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屈的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屈姓的歷史名人

屈瑕:羋姓,熊氏,名瑕;荊山人,著名春秋時期楚國軍隊統帥,屈氏鼻祖之一。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屈完:郢人著名春秋時楚國貴族。屈蕩:屈到之子;郢人,著名春秋時楚國大夫。屈建:字子木;郢人,著名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屈匄:楚國人。著名戰國時期楚國將領。屈蓋:楚國人。著名戰國時期秦國左丞相。屈遇:党項羌人。著名北宋將領。屈大均:初名屈紹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廣東番禺人。著名明末清初文學家。屈復:字見心,號悔翁、金粟道人;陝西蒲城人。著名清朝文學家。

贊助廣告

屈姓的近代名人

中國大陸作家,代表作品《靈魂不死》《叢林有公主》。

歷史上姓屈的名人遺訓

你大概指的是古代的屈姓吧,比較有名的除屈原外我知道的還有屈大均(明末清初詩人),其他的就是近現代的了,如屈伯川(近代教育家),屈武(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家)等。屈原的遺訓目前記載看來就是述說他的政治抱負的《離騷》(具體內容就不貼了)。而屈大均的書在清朝時就被列為禁書,所以他的詩作“師仇兮未復,與國恥兮孳孳。早佯狂兮不仕,矢漆身兮報之”“萬古遺民此恨長,中華無地作邊牆”“慷慨干戈裡,文章任殺身”等也可以勉強算是遺訓。我到查出來屈大均的父親有明確的遺訓,絕不仕“不義“。好像兒子也確實這麼做了。

贊助廣告

歷史上姓屈的偉人有誰

屈瑕:羋姓,熊氏,名瑕;荊山人,著名春秋時期楚國軍隊統帥,屈氏鼻祖之一。 屈完:郢人著名春秋時楚國貴族。 屈蕩:屈到之子;郢人,著名春秋時楚國大夫。 屈建:字子木;郢人,著名春秋時期楚國大夫。 屈匄:楚國人。著名戰國時期楚國將領。 屈蓋:楚國人。著名戰國時期秦國左丞相。 屈突通:庫莫奚族,屈突氏;長安人,著名隋末唐初將領,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屈突蓋:屈突通之弟,長安人,著名唐朝大臣。 屈遇:党項羌人。著名北宋將鄲。 屈大均:初名屈紹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廣東番禺人。著名明末清初文學家。 屈復:字見心,號悔翁、金粟道人;陝西蒲城人。著名清朝文學家。

姓成的名人有哪些

● 成公:漢朝的學者,自己隱去姓名,常誦經,不交世利,世人稱為成公。漢成帝出遊,遇見成公,成公不行禮。成帝說:"朕能富貴人,能殺人訂子何逆朕?"成公說:"陛下能貴人,臣不做陛下之官;陛下能富人,臣不受陛下之祿;陛下能殺人,臣不犯陛下之法。"帝不能屈,使郎官二人就受《政事》12篇。

● 成遵:字誼叔,元朝穰(今河南鄧州市)人,元統進士,授翰林國史編修官,拜監察御史。是歲言事並舉劾凡70餘事,皆揭發時弊,執政者惡之。出為陝西行省員外郎,累官中書左丞。為官清正,所至有聲績。後因用事者唆使人誣告成遵受贓,竟遭杖死,朝中內外為其鳴冤。

● 成無己:中國金代醫學家。聊攝(今山東聊城)人,約生於北宋嘉佑治平年間,後聊攝為金兵所佔,遂成金人。成無己出生於世醫家庭,自幼攻讀醫學。他對《內經》、《難經》、《傷寒論》等古代經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對於《傷寒論》最為推崇。他專力鑽研該書數十年,以《內經》、《難經》理論為依據,對該書進行了全面註釋,撰成《註解傷寒論》10卷,為現存最早全面註解《傷寒論》之作,對後世影響極大。另撰《傷寒明理論》4卷,將經典著作與個人心得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啟迪後學產生了重要作用。

● 成連: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們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隨成連學琴3年而成為天下妙手。

