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名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6日

歷史人物名字

黃帝 唐高祖 阿骨大 堯帝 唐太宗 忽必烈 舜帝 唐高宗 朱元璋 勾踐 武則天 朱棣 闔閭 唐玄宗 努爾哈赤 夫差 李建成 皇太極 秦始皇 李煜 順治 項羽 趙匡胤 康熙 漢光武帝 宋仁宗 雍正 漢明帝 宋真宗 乾隆 漢高祖 蒙哥 嘉慶 王莽 成吉思汗 道光 孫權 拖雷 咸豐 劉備 窩闊臺 同治 曹操 朮赤 光緒 劉禪 察合臺 溥儀 司馬炎 拔都 孔子 王昌齡 聞一多 孫武 岑參 嚴復 屈原 蘇軾 白玉霜 墨子 歐陽修 戴望舒 孟子 辛棄疾 林語堂 枚乘 梅堯臣 聶耳 司馬遷 范仲淹 葉聖陶 白居易 陸游 茅盾 元稹 蘇舜欽 艾青 劉禹錫 劉克莊 吳作人 李商隱 陶淵明 田漢 白行簡 曾鞏 張愛玲 劉知幾 楊萬里 丁玲 吳道子 謝靈運 郭沫若 閻立本 元好問 胡適 李白 白樸 成仿吾 韓愈 關漢卿 徐特立 杜牧 高啟 徐悲鴻 柳宗元 龔自珍 梅蘭芳 杜甫 魏源 巴金 陳子昂 曹雪芹 白淑湘 王維 戴震 曹禺 孟浩然 魯迅 老舍 應物 郁達夫 蔡元培

贊助廣告

伍子胥 周勃 史思明 白起 董仲舒 房玄齡 范蠡 劉歆 王安石 管仲 班彪 寇準 呂不韋 班固 司馬光 蒙恬 揚雄 八思巴 范增 司馬相如 安童 白圭 蕭何 左宗棠 班超 竇固 李鴻章 甘英 呂后 林則徐 張良 竇融 榮祿 韓信 楊貴妃 曾國藩 陳平 松贊干布 唐才常 陸賈 文成公主 慈禧太后 項伯 安祿山 譚嗣同 賈誼 楊國忠 耶律楚材

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有哪些?

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人物有;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

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

法家學派創始人——韓非子

贊助廣告

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

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荀子

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

三國時期的著名人物有;

蜀漢的建立者——劉備

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羽

三國時期蜀漢的重要將領——張飛

三國時蜀國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

魏武帝——曹操

三國時期魏國大將——司馬懿

唐代著名人物有;

詩仙——李白

詩聖——杜甫

著名詩人——白居易

著名詩人——王維

著名詩人——杜牧

宋代著名人物有;

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蘇軾

北宋傑出文學家——王安石

婉約派代表人物——李清照

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

北宋前期著名詞人——晏殊

明清時期著名人物有;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

《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

根據成語典故,填寫歷史人物名字

臥薪嚐膽【 勾踐 】

三顧茅廬【 劉備 】

紙上談兵【 趙括 】

完璧歸趙【 藺相如 】

鑿壁偷光【 匡衡 】

指鹿為馬【 趙高 】

囊螢映雪【 車胤 】

負荊請罪【 廉頗 】

百步穿楊【 養由基 】

入木三分【 王羲之】

破釜沉舟【 項羽 】

背水一戰【 韓信 】。

急求中國著名歷史人物的姓名

投筆從戎(班超)慷慨悲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橫槊賦詩(曹操)

完璧歸趙(藺相如)洛陽紙貴(張衡)

聞雞起舞(祖逖)畫龍點睛(張僧繇)

(1) 一字千金〔 呂不韋〕

(2) 一飯千金〔 韓信 ]

