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的汪姓的由來?
汪氏是怎樣來的?歷史上有汪過嗎?汪在百家姓中排第幾位?
在歷史上的各種文獻中,明白指出下列各點:
第一,汪氏家族正統,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在春秋時代的魯國,「以邑為氏而得姓,得姓的初期,他們的歷代祖先便已有相當優異的表現;使姓汪之姓很早便已為人所知。」
第二,漢末三國初期,汪姓便已渡江南遷,較之其他姓氏家族,為時更早,所奠立之基礎亦更為深厚。
第三,華南地區之汪姓家族,絕大數皆為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後裔,其入閩則大致在宋末元初。
不過,中國的汪氏家族雖然是三千年前周文王及上古汪芒氏的後裔,世代承奉「平陽」為郡望,然而,卻也有一部份是從翁姓分支出來的,那就是很有名的「六桂」汪氏。屬於「六桂堂」的汪氏,大多繁衍於華南各地,尤其是閩、粵以及臺灣,在長江以北就比較少見。
以臺灣而言,臺北縣有一支汪氏,便是屬於「六桂堂」的子孫,關於他們當初所以改翁姓為汪姓的經過,他們的族譜上曾有詳細的記述:「始祖出自翁姓,北宋初年,翁姓有兄弟六人,皆太宗時進士,分官四方,長曰處厚,改姓洪;次曰處恭,改江姓;三曰處易,仍翁姓;四曰處樸,改方姓;五曰處廉,改龔氏;六曰處休,改汪姓。」換言之,後世的洪、江、翁、方、龔、汪六姓,有一部後人實際上是血緣很近的兄弟之族。
遷徙分佈
春秋時,魯國有童子汪騏,哀公的時候和齊國軍隊戰於郎而死,魯人因為他死於國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禮來安葬。這是見於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東漢時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龍驤將軍為會稽令,為躲避禍患,遷至新安,子孫蕃盛,後發展為新安望族。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陳稷州別駕汪綱,陳亡,自歙州徒河間。"這說明南朝時汪氏已遷於今安徽歙縣,隋初有一支遷至今河南河間。唐代以前中原已經有汪氏聚居點。唐初有汪華,封越國公,其弧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子孫分佈於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許多地方。宋代以後,南方的廣東、廣西、貴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汪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此後又有遠播海外者。
汪氏是臺灣的第七十四個大姓,蹤跡遍及全省。人數最多的是臺北,其次是嘉南和新竹地區。我國南方各地的汪氏,有一部分來自江西,而他們江西的祖先也是從安徽搬過去的。臺灣也不例外,臺北縣淡水鎮和三重市的兩個汪氏族譜,便是最好的例子。《臺北縣淡水鎮汪氏族譜》曰:"汪芒之後,望出婺源。"《三重市汪氏族譜》載:"汪氏起家新安,後自歙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寧而後入閩,居泉州之天馬山。"臺北縣有一支汪氏,就是傳自歙姓。汪氏自閩、粵遷移來臺,是在二百五十年以前的滿清康熙提間。當時,一位泉州人汪仰騰,到新竹市內的古賢裡開基;到雍正七年,又有一位泉州人汪東文加入,另有一位廣東人汪復隆入今苗栗縣卓蘭鄉。
最後汪在百家姓中排第57位!!!
汪在百家姓中排名
汪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八。?
汪姓再百家姓裡排多少位?
