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姓氏?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4日

民族文化之納西族姓氏主要有哪些

納西族以前沒有姓氏,有梅、禾、樹、葉四個氏族,後貴族賜姓木,平民多姓和。現在納西族約有90多個姓氏。

納西族的家名,類似漢族的姓氏,但又不等於漢姓。漢姓世代沿襲不變,而納西族的家名是可以改變的。由家名改為姓氏,看來首先是從封建土司開始的。據史籍記載,在明代,麗江納西族土司,接受了中央皇朝封賜的官銜和姓氏,遂改為木姓。但在人民群眾中,麗江的納西族一律姓和;而永寧、蒗蕖和鹽源左所等地的納西族,則仍然只有家名,並無姓氏。後來,漢族文化在麗江廣為傳播,大批漢族軍民屯戶和商人又融合於納西族中,致使麗江納西族除和、木兩個大姓外,又有一些別的姓氏。

贊助廣告

瀘沽湖地區的納西族,隨著母系家庭向父系家庭的過渡,家名也開始向姓氏演變。後在漢族的影響下,逐漸改成姓氏。1949年後,瀘沽湖中心區的部分納西族都相繼更改家名,出現了郭、楊、曹、朱、張、秦、王、石、付等姓。

麗江納西族的姓氏主要以哪兩大姓為主?

木姓

納西族“禾”姓氏來源?

和姓,納西族第一大姓,古代納西族四大支系“禾、束、葉、梅”之首“禾”的後裔,以族名“禾”為姓氏。[1]

歷史上和姓名人眾多,包括和仲、和叔、和令、和洽、和嶠等。

當代和姓名人也極其眾多,如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和佳,雲南省省長和志強,體操運動員和雪梅,第一個把五星紅旗插在南極極點的人和煜東等。

贊助廣告

和(Hé)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族名。源自納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古代納西族四大支系“禾、束、葉、梅”之首“禾”的後裔,以族名“禾”為姓氏。

[1]

源流二

源於祝融氏,出自遠古時期祝融氏重黎的後代,屬於以官職名稱為氏。唐堯時,重黎原的後人羲和為掌管天地四時的官。其後人以祖上職官為榮,即以首任此官的祖先羲和的名字命姓,遂成和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羲和,堯時掌時天地之字,和仲、和叔因以為氏。在農業社會裡,四季氣候是很重要的,因此“和”是很重要的官職,地位很高,家族也很昌盛,他們的後代遂以其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和氏。

源流三

源於官位,出自兩週時期軍制官吏和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和令,是西周初期在軍隊中設定的旗令官,以示軍紀軍威,通常由武藝高強之軍官擔任,負責把守軍門。古代,軍營大門至統帥大帳之間一般有三百步左右距離(一百八十米),營門至大帳門之間的通道,稱作轅道,為高階軍官、探作(偵察兵)的專用通道。轅道上距大帳之間五十步距離的道兩側豎有兩杆大纛旗,左為朝廷標誌旗,右為統軍將領(元帥、司馬)標誌旗,兩旗之間稱“和”,就是“軍門”,亦稱“壘門”。軍門以外二十步之內稱“轅門”,凡召集下級軍官佈置作戰命令,以及處罰違令將士,就在轅門區域內,而不是某些書籍上註釋的在軍營大門外。排班值站于軍門的軍官,就稱作和令官,由中級將領中選拔出來的軍官當值,負責內外軍令、情報的傳遞,以及警衛等工作。在典籍《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記載:“以旌為左右和之門。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為之。”

在和令官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和令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和氏。

和姓郡望代郡

源流四

源於官位,出自兩週時期內廷官吏受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受和,就是御廚史、亦稱內膳令,為兩週時期設定的官吏,專職掌管君王、王妃、太子們的膳食,並負責君王進膳前的口味品嚐和安全檢查。受和隸屬於天官府司管轄,為君主親信中的親信擔當。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受和,內饔掌王及後、世子膳饈之割烹煎和之事。”

在受和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受和氏。

源流五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宋宣王的弟弟子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宋國有國君宋宣公子力,他逝世後由其弟子和繼位,是為宋穆公。子和執政九年(公元前728~前720年),臨死時遺詔傳位給宋宣王的兒子子與夷,而讓自己的兒子離開宋國,到鄭國去做事。子和逝世後,子與夷繼位,即宋烈日殤公。因為子和在做君主時賢良和氣,所以宋烈日殤公給叔叔子和加封諡號“穆”,史稱宋穆公。在宋穆公的支庶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和氏,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稱穆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和氏與穆氏、戴氏同宗同源,和氏讀音作hé(ㄏㄜˊ)。

源流六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卞和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卞氏,春秋時楚卞和之後。”卞和,著名的春秋時期楚國荊人(今湖北襄樊南漳),一稱和氏,是“和氏璧”的發現者,他因獻玉而聞名古今。

在卞和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卞和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和氏、卞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huó(ㄏㄨㄛˊ),今音讀作hé(ㄏㄜˊ)亦可。

和......餘下全文>>

為什麼麗江納西族除了姓和姓木還有其它姓氏

導遊給講的:姓和的多,木的少!

