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節日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4日

土家族有那些傳統節日

一、過年

過年,過年是土家族最大的節日,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到正月十四、十五結束。過大年的時間比漢族提前一天。

『土人度歲,逢月在以二十九為歲,月小則以二十八日』,『相傳土司出兵,正值除日,全民間先期度歲,後遂以為常。』過年的方式很特別:『是日土民供已故土司某神位於堂上,陳以酒醴魚肉,而置亡祖先木主於門後。祭時將牛馬雞太藏諸洞中,老幼男女各屏息以待,謂某神在堂,不敢驚也。』土家人殺年豬後,把豬放在門角後,用蓑衣蓋上,一人持刀守候。若有人從門前經過,即拿刀追趕。趕上了就拉到家裡吃一頓肉。過年時,肉不細節,吃大塊肉,菜不分炒,吃『合菜』,吃大碗酒,年飯用大蒸籠蒸好,吃數日,團年時,關上門,抓緊吃喝,不許說話。大年三十要吃團圓飯,並徹夜守歲。正月初一還要四處拜年。

贊助廣告

正月間最熱鬧的是跳擺手舞。『每歲正月初三至初五六,夜鳴鑼擊鼓,男女聚齊,搖擺吶喊,名曰擺手』。擺手時間:『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但大多在正月進行。由於地區家支姓氏不同,有跳三夜、五夜、七夜,也有跳十幾夜的,有的白天黑夜都跳。每個自然村有一個專供跳擺手舞的擺手堂,擺手堂裡設有土王廟,廟前是空曠的坪場,坪場中栽有杉樹,樹上掛有彩燈。擺手人圍著古杉樹轉圈跳舞,其基本動作是單擺、雙擺、迴旋擺三種,其特點是手腳順擺,擺左手出左腳,擺右手出右腳,俗稱『同邊手』。擺手幅度不大,腰膝微曲,擺手的人『男女相攜,蹁躚進退』踩著鼓點跳舞。鑼鼓掛在中央的古樹上,由一人敲打。擺手舞分為大小兩種,大擺手以地區為單位進行,時間長,規模大,內容多,套數全;小擺手則以自然村為單位進行,時間、規模均不如大擺手。大擺手不單是進行擺手活動,還有文武大表演和物資大交流,活動多種多樣,其內容之豐富、規模之巨集大在其他民族中是少見的。

贊助廣告

從正月初一前兩天開始過,第一天稱大年,第二天稱小年。除夕夜,農村人家,戶戶都要在火壟裡架起大火,烤的人面紅耳赤。火壟裡燃燒的大樹兜子叫『火主』,是事先在前幾個月都準備好了的。城鎮人家則多燒白炭。『紅火』預示興旺。這個風俗大約是遠古時的火崇拜的遺風。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

一年之中最鮮亮最激動人心的活動,是從子時交庚時的『除夕』緊接新正開門的『出天行』祈福開始的。接財神、迎喜神、祭祖先、逐癘疫都在這一時刻進行。頓時,鞭炮聲起,山鳴谷應。節日期間,土家人要吃象徵吉祥如意,富富有餘(魚)的『紅曲魚』和大鍋燴菜(或稱合菜)。正月初舉行古老的『擺手舞』會。『擺手舞』又稱『舍日巴』,土家族男女青年身著絢麗多彩的『西蘭卡普』(錦被),打著繡龍鳳的吉祥彩旗,抬上木鼓、在二胡、嗩吶、牛角等樂器的伴秦下起舞,常伴有詩歌,舞姿古樸,曲雅,優美,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七十多個動作,形象鮮明,有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參加者達萬人之多,場面盛大。此外,耍龍燈,耍獅子,燈會,戲劇,武術等活動為歡樂的土家人帶來無限情趣。

長陽土家人特別重親緣,重友誼,春節時期正是聯絡感情的大好時期。拜年首先是男女依次拜長輩,長輩對晚輩特別是幼輩分別給『打發』,俗稱『壓歲錢』,故俗諺有『大人愛種田,伢們愛過年』之說。趁時,人們走親訪友,相互拜賀,俗話又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之說。

