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十二生肖夏至節氣,怎樣養生與健康

中醫名著《黃帝內經》言:“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中醫注重陰陽養護,而十二生肖亦區分陰陽五行。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中醫言“五行可化生五穀,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由此可見,養生與五行的平衡息息相關。而下文將對十二生肖與五行養生的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1、鼠與豬

鼠為子,豬為亥,鼠與豬為五行水。在夏至節氣裡,火氣炎熱,水汽蒸發,水為人體器官的腎,是泌尿系統。因此,生肖鼠與豬在夏至節氣裡,需適量飲水、飲食清淡,應特別要注意腎臟方面的健康養護。

贊助廣告

2、牛、羊、龍與狗

牛為醜、羊為未、龍為辰、狗為戌,四者皆為五行之土。五行土在夏至節氣裡,容易受到節氣影響,形成“火炎土燥”、“火氣酷暑”的格局。土在中醫學裡象徵脾胃,也主面板。生肖為牛、羊、龍和狗的朋友,在三伏天,需注意保養身體,特別是面板、脾胃等的健康。

3、蛇與馬

蛇為巳火,馬為午火,巳午半會火局與夏至三伏火氣組合成火山熔岩之勢。中醫名著《黃帝內經》言:“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即春夏保養心和肝,秋冬保養肺和腎。夏火過旺會影響心臟與肝臟方面的健康,因此,生肖蛇與馬需要注意這方面的調理與養護。

4、兔與虎

贊助廣告

兔為卯,虎為寅,寅卯邀辰局,今年為壬辰年,邀局成功,匯合三會木局。三伏天為一年最熱的季節,木旺匯聚,生助火勢。火主眼睛,主血液。生肖兔與虎的人應提防由於熬夜、操勞、奔波而導致的眼冒金星、頭昏眼花等情況出現。

5、猴與雞

猴為申,申為西北位;雞為酉,主兌卦,申酉金氣匯聚。夏至節氣裡雖言:“火煉頑金”、“金無火不成器具”,但火旺金亦消融,主健康略差,不如人意。所以,生肖猴與雞應格外注意呼吸器官方面的疾病,加強身體保健。

夏至節氣吃什麼進補

嘻嘻,這個問題我空間有個回答挺好的,你去看看 夏至就要到了,夏至要吃什麼養生?夏至吃什麼好?按照時令來進補是傳統的飲食文化,而夏至這天養生是要吃夏至面和狗肉。下面小編就詳細為您介紹夏至吃什麼好,夏至要吃什麼才養生。   夏至吃什麼好,吃什麼可以有養生的功效呢?按照時令來進補是傳統的飲食文化,而夏至這天養生是要吃夏至面和狗肉。下面小編就詳細為您介紹夏至吃什麼好,夏至要吃什麼才養生。      夏季要吃什麼養生 夏至面      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麵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麵和炸醬麵。“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另外,夏至吃麵,是用面(條)之長狀夏至之長晝。可用壽慶吃麵討長壽彩頭之俗進行印證。古書《二十四節氣解》說:“陽極之至,陰氣始生。日北至,日長之至,影短至,故曰‘夏至’。”      夏至要吃什麼養生 狗肉      夏至吃狗肉的習俗流傳至今,一方面有避邪等迷信的原因,也有一些市民認為“夏至吃狗肉可以精神旺運氣旺”,“可以升官發財”;另一方面是因為狗肉滋補、暖胃,夏至過後,農民要收割和耕種,體力消耗非常大,吃狗肉能增強體力。當地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稱夏至這天吃狗肉能祛邪補身,抵禦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正是基於這一良好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獨特的民間飲食文化。狗肉屬熱性食物,所以現在不少人只是象徵性地淺嘗,許多人會在吃狗肉前後喝一碗涼茶。      夏至吃什麼 夏至養生食譜      夏至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1、荷葉茯苓粥      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 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適量。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亦有療效)。      2、涼拌萵筍      鮮萵筍350克,蔥、香油、味精、鹽、白糖各適量。      萵筍洗淨去皮,切成長條小塊,盛入盤內加精鹽攪拌,醃1小時,潷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勻。將蔥切成蔥花撒在萵筍上,鍋燒熱放入香油,待油熱時澆在蔥花上,攪拌均勻即可。利五臟,通經脈。      3、奶油冬瓜球      冬瓜500克,煉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鹽、鮮湯、香油、水澱粉、味精各適量。冬瓜去皮,洗淨削成見圓小球,入沸水略煮後,倒入冷水使之冷卻。將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內,加鹽、味精、鮮湯上籠用武火蒸30分鐘取出。把冬瓜球復入盆中,湯倒入鍋中加煉乳煮沸後,用水澱粉勾芡,冬瓜球入鍋內,淋上香油攪拌均勻,最後撒上火腿末出鍋即成。清熱解毒,生津除煩,補虛損,益脾胃。      4、兔肉健脾湯      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黨蔘15克,黃芪15克,大棗30克。兔肉洗淨與其它配料武火同煮,煮沸後改文火繼續煎煮2小時,湯、肉同食。健脾益氣。