(3) 二碑紀功〔 杜預 〕

(4) 三顧茅廬〔劉備 〕

(5) 四面楚歌〔 項羽 〕

(6) 五月飛霜〔 鄒衍 〕

(7) 七步成詩〔 曹植 〕

(8) 八斗之才〔 曹植 〕

(9) 千金買骨〔 郭隗 〕

(10) 入木三分〔王羲之 〕

(11) 馬革裹屍〔馬援 〕

(12) 不貪為寶〔子罕 〕

(13) 約法三章〔劉邦 〕

(14) 司馬青衫〔白居易 〕

(15) 聞雞起舞〔祖逖 〕

(16) 投筆從戎〔班超 〕

(17) 指鹿為馬〔趙高 〕

(18) 陸海潘江〔陸機、潘岳〕

(19) 請君入甕〔周興 〕

(20) 管鮑之交〔管仲、鮑叔牙〕

(21)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22) 鑿壁偷光〔匡衡 〕

(23) 顏筋柳骨〔顏真卿、柳公權〕

(24) 孺子可教〔張良 〕

(25) 鞠躬盡瘁〔諸葛亮 〕

(26) 王前士後〔齊宣王、顏?〕

(27)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28) 東山再起〔謝安 〕

(29) 樂不思蜀〔劉禪 〕

(30) 紙上談兵〔趙括 〕

(31) 臥薪嚐膽〔勾踐 〕

(32) 老當益壯〔馬援 〕

(33) 多多益善〔韓信 〕

(34) 洛陽紙貴〔左思 〕

(35) 樂彘教子〔曾子 〕

(36) 沆瀣一氣〔崔沆、淮瀣〕

(37) 退避三舍〔重耳 〕

(38) 金屋藏嬌〔劉徹 〕

(39) 諱疾忌醫〔蔡桓公 〕

(40) 焚書坑儒〔秦始皇 〕

(41) 望梅止渴〔曹操 〕

(42) 江朗才盡〔江淹 〕

(43) 負荊請罪〔廉頗 〕

(44) 圖窮匕見〔荊軻 〕

(45) 舉案齊眉〔孟光、梁鴻〕

(46) 完璧歸趙〔藺相如 〕

(47) 懸樑刺股〔蘇秦、孫敬〕

(48) 燕瘦環肥〔趙飛燕、楊玉〕

(49) 一飯三遺矢〔廉頗 〕

(50) 無面見江東父老〔項羽〕

篝火狐鳴——陳勝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指鹿為馬——趙高

雞鳴狗盜——孟嘗君

鑿壁偷光——匡衡

圖窮匕見——荊軻

破釜沉舟——項羽

請君入翁(甕)——來俊臣

江郎才盡——江淹

樂不思蜀——劉禪

煮豆燃萁——曹植

紙上談兵——趙括

再衰三竭——曹劌

木牛流馬——孔明

世外桃源——陶淵明

投筆從戎——班超

臥薪嚐膽——勾踐

圍魏救趙——孫臏

投鞭斷流——謝安

退避三舍——晉文公

望梅止渴——曹操

草木皆兵——符堅

完璧歸趙——藺相如

暗渡陳倉——韓信

拔山扛鼎——項羽

懸樑刺股——蘇秦

罄竹難書——隋煬帝

怒髮衝冠——岳飛

毛遂自薦—— 毛遂

老驥伏櫪——曹操

口蜜腹劍——李林甫

鞠躬盡瘁——諸葛亮

黃袍加身——趙匡胤

孺子可教——張良

金屋藏嬌——劉徹

七步之才——曹植

洛陽紙貴—— 左思

韋編三絕——孔子

多多益善——韓信

焚書坑儒——秦始皇

好大喜功——漢武帝

夢筆生花——李白

老馬識途——管仲

一鼓作氣——曹劌...餘下全文>>

歷史名人名字有景字的

景陽

戰國時楚將。齊、魏、韓三國攻燕,燕使太子求救於楚,楚王命景陽為將救燕。景陽不赴燕而遷攻魏之丘,取之以與宋,三國恐懼,乃罷兵,燕國得解圍。景陽這種戰略,被載於《戰國策》。

景丹

櫟陽(今陝西省臨潼)人,名列漢光武中興時雲臺“二十將”的大功臣。能文能武,但學問好。也很有謀略,曾為光武帝擊破王郎等,又與吳漢等人大敗五校於櫟陽,戰功彪炳,被封為櫟陽侯。據說,在封侯的時候,光武帝曾對他說了一句:“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故以封卿耳。”可見光武帝的器重。

景煥

北宋人,曾官壁州的白石縣縣令。早年專事書畫,與翰林歐陽炯學士曾是忘形之交。一天他們一道騎馬遊玩來到應天寺。在右側壁面上畫上一天王與左側天王像相對。渤海在一旁,,觀看畫作之逸勢,寫成一篇歌行以記此事。後來擅草書的僧人夢龜又來到此寺,人們請他在廊壁上題字。書畫歌行,一日而就。全城人都聞訊前來觀看,寺中擁擠不堪,一時路道阻塞。成都的人稱此為“應天三絕”。著有《野人寒語》、《牧豎閒談》等。

