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的傳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我想知道有關於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5分

住房:古代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牧民們住的是一種輕便而又易於支撐和拆的氈房。 氈房,哈薩克語稱“宇”,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住居舒適,並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點。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千百年來一直為哈薩克牧民所喜愛,由於是用白色氈子做成,氈房裡又佈置得十分講究,人們稱之為白色的宮殿。它是哈薩克先民的重要創造。

氈房所用毛氈,都是勤勞聰慧的哈薩克族婦女手工製作的。製作毛氈時,先用木棍將羊毛敲打鬆散,灑水打溼,鋪在平整的地上壓實,再由多人反覆卷壓而成。氈房的主要構件都是由專門的工匠精心製作的,整個構架不用一枚鐵釘,各連線處都用牛皮繩和牛筋固定,既輕便又牢固。

贊助廣告

食俗:他們的飲食,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奶制食品多種多樣,如酥油、奶屯僭、奶皮子、乳酪等。他們製做的馬奶子是名貴的飲料。日常食品主要是面類食品、牛、[羊、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時喜歡把麵粉做成“包爾沙克”(油果子)、烤餅、油餅、面片、湯麵、那仁等,或將肉、酥油、牛奶、大米、麵粉調製成各種食品。飲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馬奶子,特別喜歡馬奶子,馬奶子是用馬奶經過發酵製成的高階飲料。茶在哈薩克族的飲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磚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則稱奶茶。典型食品大部分來自畜牧業生產,如:冬肉,馬奶子,奶疙瘩,等等。

贊助廣告

節慶: 哈薩克族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那吾熱孜節。時間在舊曆正月,在那吾熱孜節裡家家戶戶都要用肉、大米、小麥、大麥、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庫吉”(稀粥)。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過節的那一天,互相祝賀,有如漢族的春節是送舊迎新的節日。每逢節日喜慶時都舉行傳統的刁羊、賽馬和姑娘追等遊戲。哈薩克族大多信仰伊斯蘭教,有些牧民仍保留著薩滿教的殘餘。

習俗: 哈薩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飯要先敬老人,一般在進餐時習慣長輩先坐,其他人依次圍著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氈子上。在用餐過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讓給老人。哈薩克族有許多禁忌,如:年輕人不準當著老人的面飲酒,不準用手亂摸食物;絕對不準跨越或踏過餐布,不準坐在裝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諱當面數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過拴牲畜的繩子,也不能騎馬進入羊群;不準坐在裝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準跨過或踏過餐巾;忌諱別人當面讚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說“胖”,認為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幸;忌客人在家門口下馬和騎快馬到家門口下馬;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對登門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貴的客人或多年未見的親人到來,除宰羊外,還需宰馬,以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壺提水和臉盆讓客人洗手,然後把盛有羊頭、後腿、肋肉的盤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將羊腮幫的肉割食一塊,再割食左邊耳朵之後,將羊頭回送給主人,大家共餐。食畢大家同時舉起雙手摸面,做“巴塔(祈禱)”。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待客: 哈薩克人以純樸、誠實、直爽、熱情好客而聞名。這是因為牧區地廣人稀,居住分散,行旅不便,外出時,凡有氈房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休憩和投宿之處,行人就可免受飢寒之苦。可知好客是長期遊牧生活中形成的美德。哈薩克人中流傳說:“只要沿途有哈薩克,哪怕你走一年,也不用帶一粒糧、一分錢。”哈薩克人對待客人恭敬備至,禮節周到,他們認為客人是安拉賜予的,不可稍有怠慢。由於這樣的好習慣,哈薩克族中一直沒有乞丐。

在哈薩克族中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如果在太陽下山時放走了客人,就是跳到水裡也洗不清這個恥辱”。還有民......餘下全文>>

哈薩克族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介紹

團),喜食抓羊肉。民間創作豐富,如傳奇故事、抒情詩歌、諷刺性曲藝等。 哈薩克族服飾多用牲畜皮毛加工而成。婦女夏季穿長花布連衣裙,喜用銀元或銀製品作裝飾。冬季外罩對襟大衣,大衣多用冬羊皮縫製。婦女頭戴白布蓋頭,外披白布大頭巾,長及腳跟,頭巾左上端有飾品裝飾。年輕女子頭戴圓形花帽,冒頂由貓頭鷹羽毛作帽纓。冬天男子多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駝毛絮裡的大衣,腰束皮帶,右側佩有小刀,褲子多訂牛皮縫製,名曰“夏裡巴爾”。因經常騎馬,男女都穿長統皮靴,哈薩克人是傳統的遊牧民族,終