排在104位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馮 陳 褚 衛
蔣 沈 韓 楊
朱 秦 尤 許
何 呂 施 張
孔 曹 嚴 華
金 魏 陶 姜
戚 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
雲 蘇 潘 葛
奚 範 彭 郎
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
費 廉 岑 薛
雷 賀 倪 湯
滕 殷 羅 畢
郝 鄔 安 常
樂 於 時 傅
皮 卞 齊 康
伍 餘 元 卜
顧 孟 平 黃
和 穆 蕭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貝 明 臧
計 伏 成 戴
談 宋 茅 龐
熊 紀 舒 屈
項 祝 董 樑
杜 阮 藍 閔
席 季 麻 強
賈 路 婁 危
江 童 顏 郭
梅 盛 林 刁
鍾 徐 邱 駱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萬 支 柯
昝 管 盧 莫
柯 房 裘 繆
幹 解 應 宗
丁 宣 賁 鄧
鬱 單 杭 洪
包 諸 左 石
崔 吉 鈕 龔
程 嵇 邢 滑
裴 陸 榮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曲 家 封
芮 羿 儲 靳
汲 邴 糜 鬆
井 段 富 巫
烏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車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宮
寧 仇 欒 暴
甘 鈄 歷 戎
祖 武 符 劉
景 詹 束 龍
葉 幸 司 韶
郜 黎 薊 溥
印 宿 白 懷
蒲 邰 從 鄂
索 鹹 籍 賴
卓 藺 屠 蒙
池 喬 陽 鬱
胥 能 蒼 雙
聞 莘 黨 翟
譚 貢 勞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酈 雍
卻 璩 桑 桂
濮 牛 壽 通
邊 扈 燕 冀
浦 尚 農
溫 別 莊 晏
柴 瞿 閻 充
慕 連 茹 習
宦 艾 魚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終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滿 弘
匡 國 文 寇
廣 祿 闕 東
歐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師 鞏 厙 聶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闞
那 簡 饒 空
曾 毋 沙 乜
養 鞠 須 豐
巢 關 蒯 相
查 後 荊 紅
遊 竺 權 逮
盍 益 桓 公
万俟 司馬
上官 歐陽
夏侯 諸葛
聞人 東方
赫連 皇甫
尉遲 公羊
澹臺 公冶
宗政 濮陽
淳于 單于
太叔 申屠
公孫 仲孫
軒轅 令狐
徐離 宇文
長孫 慕容
司徒 司空
汪氏起源:
主要分佈地 山西臨汾縣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後。汪芒氏又稱汪罔氏,是防風所改,防風是夏朝諸侯之一。夏朝國君禹召叢集神到會稽山,防風氏因為晚到,而被禹殺頭。進入商朝,防風氏的後代就改為單字汪氏。汪氏子孫即是商代汪罔氏後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諸侯,所以汪氏的淵源可謂悠久異常,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
史;同時汪氏也必是貴胄之後。
商、周後的春秋時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孫出現。魯國國君成公的支庶兒子被封到汪邑,其後世子孫
的就以邑為氏而姓了汪。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黃帝的直系子孫。
還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來的。據史料記載,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
汪六姓,六子處休分姓汪。這兄弟六人同列為進士,地位非常顯貴,歷史上?quot;六桂聯芳之譽。
汪姓分佈
春秋時,魯國有童子汪騏,哀公的時候和齊國軍隊戰於郎而死,魯人因為他死於
國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禮來安葬。這是見於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東漢時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龍驤將軍為會稽令,為躲避禍患,遷至新安,子孫蕃盛,後發展為新安望族。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陳稷州別駕汪綱,陳亡,自歙州徒河間。這說明南朝時汪氏已遷於今安徽歙縣,隋初有一支遷至今河南河間。唐代以前中原已經有汪氏聚居點。唐初有汪華,封越國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子孫分佈於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許多地方。宋代以後,南......餘下全文>>
汪姓氏的發源
汪姓的來歷
