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干支查詢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怎麼查出生日干支

1981年——5月——12日——12點35分

辛酉年 甲午月 壬申日 丙午時【石榴木命】

正印 食神 日主 偏財

沐浴 胎 長生 胎

干支紀日的日干支推算表

日干支推算表,又名日柱推算表。主要用於推算日干支。一張表,能推算出表上各年的每一天的干支,十分快捷,袖珍便攜,是真正的一紙萬年曆。山東任紅巖原創,推薦給廣大命理師,尤其是盲派占卜師,從此日柱瞬間可知。一紙萬年曆,日柱瞬間覓。年數表(1950年—1999年) 19年 數 19年 數 19年 數 19年 數 19年 數 50 31 60 24 70 16 80 9 90 1 51 36 61 29 71 21 81 14 91 6 52 42 62 34 72 27 82 19 92 12 53 47 63 39 73 32 83 24 93 17 54 52 64 45 74 37 84 30 94 22 55 57 65 50 75 42 85 35 95 27 56 3 66 55 76 48 86 40 96 33 57 8 67 0 77 53 87 45 97 38 58 13 68 6 78 58 88 51 98 43 59 18 69 11 79 3 89 56 99 48 年數表(2000年-2049年) 20年 數 20年 數 20年 數 20年 數 20年 數 00 54 10 46 20 39 30 31 40 24 01 59 11 51 21 44 31 36 41 29 02 4 12 57 22 49 32 42 42 34 03 9 13 2 23 54 33 47 43 39 04 15 14 7 24 0 34 52 44 45 05 20 15 12 25 5 35 57 45 50 06 25 16 18 26 10 36 3 46 55 07 30 17 23 27 15 37 8 47 0 08 36 18 28 28 21 38 13 48 6 09 41 19 33 29 26 39 18 49 11 月數表(月數表萬年通用,最好背熟) 月份 月數 月份 月數 3月 0 4月 31 5月 1 6月 32 7月 2 8月 33 9月 4 10月 34 11月 5 12月 35 下年1月 6 下年2月 37 日柱公式: 日干支序數=年數+月數+日期 (和大於60,則減60。1月、2月用上一年的年數)注意:1月和2月的各天要用上一年的年數,即未到3月用上一年數。例如求2015年2月28日干支,未到3月,要用2014年數=7,不可用2015年數。年數適用範圍:此年3月-下年2月。命理師最好將月數表完全背熟,對於盲派命理師,則最好將百年的年數表也背熟,干支表序數也應背熟。例:求1987年7月18日,1997年1月15日,2008年8月8日,2015年11月21日,2016年10月1日干支?解:查表得知1987年7月18日=1987年數+7月數+18日=45+2+18=65-60=5=戊辰1997年1月15日=1996年數+1月數+15日=33+6+15=54=丁巳 (1月、2月用上一年數)2......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農曆干支紀日速查表

我也不會

八字中的日干支的推算公式是什麼?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為“十天干”.又分為5陽幹,5陰乾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總稱為“十二地支",又分為6陽支,6陰支

甲為天干之始,子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餘順次相合,就叫“甲子”。古代就是以甲子來紀年、紀月、紀日。

天干數為十,陰陽相合是五,地支數為十二,陰陽相合是六,天干週轉六次,地支週轉五次,合為六十甲子之數,故又稱“六十甲子”.

贊助廣告

甲子週期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演算法思想:

甲子組合的規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順序,五個陽干與六個陽支相配,五個陰乾與六個陰支配,結果便構成了六十個干支(或叫甲子)組合,為甲子一週 .觀測上表可以發現,天干與地支的結合是順序向下進行的,形成一個輪迴,直到天干週轉六次,地支週轉五次.

有了甲子週期表,用天干地支紀年、紀月、紀日就方便多了.

年干支推演算法

中國很早叮用干支紀年,並且沿用至今。有人把第一個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與公元相比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農曆甲子年,因而將公元數減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周謔???O碌撓嗍??梢雜昧??鬃穎硇蚴?聿槌齬??媚甑母芍АF涔?轎??