我知道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服飾

在歷史上,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因而其服飾帶有濃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徵。牧民主要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哈薩克族男子喜歡穿棉毛衣褲,喜歡以條絨、華達呢等作衣料。顏色上多選用黑色、咖啡色等深色。冬季主要穿皮大衣、皮褲。選材以羊皮為主,也用狼皮、狐狸皮或其他珍貴獸皮。為了便於上、下馬,褲子用羊皮縫製成大襠褲,因此寬大結實,經久耐磨。襯衣多為高領,上繡花邊。襯衣外套坎肩,坎肩上穿短衣,有時還再套“袷袢”。

哈薩克族男子喜歡扎一條牛皮製成的腰帶,腰帶上鑲嵌有金、銀、寶石等各種裝飾品,腰帶右側佩有精美的刀鞘,內插腰刀,以備隨時使用。在夏季,哈薩克族男子一般戴一種用薄白氈製作的翻邊帽,分為兩瓣,很有特色。而在冬季,則要戴“吐馬克”或“庫拉帕熱”兩種不同的帽子。“吐馬克”有兩個耳扇,一個尾扇,呈四稜尖頂狀,頂上還飾有貓頭鷹毛。“庫拉帕熱”則形似圓錐體,內縫狐皮或黑羊羔皮,外面飾以色彩豔麗的綢緞,美觀實用。哈薩克族男子的鞋、靴比較講究,根據遊牧中不同的需要製成不同的種類,夏季的靴子底子較薄,打獵時的靴子後跟很低,輕便柔軟、易行,卻不易為獵物察覺。長筒靴子有高跟,長及膝蓋,全牛皮製成,在靴底上釘上鐵掌,結實耐用。穿此靴時常穿氈襪,襪口用絨布鑲邊,十分美觀。軟鞋子顧名思義為軟皮製作,沒有高後跟,往往和套鞋一起使用。在牧區,套鞋使用比較廣泛,套鞋既能保護軟鞋不受雨雪侵蝕,同時進帳篷時只脫去套鞋就可,因而十分方便,很受人們喜愛。

哈薩克族婦女的服飾較男子來說更加豐富多彩。她們根據年齡選擇不同的樣式。年輕的姑娘喜歡穿連衣裙,裙袖有美麗的繡花,裙襬闊大自然成褶。上身外套緊身坎肩,坎肩上繡有美麗的圖案並綴有五顏六色的飾品,未出嫁的姑娘頭上戴的是“塔克亞”、“別爾克”或“特特爾”。“塔克亞”是一種鬥形帽。下沿略大,綵緞作面,帽壁有繡花,帽上綴珠,頂上插貓頭鷹毛;“別爾克”是用水獺皮做的圓帽,與“塔克亞”類似,只是夏季扎各種顏色的三角和正方形頭巾;“特特爾”是一種四方的頭飾,上繡各種花紋圖案,折起多褶,紮在頭上。另外,未婚少女喜愛在髮辮上別上髮帶。若是成婚新娘則從結婚那天起要穿一年的“結列克”。“結列克”為紅綢製作,帽子和衣服連在一起,很容易讓人識別出來。一年後,可以換上套頭的蓋巾。中年婦女夏季喜歡穿半袖長襟袷袢和坎肩,多在胸前下襬用彩絨繡邊,兩邊有口袋;冬季喜穿用羊羔皮裁製的、帶布面的"衣什克",或穿繡有圖案、罩以綢緞面的“庫魯”(皮大衣)等。已婚的婦女一般要戴“沙吾克烈”,即一種外用布、絨或綢作面,用氈作裡的帽子。這種帽子繡滿了花卉,並嵌有珠寶金銀,有一串串珠子垂於臉前。若生了孩子後,就要戴上套頭和蓋巾。蓋巾用白布製作,上有圖案,很寬大,蓋上後可遮住全身,只露出臉頰。蓋巾上有金銀別針,在各種顏色繡制的圖案中有“頰克”花紋。如果要是蓋巾上沒有繡“頰克”花紋的話,說明這個婦女已成寡婦。因而,從哈薩克族婦女的服飾上就能判斷她們的婚否、育否。哈薩克族婦女的鞋、靴也有多種式樣,通常穿的還是皮靴加套靴,較為講究的還要在襪子上繡花,在套鞋上進行一番裝飾。

居住

“穹廬為室分兮旃為牆”。西漢時遠嫁烏孫的細君公主描述了古代中亞遊牧民的居住習俗。以遊牧為生的哈薩克族在居住形式上繼承了祖先的傳統。穹廬即氈房,由於哈薩克族在春、夏、秋的三季牧場中要不停地遷徙,只有易於搭卸、便於攜帶的房屋,才能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氈房正符合了上述要求。一般牧民兩個小時就能搭起一個氈房,若已搭起的氈房地方不太合適的話,幾個人就能抬起來換個位置。......餘下全文>>