麗江木姓出自明朝時雲南納西族貴族阿甲阿得

由朱元璋賜姓木 木姓淵源。明代以前,納西人是沒有姓的,名字實行父子聯名四個音字制。明洪武十六年,納西首領阿甲阿得歸順朱明王后,在朝覲時,朱元璋問他要個什麼性,阿甲阿得直率的說要跟皇上一個姓,旁邊的官員連忙的使眼色,他急忙改口說請皇上恩賜。朱元璋沒有計較:“你的心意我明白,從朱字中分出一個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幹,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賜你木姓木姓吧”。從此納西族有了第一個漢姓木。阿甲阿得之後代子孫相傳姓木,稱木氏。木氏認為,木姓為所賜,只能為木氏貴族專用,對百姓木氏仿朱元璋另賜了個“和”姓。“和”表示木上添一撇,為戴上木家草帽,旁邊加一口,為背上木家筐籃。“和”即奴僕、勞者。所以納西人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說。

納西族有沒有姓阿的人

納西族在古代無姓氏,只有家名,最早的家名是以氏族名或氏族圖騰命名的。如拉木(母老虎)、然(豹子)、泡司(狐狸)、依米(母牛)、茨若(山羊崽)、尤米(母綿羊)、牙米(母雞)、沙(麻)、尼南(烏木樹)等家名,就是沿襲了古代母系氏族的名稱或氏族圖騰的名稱。後來,由於氏族作用衰微,家族的作用增強,一些家族便以某個女始祖或男祖先的名字作為家族名。隨著納西族階級社會的形成,氏族組織消亡,家族組織鬆散,家庭的作用就逐漸增強。於是,有些家庭漸漸拋棄氏族或家族的名稱,隨意為自己取一個家名。如有的以居住地為名,有的以職務為名,有的以家庭成員的性格特徵為名等等。各種各樣的家名稱號便相繼出現了。

納西族的家名,類似漢族的姓氏,但又不等於漢姓。漢姓世代沿襲不變,而納西族的家名是可以改變的。由家名改為姓氏,看來首先是從封建土司開始的。據史籍記載,在明代,麗江納西族土司,接受了中央皇朝封賜的官銜和姓氏,遂改為木姓。但在人民群眾中,麗江的納西族一律姓和;而永寧、蒗蕖和鹽源左所等地的納西族,則仍然只有家名,並無姓氏。後來,漢族文化在麗江廣為傳播,大批漢族軍民屯戶和商人又融合於納西族中,致使麗江納西族除和、木兩個大姓外,又有一些別的姓氏。

瀘沽湖地區的納西族,隨著母系家庭向父系家庭的過渡,家名也開始向姓氏演變。後在漢族的影響下,逐漸改成姓氏。1949年後,瀘沽湖中心區的部分納西族都相繼更改家名,出現了郭、楊、曹、朱、張、秦、王、石、付等姓。

納西族人是從無姓氏發展為由巫師東巴或達巴命名的。後來,喇嘛教傳入納西族地區,喇嘛也獲得了替嬰兒命名的權力。孩子出世後,達巴或喇嘛依據母親的年齡、屬相、以及孩子出生的年、月、日、時,推算嬰兒出於八卦上的哪個方向,就把與孩子方向一致的神佛的名字,掛上一、二個字,給孩子取名,希望得到神佛的保佑。從東巴經的記載上看,麗江地區的納西族,在古代曾實行過母女聯名制和父子聯名制,後來受漢族的影響,改變為按照家譜排字輩,由老人為子孫取名字。由父母給孩子取乳名,上學時取個學名,成為正式的名字。但男子在娶妻的早晨或前一天,需請男伴友或長輩另取字號名,作為男子成家立業的標誌。此後,同輩間即用字號相稱。從他們取的字號名看來,受漢族的影響較大。

少數民族的姓氏有哪些

傣族姓氏

傣族的姓氏名稱和親屬稱謂,因地域差異,各地不盡相同,景谷、景東、新平、元江、金平、元陽、雙江、耿馬及德巨集部分傣族受漢文化影響較深,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姓和名,如王、白、楊、陳、羅、李、陶、肖、那、嶽、馮、俸、金、等姓,姓名順序一般也像漢族一樣,姓在前,名字在後。在西雙版納、孟連、孟定和德巨集的少數地區,除土司貴族有姓氏外,處於社會底層的百姓一般沒有自己的姓氏,只有名字。土司的姓氏主要有刀、召、罕、方、龔、孟、多、線等,但同姓一般並不同宗。