夏至養生喝什麼茶 夏至節氣三鮮吃什麼

夏至習俗嘗三鮮,這裡的三鮮是指一些時令的水果、蔬菜等,一般是在江南地區。地三鮮是莧菜、蠶豆和蒜苗,樹三鮮是櫻桃、枇杷和杏子,水三鮮是鱔魚、鰣魚和黃魚。

夏至養生喝什麼茶

迷迭香茶

材料:迷迭香3~5克,個人喜愛口味的茶包1個(夏天可選擇綠茶,體質虛寒者除外)

喝法:熱水衝開茶包,然後再加入迷迭香

功效:淨化體質、排除毒素。

普洱茶

材料:玫瑰花15克、普洱茶3克、蜂蜜適量。

喝法:先將普洱茶放在杯碗中,注入開水;第一泡茶倒掉不喝。第二泡加入玫瑰花,再注入水超聲提取壺提取15分鐘即可,待涼些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一般人都飲普洱茶,也就是菊花加普洱茶,然而玫瑰花加普洱茶一起沖泡飲用,其芳香宜人更勝菊普,而且能疏解胸悶、氣煩的心情,夏天肝火旺,易發怒,不妨多喝點玫瑰普洱茶,效果不錯。

靈芝薄荷茶

材料:靈芝2克,薄荷、谷芽各5克,冰糖少許

喝法:先將谷芽炒香,再將其與靈芝一起放入茶鍋裡,加水和冰糖煮沸,放入薄荷,超聲提取壺提取15分鐘即可飲用

請注意:此茶製作較為繁複,且需注意煮茶期間不能經常揭蓋,因揮發性較強,薄荷要等水沸後才能放入,若是太早放入或經常揭蓋,會導致其效用散失。

茉莉綠茶

材料:茉莉6克,綠茶5克喝法:超聲提取壺提取15分鐘即可

功效:養顏、潤髮

節氣夏至是什麼意思

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我國在北半球,以後白天變短。

夏至的習俗,夏至節氣習俗有哪些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被最早確定的一個,也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因而要注意養生。夏至的習俗主要有吃麵、吃麥飯、吃麥粒、稱重、吃狗肉、戴棗花等。

早在公元前7世紀,我們的祖先就通過測日影確定了夏至,一般在陽曆6月22日。並且早在周代就有了夏至祭神儀式,那時候人們認為夏至祭神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病、荒年與人民的飢餓。

夏至是一年中天氣最熱、陽氣最盛的時候。《惜遵憲度抄本》說道:“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禮記》中還記載了夏至時的農作情況:“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模榮。”為什麼夏至時割鹿角呢?這是因為古人認為,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以後,陰氣逐漸轉盛而陽氣日漸衰弱,陽性的鹿角開始脫落,這時不割就錯過時節了。

夏至有很多習俗,最盛行的是吃麵。

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夏至吃麵的習俗。清代的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道:“是日,家傢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麵是也……諺雲:‘冬至餛飩夏至面。”,民間也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不過同是吃麵,不同地方仍有不同的吃法。北京一帶人們愛吃炸醬麵,先炸好醬,然後再把麵條煮熟,用涼水過一下,再調上炸好的醬,就可以吃了。有些人家還拌上些黃瓜絲、水蘿蔔絲、黃豆芽等,味道更佳。而在南方一些地方,常常把面拼為薄餅,烤熟後夾上豆莢、青菜、豆腐和臘肉等,先祭祖,祭完祖再吃,還可以饋贈親友。