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習俗

哈薩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飯要先敬老人,一般在進餐時習慣長輩先坐,其他人依次圍著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氈子上。在用餐過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讓給老人。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對登門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貴的客人或多年未見的親人到來,除宰羊外,還需宰馬,以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壺提水和臉盆讓客人洗手,然後把盛有羊頭、後腿、肋肉的盤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將羊右面額的肉割食一塊,再割食左邊耳朵之後,將羊頭回送給主人,大家共餐。食畢大家同時舉起雙手摸面,做“巴塔”(伊斯蘭教祈禱)。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食俗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類食品、牛、羊、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時喜歡把麵粉做成“包爾薩克、烤餅、油餅、面片、湯麵、那仁、傑恩特等,或將肉、酥油、牛奶、大米、麵粉調製成各種食品。飲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馬奶子,特別喜歡馬奶子,馬奶子是用馬奶經過發酵製成的高階飲料。茶在哈薩克族的飲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磚茶,次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則稱奶茶。典型食品大部分來自畜牧業生產,如:冬肉,馬奶子,奶疙瘩等等。

婚俗

哈薩克族的婚禮一般要舉行三天,第一天,新郎帶領伴郎還有各種賀禮前去娶親,女方會迎接招待他們。接/;.受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賀喜。第二天休息一天,第三天正式娶新娘。在這一天,調皮的伴娘會把新娘藏起來,這時伴郎要騎在馬上,與伴娘逗趣對歌,贏了方能進門接新娘。有時,其中的伴郎會乘其不備,從馬背上躍進氈房,並從眾伴娘圍攻下奪門而出,如果跑不出來,就會招來嘲諷,沒臉見人,還要向伴娘送禮。

節慶

哈薩克族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那吾熱孜節(納吾肉孜節)。在那吾熱孜節裡家家戶戶都要喝用肉、大米、小麥、大麥、奶疙瘩、鹽、水等七種物混合煮成的“庫秸”(一種美味的粥)。拋撒包爾薩克、糖;跳“黑俊馬(哈薩克族傳統舞蹈)”來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哈薩克族的風俗

各地Қазақ 習稍微一點的差別,哈薩克人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宗法封建關係佔統治地位,男性家長享有絕對的權力,婦女處於無權地位。哈薩克牧民的住所為便於拆卸和攜帶的“突厥式”圓頂帳篷,用木杆和氈毯搭成。冬季住平頂土房,裝置十分簡陋。飲食多用米麵調製,有饢、抓飯、“包爾沙克”(即用羊油或牛油炸成的麵糰),喜食抓羊肉。民間創作豐富,如傳奇故事、抒情詩歌、諷刺性曲藝等。 哈薩克族服飾多用牲畜皮毛加工而成。婦女夏季穿長花布連衣裙,喜用銀元或銀製品作裝飾。冬季外罩對襟大衣,大衣多用冬羊皮縫製。婦女頭戴白布蓋頭,外披白布大頭巾,長及腳跟,頭巾左上端有飾品裝飾。年輕女子頭戴圓形花帽,冒頂由貓頭鷹羽毛作帽纓。冬天男子多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駝毛絮裡的大衣,腰束皮帶,右側佩有小刀,褲子多用牛皮縫製,名曰“夏裡巴爾”。因經常騎馬,男女都穿長統皮靴,哈薩克人是傳統的遊牧民族,終年住在可移動的圓頂帳篷裡(即蒙古包),其構造是可拆卸的木架,上面覆蓋毛毯。哈薩克人按季節移居為其牲畜(包括馬、綿羊、山羊、牛、和少數駱駝)尋找牧場。日常食品主要是乳製品輔以羊肉。發酵後的馬奶(koumiss,馬奶酒)和馬肉極為珍貴,但通常只有富人才享用得起。毛毯緊貼在蓬架上,使帳篷內外舒適整潔,並且可用來做鬥蓬。皮革用來做衣服、容器和皮鞭,馬毛可編繩而牛羊角可做勺子和其他用具。 哈薩克人自認來自同一祖先,始祖有三子,因以形成大、中、小三個哈薩克遊牧部落,分別佔居原先的哈薩克汗國(今哈薩克)的東、中、西三部分。遊牧部落再分為更小的集團,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大家庭,不僅包括父母和未婚子女,也包括已婚兒子及其家庭成員,一起在帳篷聚居。部落中各層次的集團均在傳統上設有首領,但作為全民族,甚至一個遊牧部落,難得聯合在一個共同的首領之下。 由於定居後的農業侵佔了牧場,哈薩克人的遊牧生活逐漸衰落。19世紀,更多沿邊境的哈薩克人開始種植莊稼。俄國工人階級的十月革命後許多富裕的哈薩克人帶著牲口逃往中國新疆或阿富汗,留下的遊牧民終於組織起畜牧集體農場而定居。絕大多數的哈薩克人現在成為定居的農牧民,畜養羊群和其他牲畜及種植莊稼.

