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詩經的名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取自詩經裡的女孩名字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飛。《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3、淑慎。《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謹慎。如臺灣有藝人名蕭淑慎。

4、惠然。《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惠然,順從貌。

5、靜姝。《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2010版三國裡就加了個叫靜姝的角色Orz。下文還有個“靜孌”,都是嫻靜美麗的意思。

6、煒彤。《邶風·靜女》:“彤管有煒,說懌女美”。彤:紅色。煒:光彩。

7、洵美。《邶風·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鄭風·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贊助廣告

8、燕婉。《邶風·新臺》:“燕婉之求”。燕婉:安靜和順,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這一篇《新臺》主旨是諷刺衛宣公的亂倫,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雲。《鄘風·君子偕老》:“鬒髮如雲,不屑髢也”。如雲:像雲一樣眾多。《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屈原《湘夫人》:“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10、邦媛。《鄘風·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國家。媛:美女。另有“邦彥”——《鄭風·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彥兮”。彥:傑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詞人名周邦彥。

11、靈雨。《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靈雨:及時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後鼻音,該詞極易被念成“淋雨”,再取個“落湯雞”的外號就是順利成章的事了><

贊助廣告

12、朝雨。《鄘風·蝃蝀》:“朝隮於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時王維有詩曰:“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鄘風·載馳》:“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該篇的作者許穆夫人是我國見於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

14、綠竹。《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15、琇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琇:寶石。瑩:光亮透明。

16、巧倩、美盼。《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連用六個比喻,讚美衛莊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7、佩玉。《衛風·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18、瓊琚。《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後文還有(大名鼎鼎的)“瓊瑤”、“瓊玖”。

19、陶陶。《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陶陶:快樂貌。

20、佩玖。《王風·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1、靜好。《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靜好:安靜美好。胡蘭成和張愛玲結婚時,寫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22、舜華、舜英。《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顏如舜英”。舜華、舜英都指木槿花。

23、德音。《鄭風·有女同車》:“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德音:美好品德。這個詞在整本詩經裡多次出現,此處不一一列舉。個人感覺該詞的氣場比較大,一般人hold不住吼吼

24、子佩。《鄭風·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佩和子衿在這裡都指對方的衣飾(從而代指對方)。

25、零露。《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然而該詞溢滿了感傷的氣息(延伸義: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驟然浮現出小說或影視劇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紙···

26、婉兮、婉如。《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婉如清揚”......餘下全文>>

幫忙從詩經、楚辭中取個男孩子的名字?

不是詩經,楚辭可以嗎?

含章

魏 曹丕 《典論·劍銘》‘餘好擊劍……以為寶器九。劍三:一曰飛景,二曰流採,三曰華鋒。刀三: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匕首二:一曰清剛,二曰揚文。靈陌刀一:曰龍鱗。因姿定名,以銘其柎。

歷史上有哪些出自《詩經》且有寓意的名字

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 2.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4.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5.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譯:採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求出自詩經或楚辭的男孩名字

取名有“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

1、伯庸。《離騷》:“朕皇考曰伯庸”。譬如作家馬伯庸……

2、正則、靈均。《離騷》:“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正則:公正而有法則。靈均:靈善而均調。屈原名平,字原,正則是對“平”字進行的解釋,靈均是對“原”字進行的解釋。

3、修能。《離騷》:“又重之以修能”。修能:即美好的外表儀形。一釋為很強的才幹和能力。

4、騏、驥。《離騷》:“乘騏驥以馳騁兮”。騏驥:駿馬。

5、峻茂。《離騷》:“冀枝葉之峻茂兮”。峻茂:猶繁茂。

6、信芳。《離騷》:“苟餘情其信芳”。如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

7、聖哲、茂行。《離騷》:“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聖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茂行:德行充盛。

8、曼路。《離騷》:“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9、望舒。《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望舒:神話中為月駕車的神。如寫《雨巷》的詩人戴望舒。