(所求年數-3)/60 = 商。。。餘數(年干支序數)

如果餘數等於0,則干支序數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農曆干支年紀:(1983-3)/60 = 30。。。0,則 0+60 = 60(干支序數),查表為癸亥年。

月干支推演算法:

年的天干為甲或已時,則正月的天干為丙;

年的天干為乙或庚時,則正月的天干為戊;

年的天干為丙或辛時,則正月的天干為庚;

年的天干為丁或壬時,則正月的天干為壬;

年的天干為戊或癸時,則正月的天干為甲。

首先推算出該年農曆正月的天干,其餘月份可按天干順序號類推。該年正月的天干序號的計算為:取公元年份除以5的餘數減2後乘以2再減1。當該數為負數時加10

例:求公元1991年(農曆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餘1,正月的天干序號數(1-2)X 2-1=-3,因該數是負數則加10得7,即天干序號7得出農曆辛未年正月天干為庚,正月干支為庚寅。二月為辛卯,三月為壬辰,餘類推

日干支推演算法

由於農曆月的大小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就使推算農曆日期的紀日干支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實現。因此,農曆日期的紀日干支比較好的推算辦法是藉助於歷表

雖然農曆的大小月不固定,而陰曆除了每四年有一次閏月(二月)以外,每年的大,小月都固定不變,所以可以從陽曆來推算當日的干支,其推算公式是:

日干=(元旦天干序數)+(所求日數)+(各月天干加減數,閏年三月後加1)/10

=商........餘數(日干序數)

日支=(元旦地支序數)+(所求日數)+(各月天干加減數,閏年三月後加1)/12

=商........餘數(地支序數)

按上述方法推算日干支,有兩個數要先求出來才能代入公式中,即元旦幹,支序數,各月幹,支加減數。

天干地支......餘下全文>>

萬年曆天干地支表查詢

1987年5月13日 星期三 農曆四月十六日 丁卯年 乙巳月 壬戌日

怎樣查時辰的干支

1.干支計時法是以地支為主。從每天的23點開始為子時,而後依次是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每個計時單位的名稱是“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迴圈一次正是二十四小時。天干的作用在於擴充套件計數規模以及統一干、支兩個系統。

干支不僅可用於計時,還可用來計年、月、日。其中年和日傳說中是從軒轅黃帝時代的起始點一直流傳下來的。而月和時則分別可以用口訣從年和日推算。

口訣是:“甲已還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始,壬子是真途。”意思是每個甲年和已年,其子月必是甲子月,而甲日和已日的子時也必定是甲子時,其餘以此類推。

子月是夏太陰曆十一月,也叫冬月,(但在周太陰曆中是首月。)冬至通常在每年的這個月,而按前面提到的那個傳說,干支計時系統的原點就規定在一個冬至的子時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所說的每年冬月,不是指某一年當年的冬月,而是指上一年的,這是由於過去王朝更迭,將曆法首月改來改去造成的,後來不再改了,但首月已變為正月,而干支計時系統又不能斷開以適應改變了的首月,所以就成了這個樣子。

另外,幹、支還有另外的叫法,即歲陽和歲陰,但不是甲子乙丑什麼的,而是象外國語譯音一樣,比如昭陽赤奮若,商橫君儺什麼的,古里古怪,卻也挺好玩的說。:)

2.古代十二時辰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如何以日確定時辰干支?最好有速查表。

時/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醜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干支紀日的干支表

01 甲子 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0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43 丙午 53 丙辰 04 丁卯 14 丁丑 24 丁亥 34 丁酉 44 丁未 54 丁巳 05 戊辰 15 戊寅 25 戊子 35 戊戌 45 戊申 55 戊午 06 己巳 16 己卯 26 己丑 36 己亥 46 己酉 56 己未 07 庚午 17 庚辰 27 庚寅 37 庚子 47 庚戌 57 庚申 08 辛未 18 辛巳 28 辛卯 38 辛丑 48 辛亥 58 辛酉 09 壬申 19 壬午 29 壬辰 39 壬寅 49 壬子 59 壬戌 10 癸酉 20 癸未 30 癸巳 40 癸卯 50 癸丑 60 癸亥