在眾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為"趕年"。"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為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後溪鄉彭姓,臘月二十......餘下全文>>

土家族有哪些屬於他們自己的特別的節日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有:趕年,哭嫁節

土家族的節日,風俗習慣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有:吃新節,舍巴日,趕年,牛王節,花朝節,洗神節等。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餈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乾淨,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餈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餈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淨,蘸上糖再給客人。

飲食習慣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

包穀飯

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醃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酸辣椒炒肉視為美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菜餚,也是每餐不離的調味品。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節慶食俗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乾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打粑粑,女兒“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樑拋粑粑。節日裡饋贈親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還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穀粑粑等。臘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過,將大塊的豬肉用

石耳燉雞鴨

鹽、花椒、五香粉醃製好,吊掛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燻而成。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蓋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蓋住碗口,下面裝有精肉和排骨。為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真誠,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來裝。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於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迴避八和十。土家族置辦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餘均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過後辦的席桌)、參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麵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襯(4個盤子、5個碗,均為葷菜)。入席時座位分輩分老少,上菜先後有序。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製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祭祀食俗

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饊、粑粑、雞鴨和五穀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後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曆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穀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隻大公雞。

典型食品

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餈粑)臘肉、油茶、白辣椒等食品,此外還有:合菜,土家族逢年過節最常吃的菜,時常同包穀燒酒一起上桌;團饊,土家族風味小吃,用糯米飯加工後炸制而成,常用來泡水當茶為客人洗塵;綠豆粉(米粉),用大米綠豆等原料製成;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燈盞窩”,是以大米、黃豆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

婚姻禮......餘下全文>>

土家族的節日

土家族很注重節日活動,全年幾乎每月都有特定的節日,並伴隨許多饒有風趣的民俗活動。

(1)趕年:土家有過趕年的習俗,即比漢族提前一天,月小臘月二十八,月大臘月二十九,吃團年飯,到臘月三十同樣除夕守歲,因此有土家過兩個年的說法。

(2)二月初二:土地菩薩生日,這天以酒和粑粑敬土地神,家家戶戶住屋的當頭,都有一座土地廟,也叫當坊土地,有“不怕客人來得遠,也服當坊土地管”的說法。這一天,人們對天氣晴雨十分關注,農諺有云:“土地公公晒出汗,一碗蕎子打一石;土地公公打了傘,一斗蕎子打一碗”。

(3)清明節:上墳掛青,節日這天,一般的家庭,都要吃豬腦殼肉,有“清明酒醉,豬腦殼有味”的說法。

(4)牛王節:四月十八日這天,傳說是牛王菩薩生日,耕牛要放假休息一日,並給牛喂好料,如黃豆等,打掃牛欄,人們還要殺雞、宰豬,祭祖先。

(5)端午節:有頭、二、三端陽之分。即初五、十五、二十五,以頭端午最為隆重,這天一般都要推豆腐包粽子,接出嫁的女兒女婿回家“過端午”。所謂“有心拜年,端午不遲”,說明這個節日的重要。過端午節,各家都要採集艾蒿、菖蒲、風藤等懸於門首,用這些草藤燒水洗澡,可以去風溼,治皰瘡。因而有“艾葉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劍納千祥”的聯語。喝雄黃酒,給小孩身上抹雄黃,以及繞井宅撒雄黃也是端午節的重要民俗事項,因為雄黃有防蚊蟲蛇蠍的功能。

(6)六月六:晒龍袍,也叫吃新節或嘗新節。土家人在這天將家裡的被子衣服拿出來晒。另外,這天也叫嘗新節,瓜果穀物有的開始成熟,可以吃了,叫做嘗新,要用包穀酒敬神。

(7)月半節:節日時要燒紙錢,所謂月半紙,祭祖先,據說月半前後,死了的祖宗都回來,因而也有人形容月半為鬼節,所謂年小月半大。

鶴峰土家族又把月半節當作女兒節,到了農曆七月十二、十三這兩天,父母要接出了嫁的女兒回家團聚,參加祭祀祖先的活動。也因為這天出門的女子多,到聚居區鄉鎮“趕場”,觀看遊藝活動的姑娘和年輕媳婦多,故又被稱叫作“女兒會”。一般在這天都穿戴打扮格外漂亮,青年男女,自由交往,談情說愛,為青年人的盛會,而且已不僅僅限於某一個少數民族的男女參加。