10、陸離。《離騷》:“斑陸離其上下”。陸離:光輝燦爛的樣子。我們對於該詞的認知多來自於成語“光怪陸離”,意指色彩繁雜、變化多端。

11、珵美。《離騷》:“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豈珵美之能當”。珵:美玉。

12、雲旗。《離騷》:“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雲旗:繪有云霓的旗幟。

1、辰良。《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時光。易被讀作“乘涼”。

2、玉鏘、璆鳴。《九歌·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詩曰:佩玉鏘鏘。璆(音求):美玉。

3、安歌。《九歌·東皇太一》:“疏緩節兮安歌”。安歌:神態安詳地唱歌。有一句唐詩說:“安歌送好音”。

4、浩倡。《九歌·東皇太一》:“陳竽瑟兮浩倡”。“浩倡”又作“浩唱”,和上句“安歌”相對應。取名時可改為“浩昌”。下文《九歌·少司命》中還有“浩歌”。

5、樂康。《九歌·東皇太一》:“君欣欣兮樂康”。樂康:安樂貌。

6、齊光。《九歌·雲中君》:“與日月兮齊光”。有點“曌”字的感覺呢。

7、宜修。《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宜修:修飾得宜,恰到好處。《甄嬛傳》裡的皇后名字……

8、揚靈(揚舲)。《九歌·湘君》:“橫大江兮揚靈”。揚靈:一說即揚舲,揚帆前進。

9、飛龍。《九歌·湘君》:“飛龍兮翩翩”。飛龍:此處指龍船。若是《易經·乾卦》中的“飛龍在天”,那就霸氣外露了。

10、杜若。《九歌·湘君》:“採芳洲兮杜若”。杜若:香草名,又名山姜,古人謂服之“令人不忘”。上下文中還有“杜衡”,亦香草名。

11、揚波。《九歌·少司命》:“衝風至兮水揚波”。揚波此處指掀起波浪。但在有的語境中也比喻動亂。

12、既明。《九歌·東君》:“夜皎皎兮既明”。既明:天色明亮。《詩經·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從這裡演變出“明哲保身”的成語。

13、翾飛。《九歌·東君》:“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翾(音宣)飛:飛翔。

14、青雲。《九歌·東君》:“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紅樓夢》第七十回薛寶釵作詩曰:“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15、飛揚。《九歌·河伯》:“心飛揚兮浩蕩”。飛揚:心情舒展,思緒飄飛。

16、誠勇。《九歌·國殤》:“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誠勇:內心勇敢。《大戴禮記·文王官人》:“誠勇必有難懾之色”。...餘下全文>>

有哪些人名是出自詩經的~

人名與《詩經》

(qeiW1eY0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古代,人們以《詩經》作為教化人的範本,稱為“詩教”。《詩經》內容豐富,自古迄今人們多喜歡從《詩經》文字中取名。

@/q,j9j:m2l0 人們取名於《詩經》,一般有這樣幾種方式:

w$Wx!_8IFF8z0Z0 一是直接採用句中之成詞。如:諸葛亮,字孔明。“孔明”,見《小雅·信南山》:“祀事孔明。”孔明,意謂完備周詳也,此正是諸葛亮為人處事的性格特徵的體現。我國原外交部部長錢其琛,其名出自《魯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琛,珍寶。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主任吳邦國,名字出於《魯頌·宮》:“宜大夫庶士,邦國是有。”邦國,即國家。當代著名詩人賀敬之,名字源自《周頌·敬之》:“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著名建築學家、古建築研究與保護專家樑思成及其夫人林徽音,這對志同道合之夫婦的名字都取之於《詩經》。思成,見《商頌·那》:“湯孫奏假,綏我思成。”徽音,見《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徽音,美譽也。臺灣著名女作家瓊瑤,她的大名出自《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瓊瑤,即美玉。《木瓜》寫的是男女互贈信物,雙方表示愛慕之純情的詩歌。瓊瑤取名於此,似乎一開始便定下了她終身創作言情小說的路向,甚有意味。

