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鍊珠子個數的講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5日

手鍊珠子的個數有沒有講究?

當然有講究了。。。。。。

不迷信是他唯一的講究。

建議樓主生活在現實中,不要生活在虛妄中,那是自欺欺人。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如果樓主信佛教,那我只能說,樓主,佛教不是迷信。

佛珠手鍊一般多少顆及其代表的意義

佛珠,又叫做念珠,是佛教徒唸佛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同時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時必備的一種信物。現在,很多喜歡時尚或彰顯個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大部分人肯定不知道佛珠個數不同所包含的意義也不同。首先說下,並不是所有的佛珠手鍊都是18顆或是108顆的,佛珠手鍊一般有多少顆,分別代表有不同的意義的。小葉紫檀佛珠順紋108顆8mm 小葉紫檀手鍊念珠手串一般來說,大家為了裝飾而戴的佛珠手鍊是12顆、13顆或是16顆,這是根據男女手腕的粗細決定的,只要不是作為念珠來使用的話,戴多少顆都是可以的。作為念珠來使用的話,一般的佛珠手鍊有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據說,世間有很多煩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撥一珠,就可解除煩惱。另外,因為念佛時,要排除一切雜念邪思,做到心地清淨,所以念珠(穿珠手鍊)也叫做“清心珠”。佛珠念珠手串的顆數及其代表的意義依然是文玩,學問太多了,就一個手串多少顆珠子,都是有說法的,不是隨便穿上就帶的。既然是有規矩,最好還是按照規矩來吧。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一千零八十顆: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三十六顆: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二十一個位次, “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十八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十四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引文來源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數目的子珠串綴而成,而各種佛珠特定的數目皆有不同。數目不盡相同的緣由是因為各本佛經的記載有異而成。 佛珠的數目在經典當中的差異很大,共有九種之多。其實,佛珠有不同的顆數,是因為具有著不同的含義,下面就根據普遍流傳的說法,將其不同的含義略述如後:

贊助廣告

我想穿一條手鍊,珠子的數字有什麼講究嗎?都是什麼含義呢?

108 顆——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各有苦、樂、舍三受, 合為十八種。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 合為十八種,總計三十六種,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54 顆—— 表示菩薩修行叮五十四個階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種階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及妙覺。

36 顆 —— 與 108 顆意義相同。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分為三份。

贊助廣告

27 顆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

21 顆 ——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顆 —— 表徵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迷時被十八界轉,悟時轉十八界。

14 顆 —— 表示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

手鍊上幾顆珠子好,數目都有什麼說法?

數量最多是一千零八十顆,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其次就的我們最常見的一百零八顆了,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三十六顆,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二十一個位互, “十地”“五十四顆”一段,“十波羅蜜”見“佛子珠”一段的介紹,茲不贅述。而 “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十八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十四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手串旳珠子的個數有講究嗎

佛珠首先是僧人計數的工具,然後才是堅定信仰的示現,所以佛珠就是一個象徵,讓我們始終感知佛就在身邊,所以顆數多少,大小多少,材質怎樣,那些都是形式而已,根本無需講究的。

一般的念珠粒數有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至於意義,其實可以說有或沒有都對的,無非就是藉助這些數字告訴我們一些含義,增進對佛法的瞭解罷了。不用太當真的。舉例如下:

1080顆,代表十界各有108種煩惱,合成1080種煩惱。

108顆,表示求正百八三昧,而斷除108種煩惱。

54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54個階位。

42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42個階位。

36顆,為108的3分之1,其含義以小見大。

27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27賢位。

21顆,表示十地.十波羅密.佛果等21位。

18顆,表示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14顆,表示觀音菩薩的14種無謂。

——這些佛珠的顆數和含義都出自《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木患子經》、《陀羅尼集經》、數珠功德經》和《文殊儀軌經》等佛經上。

手鍊珠子數量有說法嗎?

如果是手鍊珠子的話就沒有說法,主要是根據手腕的大小進行搭配,如果是佛珠的話有說法,14、18、21、27、54、108、1080這些為佛珠的粒數,但不包括佛頭三通以及隔珠!