畲族姓氏

畲族古有盤、藍、雷、鍾4姓。姓氏由來,據宗譜和神話相傳:始祖龍麒衛國有功,高辛帝賜配第三公主,生三男一女。帝賜長子“盤裝”就姓盤,名自能,受封南陽郡“立國侯”;次子“籃裝”就姓藍,名光輝,受封汝南郡“護國侯”;三子“雷公雲頭響得好,硃筆取姓便姓雷”,名巨佑,受封馮翊郡“武騎侯”;一女名淑玉,招婿姓鍾,名志琛,受封潁川郡“國勇侯”。這一傳說,畲族人民世代相傳,家喻戶曉。

怒族姓氏

怒族崇拜動物,他們的姓氏就能體現出來。怒族除了虎姓,還有姓鹿、蛇、蜂、鹿、熊、猴、羊、雞、魚、鼠、蕎、竹、菜、麻、柚木的。他們都各自把這些動植物作為自己氏族崇拜的圖騰。怒族人選擇的姓氏和動植物圖騰,大抵都與他們的環境和生活有關。由於怒族先民依靠狩獵和採集為生,但他們又抗禦不住自然災害和猛獸的侵襲。比如,他們獵熊、射豹,割取野蜂蜜,以這些為衣食之源,但又常受它們的威脅和危害,於是便產生了敬畏的心理,進而產生崇拜,把它們視為自己氏族的圖騰。

納西族姓氏

納西族為羌族後裔,納西二字可以解釋為強大的民族,或尚黑的人。來到納西族住的地方,可以稱納西姑娘為潘金妹,男生為潘金哥。阿芳也教了我們幾句簡單的納西語。你好:a la la leh,謝謝:jo be seh,再見:ma ni len doh。納西語的文法和英文一樣是動詞在後,例如「吃飯」在納西語中其實是說「飯吃」。

明太祖朱元璋攻打大理時,納西族的首領歸順明朝,幫助朱元璋。所以明太祖將「朱」姓去掉一撇一劃,賜姓「木」,並封納西族首領世家為世襲的土司。木氏土司統治麗江470年,歷經35代,元明清三朝,官位最高三品,最低五品。直到清朝實行改土歸流,才廢掉土司,改由清朝政府派流官統治。

納西族典型的姓氏有兩個,官姓木,民姓和。傳說木氏土司是將「木」加上一根扁擔、一個籮筐(一撇和一個口字),而成為老百姓用的「和」姓。和很多少數民族一樣,納西人也實行「父子連名」,也就是父親將自己的名字留一半給兒子。男人的名字有兩部分,第一部份是父親名字的後半段,第二部分才是自己的名字。

鄂倫春族姓氏

鄂倫春族氏族名稱就是其姓氏,民國以後由氏族姓氏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漢姓氏:

氏族姓氏 漢姓氏

瑪拉依爾 孟

吳恰堪 吳

葛瓦依爾 葛

古拉依爾 關

魏拉依爾 魏

瑪哈依爾 猛(已改孟)

莫輸呼日 莫

杜寧肯 杜

卡日基爾 韓

柯爾特依爾 何

白依爾 白

阿其格查依爾 阿

車基爾 陳

毛毫依爾 趙

1953年定居後,特別是到70年代,鄂倫春族和異族通婚增多。80年代初人口普查時,允許改變民族成份,原隨父親(漢族)民族成分的多改報母親(鄂倫春族)民族成分,擴大了鄂倫春......餘下全文>>