● 成得臣最負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是春秋時代楚國的名將,官拜令尹(相當於宰相),晉楚兩國在城濮交戰時,晉文公聞其名而下令軍隊“退避三舍”。可惜他後來因戰敗而拔佩劍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將是成丹,他是漢朝的著名將領,因戰功顯赫而受封為襄邑王。

● 成公綏,他是西晉的文學家,好音律,擅辭賦,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英是著名的道教學者,號“西華法師”,曾注《莊子》一書(即《南華真經註疏》),另著有《道德經義疏》。宋代著名醫學家成無己,對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研究精深,著有《註解傷寒論》、《明理論》等。

● 成兆才(1874-1929):評劇鼻祖。字捷三,藝名東來順,河北省灤南縣人。他在華北冀東地區提倡評劇、河北梆子戲、京劇等。他對評劇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創作改編評劇指令碼百餘種,人們在他的家鄉為他塑像,並建立成兆才紀念館。

● 成舍我:曾任上海《大公報》編輯,主辦過《世界日報》,後在臺北創立世界新聞專門學校,自任校長。成仿吾則是中共著名的理論家,早期創造社的主將,與當時的郭沫若齊名

歷史上姓何的名人有哪些

何武(?-3),西漢臣。字君公,西漢蜀郡郫縣(今四川郫縣北)人。治《易》經,射策甲科為郎。歷任諫大夫、揚州刺史、清河太守,廷尉、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成帝時,封汜鄉侯。哀帝即位,與丞相孔光擬定限田限奴婢方案,以緩和當時尖銳的階級矛盾,因貴族官僚反對,未能實行。後被王莽所誣,自殺。

何敞(?-105),東漢臣、水利家。字文高,扶風平陵(陝西咸陽)人。和帝時,任侍御史,遷尚書。數切諫,言諸竇罪,竇憲怨之,出為濟南王太傅,旋改任汝南太守。曾發民工修治鮦陽舊渠,增墾田三萬頃,百姓賴其利。後任五官中郎將。

何休(129-182),東漢經學家。任城樊(今山東曲阜)人,字邵公。太博陳蕃徵他參政,蕃敗,擢黨錮。黨禁解,闢司徒,拜議郎,遷諫議大夫。鑽研今文諸經,歷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詁》,認為《公羊傳》有三科九旨,系統地闡發《春秋》中的“微言大義”,成為今文經學家議政的主要依據。另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等,已佚;清王謨《漢魏遺書鈔》有輯本。

何進(?-189),東漢臣、外戚。字遂高,南陽宛(河南南陽) 人。靈帝朝因異母妹為皇后,拜侍中、河南尹。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任大將軍鎮壓黃巾軍,封慎侯。靈帝死,他迎立少帝,專斷朝政。後與袁紹等謀誅宦官,被張讓矯詔殺害。《後漢書》稱其“雖外收大名而內不能斷”。

何晏(?-249),三國魏玄學家。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字平叔。何進孫,曾隨母為曹操收養。少以才秀知名,好老莊言。娶魏公主,累官尚書,典選舉。貌美面白,人稱“傅粉何郎”。和夏侯玄、王弼等倡導玄學。在漢儒經學漸失統治作用後,他“援老入儒”,宣稱“天地萬物以無為本”,主張君主無為而治。能詩賦。後因附曹爽,為司馬懿所殺。著有《道德論》、《無名論》、《無為論》。

何曾(199-278),魏晉時臣。字穎考,陳國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仕魏為文學掾,累遷司徒,封侯。魏末,積極參與司馬氏代魏的活動。晉武帝代魏,授太尉,進封公。性奢豪,日食萬錢,還說無下筷處。咸寧四年死,諡孝,後改諡元。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無神論者、天文學家。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南)人。歷官至衡陽(今湖南省衡陽市)中丞。他博通經史,精於歷算。曾考定《元嘉歷》,訂證舊曆所定之冬至時刻和冬至時日所差無幾。他善彈古箏,且通音律,反對京房把樂律“謬為六十”。他發明一種接近十二平均律之“新律”。後奉命纂修《宋書》未成而卒。他曾運用自然科學觀反對佛教之理論,認為:“有生必有死,形斃而神散,尤春榮秋落,四時代換,奚有於更受形哉?”在形與神的問題上,集中批判了佛教的“神不滅”論和“因果報應”論。所著有《報應問》和《達性論》。

