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服飾特點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藏族服飾的特點、外貌和介紹

藏北高原氣溫低,風沙大,又是遼闊的草原、天然的牧場,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就要選擇便於起居、行旅、保暖禦寒的服裝。牧區藏族穿著以皮袍為主,它結構肥大,袖口寬暢,穿著自如,白天陽光充足,氣溫升高時,可脫袖露臂,調節體溫,夜間可解帶和衣而眠。牧民的皮袍離不開腰帶,穿時提起下襬與膝蓋平齊,腰帶一束,懷裡形成大囊,裡面可裝不少隨身用品。皮袍是用土法加工的綿羊皮縫製的,既經久耐用又抵風禦寒。普通皮袍,男式的寬腰、大襟、肥大,襟、袖和下襬用10至15釐米寬的黑絨鑲邊,但也有不做裝飾邊的。女式皮袍的襟、袖和下襬先用寬10至20釐米的黑平絨鑲邊,再用紅、藍、綠三色平絨(各寬5至10釐米)鑲邊。

贊助廣告

青海果洛地區新婚女子要穿大油大褂,在袖邊上鑲一圈紅彩式氆氌並著華麗的背心,還有在背上掛汗巾的習慣。下襬講究用水獺皮鑲邊,衣領用金錢豹皮裝貼。牧民的節日盛裝質地高階、做工精緻,這種皮袍以羊羔皮縫製,面子用獐皮(去毛鏟淨,手工鞣製使其柔軟後刷白涼幹)製作,袖口、襟領、下襬用紅、藍、綠紋呢子裝飾,用水獺皮或豹皮鑲邊,顯得格外漂亮。青海海南藏族有一種用羔皮縫製的加面藏袍,輕巧美觀,是節日和走親訪友的禮眼。羔皮有毛短而捲曲的,有毛長而適中呈穩狀的。用各種羔皮縫製的藏袍,多用各色條絨、緞子、平絨、毛呢掛麵,用錦緞或花氆氌、水獺皮鑲邊,用狐皮或豹皮做領。 農區氣候溫和溼潤,人們穿著的男式袍子和女式長坎肩,都主要以黑氆氌為原料,款式仍屬大襟眼裝,右腋下釘一個鈕釦。男式袍子用綠色或藍色綢布做兩條寬5釐米、長20釐米的飄帶。一般男式白氆氌藏袍的領口鑲上6釐米寬的加洛(一種間隔有十字圖案的花氆氌)。女式藏袍大都是黑色的,一般冬季穿有袖於的,夏裝無袖,但也有四季穿無袖的,冬春季外加一十氆氌短褂。氆氌生產幾乎遍及全藏農區、半牧半農區,以澤當最為著名。氆氌結實耐用,保暖效能好。它內生產工序分3道:一是羊毛洗淨涼幹後用鋼絲刷於刷鬆軟,並絮成條狀,然後再捻成細線;二是織氆氌,先把經線拉好,捲起架在織機上,然後再用緯線在經線上織,經緯線相交非常精密,織成面幅有26釐米寬的條狀;三是染色。

贊助廣告

城鎮作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生活豐富,經齊條件較好,人們的服裝無論用料、款式、色調等都與農牧區有一定的差別。城鎮男女一般喜歡以譁嘰、毛呢或混紡為衣料,婦女尤講究款式新穎合身。近年在拉薩出現的女式筒眼,雖然前面留有藏服的大襟式樣,但左右襟不開,合縫成管狀形,以較緊身佳,究線條,衣眼、襯衣的色調淡雅柔和。穿藏袍,裡面都要穿襯衣。男式襯衣多半是高領,有大襟和對襟兩種,用白色綢布作面料的居多;女式翻領用各種顏色的綢布做成。女式襯衣袖子較長,平時捲起,跳舞時放下,袖隨舞起,翩翩飛舞,十分好看。農牧區的服裝、鞋帽喜歡運用紅與綠、黑與白、赤與藍等對比色,並且巧妙地運用複色、金銀線,具有明快、活潑的藝術效果。 農區、城鎮婦女均繫有圍裙,藏語叫"邦典",是藏族婦女的標誌。圍裙織法獨特,編織精密。農牧區婦女喜歡以強烈的對比色條相配,城鎮婦女則選擇以纖細的相關色組成嫻雅溫和的調子。