(8)重陽節:有大重陽小重陽之分。大重陽十九,小重陽初九,上山拾菌子,即所謂撿重陽菌。

(9)洗神:舊時土家族除信奉白 虎神外,還供奉“大、二、三神”(家神),每年冬月初一殺豬宰羊,男女老少著本民族服裝參加“洗神”,擺三牲祭品,由老師(即男巫)手執司刀、令牌、吹牛角招神,跳舞驅邪。然後由一班男女耍火棍(用三尺長的一根竹竿,畫上紅綠顏色,打通竹節,灌上桐油,塞上布條點燃)左右盤旋,跳民族舞蹈。

土家族有什麼特別的節日

元宵節什麼的,不懂就別亂說。

土家族特色節日,有吃新節,牛王節,洗神節,花朝節等等。

我國土家族有什麼節日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乾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打粑粑,女兒“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樑拋粑粑。節日裡饋贈親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還有高粱粑粑、小米粑粑、包穀粑粑等。臘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過,將大塊的豬肉用鹽、花椒、五香粉醃製好,吊掛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燻而成。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蓋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蓋住碗口,下面裝有精肉和排骨。為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真誠,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來裝。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於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迴避八和十。土家族置辦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餘均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過後辦的席桌)、參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麵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襯(4個盤子、5個碗,均為葷菜)。入席時座位分輩分老少,上菜先後有序。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粱釀製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

我國傳統節日有八個,下面按照公曆日期排列(說明:公曆日期按照2010年。因傳統節日習慣上按農曆計算,所以公曆日期每年會有差異)。

1. 除夕——農曆十二月三十(公曆2月13日)。

2.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公曆2月14日)。

3.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公曆2月28日)。

4. 清明節——農曆二月廿一(公曆4月5日)。

5.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公曆6月16日)。

6.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公曆8月16日)。

7.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公曆9月22日)。

8.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公曆10月16日)。

土家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

(1)趕年:土家有過趕年的習俗,即比漢族提前一天,月小臘月二十八,月大臘月二十九,吃團年飯,到臘月三十同樣除夕守歲,因此有土家過兩個年的說法。

(2)二月初二:土地菩薩生日,這天以酒和粑粑敬土地神,家家戶戶住屋的當頭,都有一座土地廟,也叫當坊土地,有“不怕客人來得遠,也服當坊土地管”的說法。這一天,人們對天氣晴雨十分關注,農諺有云:“土地公公晒出汗,一碗蕎子打一石;土地公公打了傘,一斗蕎子打一碗”。

(3)清明節:上墳掛青,節日這天,一般的家庭,都要吃豬腦殼肉,有“清明酒醉,豬腦殼有味”的說法。

(4)牛王節:四月十八日這天,傳說是牛王菩薩生日,耕牛要放假休息一日,並給牛喂好料,如黃豆等,打掃牛欄,人們還要殺雞、宰豬,祭祖先。

(5)端午節:有頭、二、三端陽之分。即初五、十五、二十五,以頭端午最為隆重,這天一般都要推豆腐包粽子,接出嫁的女兒女婿回家“過端午”。所謂“有心拜年,端午不遲”,說明這個節日的重要。過端午節,各家都要採集艾蒿、菖蒲、風藤等懸於門首,用這些草藤燒水洗澡,可以去風溼,治皰瘡。因而有“艾葉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劍納千祥”的聯語。喝雄黃酒,給小孩身上抹雄黃,以及繞井宅撒雄黃也是端午節的重要民俗事項,因為雄黃有防蚊蟲蛇蠍的功能。

