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干支怎麼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怎樣算月干支

黎約UNOX:你好。

①,每一年,【立春】是歲之首。

②,每一月,‘節’為始。

二十四節氣,奇數為‘節’;偶數為‘中氣’。

‘節’: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中氣’: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③,每月地支固定: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健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

④,年上起月天干口訣: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當頭,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位順水流。

贊助廣告

若言戊癸何方發,甲寅之上好追求。

比如2014年是甲午年,則正月,用‘甲己之年丙作首’。正月丙寅;二月丁卯。三月戊辰,等等排下去。這裡,丙寅、丁卯、戊辰等,就是每月干支。

月的天干地支怎麼算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為“十天干”.又分為5陽幹,5陰乾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總稱為“十二地支",又分為6陽支,6陰支

甲為天干之始,子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餘順次相合,就叫“甲子”。古代就是以甲子來紀年、紀月、紀日。

贊助廣告

天干數為十,陰陽相合是五,地支數為十二,陰陽相合是六,天干週轉六次,地支週轉五次,合為六十甲子之數,故又稱“六十甲子”.

甲子週期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演算法思想:

甲子組合的規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順序,五個陽干與六個陽支相配,五個陰乾與六個陰支配,結果便構成了六十個干支(或叫甲子)組合,為甲子一週 .觀測上表可以發現,天干與地支的結合是順序向下進行的,形成一個輪迴,直到天干週轉六次,地支週轉五次.

有了甲子週期表,用天干地支紀年、紀月、紀日就方便多了.

年干支推演算法

中國很早就用干支紀年,並且沿用至今。有人把第一個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與公元相比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農曆甲子年,因而將公元數減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週期數),剩下的餘數,可以用六十甲子表序數表查出公元該年的干支。其公式為:

(所求年數-3)/60 = 商。。。餘數(年干支序數)

如果餘數等於0,則干支序數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農曆干支年紀:(1983-3)/60 = 30。。。0,則 0+60 = 60(干支序數),查表為癸亥年。

月干支推演算法:

年的天干為甲或已時,則正月的天干為丙;

年的天干為乙或庚時,則正月的天干為戊;

年的天干為丙或辛時,則正月的天干為庚;

年的天干為丁或壬時,則正月的天干為壬;

年的天干為戊或癸時,則正月的天干為甲。

首先推算出該年農曆正月的天干,其餘月份可按天干順序號類推。該年正月的天干序號的計算為:取公元年份除以5的餘數減2後乘以2再減1。當該數為負數時加10

例:求公元1991年(農曆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餘1,正月的天干序號數(1-2)X 2-1=-3,因該數是負數則加10得7,即天干序號7得出農曆辛未年正月天干為庚,正月干支為庚寅。二月為辛卯,三月為壬辰,餘類推

日干支推演算法

由於農曆月的大小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就使推算農曆日期的紀日干支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實現。因此,農曆日期的紀日干支比較好的推算辦法是藉助於歷表

......餘下全文>>

怎麼推算時辰的干支

樓下都寫錯字了,應該是甲己不是甲巳。

簡單歌訣如下

丹己起甲子,

乙庚起丙子,

丙辛起戊子,

丁壬起庚子,

戊癸起壬子

比如日天干是甲或己,那麼這天晚上子時就為甲子,丑時就是乙丑。

干支演算法,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怎麼算啊???

一、年柱干支演演算法

或許你會說,知道日柱干支有什麼用,還有年柱、月柱、時柱怎麼推,一分鐘即可一推而出。

推算天干:

公元后任何年代:

公元年末位數-3=年幹,負數則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

公元年末位數+8=年幹(公式揭密:因為公元3年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迴圈。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於沒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為末位數-3+1,再+10轉為正數)

推算地支: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數-3)÷12,得餘數0-11為年支,負數則加12,0視做12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數-2)÷12,餘數-11-0為年支,加12轉為正數,0視做12(公式揭密:類似前述)

另:⒈公元年末二位數+9=年支(適用於1800—1899年);

⒉公元年末二位數十1=年支(適用於1900—1999年);

⒊公元年末二位數+5=年支(適用於即2000—2099年);

說明:

① 年幹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年支按:1(子).2(醜).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注:年干支是以立春為界,而不是以春節為界的。如1964年陽曆2月4日的陰曆為十二月二十一,仍為癸卯年;但1964年陽曆2月5日的陰曆雖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

