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晚上吃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除夕夜有什麼傳統?以及它的來歷。

除夕夜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而此時也是讓孩子瞭解傳統春節,接受傳統教育的最佳時機。

這天晚上一家人要做三件事情:祭祀、吃年夜飯、守歲。

祭祀

即祭祖,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這時我們會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我國華人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贊助廣告

這個傳統活動對孩子來說非常有意義。這個活動,不僅能使孩子對自己的家族有所瞭解,還能教育孩子尊敬各位先人和長輩。

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年夜飯的講究

年夜飯,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贊助廣告

各式各樣的年夜飯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

·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習俗,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春節食譜推薦

·年年有餘

原料:黃魚、番茄醬、糖、醋、茹粉、蔥花、蒜米、筍丁

製法:將黃魚切十字花刀,下八成油炸熟撈出,鍋留底油,下上述調料,勾芡,淋在魚身上即成。

·年年糕

原料:紅年糕、白年糕、糖、水、茹粉

製法:將紅、白年糕改刀成長方形塊狀,沾上茹粉下過油,撈出擺放在盤中。鍋中放入糖水,待糖融化時勾芡淋在年糕上即成。

·十錦太平燕

原料:鵪鶉蛋10粒,肉燕、香菇、脛花、冬筍、西芹、肚片、蘿蔔、鹽、味精、紹酒、麻油

製法:將鵪鶉蛋、肉燕調好味倒入碗中,將上述原料切片、飛水後撈出,淋上紹酒、麻油,擺在原料上即成。

炒芥菜和春捲也是年夜飯裡必不可少的。芥菜寓意發財。

·八生火鍋

原料:脛花、蝦仁、鮮魷、海蠣、青蛾、生魚片、鱘條、芹菜絲、香菇、粉絲等

製法:將調好味的火鍋燒開,隨心所欲,涮入鍋中即可。

在吃年夜飯的時候,我們不能忘記準備這頓盛宴的家庭成員,因為,從準備到製作需要幾天的時間,而且在除夕夜當天,這些家庭成員為了其他人吃得開心、吃得熱鬧仍然在不停的忙碌。

守歲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此時,爸爸媽媽不妨把這些名詩念給孩子聽,並作出解釋,讓他們明白其中的意思。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餘下全文>>

我們傳統除夕應吃什麼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這個網址還有更多過年傳統習俗

參考資料:info.china.alibaba.com/...2.html

除夕晚上吃什麼?有什麼寓意

吃年糕,步步高昇

除夕的早上吃什麼?

除夕是春節前一天,除夕的早上吃什麼都行啊,看個人喜好和當地的風俗習慣了。

大年初一是吃餃子,吃年糕等等。

除夕的傳說有哪些 除夕吃什麼食物

除夕的高潮是年飯後長輩發壓歲錢。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到凌晨。接著就是張貼春聯和門神,並關上大門。到初一的早上才開門接財神。

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

如今我們過年的很多俗語與習慣都來源於這個傳說:

年初一:人們為了讓自己的後代子孫記得這個救了整個村子的孩子——年,就把天明後的早晨就叫年。又是正月初一 ,所以又叫大年初一。

守歲:大家守著碎竹節等待的過程。守歲就是守著碎竹片的簡稱。

除夕:臘月三十大家守著碎竹節等“夕”的這一夜。

紅布:如今的對聯。

而除夕夜裡大家餓了,拿東西出來吃則演變成了我們齊聚一堂歡聲笑語如今的年夜飯。

中國人除夕夜吃什麼美食

大年初一吃什麼?許多人對這農曆新年第一餐非常重視講究,雖然吃法都不一樣,但是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湯圓

湯圓的種類非常繁多,可以在家自己做,也可以上超市買速凍的,在超市湯圓的種類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大的、小的,甜的、鹹的應有盡有,不過春節的湯圓基本上以中間包糖為多。在自己家做湯圓也是不錯的選擇,湯圓的做法很多,也比較簡單,買上糯米粉、芝麻餡和糖就可以在家做了。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

年糕

農曆新年必吃年糕,這也是紹興人的一個習俗,吃年糕以祝願生活“年年高”,年糕的吃法很多,糖年糕、湯年糕、炒年糕等,但不外乎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意為一年更比一年好。

粽子

紹興人習慣在春節包裹粽子,紹興人一般用箬竹葉片(也叫粽葉),此葉片燒煮後亦具有清香之味。用粽葉包成的粽子,有濃濃的清香之味,食之宜人。除了以純糯米包成的米粽、在糯米中加入豇豆或赤豆的豆粽外,現在還有不少味道好的鮮肉蛋黃粽、栗子粽等。在大年初一吃粽子,意為生活甜蜜,五穀豐登。

餃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紹興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麵條

長面,也叫長壽麵,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麵,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糖茶

在紹興城鄉,春節期間走親訪友,一進門主人總會給你泡上一杯糖茶,同時也不忘在糖茶中放上兩顆蜜棗,意為甜甜蜜蜜。

中國各地大年初一吃什麼?