即便是農區,因自然條件不同,也各有服飾特點。如藏南工布地區有大片原始森林,雨量充足,人們為適應這裡的自然條件,在長期勞動中創造了稱之為"古季"的外衣。這種無柏套服,一般用野山羊皮。熊皮或黑氆氌製作,適合在林中伐木、抬本。耐穿而又能防避小雨。工布人還在"古季"的領和腰間鑲上織錦圖案,作為他們的節日盛裝。

......餘下全文>>

藏族服飾特點 15分

藏裝的基本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肥大。直線寬邊,色彩對比強烈。

男女藏袍均習慣以粗紡厚毛呢為料,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釘一個鈕釦,或是用紅、藍、綠、雪青等色布做兩條飄帶,穿時結上。男式藏袍多為黑、白兩色,領圍、袖口、衣襟和底邊,鑲上色布或綢子底邊,古樸渾厚。夏天或勞動時,一般只穿左袖,右袖從後面拉到胸前搭在左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兩袖束在腰間,古銅色的面板袒露於外,雄風凜凜,彪悍剛健。女式藏袍,分有袖和無袖的兩種,夏秋兩季的藏袍無袖。裡面多襯有紅、綠等色彩鮮豔的襯衣,襯衣翻領在外,衣袖要長於胳膊一至二倍,長出部分,平時捲起,舞蹈時放下,舒展飄逸,瀟灑自如。

藏族的風俗習慣和服飾特點

好客,飲酒,唱酒歌,跳舞~藏袍的基本特點是大子裡面還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寬長,衣領、襟邊、袖口、下襬等處多以細毛皮、氆氌或色布鑲邊。

藏族服裝的特點

肥腰、長袖、大襟是藏裝的典型結構。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

每一種服飾都是與時俱進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嘛..

藏族的服飾簡介50字左右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著,也是區別於其他民族最顯著的特徵。藏族服裝的基本特點是肥大、長袖、寬腰、右襟,是一種無需量體裁衣的直線服裝。袖長等身,袍長過體,無需鈕釦。藏袍最講究的是邊飾、衣袖、衣襟,衣底往往鑲上貴重的毛皮和絲綢滾邊,內衣一般為白緞襯衫。

藏族服裝的特點是?

藏袍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著,也是區別於其他民族最顯著的特徵。藏族服裝的基本特點是肥大、長袖、寬腰、右襟,是一種無需量體裁衣的直線服裝。袖長等身,袍長過體,無需鈕釦。藏袍最講究的是邊飾、衣袖、衣襟,衣底往往鑲上貴重的毛皮和絲綢滾海,內衣一般為白緞襯衫。

藏族服裝簡介

藏族服飾的最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髮、金銀珠玉飾品等。由於長期的封閉性生存,藏族服飾發展的縱向差異並不大,其基調變化亦小。藏族服飾的形制與質地較大程度地取決於藏族人民所處生態環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

藏族人服飾和飲食的特點

飲食特點:

以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後磨製而成的炒麵,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團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磚茶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長筒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衝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天無酥油茶。青稞酒是用當地出產的青稞釀製而成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歡,食物多用肉食和奶製品,不少人愛吃風乾的牛羊肉。

服飾特點: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釐米、長約一至兩米,釘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藏族廣佈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等地,服飾多姿多彩、男裝雄健豪放;女裝典雅瀟灑,尤以珠寶金玉做為佩飾,形成高原婦女特有的風格.

相關問題答案
藏族服飾特點簡介?
苗族服飾特點簡介?
傣族服飾特點簡介?
納西族的服飾特點簡介?
藏族服飾特點介紹?
維吾爾族服飾特點介紹?
白族服飾特點介紹?
苗族服飾特點介紹?
鄂倫春族服飾特點介紹?
普米族服飾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