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傳統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農曆有哪些傳統的節日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俗稱“過年”:大年初一是春節、春節是春天的節日、“春節”起源眾說紛紜 、“春節”名稱幾經變化

五末日:正月初五,又叫“五馬日”,這天也叫“破五”

人日:正月初七日。

元宵節:正月十五,亦稱“上元節”,又稱“燈節”:正月十五元宵節

二月二:又叫“春龍節”,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諺語。

寒食、清明: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節,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節。

佛祖誕辰:四月初八:佛誕,又傳說是“牛魔王”生日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日:五月初五是“端陽”、端陽雨、啊!劃龍船、今又“端午”

贊助廣告

雨節:農曆五月十三日,民間傳說是關老爺磨刀的日子

過半年:農曆六月初一

天貺節:農曆六月初六,又叫晒衣節:六月六,晒龍袍。

乞巧節:農曆七月初七日,又稱“七夕”:七夕情人節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四:中元節(七月半)或十五日,又叫“鬼節”

盂蘭盆節:七月十五“盂蘭盆節”

天醫節:農曆八月初一日,

中秋節:舊名“仲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中秋節”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日:金秋重陽老人節

十月交:農曆十月初一日,是人們上墳祭祖的傳統日子,

冬節:冬至——冬節

臘八日:農曆十二月初八日,是日民谷要煮“臘八粥”食:臘八節與臘八粥、臘八節之來由、上“臘八粥”!

贊助廣告

辭灶: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間俗稱“過小年”,傳為送灶君上天言事之日,故又稱“辭灶”。

除夕: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最後一天):最戀是除夕、“年”的傳說

陽曆中國所有傳統節日陰曆中國所有傳統節日。

中國公曆節日

1月1日 元旦 公曆新年

3月8日 國際婦女節 慶祝婦女為社會、政治、經濟等做出的貢獻

3月12日 植樹節 孫中山逝世紀念日,以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為紀念,

4月5日 節氣清明 清明節 掃墓祭祀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 慶祝勞工運動為社會及經濟等作出的貢獻

5月4日 五四青年節 紀念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的反帝愛國學生運動

6月1日 國際兒童節 慶祝兒童福利的促進

7月1日 中國共產黨建立紀念日 紀念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8月1日 建軍節 紀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始

9月3日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紀念1945年9月2日日本與盟國簽訂降伏文書

9月10日 教師節 慶祝教師為社會做出的貢獻

10月1日 國慶節 紀念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中國農曆節日

1. 除夕——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包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4.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俱、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6.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鬆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餘下全文>>

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農曆幾月幾日

▪ 春節 ( 農曆正月初一) ▪ 元宵節 ( 農曆正月十五) ▪ 頭牙 ( 農曆二月初二) ▪ 寒食節 ( 清明節前一天) ▪ 清明節 ( 節氣清明) ▪ 端午節 ( 農曆五月初五) ▪ 七夕 ( 農曆七月初七) ▪ 中元節 ( 農曆七月十五) ▪ 中秋節 ( 農曆八月十五) ▪ 重陽節 ( 農曆九月九) 伐 冬至 ( 節氣冬至) ▪ 臘八節 ( 農曆臘月初八) ▪ 尾牙 ( 農曆臘月十六) ▪ 祭灶 ( 農曆臘月廿四) ▪ 除夕 ( 農曆十二月卅日)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各在農曆的哪一天?傳統節日的故事

主要節日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還有其它不主要節日或者少數民族節日.

1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2 元月初五,“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頗為壯觀。

3 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4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傳說,這個節日,是紀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5 立夏節 少有所聞,各家燒炒蠶豆而食,認為可兆豐年。

6 天貺節、翻經節、姑姑節 農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節”外。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

7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彝族火把節;苗族在這一天祭“土地”神;農曆六月二十五日為白族火......餘下全文>>

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與習俗丶時間(農曆)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

1.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然後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當新年來臨時,爆竹煙花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我國北方地區在此時有吃餃子的習俗,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徵生活步步高。守歲達旦,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另外,各地還有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2.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3.二月二: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4.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一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另外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拔河、鬥雞、戴柳、鬥草、打球等傳統活動。

5.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6.七夕節: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一座鵲橋,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這個美好的傳說始於漢朝,經過千餘年的代代相傳,深入人心。這一天,民間有向織女乞巧的習俗。一般是比賽穿針引線,看誰更心靈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每到七夕將至,牽牛和織女二星都竟夜經天,直至太陽升起才隱退,因而又被喻為人間離別的夫妻相會。

7.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間,因此稱中秋節。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8.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9.冬至節:冬至在我國古代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至今我國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闔家團圓。北方地區冬至有宰羊,吃餃子的習俗,南方的傳統食品有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等等。

10.臘八節: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這一天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稱“成道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吃臘八粥。最早的臘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紅小豆,後來演變的極為複雜考究,主料有白米、黃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數十種,新增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餘下全文>>

中國傳統節日按時間先後的順序

第年第一個節氣:打春

一月一日:元旦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三月八日:婦女節

三月十二:植樹節

清明節前一天:寒食

四月五日:清明節

五月一日:勞動節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六月一日:兒童節

七月一日:中國共產黨建黨日

七月七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

農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

農曆七月十三:敬老節

八月一日:中國建軍節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九月十日:教師節

十月一日:國慶節

農曆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

農曆十二月大年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20424.html?wtp=tt

農曆正月?打一中國傳統節日

春節,農曆的正月就是春節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寫日期和農曆陽曆

正月一日 第二年第一天

正月十五 元宵節

臘月三十 除夕

二月十四 情人節

三月中旬耿 清明節

五月一日 勞動節

五月初五 端午節

六月一日 兒童節

七月一日 黨的節日

八月十五 中秋節

九月九日 重陽節

十月一日 國慶節

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日期

我國的傳統節日目前主要有八個,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將每個傳統節日的日期、相關習俗、相關詩歌名句摘錄如下,供樓主參閱。

1. 除夕——農曆十二月三十(公曆2月13日)。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公曆2月14日)。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包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公曆2月28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3. 清明節——農曆二月廿一(公曆4月5日)。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公曆6月16日)。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公曆8月16日)。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俱、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公曆9月22日)。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鬆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公曆10月16日)。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絡的有賞菊賦詩、插茱萸、吃重陽糕等風俗。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

九月......餘下全文>>

中國農曆節日有哪些.

27個農曆節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冬至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農曆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農曆正月二十九:送窮日

農曆二月初一:瑤族忌鳥節

農曆二月初二:春龍節、畲族會親節

農曆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杆節

農曆三月十五:佤族播種節

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農曆四月初八:牛王誕

農曆四月十八:錫伯族西遷節

農曆五月十三:阿昌族潑水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九:瑤族達努節

農曆六月初六:壯族祭田節 、瑤族嘗新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農曆七月初七:女兒節

農曆七月十三:侗族吃新節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會、普米族轉山會

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農曆十月初一:祭祖節

農曆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曆六月十九:菩薩節

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

農曆七月十五:鬼節

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相關問題答案
農曆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農曆傳統節日?
中國全年農曆傳統節日?
農曆傳統節日?
中國陽曆傳統節日大全?
中國農曆的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的農曆時間?
農曆的傳統節日?
農曆中國傳統節日大全?
中國傳統節日農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