哈薩克族的象徵是什麼?

一,哈薩克族的節日有:1,納吾日子節(這相當於哈薩克族的新年),這一天也稱之為吃粥節,即是用大麥為主的粥,要新增七種材料,這個節日在哈薩克會過的很隆重,一般要休息一個星期,在那邊也把它當做情人節來過。

2,肉孜節:也叫開齋節,這是信仰伊斯蘭的人的節日。在伊斯蘭教歷10 月1日。中國新疆地區稱肉孜節(Roza,波斯語,意為齋戒)。按伊斯蘭教法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9月為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應全月封齋,即每日從拂曉前至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封齋第29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則再封一日,共為30日,第二日為開齋節,慶祝一個月的齋功圓滿完成。

3,古爾邦節:時間是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即朝覲期的最後一天。在古爾邦節這一天,穆斯林們要穿新衣,屠宰牲口,將肉食不僅留給自己家,而且要分送給窮人,要確保所有的穆斯林都要有一份肉食。

二,哈薩克族的傳統娛樂有:賽馬(分為春賽馬和走馬賽)、馬上摔跤、摔跤、刁羊、姑娘追、獵鷹、阿肯彈唱等。

三,最具代表性的樂器:冬不拉

四,哈薩克人崇拜的有:馬,鷹、白天鵝馬是哈薩克人忠實的朋友,名貴的伊犁馬是哈薩克人的驕傲,曾因其矯健俊美被漢武帝譽為“天馬”;鷹是勇敢的象徵,天鵝是純潔的象徵;勇敢、豪放、淳樸、純潔、熱情是哈薩克人的性格特徵

哈薩克族傳統美食有什麼

哈薩克族傳統美食是哈薩克族的奶疙瘩,奶疙瘩是哈薩克等少數民族喜歡吃的一種食品。是奶子的結晶體。奶疙瘩有兩種,一種是甜奶疙瘩,一種是酸奶疙瘩,可帶油可不帶油。每種都充滿了奶香味,新鮮的奶疙瘩吃起來既鬆軟又油香,且富含多種維生素。

哈薩克族的民族習俗

住房:春、夏、秋三季為圓形氈房,冬季為平頂土房或木屋。飲食以肉食和奶食為主,馬奶子是名貴飲料。

服飾: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多用羊皮縫製大衣。婦女夏天穿長的花布連衣裙。冬天外罩對襟棉大衣;年輕姑娘愛穿繡花套褲,喜歡用銀製品做裝飾。

婚俗:同一部落的人不能通婚,結婚舉行儀式,親友前來祝賀。

喪葬:先用清水淨身,再用白布裹身,土葬。

節日:主要節日除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外,送舊迎新的諾魯孜節也十分隆重。

禮節:重視友誼,熱情好客,對來訪和投宿的客人都給以殷勤招待,招待來客要拿出家裡最好的食品,對貴賓要宰殺黃頭白身的活羊;進餐時,主人先把羊頭人面前,以示尊敬,客人把盤中的羊頭取起後,割一片羊頭右頰面上的肉給座中年長的主人,再割一塊羊耳給主人家的小孩或婦女,然後自己隨便割一塊肉吃,再把羊頭原盤捧還給主人。

禁忌:不要當面數主人家的畜;不能跨過拴牲畜的繩子;不能騎馬進入羊群;晚輩不準當著長輩的面喝酒;青年人不得直呼長輩的名字;不準坐在裝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絕對不準跨過或踏過餐巾;切忌坐床上,要跪坐在地毯上;交談和吃飯時,最忌諱擤鼻涕、挖鼻孔、吐痰、剪指甲和打哈欠等;忌背後說人壞話和對朋友不忠實;忌諱別人當面讚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說“胖”,認為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吉利;忌食豬肉、驢肉、狗肉、自死的牲畜和一切動物的血;忌諱客人在門口下馬,更忌諱騎快馬到門口下馬,因為這意味著報喪事或其他不吉利的訊息。

你知道哈薩克族的那些傳統運動?

哈薩克族有<姑娘追><賽馬><釣羊>....等等

相關問題答案
哈薩克族的傳統節日?
哈薩克族的傳統?
哈薩克族的民風民俗?
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
哈薩克族的風俗?
哈薩克族的風俗圖片?
哈薩克族的節日?
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塔吉克族的傳統節日?
哈薩克族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