪;;

三國時期有: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經學家、訓詁學家、鄭玄****孫炎;

晉代有:數學家張邱建;文學家羊祜;玄學家王弼;文學家左思;書法家王羲之;

南北朝有:無神論思想家、天文學家何承天;詩人顏延之;文學家鮑照;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文學家溫子升;文學家王籍;思想家、教育家顏之推;名醫徐叔向;醫學家王叔和;史學有崔鴻;農學家賈思勰;

隋朝有:畫家展子虔;

唐朝有:天文歷算學家崔善為;詩人儲光羲;文學家段成式;

宋朝有:學者胡旦;文學家王禹_;學者、文學家石介;醫學家錢乙;文學家晁補之;醫學家成無己;女詞人李清照;抗金英雄、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

金代有:歷算學家張行簡;水利家王居卿;圍棋名手劉仲甫;古代建橋工程專家王闢之;畫家張擇端;金石學家趙明誠;畫家梁楷;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丘處機;金末史學家孔元措;金代史學家、書法家党懷英;詞人、學者周密;

元代有:著名詩人和散曲家杜仁杰;史學家、文學家王惲;水利家賈魯;文字學家楊桓;散曲作家、文學家張養浩;散曲家楊朝英;戲曲作家高文秀;農學家及活版印刷術的改進者王禎;戲曲作家康進之;歷史地理學家、文學家於欽;四書五經註釋者董養性;

明朝有:機械家王詔;民間水利家白英;文學家謝榛;戲曲家李開先;散曲家馮惟敏;著名詩人、文學家李攀龍;抗倭名將、軍事家戚繼光;書畫家邢侗;學者焦_;文學家、詩人于慎行;散曲作家劉效祖;名醫畢藎臣;

清朝有:文學家、藥學家王象晉;戲曲作家、文學家丁耀亢;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薛鳳祚;歷史學家傅以漸;經濟學家張爾岐;詩人宋琬;史學家馬馬肅;文學家田雯;詩人曹貞吉;史學家張昭潛;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戲曲作家孔尚任;書法、繪畫家潘伍雲;詩人趙執信;書畫篆刻藝術家高鳳翰;醫學家黃元御;書法家劉墉;地方誌學家李文藻;學者孔繼汾;儒醫孔繼_;學者孔繼涵;經濟學家、訓詁學家郝懿行;民間名中醫綦灃;文字學家王_友;著名金石學家、校勘學家和書法家許瀚;文學鑑藏家、古錢幣學家李佐賢;金石學家陳介祺;醫學家蔡玉珂;教育學家武訓;著名金石文學家,甲骨文的發現者王懿榮;藝術家孫中新;藏書家楊以增;著名學者和古籍編纂家馬國瀚;金石學家吳式芬;鍼灸名醫楊作質;兵器製造專家丁守存;名醫臧應詹;史學家、書法家吳潯源。

政界:

劉墉,山東諸城人

王盡美,山東省諸城市人,

孔繁森,山東省聊城市堂邑鎮五里墩村

焦玉錄,山東沂源縣人

李肇星,山東青島人

江青——山東 諸城人

康生----山東 諸城人

時傳祥----山東齊河縣

軍界:

諸葛亮,山東沂水人,

孫臏, 山東陽谷縣人

黃巢,山東菏澤人

程咬金,山東省東平縣斑鳩店鎮

秦瓊秦叔寶,山東歷城人

戚繼光,山東蓬萊人

左寶貴,山東省平邑縣人

宋哲元,山東省樂陵人,

張自忠,山東省臨清人,

王叔銘 山東諸城人

楊子榮,山東省寧海鎮嵎峽河村人

科技:

扁鵲, 山東省長清縣人

賈思勰,山東壽光人

算聖"劉洪,山......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姓馬的古代歷史名人?
古代歷史名人?
姓古的歷史名人?
古代歷史上姓楊的名人?
古代歷史人物名字?
古代歷史上斷掌的名人?
古代歷史上姓申的名人?
古代白羊座歷史名人?
古代馬姓歷史名人?
古代姓宋的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