景清

景清出生年月不詳,卒於1402年,明陝西真寧(今甘肅正寧)人,一說本姓耿。洪武進士,授編修,改御史。洪武三十年(1397年)命署左僉都御史。建文初為北平參議。復遷御史大夫。成祖即位,以原官留任。欲於早朝時行刺成祖,被執,搜之得所藏刃,遂被殺,誅九族,株連其鄉人。

景範

景範(903年~955年)(即唐天覆三年~後周顯德二年)字萬卿,漢族,淄州長山(今山東鄒平)人。五代時傑出的政治人物,仕至後周中書侍郎、平章事、判三司。卒年52歲,立祠崇祀。世稱景相公,葬相公山下,現有神道碑遺存。根據族譜記載,景範是山東景氏(晉陽堂)的始遷祖。

景延廣

字航川(892-947),五代後晉陝州人。高祖時累官馬步軍都指揮使。出帝立,大臣議告契丹致表稱臣,延廣獨不肯,但致書稱孫,契丹數以責晉。延廣對契丹使者說:“晉有橫磨大劍十萬口,翁要戰則來,他日不禁孫子取笑天下”。其後契丹入寇,延廣閉壁不肯出,尋出為河南尹,北騎奄至,延廣顧其家,未能引決,被執。但他寧死不屈,最後自殺,以身殉國。終年55歲。

景廷賓

號尚卿(1861-1902),清末農民起義領袖,直隸廣宗(今屬河北省)東苕村人。義和團失敗後,他領導家鄉的農民繼續進行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附近人民紛起響應。在鉅鹿縣廈頭寺自稱“龍團大元帥”,豎起“官逼民反”,“掃清滅洋”大旗。義軍以金、木、水、火、土、中字編列為營,最初不過兩三千人。4月間進駐廣宗縣件只村後,各地人民紛紛響應,隊伍迅速擴大至三四萬人。起義失敗後被俘犧牲。

景幼南

初名炎昭,改名昌極,字幼南。江蘇泰州人。畢生從事教育事業,著有《哲學論文集》、《哲學新論》、《道德哲學新論》、《名理新探》。譯有《柏拉圖對話集選篇》、《溫楷斯德文學評論之原理》等。

此外,景姓名人還有:戰國時楚有將軍景翠、景陽,秦末陳勝起義立新楚君後裔駒為楚王,東漢有經學家景鸞,五代後晉有馬步軍都指揮景延廣。後周有宰相景範,明代有御史大夫景清、臨漳令景芳,清代有書法家、學者景星杓……等。

張仲景名機,被人稱為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末年(約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歲左右。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餘下全文>>

有沒有歷史名人的姓名及資料(中國)

中國古代歷史名人之——管仲

[管仲]諸葛亮隱居在南陽隆中的時候,經常自比管樂。“管”是管仲,齊國名相;“樂”是樂毅,燕國名將。他們都輔佐國君建立了卓越的功勳。管仲(?—公元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諡敬,亦稱敬仲安徽穎上人,是春秋初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他輔佐齊國齊桓公(小白),對內政外交政策進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方針策略。他合理徵收賦稅,減輕農民負擔,以達到“民富”“民安”;改進國家管理體制,發展民間武裝力量,並統一軍政的領導;運用國家力量發展鹽鐵事業,增加財政收入;採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採取外交的主動權。他秉政三年,齊國大治,成為“五霸之首”。管仲所以有所作為,除了自身的才幹外,同鮑叔牙能夠知人並無私地舉賢薦能有關。管仲與鮑叔牙年輕時就是諍友。兩人共同經商,分配盈利時,管仲私自多拿了一倍於鮑叔牙的財物。別人不平,鮑說,這不是他貪財,是因為他家裡貧窮。兩人一起領兵打仗,鮑身先士卒,親冒矢石,管卻衝鋒在後,退卻在前。別人議論,鮑說,這不是他怕死,是因為他家裡有老母。鮑叔牙這種寬以待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管仲,他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後來,鮑克服重重困難,把管仲引薦給齊桓公,築壇拜相,自己卻甘願位居其下。司馬遷感慨地說:天下人不推重管仲之賢,而推重鮑叔能知人。管仲所以有所作為,又同齊桓公的豁達大度,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緊密聯絡的。管仲原來輔佐小白的哥哥子糾。糾、白爭位時,管仲曾射了小白一箭,小白詐死始得脫。後來子糾死後,小白為齊國之主,他尊賢禮士,不計舊怨,接受鮑叔牙的推薦,毅然授相與管仲。當齊桓公親自到郊外迎接管仲,二人同車入城時,“百姓觀者如堵,無不駭然”。後來有人進讒言,中傷管仲,齊桓公不信,加以駁斥。並對管仲更加信任,尊為“仲父”,明確“國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憑仲父裁決”。這樣,使得管仲能夠施展他的聰明才華,作出一番事業。