(6)六月六:晒龍袍,也叫吃新節或嘗新節。土家人在這天將家裡的被子衣服拿出來晒。另外,這天也叫嘗新節,瓜果穀物有的開始成熟,可以吃了,叫做嘗新,要用包穀酒敬神。

(7)月半節:節日時要燒紙錢,所謂月半紙,祭祖先,據說月半前後,死了的祖宗都回來,因而也有人形容月半為鬼節,所謂年小月半大。

鶴峰土家族又把月半節當作女兒節,到了農曆七月十二、十三這兩天,父母要接出了嫁的女兒回家團聚,參加祭祀祖先的活動。也因為這天出門的女子多,到聚居區鄉鎮“趕場”,觀看遊藝活動的姑娘和年輕媳婦多,故又被稱叫作“女兒會”。一般在這天都穿戴打扮格外漂亮,青年男女,自由交往,談情說愛,為青年人的盛會,而且已不僅僅限於某一個少數民族的男女參加。

(8)重陽節:有大重陽小重陽之分。大重陽十九,小重陽初九,上山拾菌子,即所謂撿重陽菌。

(9)洗神:舊時土家族除信奉白 虎神外,還供奉“大、二、三神”(家神),每年冬月初一殺豬宰羊,男女老少著本民族服裝參加“洗神”,擺三牲祭品,由老師(即男巫)手執司刀、令牌、吹牛角招神,跳舞驅邪。然後由一班男女耍火棍(用三尺長的一根竹竿,畫上紅綠顏色,打通竹節,灌上桐油,塞上布條點燃)左右盤旋,跳民族舞蹈。

土家族有什麼特別的節日

土家族節日民俗較多。從節日內容看,有祭祀節日、紀念節日、慶賀節日、社交娛樂及生產性節日五類。其宗教信仰有對自然崇拜和信仰,如土地、岩石、山、河、水等皆為崇拜物件。動植物崇拜:牛、羊、狗等,圖騰崇拜,如鷹、白虎圖騰,特別是以白虎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廟,立有白虎神位,經常祭祀。還有對祖先、鬼神等崇拜。

牛毛大王節 土家人以四月七或十七,四月八或十八為中毛王節。這天一定要殺豬,做大坨肉祭祖,擺筵席招待親友及出嫁姑娘,當地流行講"牛毛大王的故事",傳說古時農民刀耕火種,所獲無幾,餓屍遍地,牛王據實稟告玉皇大帝,大帝看牛王勤儉刻苦,命令牛王下凡到人間傳旨,只准三日一餐,牛王到凡塵瞭解到三日一餐難以活命,於是改為一日三餐。牛王返回覆命,下帝聽了大怒,立即貶牛王為民耕田,終日食草。牛王為民出力,土家人稱其為牛毛大王。據傳牛王下凡時間是四月七或十七,有的則過四月八或十八,作為牛毛大王的生日。每到這天,牛不耕田。用最好的飼料餵養。

趕年節是土家族傳統節日,以“趕年”最為隆重。土家人過大年時間比漢族提前一天,小月為臘月二十八,大月為二十九。為什麼要提前,有幾種傳說:為了抗侯寇打仗而提前。在明嘉靖年間,其先民隨胡宗憲徵矮。於十二月二十九大犒將士,除夕矮寇不備,遂大捷,後人沿之,遂成家風。關於抗倭立功符合歷史事實,《明史》有載。還有關於為了打仗而提前。過趕年節要作糯米粑,殺豬祭祖、煮酒。除夕之夜還要“守年”、“搶年”,即吃過團年飯後,手執吹火筒在房前屋後轉一圈,名曰“出征”,有的手持獵槍上山走一趟曰“模營”,以紀念先人。雖提前一天“趕年”,大年三十晚上還照樣過除夕。有的地方是“初一拜家神,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拜友鄰”。還有各種文娛活動,“玩龍燈”、“盪鞦韆”、“踩高蹺”、“唱難戲”等等。

相關問題答案
土家族的節日有哪些?
苗族的節日有哪些國家?
苗族的節日有哪些?
鄂倫春族的節日有哪些?
漢族的節日有哪些?
我們漢族的節日有哪些?
滿族的節日有哪些?
彝族的節日有哪些?
傣族的節日有哪些節目?
壯族民族的節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