⒈推算天干: 年幹x2+月數=月幹,超過10則減去10的倍數到0-9,0視做10)

(公式揭密:由於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對應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對應戊5,再下去是丙3對應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為年幹x2+1)

⒉ 推算地支:陰曆月支是固定不變的,正月為寅(從立春當天到驚蟄前一天),二月為卯(從驚蟄當天到清明前天),三月為辰(從清明當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為巳(從立夏當天到芒種前一在),五月為午(從芒種當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為未(從小暑當天到立秋前一天),七月為申(從立秋當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為酉(從白露當天到寒露前一天),九月為戌(從寒露當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為亥(從立冬當天到大雪前一天),十一月為子(從大雪當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為醜(從小寒當天到立春前一天)。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農曆每月初一為分界線,,而是以節令為準,,交節前為上個月的節令,,交節後為下個月的節令。所以我們所說的某個陰曆年份對應的干支,是該月大部分時間與其對應,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三、快速推算時柱干支法

⒈日干x2+時支數-2=時幹數

(公式揭密:因為甲子日的子時是從甲子時開始,推算下去,乙丑日對應丙子,即乙2對應丙3,再下去是丙3對應戊5,正好每日的子時天干為日干x2-1,即日干x2+時支數-2)

⒉ 時支是固定的。時辰順序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例:求壬午日酉時的天干。日干9x2+時支10-2=26,取6即己。故壬午日酉時的干支為己酉。

日柱干支演演算法

只要記住以下幾句口訣,日柱即可一推而出,口訣如下:

[公元紀年後兩位,

減一除四取商數;

同法除以一十二,

餘數乘五加基數;

再加月日總日數,

六十除餘日干支。]

日柱干支公式:

{〔(A-1 / 4)〕Q +〔(A-1)/12〕R×5+15+B } / 60 R =C

Q為商數。R為餘數。15為基數。A為公元后兩位。B為日月總天......餘下全文>>

如何推算年月日時干支

最新快速推算年月日時干支法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天干:

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

地支:

按1(子);2(醜);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推算天干: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數-3=年幹,負數則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數+8=年幹

(公式揭密:因為公元3年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迴圈。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於沒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為末位數-3+1,再+10轉為正數)

推算地支: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數-3)÷12,得餘數0-11為年支,負數則加12,0視作12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數-2)÷12,餘數-11-0為年支,加12轉為正數,0視作12

(公式揭密:類似前述)

另:

⒈公元年末二位數+9=年支(適用於1800—1899 年);

⒉公元年末二位數+1=年支(適用於1900—1999 年);

⒊公元年末二位數+5=年支(適用於2000—2099 年);

說明:

注:年干支是以立春為界,而不是以春節為界的。如1964年陽曆2月4日的陰曆為十二月二十一,仍為癸卯年;但1964年陽曆2月5日的陰曆雖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幹=-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轉為正數3,即寅。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例二: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 :年幹=末位數0-3=-3,加10=7,即庚。 年支=00+5=5,即辰。 故2000年是庚辰年。

例三:求1999年的年柱干支 :年幹=末位數9-3=6,即己;年支=末二位數99+1=100減去8個12後餘4,即卯。故1999年是己卯年。

注:我們所說的某個陽曆年份對應的陰曆干支,是該年大部分時間與其對應,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

1.推算天干:年幹x2+月數=月幹,超過10則減去10的倍數到0-9,0視作10)

(公式揭密:由於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對應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對應戊5,再下去是丙3對應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為年幹x2+1)

2. 推算地支:陰曆月支是固定不變的,

自商代曆法開始,將每年的第一個月的地支定為寅,稱為“正月建寅”,以後各月按地支順序類推。正月天干的計算方法為:

若:

遇上甲或己的年,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

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

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餘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