有些地方這一天還時興稱重量。據說在夏至這一天稱了體重後,高溫酷暑都不怕。現在夏至稱重的習俗很少了,不過古時候缺醫少藥,一旦生病就難以很快痊癒,人們對夏至稱重情有獨鍾。這也寄託了人們希望自己健康長壽的美好願望。稱重時,男女老少一個挨一個排隊過秤,還有人報重,場面十分熱鬧,就像過節一樣。稱完重,還得吃麥飯或麥粒。麥飯怎麼做呢?夏至前一天晚上,婦女就要把新元麥用涼水浸泡,泡上一晚後,元麥就變得圓滾滾的。到中飯時,將元麥與大米摻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切碎的新鮮洋蔥一起下鍋煮,煮開後再用文火炯,炯上一二十分鐘就可以了。這種麥飯比較粗,也比較香,因而要慢慢吃。吃麥粒就更簡單了,直接將麥子煮熟就可以給小孩吃。

廣東很多地方夏至時還流行吃狗肉,那裡有句俗話:“夏至狗,沒處走。”我國其他地方一般是人冬時吃狗肉,認為可以壯陽、暖身。而他們認為夏至這天吃狗肉也能祛邪補身,抵禦瘟疫。有句話可以道出他們的觀點:“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就是說,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身體就能抵抗寒風暴雨的侵襲,會少感冒,身體好。

有些地方還有夏至頭上戴棗花的習俗。夏至這天女子們戴棗花,據說可以避邪,特別對治療腿腳不適很有用,因而她們在戴棗花時,往往還要念叨:“腳麻腳麻,頭上戴朵棗花。”

芒種夏至天養生 飲食要注意什麼

芒種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夏季炎熱的氣候逐漸開始了。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可是千萬要注意,一定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

夏至吃什麼 五款養生食譜不要錯過

再過幾天就是夏至了,每到節氣轉換的時候,大家的養生菜譜都要稍微變化哦。那麼夏至吃什麼呢?現在人的很多都亞健康,養生應該時時刻刻留心留意,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是非常不好的認知

夏至養生喝什麼湯 夏至前後吃什麼蔬菜

可以的,這正符合古人的養生之道!

夏至節氣吃什麼進補

自夏至這一節氣起,天氣進人了一年中最炎熱的階段,這也是人體進補營養及調治宿疾的最佳時期之一。此時,應以多清淡、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同時,可配以食療養生法,以起到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當然,夏季飲食進補不能隨心所欲,而應順應夏季每個節令的特點,遵循其基本的客觀規則。

一、萊餚類食譜

1.地黃雞

原料:生地黃100克、母雞1只、大棗10枚;

製作方法:將母雞宰殺,掏去內臟、剁去瓜和翅尖、洗淨血水後,人鍋內用沸水略悼一下。撈出。將生地黃洗淨後,切成約0百釐米見方的顆粒,放人雞腹內,再將雞與大棗放人瓷罐內,灌入米湯,密封瓷罐口,隨後上籠用武火蒸制2-3小時,待其熟爛即可取出,取出後需調味食用。 功效:養陰益腎,適用於夏季氣陰不足者進行調補之用。禁忌:脾虛溼滯,腹滿便演者不宜多服。

2.熗拌什錦

原料:豆腐1塊、嫩豆角50克、西紅柿50克、木耳15克;

調料:香油、植物油、鹽、味精、蔥末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切成丁;鍋內加水燒開,將以上蔬菜分別焯透,撈出瀝乾水分,裝盤備用;炒鍋燒熱加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鍋煸出香味,再將蔥末、鹽、西紅柿、味精同入鍋內攪拌均勻,倒在燙過的豆腐、豆角、木耳上,再淋上香油攪勻即可。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消暑,解毒化溼。

二、湯羹類食譜

1.兔肉健脾湯

原料: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黨蔘15克、黃芪15克、大棗30克;調料:鹽、味精;

製作方法:兔肉洗淨與其他配料武大同煮,煮沸後改文火繼續煎煮2小時,加入適量食鹽、味精即可,肉、湯可同食。功效:健脾益氣。

2、荸薺冰糖蓮藕羹

原料:荸薺250克、蓮藕15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荸薺洗淨去皮,蓮藕洗淨切小塊;砂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蓮藕同入鍋內用文火燉20分鐘,加入冰糖再燉16分鐘,隨後起鍋即可食用。功效;清熱利溼,健脾開胃,止瀉固精,理氣開胃,和中止痛。