湖北:湖北團風人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徵“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年輕的學子要吃雞翅膀,寓意“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兩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江西:鄱陽地區大年初一要吃餃子和魚,意為“交子”和“年年有餘”,有的在餃子中放糖塊、花和銀幣,意味著“生活甜蜜”、“長生不老”、“新年發財”。

廣東:部分地區大年初一要吃“萬年糧”,即做好足夠春節三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帶,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蘿蔔乾油炸而成的“腐圓”,喝茨實、蓮子等熬成的“五果湯”,寓“生活甜美,源遠流長”之意。

廣西:壯族人大年初一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福建:閩南人,大年初一吃麵條,寓意“年年長久”,漳州一帶吃香腸、松花蛋和生薑,寓意“日子越過越紅火”。

安徽:部分地方,春節第一餐時每人要咬一口生蘿蔔,名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關中、河南:部分地方大年初一要吃餃子與麵條同煮的飯,叫“金絲穿元寶”、“銀線吊葫蘆”。

臺灣:大年初一吃“長年菜”。這是一種長莖葉,有苦味的芥菜。有的還在菜裡新增細長的粉絲,寓意“綿綿不斷,長生不老”。

在除夕夜,南方人吃什麼,又預示著什麼,北方人呢?

南方人吃團圓飯,第二天春節早上吃長壽麵和太平蛋,預示一年太太平平健康度過,北方人吃餃子,寓意差不多

除夕吃什麼餡餃子好 除夕吃各種餃子的寓意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臺灣人吃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麵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餃子餡之意

芹菜餡——即勤財之意 韭菜餡——即久財之意

白菜餡——即百財之意 香菇餡——即鼓財之意

酸菜餡——即算財之意 薺菜餡——即吉財之意

野菜餡——即野財之意 魚肉餡——既餘財之意

牛肉餡——即牛財之意 羊肉餡——即洋財之意

大棗餡——即招財之意 三鮮餡——即三羊開泰之意

廣東人除夕吃什麼食物

廣東人對春節時間的界定,一般從農曆12月23日至次年的正月16日,統稱為過年。團年飯是過春節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燭燒完才開飯。

席上一般有雞(寓有計)、魚(寓年年有餘)、蠔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財)、腐竹(寓富足)、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此外還有紅豆餡糯米皮的炸油角、炸煎堆、炒米糕。小吃果品類如芋頭糕、糖蓮子、炒粉皮、芝麻酥、花生酥。

廣東人除夕夜吃什麼菜

年夜團圓飯,是要送舊迎新。廣東人的春節飲食文化,最講究“意頭”,即菜餚的諧音,一定要與發財高升、如意吉祥有關。

為此,廣東人如到餐館吃團圓飯,多會點象徵“團聚”和“盆滿砵滿”的“盤菜”。每到春節,無論訂購還是堂食,餐館的“盆滿砵滿”盤菜,都是最搶手的菜餚。

一般的年夜飯盤菜,包括12種菜料:象徵發財的髮菜、象徵“好事”的蠔豉、象徵著富貴的鮑魚、年飯一定要有的雞、鴨,還有海蔘、魚蛋、豬皮、瑤柱、紹菜、蘿蔔等。

如果單點,或在家自己做菜,廣東的年夜飯,一定要有“全雞”,象徵“全家福”;會有與“發財好市”諧音的髮菜炆蠔豉;或與“生財就手”諧音的“生菜豬手”;象徵著來年快樂;還須有嘻嘻哈哈代表開心快樂的各種鮮蝦;貌似“一團和氣”的紅燒圓蹄等。

廣東年夜飯中,魚是不可缺少的菜餚,而且還要吃剩一點點,象徵著“年年有餘”。

相關問題答案
除夕晚上吃什麼?
除夕南方吃什麼?
昨天晚上開什麼生肖?
除夕守歲是什麼時候?
除夕守歲有什麼意義?
結婚前一天晚上叫什麼?
今晚上出什麼生肖?
九七生肖晚上開什麼?
明天晚上開什麼生肖?
一天晚上是什麼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