哪位歷史人物名字中有晨

鄧晨(?-49年)東漢初年官員。字偉卿,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

鄧晨世襲二千石的俸祿。父親鄧巨集曾任預章都尉。娶光武帝劉秀的姐姐劉元為妻。王莽末年,劉秀曾與他的兄長劉伯升和鄧晨一同到宛地,和穰人蔡少公等名士飲宴。蔡少公喜歡研究圖讖預測之術,宴會時說名叫「劉秀」的人肯定能當天子。有人問:「是當今國師公劉秀嗎?」劉秀聽了戲言道:「怎麼見得就不是我呢?」在座的人都笑他,只有鄧晨暗喜。等到劉秀和家屬為了躲避做官一同來到新野的時候,就住在鄧晨家裡,彼此十分親密。鄧晨趁機對劉秀說:「王莽生性暴戾,在夏季裡還殺人,這真是上天滅亡他的時機。從前在宛地飲宴時的預言,難道不該應驗嗎?」劉秀笑而不答。

等到漢兵起義,鄧晨率領賓客在棘陽集合。漢兵在小長安(今南陽市宛城區瓦店鎮)戰敗,多數將領都丟了家屬。劉秀單騎逃跑。路中遇見了他的妹妹劉伯姬,便與她共乘一騎,沒跑多久,又碰到了姐姐劉元,劉秀急忙停下讓她上馬。劉元拱手辭謝道:「你們走吧,一匹馬哪能救那麼多的人呢?不要因我們而一齊遇難。」等到追兵到來,劉元和她的三個女兒都被殺了。漢兵後退守棘陽,而新野宰就汙穢了鄧晨的住宅,燒了他的祖墳。鄧晨的親戚都譴責鄧晨,說:「你家本來就富足,為何要跟著妻子家族的人遭受湯鑊(用開水煮)的極刑呢?」鄧晨始終不覺得悔恨。

更始帝劉玄即位,任命鄧晨擔任偏將軍。他與劉秀一同攻入穎川,連夜從昆陽城出發,擊敗了王尋、王邑。接著又離開徇陽翟以東,至京州、密州,一路攻下了不少城池。更始帝定都洛陽,任命鄧晨為常山太守。這時候,王郎造反,劉秀從薊州逃到信都,鄧晨也抄小道行至鉅鹿會合,自己主動請求跟從攻打邯鄲。劉秀說:「偉卿你一個人跟從我,不如你用一郡來作為我北方的主人。」於是派遣鄧晨回到郡裡。劉秀在冀州追殺銅馬、高胡,鄧晨從郡裡派出弓箭手千人,又不斷運輸糧草供給軍隊。劉秀即位後,封鄧晨為房子侯。

鄧晨喜歡郡守的職位,因此又被授予中山太守。官吏百姓都稱讚他,他也一直在冀州官職考核中獲得優等。光武十三年(公元37年),鄧晨被改封為南變侯。他進朝請奏,又被任命為汝南太守。光武十八年(公元42年),劉秀出行到章陵,徵召鄧晨擔任廷尉。鄧晨一路扈從到新野,宴席上,劉秀賞賜他的金銀不計其數,又派他回到汝南。鄧晨興建鴻郤陂水利工程,灌溉數千頃良田,汝南土地從而富裕起來,魚米豐收,恩澤廣至許多郡。次年,又被封為西華侯,又徵奏朝請。光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鄧晨去世。劉秀親臨送葬。諡號為惠侯。

歷史上名人的字和名

三國演義人物字號一覽

丁 儀(正禮) 丁 奉(承淵) 丁 原(建陽) 丁 謐(彥靖)