何遜(?-約518),南朝梁詩人。東海剡(今山東郯城)人。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南朝梁武帝天監中,官尚書水部郎,終廬陵王記室。文章與劉孝綽齊名,世號“何劉”。詩長於寫景及煉字,為杜甫所推許。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何記室集》。

何仙姑,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相傳是唐廣州增城女子,十四五歲時夢神人教食雲母粉而昇仙,行動如飛,日往山中採果奉母。另一說何仙姑為永州道姑,曾吃了仙人給的桃子,而能知人禍福。更有人附會何仙姑為呂洞賓的弟子。現廣州增城縣建有何仙姑廟。三月初七傳說為保仙姑生日,村裡唱大戲,放煙火,異常熱鬧。

何執中(1044-1117),北宋臣。字伯通,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舉進士。歷寶文閣待制、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書兼侍讀等。崇寧四年 (1105),拜尚書左丞。大觀初,進中書門下侍郎。三年(1109),為尚書左僕射,無所建樹。政和二年(1112),加少保,轉少傅,為......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向姓歷史名人】

向 寵:襄陽宜城人,三國時蜀國將領

向 秀:西晉玄學名士。司馬昭時授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為竹林七賢之一。

向 拱:懷州河內人,宋代大臣。

向 寶:江西省進賢人,明朝大臣

向 侃:字希顏,明朝巢縣人,永樂年間中舉,宣德中任靖寧州判官,後升任監察御史,一度又出為知府。他潔己愛民,不避艱苦,辦事公正,清約如寒士,名節很好。

向 榮:四川省大寧(今巫溪)人,清代將領

向海明:扶風(今陝西鳳翔)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

向敏中:開封(今屬河南省)人,北宋大臣。

向子諲:臨江軍清江人,字伯恭,號薌林居士,宋代大臣、詞人。

向子韶:宋朝開封人,字和卿,元符年間進士。子韶不屈而死,諡號忠毅。

向士璧:常州(今屬江蘇省)人,南宋將領。

向騰蛟:浙江慈溪人,清代將領、畫家。

向警予:湖南漵浦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運動先驅1928年在漢口英勇就義。

向忠發:湖北省漢川人,中共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書記。

向秀麗:廣東廣州人,當代女英雄。

向仲華中將

向仲華(1911-1981),原名向崇如,又名向鎮華,湖南省漵浦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軍部祕書,第四師政治部祕書長,第11團政治處主任,紅色中華報社社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中華報社社長,解放日報社編輯,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察熱遼軍區第13旅副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六縱隊政治委員,第20兵團68軍政治委員,兵團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廣州軍區政治委員。是第二、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1年5月21日因病在廣州逝世,終年70歲。

向守志少將

向守志(1917-——),原名向守芝,四川省宜漢縣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海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9軍第76團副排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副連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太行軍區第10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第1支隊副支隊長,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18旅副旅長,太行軍區獨立第2旅旅長,晉冀魯豫、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26旅旅長,第二野戰軍15軍44師師長兼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第15軍44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軍參謀長、第一副軍長、軍長。回國後,任炮兵技術學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司令員,1977年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2年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同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

向守志上將

向孝書中將

向孝書(1925-2004),山東省榮成縣(今市)和鎮南臥龍村人。1940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膠東軍區連政治指導員。參加抗日反“掃蕩”、堅守石家莊、膠東保衛戰等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營長。參加了萊蕪......餘下全文>>

屈作姓氏怎麼讀

屈原的“屈”不讀qu嗎?

姓都的都有哪些名人?