哪些姓氏是少數民族姓

傣族姓氏   傣族的姓氏名稱和親屬稱謂,因地域差異,各地不盡相同,景谷、景東、新平、元江、金平、元陽、雙江、耿馬及德巨集部分傣族受漢文化影響較深,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姓和名,如王、白、楊、陳、羅、李、陶、肖、那、嶽、馮、俸、金、等姓,姓名順序一般也像漢族一樣,姓在前,名字在後。在西雙版納、孟連、孟定和德巨集的少數地區,除土司貴族有姓氏外,處於社會底層的百姓一般沒有自己的姓氏,只有名字。土司的姓氏主要有刀、召、罕、方、龔、孟、多、線等,但同姓一般並不同宗。   畲族姓氏   畲族古有盤、藍、雷、鍾4姓。姓氏由來,據宗譜和神話相傳:始祖龍麒衛國有功,高辛帝賜配第三公主,生三男一女。帝賜長子“盤裝”就姓盤,名自能,受封南陽郡“立國侯”;次子“籃裝”就姓藍,名光輝,受封汝南郡“護國侯”;三子“雷公雲頭響得好,硃筆取姓便姓雷”,名巨佑,受封馮翊郡“武騎侯”;一女名淑玉,招婿姓鍾,名志琛,受封潁川郡“國勇侯”。這一傳說,畲族人民世代相傳,家喻戶曉。   怒族姓氏   怒族崇拜動物,他們的姓氏就能體現出來。怒族除了虎姓,還有姓鹿、蛇、蜂、鹿、熊、猴、羊、雞、魚、鼠、蕎、竹、菜、麻、柚木的。他們都各自把這些動植物作為自己氏族崇拜的圖騰。怒族人選擇的姓氏和動植物圖騰,大抵都與他們的環境和生活有關。由於怒族先民依靠狩獵和採集為生,但他們又抗禦不住自然災害和猛獸的侵襲。比如,他們獵熊、射豹,割取野蜂蜜,以這些為衣食之源,但又常受它們的威脅和危害,於是便產生了敬畏的心理,進而產生崇拜,把它們視為自己氏族的圖騰。   納西族姓氏   納西族為羌族後裔,納西二字可以解釋為強大的民族,或尚黑的人。來到納西族住的地方,可以稱納西姑娘為潘金妹,男生為潘金哥。阿芳也教了我們幾句簡單的納西語。你好:a la la leh,謝謝:jo be seh,再見:ma ni len doh。納西語的文法和英文一樣是動詞在後,例如「吃飯」在納西語中其實是說「飯吃」。   明太祖朱元璋攻打大理時,納西族的首領歸順明朝,幫助朱元璋。所以明太祖將「朱」姓去掉一撇一劃,賜姓「木」,並封納西族首領世家為世襲的土司。木氏土司統治麗江470年,歷經35代,元明清三朝,官位最高三品,最低五品。直到清朝實行改土歸流,才廢掉土司,改由清朝政府派流官統治。   納西族典型的姓氏有兩個,官姓木,民姓和。傳說木氏土司是將「木」加上一根扁擔、一個籮筐(一撇和一個口字),而成為老百姓用的「和」姓。和很多少數民族一樣,納西人也實行「父子連名」,也就是父親將自己的名字留一半給兒子。男人的名字有兩部分,第一部份是父親名字的後半段,第二部分才是自己的名字。   鄂倫春族姓氏   鄂倫春族氏族名稱就是其姓氏,民國以後由氏族姓氏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漢姓氏:   氏族姓氏 漢姓氏   瑪拉依爾 孟   吳恰堪 吳   葛瓦依爾 葛   古拉依爾 關   魏拉依爾 魏   瑪哈依爾 猛(已改孟)   莫輸呼日 莫   杜寧肯 杜   卡日基爾 韓   柯爾特依爾 何   白依爾 白   阿其格查依爾 阿   車基爾 陳   毛毫依爾 趙   1953年定居後,特別是到70年代,鄂倫春族和異族通婚增多。80年代初人口普查時,允許改變民族成份,原隨父親(漢族)民族成分的多改報母親(鄂倫春族)民族成分,擴大了鄂倫春......餘下全文>>

麗江姓木的人多還是姓和的多

導遊給講的:姓和的多,木的少!

麗江木姓出自明朝時雲南納西族貴族阿甲阿得

由朱元璋賜姓木 木姓淵源。明代以前,納西人是沒有姓的,名字實行父子聯名四個音字制。明洪武十六年,納西首領阿甲阿得歸順朱明王后,在朝覲時,朱元璋問他要個什麼性,阿甲阿得直率的說要跟皇上一個姓,旁邊的官員連忙的使眼色,他急忙改口說請皇上恩賜。朱元璋沒有計較:“你的心意我明白,從朱字中分出一個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幹,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賜你木姓木姓吧”。從此納西族有了第一個漢姓木。阿甲阿得之後代子孫相傳姓木,稱木氏。木氏認為,木姓為皇帝所賜,只能為木氏貴族專用,對百姓木氏駭朱元璋另賜了個“和”姓。“和”表示木上添一撇,為戴上木家草帽,旁邊加一口,為背上木家筐籃。“和”即奴僕、勞者。所以納西人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說。

參考資料:也參考百度詞條了

相關問題答案
納西族姓氏?
納西族主要姓氏有哪些?
納西族信仰?
納西族傳統節日?
納西族服飾?
納西族的傳統節日?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
納西族特點?
納西族服飾特點?
納西族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