$]%do3C Q0|~0 二是將詩句中相關字組合而成。如我國近代文學大師王國維,取於《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國維”即為“王國”之“國”與“維周”之“維”的重新組合。而“王國”之“王”,又恰與其姓同。這幾句詩的意思是說,想到周王朝那麼多傑出的人才,都產生於本朝。周王朝能夠長命不衰,全靠維護周王朝的棟樑之材。有那麼多濟濟一堂的賢才,周文王便可和樂康寧了。王國維,字靜安,又字伯隅,號觀堂,浙江寧海人。《詩經》這幾句詩,將王國維的姓、名、字、籍貫全包寓其中了。當代著名詩人臧克家,其名由《周頌·桓》“於以四方,克定厥家”合併而成。意思是,立志四方,以求能夠穩定周朝之天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張聞天,其名出於《小雅·鶴鳴》:“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三槐居語文網#c YK$p/l#v

三是保持《詩經》原詞之意而稍作改動以成名字。如:老一輩傑出的新聞工作者穆青同志,其姓其名皆由《大雅·丞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改作而成。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俞振飛先生,其名也是取意於《豳風·七月》:“六月莎雞振羽。”振羽,即振翅發聲。將“稜”改“飛”,更見動感和豪氣。

林徽音

《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大姒即太姒,周文王之妻;徽音,美譽。整句話意思是說:太姒繼承美譽,膝下生百男。這個有“美譽” 的女人,讓徐志摩,樑思成,金嶽霖三位大才子愛得死去活來,特別是金嶽霖,把家都搬到林姑娘隔壁,孤身過了一輩子,有怨無悔,實在是可歌可氣。

喬木

我黨歷史上有兩大筆桿子,都叫喬木,南喬木為喬冠華,北喬木為胡喬木,兩人曾為誰才是真喬木打得不亦樂乎。後來毛主席親自出面調解,把南喬木改名為喬冠華,才了此人名官司。

此名出自《詩經/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喬遷”一詞,也出於此。現在中國人說話已經很不講究了,經常在報上看到“本公司喬遷之喜”類的廣告,“喬遷”是別人祝賀你挪地方時用的,自己是不好用這個詞的,好比如別人稱你的兒子為令郎,你卻只能說犬子一樣。

其實當初喬冠華應該是可以贏這場官司的,同一本......餘下全文>>

詩經取名男孩

我不懂五行命理,星象十二宮什麼的, 不過只要是父母起的,我想你兒子就會很開心了。你們的心意他一定會懂得的,希望你們一家永遠美滿幸福。

這些就只是我的個人覺得好聽的,寓意美好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正則、靈均。《離騷》:“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正則:公正而有法則。靈均:靈善而均調。屈原名平,字原,正則是對“平”字進行的解釋,靈均是對“原”字進行的解釋。

珵美。《離騷》:“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豈珵美之能當”。珵:美玉。

雲旗。《離騷》:“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雲旗:繪有云霓的旗幟

齊光。《九歌·雲中君》:“與日月兮齊光”

玉鏘、璆鳴。《九歌·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詩曰:佩玉鏘鏘。璆(音求):美玉。

既明。《九歌·東君》:“夜皎皎兮既明”。既明:天色明亮。

翾飛。《九歌·東君》:“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翾(音宣)飛:飛翔

懷瑾。《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如國學大師南懷瑾

文彬:出自《論語》:“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致堯:出自詩句:“致君堯舜上。

容眾:出自《韓詩外傳》:“君子尊賢而容眾,喜善而矜不能”

斯遠:出自明·王永彬《圍爐夜話》:“品超斯遠,雲飛而不礙空。

凱風:出自《詩經》:“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宇泰:出自《莊子·庚桑楚》:“宇泰定者,發乎天光。

思睿:出自《近思錄·致知》:“思曰睿,思慮之後,睿自然生。

博裕 出自漢代劉向《說苑•敬慎》:“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

浩初 出自唐代陳子昂《昭夷子趙氏碑》:“請爾靈龜,永晏息乎浩初。”

景鑠

盛美,盛明。出自班固的《東都賦》:“鋪鴻藻,信景鑠,揚世廟,正雅樂。

孔陽

十分鮮明耀眼。出自《詩經•豳風•七月》“載玄載黃,我朱孔陽。

騰文

呈現文采。出自南朝江淹《別賦》:“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騰文。”唐李白《明堂賦》:“冠百王而垂勳,燭永珍而騰文。

騰逸

指才氣奔放超逸,出自明代顧璘《國寶新編•陝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若乃天才騰逸,咳唾成珠,實亦人倫之雋乎!