都 勝:明朝寧津人。曾經擔任南京羽林左衛指揮撿事。成化初升署都指揮撿事,守備揚州的時候因為平靖叛亂有功。被升遷為參事,協同漕運。後又任過充總兵官、掌漕運等重要的職位。都勝做官一共做了五十年,他所管轄的地方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民生活富裕,但是他清正廉潔,生活簡樸,每天只吃蔬菜,如果有親戚朋友來訪,也不過增加一盤豆腐,因此人們稱他為豆腐總兵。深得人們的敬愛。

都 穆:字玄敬。明朝時期吳縣人。弘治進士,被授為工部主事。歷任禮部郎中,加太僕少卿致仕。都穆精修博學,在當時很受別人看重,雖然年紀大了但仍然好學。曾寫過好些方面的著作,業餘的時候還研究金文。存在於今天的著作有《周易考異》、《史外類抄》等。

都錦生:號魯濱,浙江杭州人。民國八年畢業於浙江甲種工業學校機織科。留校任乙種工業教習。並親手紡織出第一幅絲織風景畫。民國11年5月,在茅家 都錦生埠家中開工製造,到民國十五年的時候已經發展到擁有手拉機漸百臺,軋花機五臺,工匠八人,職工130至140人。他們的產品曾經獲得美國費城國際博覽館金質獎章。民國17至18年,東渡日本考察。民國26年8月將一部分機器遷到上海法租界,維持小規模生產;同年12月,日軍佔領杭州,他被委任為杭州市政府科長,遭到他的拒絕,於是全家遷到上海避難,並在上海建造產房,擴大生產。民國28年絲織廠在杭州的產房以及所有新式機器全部被日軍燒燬。民國30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軍佔領了法租界,絲織廠被迫倒閉。重慶、廣州等地的部門也先後被日機炸燬。民國32年5月在上海病逝,終年43歲,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進步的實業家。

都光遠:宋代司農。

都貺:北宋臣。字君錫,陵川(今屬山西)人。博覽經籍,長於史學,以明經得中進士。哲宗時官朝請大夫、鴻臚少卿,出為梓州轉運使。徽宗崇寧三年(1104),坐議棄湟州,降授承議郎,權發遣坊州,再貶監撫州酒稅,入黨籍。後五年復朝散郎。佞佛,為圓通旻禪師法嗣。後因不願做官,隱居義門村錦屏山中,結芍藥會。當時文人谷漢臣、高子美等經常往來山中,流連山水,詩酒度日。縣令呂由庚曾再三舉薦他出外做官,他都婉言謝絕。

都潔:宋臣、學者。字聖與,江蘇丹陽人,徽宗宣和六年進士。高宗紹興間以左朝請郎知德慶府,歷官吏部郎中、太府少卿、淮西總領。潔父都鬱,字子文,嘗為惠州教官,平生留意於《易》學。潔承家學,與其父處多有所得,自認土封辭義,先儒已多有詳論,故撰《易變體義》十二卷,專就《易》的變體用法進行探討。

都頡:宋臣。字光遠,餘干(今江西餘干西北)人。神宗元豐二年(1079)進士,官至司農少卿。初家貧而篤於學,後閒居而作《七談》,以述鄱陽人物山川之勝,辭豔而意遠。

都勝:明臣。寧津(今屬河北)人。襲職南京羽林左衛指揮僉事。成化時,歷任都指揮使、漕運總兵官。防備倭寇於揚州,擊敗鹽販為亂者,協同總督漕運。弘治中,任都督僉事。雖無汗馬功勞,但因居官廉明潔靜,所以屢有任職使命。歷官五十七年,所處皆肥沃富足之地,而自奉簡淡,日食止豆腐,時人以“豆腐”為他取外號。

都穆:(1459-1525),明臣、學者。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字玄敬。弘治進士,授工部主事,歷禮部郎中,加太僕少卿致仕。博學清簡,勤於治史。有《壬午功臣爵賞錄》一卷,系正德七年(1512)任禮部郎中時,披閱舊牘,得朱棣即位,初封賞功臣簿籍,因稍加修整而成,共三十三人。後二月復得指揮以下功賞簿籍,又編別錄一卷,以補前錄之缺。又有《使西日記》一卷,系正德八年奉使冊封慶藩壽陽王妃,自京師至寧夏而作,記沿途靈勝形勢、故宮遺壤、碑碣古蹟頗詳......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盛的名人有哪些

【盛姓得姓始祖】

說到盛姓名人,第一個應該說的就是盛姓的得姓始祖。

召公奭。盛氏始祖為周朝燕國的召公奭。奭因被封於召(今陝西省岐山西南),所以又被稱為召公或召伯。召公幫助周武王滅商有功,又被封於燕。召公奭的後代就以祖上的名為姓,成為奭姓。到了西漢元帝時,因避元帝諱(元帝名劉奭),就改奭氏為盛氏。盛氏後人尊召公奭為盛姓始祖。