丁 廙(敬禮) 於 禁(文則) 士孫瑞(君榮) 山 濤(巨源)

衛 瓘(伯玉) 馬 磾(翁叔) 馬 良(季常) 馬 忠(德信)

馬 超(孟起) 馬 謖(幼常) 馬 騰(壽成) 王 允(子師)

王 雙(子全) 王 平(子均) 王 匡(公節) 王 戎(睿衝)

王 觀(偉臺) 王 甫(國山) 王 連(文儀) 王 沈(處道)

王 肅(子雍) 王 修(叔治) 王 渾(玄衝) 王 路(文舒)

王 頎(孔碩) 王 祥(休徵) 王 朗(景興) 王 基(伯輿)

王 謀(元泰) 王 粲(仲宣) 王 睿(土治) 韋 康(元將)

太史慈(子義) 毛 玠(孝先) 公孫度(升濟) 公孫瓚(伯圭)

文 欽(仲若) 文 聘(仲業) 尹 奉(次曾) 鄧 艾(土載)

鄧 芝(伯苗) 鄧止颺(玄茂) 孔 伷(公緒) 孔 昱(世元)

孔 融(文舉) 母丘甸(子邦) 母丘儉(仲恭) 甘 寧(興霸)

左 慈(元放) 盧 植(子幹) 申 耽(義舉) 田 豐(元皓)

田 疇(子泰) 田 豫(國讓) 史 渙(公劉) 樂 進(文謙)

馮 習(休元) 司馬師(子元) 司馬防(建公) 司馬炎(安世)

司馬昭(子尚) 司馬儁(元異) 司馬朗(伯達) 司馬望(子初)

司馬徽(德操) 司馬懿(仲達) 邊 讓(文禮) 吉 穆(思然)

吉 邈(文然) 畢 軌(昭先) 呂 布(奉先) 呂 範(子衡)

呂 凱(季平) 呂 岱(定公) 呂 虔(子恪) 呂 據(世議)

呂 蒙(子明) 朱 雋(公偉) 朱 然(義封) 伍 孚(德瑜)

伍 瓊(德瑜) 任 峻(伯達) 華 陀(元化) 華 歆(子魚)

華 核(永先) 伊 籍(機伯) 向 朗(巨達) 全 琮(子璜)

劉 巴(子初) 劉 永(公壽) 劉 協(伯和) 劉 先(始宗)

劉 邠(令元) 劉 劭(孔才) 劉 表(景升) 劉 岱(公山)

劉 備(玄德) 劉 放(子棄) 劉 寵(祖榮) 劉 勳(子臺)

劉 曄(子揚) 劉 陶(子奇) 劉 理(奉孝) 劉 焉(君郎)

劉 琰(威碩) 劉 禪(公嗣) 劉 虞(伯安) 劉 廙(恭嗣)

劉 璋(季玉) 劉 繇(正禮) 劉 瑢(文衡) 劉 馥(元穎)

羊 祜(叔子) 關 羽(雲長) 許 允(土宗) 許 攸(子遠)

許 劭(子將) 許 靖(文休) 許 褚(仲康) 許 慈(仁篤)

孫 禮(德達) 孫 匡(季佐) 孫 權(仲謀) 孫 休(子烈)

孫 觀(仲臺) 孫 堅(文臺) 孫 和(子孝) 孫 河(伯海)

孫 亮(子明) 孫 桓(叔武) 孫 峻(子遠) 孫 資(彥龍)

孫 乾(公祜) 孫 皓(亢宗) 孫 皎(叔明) 孫 翊(叔弼)

孫 綝(子通) 孫 策(伯符) 孫 登(子高) 孫 瑜(仲異)

劉 靜(幼臺) 孫 韶(公禮) 邯鄲淳(子叔) 嚴 畯(曼才)

社 預(元凱) 社 襲(子緒) 杜 瓊(伯瑜) 杜 微(國輔)

楊 儀(威公) 唐 阜(義山) 楊 修(德祖) 楊 洪(季休)

楊 彪(文先) 楊 暨(休先) 李 嚴(正方) 李 典(曼成)

李 勝(公昭) 李 恢(德昂) 孝 通(文達) 李 福(孫德)

李 撰(欽仲) 吾 粲(孔休) 邴 原(根矩)耿來 敏(敬達)

步 騭(子山) 吳 質(季重) 岑 晊(公孝) 何 進(遂高)