三、飲料類食譜

1.白藕雪梨汁

原料:雪梨200克、新鮮白藕250克;

製作方法:白鮮藕去節,雪梨去皮,各等量切碎,用榨汁機榨取汁液,不拘量,隨時代茶飲用。功效:清熱止渴,理氣開胃。和中止痛。

2.烏梅汁

原料:烏梅300克、白糖30克;

製作方法:將烏梅洗淨,除去皮、核,用榨汁機榨取汁液,在汁液中加入白糖,用涼開水稀釋,攪拌均勻即成。功效:收斂生津,止煩解渴。

四、主食類食譜

夏天食俗中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食麵,一般指的是麵條。南方的麵條品種較多,如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油渣面、三鮮面、肉絲炒麵、過橋面及夏季的麻油涼拌麵等品種。北方則主要是打滷麵、涼拌麵和炸醬麵等。因夏季新麥已成熟。所以夏至食麵具有嘗新的寓意。

24節氣夏至過了是什麼節氣

小暑的含義

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思是說到了小暑節氣,天氣開始逐漸變熱,但還沒到最熱之時。有小暑節氣,相應的就有大暑節氣了。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由於炎熱,此時蟋蟀也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熱消暑;同時,老鷹也會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小暑節氣·氣候

進入小暑前後,我國華南西部、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亦須注意預防。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可佔全年的75%以上,一般為3天左右。在地勢起處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華南東部,小暑以後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與農業豐歉關係很大,必須及早分別採取抗旱、防洪措施,儘量減輕危害。小暑節氣·飲食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季節,在飲食調養上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飲食應以適量為宜。過飢,則攝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氣血不足,引起形體倦怠消瘦,正氣虛弱,抵抗力降低,繼發其他病症;過飽,會超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和運化功能,導致飲食阻滯,出現脘腹脹滿噯腐泛酸,厭食,吐瀉等食傷脾胃之病。《素問??痺論篇》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此即飲食要有節制之理。夏季飲食不潔是引起多種胃腸道疾病的元凶,如痢疾、寄生蟲等疾病,若進食腐敗變質的有毒食物,還可導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瀉,重者出現昏迷或死亡。飲食偏嗜是造成營養不良的原因之一,只有飲食調節適當,才能保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飲食偏嗜有過寒過熱之偏,五味之偏。多食生冷寒涼,可損傷脾胃陽氣,因寒溼內生髮生腹痛洩瀉,偏食辛溫燥熱,可使胃腸積熱,出現口渴,腹滿脹痛,便祕最終釀為痔瘡;五味之偏是說人的精神氣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對應五臟,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若長期嗜好某種食物,就會使臟腑機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損傷內臟而發生疾病。如偏食鹹味,會使血脈凝滯,面色無華;多食苦味,會使面板乾燥而毫毛脫落;多食辛味,會使筋脈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會使皮肉堅厚皺縮,口脣乾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食物,則骨骼疼痛頭髮易脫落。重要的是由於嗜好偏過,不但會導致營養不良,而且還能傷及脾胃以及其他臟腑,而致腳氣病、夜盲症和癭瘤等疾病。所以在食療養生中,飲食五味(酸、苦、甘、辛、鹹)要適宜,平時飲食不偏食,病時飲食講禁忌。如《千金要方??養性序》所說:“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澼”,人在大飢大渴時,最容易過飲過食,急食暴飲。所以在飢渴難耐之時,亦應緩緩進食,另外在沒有食慾的情況下,也不能勉強進食,過分強食,樑代醫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指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飢強食則脾勞”。小暑節氣時間

2011年7月7日,農曆6月7日,星期四。

文章來源:365節日大全 原文地址: www.365jieri.cn/jieri/xiaoshu.html

相關問題答案
夏至節氣養生?
夏至節氣的含義?
夏至節氣的?
描寫夏至節氣的詩句?
夏至節氣的諺語?
夏至節氣?
夏至節氣吃什麼?
趕在節氣出生的孩子?
在穀雨的節氣出生的人?
大寒節氣出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