【盛姓歷史名人】

盛 吉:字君達,東漢會稽郡人。官廷尉,每至冬節,囚犯當斷,妻夜秉燭,吉持冊筆。夫妻相向垂泣而決斷。視事二十年,天下稱有恩無怨。

盛 度:字公量。宋朝餘杭人。奉使陝西,因覽疆域,參質漢書故地,繪為西域圖以獻,真宗稱其博學。盛度一生好學,居家外出,手不釋卷,善於作文,曾奉沼編續《通典》、《文苑英華》。著有《愚谷》、《銀臺》、《中書》、《樞中諸集》等書。以疾致仕,卒溢文肅。

盛 懋:字子昭,元代後期著名畫家,生卒年不詳,嘉興武塘(今浙江省嘉興)人,此地人傑地靈,振妙一時,當時吳鎮的墨竹、嶽彥高的草書、章文茂的文筆以及盛懋的山水,被人們譽為“武塘四絕”。傳世作品有《秋林高士圖》、《秋江待渡圖》、《鬆陰高士圖》、《松石圖》等。其父盛洪(字文裕)於宋元初為職業畫家,其侄盛著在明初被召入內廷。

盛彥師:唐朝虞城人。少仕俠,隋未李密有功封葛國公,授武衛將軍。平王世充,徐園朗反,詔為安撫大使,戰敗被執。園朗令作書招其弟舉虞城叛,彥師不從,園朗壯而置之,後得還。以他罪誅。

盛宣懷:字杏蓀,號愚齋,江蘇常州人,1870年入李鴻章幕府。他在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個大型民用航運業輪船招商局後,主持創辦的企業、學校有:中國第一家電信企業天津電報局、第一家內河航運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國內第一條南北幹線蘆漢鐵路、第一家國人自辦的中國通商銀行、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第一個理工科大學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以及湖北煤鐵開採總局、華盛紡織總廠和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等。他通過辦洋務大事而成為全國首富,有人估稱他的財產達白銀2000萬兩。並逐步達到做高官目的,曾先後任天津海關道、大常寺少卿、會辦商務大臣、郵傳部尚書等職。由於他擔任高官,他的社會活動在內部不得不受制於清廷,在外部不得不受制於列強,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環境使他蒙上了多重歷史色彩。他首倡“東南互保”,企圖穩定長江流域不受義和團運動影響,又曾因推行鐵路國有政策,激起四川保路風潮,成為辛亥革命導火線,並因此被清廷革職“永不敘用”。曾出走日本,後病逝於上海。

盛延棋:字白沙,江蘇省儀徵人。清宣統二年(1910年)考入南洋水師學堂,後加入中國同盟會,參與策動下關海軍起義。民國2年(1913年)在煙臺參與海軍討袁起義密謀,事洩未遂。民國4年冬,在上海蔘加中華革命黨人發動之奪取肇和軍艦,炮擊江南製造局之反袁起義。民國5年5月,孫中山自日本回國,在滬謁孫中山。被以索晌為名鬧事之魯藉水兵伐擊,蹈海殉義。年29歲,民國13年12月,大元師帥令追贈為海軍中將。1985年江蘇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盛世才:字晉庸,原名振甲,字德三。陸軍中將加上將銜。他從不甘屈就國民黨軍參謀部作戰科長轉而進入新疆圖謀升遷,經幾年施展權謀,攝取了新疆最高統治權,獨裁專斷,稱霸新疆達十二年之久。

盛中國:小提琴演奏家。出生在音樂家庭中,自幼受中外音樂的薰陶和嚴格的藝術訓練。五歲開始學琴,七歲第一次公開演奏,九歲時武漢人民廣播電臺錄製了他的獨奏節目,向全國廣播。1954年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60年赴蘇聯留學。1962年參......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姓屈的名人?
姓圖的名人?
歷史上姓喬的名人?
姓秦的名人?
姓童的名人?
姓全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姓尤的名人?
搜尋姓常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盛的名人?
古代姓俞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