汪姓從起源上看,主要來自兩大派系,其中的一支出自遠古時期的汪芒氏部落。相傳汪芒氏是一個巨人部落,其首領防風氏的身高超過3丈。大禹時,防風氏受命駐守封禹之山 (今浙江武康東南)。有一次,大禹巡獵至會稽(今浙江紹興一帶),在當地大會諸侯,防風氏因得到訊息較晚而遲到,引起大禹的誤會,被殺。訊息傳回汪芒氏部落,因擔心大禹前來討伐,便離開封山,相率西遷到今浙江湖州一帶的山裡,仍稱汪芒氏。戰國時,汪芒氏受越國的統治,越亡後則再度西遷,到達今安徽南部的敏縣一帶,並在姓氏上去繁就簡,單姓一個“汪”字。
汪姓的另一支出自魯國公族。魯國本是一個與西周王朝同姓的諸侯國,遠祖尊奉黃帝、后稷、周文王,近祖則是魯國開國君主周公之子伯禽。史載,自伯禽19傳至魯成公,賜之子滿食邑於汪(今山東西南部一帶),此後,在汪發展的魯國貴族便改姓汪。
汪姓除上述兩大支外,還有一個影響較小的來源。據《文桂堂叢刊》載,宋代初年,福建泉州有位名為翁乾度的人,生子6人,分別以洪、江、翁、方、龔、汪6姓命氏,從此便一分為六。其中第6子翁處休,因分姓為汪,又名汪處休。他與5位兄長都以才學知名,
同中進士榜,歷代貴顯,時人有“六桂聯芳”之譽。此後,汪處休的子孫便以“六桂”為堂號,稱汪姓“六桂堂”。
上述3支汪姓人在發展中,以出自汪芒氏之後者影響最大。約在東漢末年時,其中的一些人在汪文和的率領下遷居安徽。至唐代,汪文和裔孫汪華仁為顯宦,封越國公,其家也發展為安徽歙縣一帶望族。此外,如宋代政治家汪伯彥、文學家汪藻、詩人汪無量、元文學家汪元亨,明代文學家汪廷訥、汪道昆、權臣汪直、清哲學家汪中、醫學家汪昂、文學家汪碗、畫家汪士祺、名臣汪由敦、汪康年、藝術家汪桂芬,或家於浙江、江西、安徽、或祖居江蘇、湖北、廣東,都是歷代汪姓人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姜姓的來歷
姜姓起源於炎黃時代,是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相傳,我國遠古時期有個少典氏部落,其首領是少典,生子二人:一是炎帝,另一即黃帝。炎帝居住在渭水支流的姜水流域(今陝西岐山西南),子孫依水而居,因水命氏,遂姓姜姓。後來傳至伯夷時,正當夏禹時代,因幫助治水有功,被任命為主管四嶽的長官,號為太嶽,封於呂(今河南南陽西)。從此以後,炎帝的後代又稱呂姓,或呂、姜並稱。伯夷裔孫太公望在周初輔佐武王中興,史稱呂尚或姜尚,其原因就在這裡。
據某些姜姓譜牒統計,炎帝之後姜姓的分支共有247個之多亦即 247 個姓氏,上述所及的呂姓,呂不過是其中之一。
姜姓在得姓以後,有不少人從原始的居住地遷出,也有些人留居下來,並奕世相繼,至秦漢時還發展成為關中大族。由於其成為大族時的居住地屬於天水郡(今甘肅天水),又稱天水姜氏。直到今天,絕大多數姜姓人言及郡望時,仍稱出白天水姜氏。
姜姓中也不乏著名人物。西周初年的姜尚,即人所熟知的姜太公姜子牙。相傳他曾在渭河邊離水面3尺垂鉤釣魚,著名典故“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即由此而來。在章回小說《封神演義》裡,他還被刻畫成神仙式的人物。另外如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姜維,也是知名的軍事家,他的某些事蹟至今還被人們以戲曲、評書等形式進行傳唱。
除姜尚、姜維外,姜姓名人還有南宋詞人姜白石,音樂家姜愛、清代直隸提督薑桂題,以及紅軍名將姜鏡堂等。
汪姓氏的先祖名人
汪氏歷代著名名人物有:
唐代有涇縣人汪倫,大詩人李白遊涇縣桃花潭時,他熱情招侍,李白因賦《贈汪倫》詩,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詩句。
南宋有文學家汪藻,詩人汪元量,宰相汪伯彥。
元代有航海家汪大淵,曾經兩下東西洋,遊蹤廣遠。元末清初有散曲家汪元亨。 明代有戲曲家汪道昆、汪延訥。
清代有醫學家汪昂,著有《醫方集解》、《湯頭歌訣》等,非常實用,流傳很廣,對普及醫學有所貢獻; 有散文家汪琬; 有書畫家汪士慎,善於寫詩,精通篆刻和隸書,工畫花卉,尤其擅於畫梅,筆墨清勁,對後世影響較大,是"揚州八怪"之一; 有軍機大臣汪由敦,以辦理公文敏捷幹練而著稱,也善於書法; 有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汪中,早年因曾經助書商販書,所以遍讀經史百家和天文歷算,所作《哀鹽船文》被杭世駿所歎賞,從此文名大顯。他尤其致力於西洋數學,曾經自制儀器多種,測繪黃河新舊海口地勢。他還曾為墨子荀子翻案被統治者視為“明教之罪人”。 有女作家汪端,編著有詩集《明十三家詩選》、小說《元明佚史》。 還有太平天國將領汪海洋,京劇演員、劇作家汪笑儂。 有早期話劇活動家、演員、劇作家汪優遊; 著名詩人汪國真,網路詩人汪艾若(愛若干)。 汪精衛:字兆銘,清末著名革命義士,曾有“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豪言壯語,民國日軍侵華時期,搖身一變而成為最大的漢奸頭子,後死於日本。
汪曾祺(1920-1997):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道涵(1915-2005):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創會會長,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辜振甫舉行的汪辜會談,為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汪氏名人錄:
汪一桂 汪一檠 汪一麟
汪三寶 汪丙吉 汪丙炎
汪東榮 汪東陽 汪中
汪中山 汪為霖 汪之儀
汪之元 汪之寶 汪之瑞
汪之虞 汪喬 汪喬年
汪九齡 汪二 汪雲從
汪雲琴 汪雲程 汪亞塵
汪亦午 汪亮 汪從善
汪以滂 汪份 汪伯玉
汪伯高 汪佃 汪體仁
汪佩玉 汪佳俊 汪俊
汪俊來 汪修 汪儒
汪元亨 汪元哲 汪元治
汪元波 汪元畏 汪元量
汪元青 汪元麟 汪兆元