正月為寅(從立春當天到驚蟄前一天), 二月為卯(從驚蟄當天到清明前一天),

三月為辰(從清明當天到立夏前一天), 四月為巳(從立夏當天到芒種前一天),

五月為午(從芒種當天到小暑前一天), 六月為未(從小暑當天到立秋前一天),

七月為申(從立秋當天到白露前一天), 八月為酉(從白露當天到寒露前一天),

九月為戌(從寒露當天到立冬前一天), 十月為亥(從立冬當天到大雪前一天),

十一月為子(從大雪當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為醜(從小寒當天到立春前一天)。

注意:月干支是以節令為準,不是以農曆每月初一為分界線,交節前為上個月的節令,交節後為下個月的節令。所以我們所說的某個陰曆年份對應的干支,是該月大部分時間與其對應,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例一:2008年陽曆2月3日的月柱干支:......餘下全文>>

月干支怎麼算

月份地支是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劃分,並不是按照農曆月份來劃分。例如,從立春開始算作正月,對應地支是寅;同時,立春也是一年的開始。大致規律,按照陽曆,一個月中的第一個節氣是月份的開始,月份的數字減去一就是對應的八字月份。比如,2月4日立春,這是一個月的開始,2-1=1,是正月。月份的天干是根據年的天干來確定。正月的天干確定,甲己年,丙;乙庚年,戊;丙辛年,庚;丁壬年,壬;戊癸年,甲。正月干支確定之後,其它月份依次排列。

怎麼計算干支年

你算得基本正確。就是算天干時出問題了。2010/10 求餘數,而不是商。

故,2013年天干為(2013-3)%10=0, 即為“癸”;

地支為(2013-3)%12= 6,即為"巳"

附上一份說明。

====================================================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包括十天干,十二地支。

天干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周而復始,迴圈不已,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天干與地支的配合是固定的,稱為干支次序表如下: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3、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l、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從已知的公曆年份計算干支紀年:年份數減3(干支紀年是從公元4年開始使用的),除以10的餘數是天干,除以12的餘數是地支。例如2008年,年份數減3為2005,除以10的餘數為5,則天干為第五位,是為戊;2005除以12的餘數為1,則地支為第一位,是為子:則今年為戊子年。

計算月干支以農曆計。月的地支不變,正月的地支是寅,2月的地支是卯,…… 11月是子,12月是醜。

進入21世紀後因為數字較大,為求其實用性,故以2001年的干支為基礎,以下公式先計算所求年與2001年所差的年數X,然後以X為基礎進行計算。

計算月的天干須先求當年正月的干支:

①X×12÷10,取餘數。②餘數+基數7,如和大於10時減10,所得數即為當年正月天干代表數。

舉例:2008年正月的天干計算:(2008-2001)×12÷10,餘4,加基數7,和大於10減10,得數為1,故2008年正月的天干為甲,與正月地支寅結合,則干支為甲寅。

由正月再求所求月的干支:

②當年正月天干代表數+所求月數-1,如得數大於10時減10,所得數即為所求月天干代表數。

求2008年8月的天干:先求2008年正月的天干為甲寅。則2008年8月的天干為:1+8-1=8,8為辛的代數。8月的地支為酉,故2008年8月的干支為辛酉。

已知干支年求公元年份,可根據“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對應進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號干支),《戊戌變法》的戊戌年為35號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則“1911-13=1898”故《戊戌變法》是1898年...餘下全文>>

bt下載的視訊應該怎麼看?

下載完成後(即出現100%並且紅箭頭上傳後),看檔案的副檔名是什麼,是.rar檔案,用winrar3.0.exe安裝後開啟,是avi,mpeg等用MS mediaplay開啟,是.償m,.rmvb用realplay開啟,是.dat用超級解霸開啟。

出生年月的天干地支是怎麼算的?

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支,把幹、支順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經過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復始,迴圈不已。我國農曆現仍沿用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干支紀年。可是,這就是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紀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週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繞天一週,所以太歲約86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曆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還東漢的歷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干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紀年的表現方式相傳自黃帝時期就開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發現過六十甲子表的殘片。

1.乾和支的含義: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

幹指天干,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乾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干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干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編輯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編輯本段]結合實際瞭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十二生肖年”。(見下圖)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這一年裡出生的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干支年就是“牛年”,這一年進而出生的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 以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時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時,而我國傳統則以十二個時辰來表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

二十四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月干支怎麼算?
八字時柱干支怎麼算?
日干支怎麼算?
出生日干支怎麼算?
天干地支怎麼算年月日?
月份的天干地支怎麼算?
月天干地支怎麼算?
月份天干地支怎麼算?
月的天干地支怎麼算?
時辰天干地支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