修遠

修,有長和高的意思,和遠並列,對應下句的“求索”,表達不屈的探索精神。出自楚辭《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震燁

燁:火盛,明亮,引伸為“光輝燦爛“。出自《詩經•小雅•十日之交》“燁燁震電”

有哪些出自《詩經》且有寓意的名字

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

2.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4.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5.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譯:採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詩經取名 20分

晴姝——姝取自《詩經·國風·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取美貌、美女之意。

晴好——好取自《詩·國風·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取珍重情 義永相好之意。

詩經取名,女孩 15分

據說漢人取名講究“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不知這種說法從何而來,不過現代人取名字確實很喜歡引經據典。這是好事。今人多有數典忘祖的傾向,外國語大學遍佈全國,卻不曾聽說有一個國學學院(據說有還是有的,不過都相當低調)。取名的時候,終於想到祖宗了,於是臨時抱佛腳的不在少數。

筆者不才,對於開頭提到的四本書也略有涉獵,通讀下來,詩經和楚辭適合取名的更多一些——古人多是單名,現在人口多,單名易重複,最好取雙名——特整理於此。本文寫詩經,以女名為主,因為過於古典,現在看來可能土裡土氣的><。楚辭部分,待有空另開一篇。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飛。《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3、淑慎。《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謹慎。如臺灣有藝人名蕭淑慎。 4、惠然。《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惠然,順從貌。

5、靜姝。《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2010版三國裡就加了個叫靜姝的角色Orz。下文還有個“靜孌”,都是嫻靜美麗的意思。 6、煒彤。《邶風·靜女》:“彤管有煒,說懌女美”。彤:紅色。煒:光彩。

7、洵美。《邶風·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鄭風·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邶風·新臺》:“燕婉之求”。燕婉:安靜和順,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這一篇《新臺》主旨是諷刺衛宣公的亂倫,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雲。《鄘風·君子偕老》:“鬒髮如雲,不屑髢也”。如雲:像雲一樣眾多。《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屈原《湘夫人》:“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10、邦媛。《鄘風·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國家。媛:美女。另有“邦彥”——《鄭風·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彥兮”。彥:傑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詞人名周邦彥。

11、靈雨。《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靈雨:及時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後鼻音,該詞極易被念成“淋雨”,再取個“落湯雞”的外號就是順利成章的事了><

12、朝雨。《鄘風·蝃蝀》:“朝隮於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時王維有詩曰:“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鄘風·載馳》:“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該篇的作者許穆夫人是我國見於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 14、綠竹。《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15、琇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琇:寶石。瑩:光亮透明。

16、巧倩、美盼。《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連用六個比喻,讚美衛莊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7、佩玉。《衛風·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18、瓊琚。《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後文還有(大名鼎鼎的)“瓊瑤”、“瓊玖”。 19、陶陶。《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陶陶:快樂貌。

20、佩玖。《王風·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1、靜好。《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靜好:安靜美好。胡蘭成和張愛玲結婚時,寫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22、舜華、舜英。《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顏如舜英”。舜華、舜英都......餘下全文>>

詩經中最適合取名字的句子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相關問題答案
取自詩經的名字?
取自詩經的四字網名?
出自詩經的名字?
取自詩詞的名字?
女孩出自詩經的名字?
取自詩經的女孩名字?
取自詩經的男孩名字?
取自詩經的網名?
取自詩經的情侶網名?
取一個出自詩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