天干地支的時間換算

公元推算干支方法:注意,這裡的西元年的干支,僅表示此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個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間的迴歸年干支。例如2015年的乙未年表示(2015年2月4日——2016年2月4日)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序數123456789101112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天干序數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序數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醜)年干支推算:①年幹公式:年幹=年份個位數- 3 (適用於任何西元年,個位數小於3,借10)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餘數(整除餘0,即餘12=醜)③年支簡化:(西元年末二位數-1)-12*N=年支(適用於20世紀,即1900—1999年)(西元年末二位數+3)-12*N=年支(適用於21世紀,即2000—2099年)例:求2015年干支?解:2015年幹=5-3=2,2=乙,故2015年天干為乙2015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15年地支為未綜上,2015年干支為乙未例:求公元189年干支?解:189年幹=9-3=6=己,189年支=(189+7)/12餘4=巳,189年干支為己巳月干支推算:①月幹公式:月幹=年幹x2+月支 (和超過10,直接取個位數)②簡化公式:(和取個位)亥月幹=年幹x2子月幹=年幹x2+1=寅月幹丑月幹=年幹x2+2=卯月幹例:已知2015年為乙未年,求2015年申月天干?解:2015年乙未年,天干為乙,乙=2,申=7申月幹=乙x2+申=2*2+7=11,個位=1,1=甲,故申月天干為甲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解:亥月幹=壬x2+亥=9*2+10=18+10=28,個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為辛(注:亥月天干公式,可直接簡化為:亥月幹=年幹x2)例:求戊子年,子月天干?解:子月幹=戊x2+子=5*2+11=21,個位=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干為甲日干支推算:干支紀日,民間往往採取元旦干支推演算法,進而推定陽曆某天干支,由於閏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數固定,每月天數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該年各天干支,距離元旦多少天,減去60倍天數,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時干支推算: 天干(晨子)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夜子)序數-101234567891011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注意:晨子=-1,夜子=11。因子時、丑時是每日的前兩個時辰,順序置前,地支序數也應置前,故將子醜置前:子=-1,醜=0,寅=1,卯=2…子=11。由於子時作為日期分界線,被一分為二,分為晨子和夜子兩個小時,晨子(0點-1點),子=-1。夜子(23點-24點),子=11。八字中,夜子時(23點-24點),仍屬於今天,仍用今天日干。①時支公式:時支=小時÷2-1(小時為偶數),時支=(小時+1)÷2-1(小時為奇數)②時幹公式:時幹=日干×2+時支 (晨子=-1,夜子=11)例:求1:45,23:43,18:58,0:38時支?解:時支:(1+1)/2-1=0=醜,(23+1)/2-1=11=子,18/2-1=8=酉,0/2-1=-1=子(注:八字中,出生時間宜根據出生地所在時區,採用真太陽時。推算時柱干支,分鐘可以忽略不計,只用整小時推算)例:求乙卯日17:......餘下全文>>

如何推算年月日時干支

最新快速推算年月日時干支法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天干:

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

地支:

按1(子);2(醜);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推算天干: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數-3=年幹,負數則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數+8=年幹

(公式揭密:因為公元3年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迴圈。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於沒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為末位數-3+1,再+10轉為正數)

推算地支: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數-3)÷12,得餘數0-11為年支,負數則加12,0視作12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數-2)÷12,餘數-11-0為年支,加12轉為正數,0視作12

(公式揭密:類似前述)

另:

⒈公元年末二位數+9=年支(適用於1800—1899 年);

⒉公元年末二位數+1=年支(適用於1900—1999 年);

⒊公元年末二位數+5=年支(適用於2000—2099 年);

說明:

注:年干支是以立春為界,而不是以春節為界的。如1964年陽曆2月4日的陰曆為十二月二十一,仍為癸卯年;但1964年陽曆2月5日的陰曆雖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幹=-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轉為正數3,即寅。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例二: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 :年幹=末位數0-3=-3,加10=7,即庚。 年支=00+5=5,即辰。 故2000年是庚辰年。

例三:求1999年的年柱干支 :年幹=末位數9-3=6,即己;年支=末二位數99+1=100減去8個12後餘4,即卯。故1999年是己卯年。

注:我們所說的某個陽曆年份對應的陰曆干支,是該年大部分時間與其對應,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

1.推算天干:年幹x2+月數=月幹,超過10則減去10的倍數到0-9,0視作10)

(公式揭密:由於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對應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對應戊5,再下去是丙3對應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為年幹x2+1)

2. 推算地支:陰曆月支是固定不變的,

自商代曆法開始,將每年的第一個月的地支定為寅,稱為“正月建寅”,以後各月按地支順序類推。正月天干的計算方法為:

若:

遇上甲或己的年,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

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

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餘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

正月為寅(從立春當天到驚蟄前一天), 二月為卯(從驚蟄當天到清明前一天),

三月為辰(從清明當天到立夏前一天), 四月為巳(從立夏當天到芒種前一天),

五月為午(從芒種當天到小暑前一天), 六月為未(從小暑當天到立秋前一天),

七月為申(從立秋當天到白露前一天), 八月為酉(從白露當天到寒露前一天),

九月為戌(從寒露當天到立冬前一天), 十月為亥(從立冬當天到大雪前一天),

十一月為子(從大雪當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為醜(從小寒當天到立春前一天)。

注意:月干支是以節令為準,不是以農曆每月初一為分界線,交節前為上個月的節令,交節後為下個月的節令。所以我們所說的某個陰曆年份對應的干支,是該月大部分時間與其對應,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例一:2008年陽曆2月3日的月柱干支:......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出生日干支查詢表?
生辰八字日干支查詢表?
出生日日干支查詢表?
日干支查詢表?
日干支查詢?
月干支查詢表?
萬年曆干支查詢表?
農曆出生日干支查詢?
萬年曆日干支查詢?
生辰八字日干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