何 宗(彥英) 何 晏(平叔) 何 曾(穎老) 何 顒(伯求)

應 劭(仲遠) 辛 毗(佐治) 辛 敞(泰雍) 宋 ......餘下全文>>

明朝中期,所有的歷史人物名字

一 劉基

(1311--1375),字伯溫,元至大四年夏曆六月十五日出生於南田武陽村。武陽村當時屬青田管轄,時人稱他為劉青田。

二 常遇春

(公元1330年—1369年),明代著名將領。字伯仁,回族,濠州懷遠(今屬安徽懷遠)人。

三 解縉

1369年生,1415年逝世 ,江西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書家。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

四 張居正

(公元1525-1582 年)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又稱張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五 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鄭和約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

六 海瑞

(1514-1587),字汝賢、國開,自號剛峰。海南瓊山人。

嘉靖28年(1549)以《治黎策》中舉人,嘉靖32年到福建延平府任南平縣儒學教諭。嘉靖36年任浙江淳安縣知縣,在任期間著有《淳安政事》。嘉靖43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

七 戚繼光

(1528~1588)明朝名將,民族英雄,軍事家。字元敬,號南塘, 晚號孟諸。祖籍河南衛輝,後遷定遠(今屬安徽),再遷山東登州(今蓬萊)。

八 袁崇煥,字元素,號自如,原籍廣東東莞,生於萬曆十二年(公元一五八四年)。天啟二年,出任兵部主事。

九 鄭成功

民族英雄鄭成功

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十 袁巨集道

袁巨集道始終無意於仕途,萬曆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他不願做官,而去訪師求學,遊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遊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遊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他曾說“戀軀惜命,何用遊山?”“與其死於床,何若死於一片冷石也。”(《開先寺至黃岩寺觀瀑記》)在登山臨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文學創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

十一 歸有光 (1506——1571),字熙甫,號震川,明代著名散文家。〈項脊軒志〉借“百年老屋”幾經興廢。

十二 朱載堉

(1536—1611年),字伯勤,號句曲山人,九峰山人,又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卒諡端清,河南省懷慶府(今焦作沁陽市)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鄭藩第六代世子。朱載堉深受父親鄭恭王修德講學、布衣蔬食、能書能文、折節下士的影響,自幼儉樸敦本,聰穎好學。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恭王非罪削爵,被禁錮高牆。年僅15歲的朱載土育 ,篤學有至性,築土室於宮門外,開始了席蒿獨處的淡泊生活。在漠落坎坷19年的漫長歲月裡,朱載堉拜結賢哲,出入俗理,以追逐日月的精神,專心攻讀音律、歷算,並開拓了邊緣學科的廣闊領域。

十三 文徵明

(1470一1559年)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畫家,大書法家。畫史上將他與沈周、唐寅、仇英並列,合稱“吳門四傑”。

十四 黃宗羲

(1610~1695)明朝思想家、文學家。字太沖,號梨洲,又號南雷。餘姚(今屬浙江)人。

十六 李贄

(1527-1602年),字巨集甫,號卓吾又號溫陵居士。泉州晉江人, 明末傑 出思想家和進步史學家.

十七 徐光啟

字子先,號玄扈,生於上海,徐光啟在數學、天文、曆法、軍事、測量、農業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貢獻。

十八 湯顯祖,

明代戲曲家,生於1550年,卒於1616年,字義仍,號若士,祖籍江西臨川。

十九 顧炎武

(1613—1682),號亭林,江蘇崑山人。年輕時參加“復社”反宦官鬥爭。清軍南下,參加當地的抗清鬥爭.

二十 史可法 ......餘下全文>>

名字裡有忠字的名人或歷史人物

黃 忠(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李文忠(明朝開國將軍)

魏忠賢(明朝末期宦官、被稱為“九千九百歲”)

張獻忠(明末農民起義領袖)

張自忠(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

向忠發(我黨早期領導人)

吳 忠(開國少將、曾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

陳忠和(中國女排原主教練、現任福建省體育局副局長)

趙忠祥(著名播音主持人)

陳忠實(當代作家)

相關問題答案
歷史人物名字大全?
好聽歷史人物名字?
古代歷史人物名字?
歷史人物名字?
姓卓的歷史人物的名字?
歷史人物有寓意的名字?
歷史人物好聽的名字?
歷史人物的名字?
八字純陽的歷史人物?
姓林著名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