手鍊幾顆珠子12顆代表什麼意思

代表“十二因緣”。

一.無明(梵語avidya)-無始煩惱。謂無始以來,妄識於事理迷暗愚痴,無所明瞭,故名無明。無明有二: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根本無明乃菩薩所斷;枝末無明乃凡夫所修。

二.行(梵語samskara)-造作之義,即指所造作之善惡諸業。由於兩種無明為緣,遂引起造作種種善惡之事業。若起無貪、無嗔、無痴等善心,則造善業;若起貪、嗔、痴等煩惱之心,則造惡業。吾人無始以來造業無邊,故八識田中之種子亦無量無邊。

以上兩支,屬過去因緣,無明是緣,業力是因。因緣和合,遂感生現在苦果,即是吾人五蘊報身。

三.識(梵語vijnana)-本識攬渧。即第八識攬父精母血二渧,名三和合,此為一期生死之開端。

四.名色(梵語nama-rupa)-識暖胚團。名指心識(初投胎之神識),色指形體(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團)。是說明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攬父母赤白二渧,外託暖氣成胎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

因六根未成,識心未能顯發了別之功德,但有心之名,無心之用,故不稱為心,而只稱名,且初投胎之時,形體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稱身,故只稱色。

五.六入(梵語sad-ayatana)-扶塵具形,指眼等六根而言。在母胎十個月中,由名色逐漸六根成長完備,於出胎後,對六塵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從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間總共有三十八個七日,皆屬胎中位所攝,此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體。

六.觸(梵語sparsa)-根攝境界,接觸之義。根塵和合而成觸,此即出胎之位。謂十月圓滿出胎,六根遂於外境相接觸。當嬰孩自出生到二三歲時,天真純潔,六根對境,但起單純知覺,當無憎愛分別。

七.受(梵語vedana)-苦樂舍感,即是領受之義。領納接觸六塵境界,內心所感受的違順等境,生起苦樂感受。當四五歲到十歲左右,年紀稍長,知識漸開,對於飲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別好醜,當未生貪愛之心,這是對境所生的一種情緒。

以上五支,總為五蘊報身,即過去因緣(無明與行)所引生之現在苦果。既有此五蘊假身,則熾然起惑造業,隨之又成現在因緣,將引生未來之苦果,詳情如下:

八.愛(梵語trsna)-因受生著,即是貪愛。因感受引起之執著。當十一、二歲到十八、九歲之時,已將成年,慾望既開,對於五欲六塵,自然心生貪愛,對於樂受順境,則起貪愛之心;於苦受逆境,則生憎惡之念。

藏經雲:“貪愛如水,能潤生死。”

楞嚴經雲:“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

高僧大德雲:“愛不重,不生娑婆。”

此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九.取(梵語upadana)-因執追求,即妄取也。約二十歲後,血氣方剛,貪慾轉盛,於一切境,廣為追求,是名為取。此為貪汙欲境的一種強烈趨求。

十.有(梵語bhava)-業牽後有。由愛取二支惑,遂發種種善惡之業,感生未來有生有死之果報。以上三支,愛取又為緣,有支又為因支,因緣和合,又生未來之果。如是有因有果,故名為有。

十一.生(梵語jati)-倒識投胎。此身壽命終時,第八識在一切有情中,依其業力牽引,再去投胎受生,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活動。十二.老死(梵語jara-marana)-生後苦死,即衰老死亡。萬法無常,有生必有死,身壞命終名死。眾生莫不皆有死,卻未必皆歷衰老(夭折與橫死),故合老死為一支。自生至死,其間不免種種憂悲苦惱,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結果。

碧璽手鍊珠子的個數有何講究

沒有講究,一般是根據珠子大小串珠子的。

確保一般人的手圍能戴。

小尺寸珠子5、6mm的,一般最大16mm手圍人能戴

7、8mm的,一般是14-17mm手圍人能戴

9Mm以上的,一般範圍在16-19Mm左右人能戴

這個跟各個碧璽廠家規定珠子數有關,只是為了符合大眾腕圍。

佛珠手鍊顆粒數有講究嗎

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一千零八十顆: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

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三十六顆: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二十一個位次, “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十四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這種東西百度就有了

相關問題答案
手鍊珠子個數的講究?
手鍊珠子個數的含義?
墓地石獅子擺放的講究?
孩子起名的講究?
養魚條數的講究?
屬狗房子朝向的講究?
古代男子取名的講究?
洗手間中鏡子的講究?
帶水晶手鍊的講究?
墓地石獅子的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