汪兆鏞 汪克劬 汪克寬
汪關 汪養浩 汪冥
汪凰芬 汪初 汪勉之
汪南鳴 汪厚昌 汪古香
汪吉鱗 汪啟先 汪啟淑
汪和 汪善浩 汪嘉熔
汪國一 汪國士 汪國溫
汪聖以 汪圻 汪坦
汪垕 汪埰 汪士巨集
汪士建 汪士慎 汪士珩
汪士通 汪士遇 汪士道
汪士鋐 汪士鐸 汪士韹
汪復慶 汪大 汪大滄
汪大燮 汪大猷 汪大經
汪大鏞 汪大黌 汪如淵
汪嬡 汪子禮 汪子祜
汪子美 汪孔祁 汪學瀚
汪學金 汪巨集 汪宗姬
汪定堃 汪定執 汪寶崧
汪寶德 ......餘下全文>>
百家姓中的“汪”姓發源地在哪裡啊??
安徽涇縣有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桃花潭鎮。鋪滿石子的街道和明清時期的建築。使小鎮顯得鐫秀、古樸。
從鎮中穿過的青弋江,把小鎮一分為二,可以說:"古代建築、渡口、小船和清澈的江水,使小鎮名聲在外,而據有關史料記載,真正使小鎮名聲遠播的。卻是歷史上的一位汪姓名人,他就是唐朝時曾做過涇縣縣令的汪倫。
桃花潭鎮文保協會祕書長戴新彪:在我們皖南一帶,汪姓是大戶大家,俗話說十姓九汪。在我們安徽涇縣桃花潭鎮的汪姓的老祖宗是汪倫。汪倫是唐天寶年間從鄰縣(黟縣)到涇縣來當縣令,他卸任以後一直居住在涇縣桃花潭鎮,直到他謝世。從此,汪姓人氏就在桃花潭鎮繁衍開來。
可以說,汪倫卸任以後來桃花潭定居的同時,也把汪姓人氏的根紮在了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經過一千多年的繁衍,汪倫的後裔在這裡已發展成為大戶人家。
汪倫後裔汪順水:我是汪倫的第57代後人,聽我父親說他是56代,我們家的族譜在我曾祖父手中沒有保管好,多次搬家以後,搬來搬去就遺失了。現在,桃花潭鎮姓汪的有十幾戶人家,總共有人口300多人,這麼多姓汪的,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是汪倫的後人。
眼前的這座古代建築,重建於乾隆13年,初建年代已無據可考,但它卻記載著唐代時期汪倫邀大詩人李白來此一遊並踏歌相送的動人故事。
桃花潭鎮文保協會祕書長戴新彪:我們站的這個地方是桃花潭的東園古渡,我們的後面就是踏歌古岸。踏歌古岸是後人為紀念汪倫送李白而建的門樓,當時,汪倫修書一封,請李白到這裡來遊玩,信中稱,這裡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李白接信後,欣然而來,汪倫熱情的款待他,李白走的時候,汪倫帶領眾鄉親來歡送他,李白深受感動,寫了一首《贈汪倫》詩,詩是這樣寫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詩成為千古佳話,也成為汪氏後人引為自豪的一大典故。
據史料記載,汪姓起源於古諸侯國汪芒氏的後裔,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關於這一點,在《國語·魯語下》中有孔子的一段話:"當年禹王在會稽山召集天下諸侯,防風氏違命後至,被禹所殺"。孔子提到的防風氏,是古汪芒國的國君,當時他奉命守護浙江武康縣境內的封山和禺山。在夏、商和周朝以前,該諸侯國一直存在,但該古國亡於何時,未見史書記載,亡國後的汪芒國子孫,就以原國名為姓,稱為汪芒氏,後省略為汪氏。
另外,清代張澍在《姓氏尋源》中說,魯成公支子被封于山東境內的汪地,其後人以封地的名為氏,這就形成了另一支汪姓,但具體位置不詳,而最早見於史籍的汪姓人氏春秋時的江踦卻是有據可查的。
汪姓人氏自其發源地向外播遷始於戰國末年,到隋唐時期,汪姓在浙江、江西和安徽等地成為名門望族。唐朝初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開闢漳州,有汪姓將佐隨從前往。宋代以後,南方的廣東、廣西和貴州等地都有了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等地的汪姓人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目前,臺灣各地都有汪姓居民,汪姓在臺灣排在第74位。
姓氏王汪有何淵源
基本無關,但太平軍把王姓稱為汪姓:《天地會與通俗文藝》一章中用大量篇幅介紹遊民社會中的隱語、暗號。在太平軍中,也有類似的做法:賊中諱字甚多,如火為亮,華為花,諱偽天父名也。督為率,基為居,諱偽天兄名也。國為郭,明為民,王姓為汪姓,諱洪逆父母名氏也。秀為繡,泉為全,天為添,貴為桂,名福為復,諱天逆幼逆之名也。附笑話有王姓者,平素最好聯譜,每遇姓相似者,不曰寒宗,就說敝族。偶遇一汪姓者,指為友曰:“這是舍侄。”友曰:“汪姓何為是盛族?”其人曰:“他是水窠路里王家。”
新百家姓排名
中國最新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由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列出了前100名。
1李 2王 3張 4劉 5陳 6楊 7趙 8黃 9周 10吳 11徐 12孫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馬 20羅 21樑 22宋 23鄭 24謝 25韓 26唐 27馮 28於 29董 30蕭 31程 32柴 33袁 34鄧 35許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呂 41蘇 42盧 43蔣 44蔡 45賈 46丁 47魏 48薛 49葉 50閻 51餘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鍾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範 62方 63石 64姚 65譚 66廖 67鄒 68熊 69金 70陸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顧 82侯 83邵 84孟 85龍 86萬 87段 88曹 89錢 90湯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喬 97賀 98賴 99龔 100文
001、李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002、王姓:約佔漢族人口的7.41%,人口眾多。
003、張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07%。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004、劉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5.38%。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佔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
005、陳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南方地區多陳姓。在臺灣、廣東二省,陳姓約佔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006、楊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3.08%,在全國分佈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多楊姓。007、趙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
008、黃姓: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2.23%。黃姓在要集中於江南地區,廣東省的黃姓人口最多,約佔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等省黃姓人口也比較多,以上五省的黃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56%。
009、周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2.12%。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佔比例相對其他地區要高。
010、吳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05%。江南各省吳姓均佔省人口總數的2%以上,尤以福建為高,約佔該省人口5%,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
011、徐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1.73%。尤以河南、山東、浙江最多!
012、孫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52%,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福建、廣東、湖南最多!
013、胡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31%,為中國人口超過1%的十九個大姓之一。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東、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約佔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約佔全國漢族胡姓13%。
014、朱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26%,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安徽、江蘇、山東最多。
015、高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21%,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江蘇、福建、廣東、江西、雲南等地為多。
016、林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18%,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福建、廣東、臺灣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約佔全國漢族林姓人口60%。
017、何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17%,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以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多此姓。
018、郭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15%,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氏......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