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有十二生肖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9日

彝族十二生肖

1月黑虎:具有王者氣質,做事沉著有條理。

2月水獺:性格如水溫柔,能感應到神祕力量。

3月鱷魚:重感情為人正派易衝動。

4月蟒蛇:注重儲存食物,愛積累財富。

5月穿山甲:直覺靈敏,自我保護意識強。

6月鹿子:喜歡安靜,喜歡長期呆在舒適溫暖的環境中。

7月岩羊:吃苦耐勞,適應能力強。

8月猿猴埂平衡感好,肢體協調,因智慧較高遇事常思考。

9月黑豹:行動敏捷,反應迅速,記仇,善報復。

10月四腳蛇:善良,熱情,無害人之心。

這是根據天天向上裡面的資料寫的。不知道是不是準確的。。。

彝族十生肖各管哪一方

贊助廣告

肯定是龍啊

掌管天下的是皇帝

真龍天子

其他生肖沒這麼大的魄力

也擔不起

中國各民族的十二生肖都是什麼啊?

(1)涼山彝族十二生肖 彝族通用十二獸歷,也叫十二屬相紀曆,彝族古代史詩《勒俄特依》和彝族民間都有有關彝族十二屬相(獸歷)來源的傳說。〖ZW(〗參見王昌富《涼山彝族禮俗》〖ZW)〗生活在四川涼山地區的彝族其年、月、日均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紀。每一獸名各紀一年,共十二年一輪,年代及年齡的計算有一個方便的口訣:“一輪十三,二輪二十五,三輪三十七,四輪四十九,五輪六十一,六輪七十三……”以此類推。涼山彝族紀月也採用十二屬相,分別以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龍月、蛇月、馬月、羊月、猴月、雞月、狗月、豬月紀一年十二個月。每月大月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月大月小根據上月月亮十五圓還是十六圓來確定 ,十五圓為小月二十九天,十六圓為大月三十天。不過各地所用的首月有別,有的地方以馬月為首月,有的地方以羊月為首月,有的地方以猴月為首月。紀日的方法也採用十二獸,十二日為一輪,不受年月(包括閏月)的限制,無限後推,永無終止。 彝族十二屬相紀曆的歷法還被應用到佔算命運的民間巫術之中,涼山彝族民間認為人與木、火、土、鐵、水五種元素關係密切,人只能與之和諧相處,才是天賦的命運。人的命運都處於五種元素與“公”“母”配合而成的十種命運之中,即“木公”、“木母”、“火公”、“火母”、“土公”、“土母”、“鐵公”、“鐵母”、“水公”、“水母”的和諧稱為“ 特補特莫”,“特”為和諧之意,“補”為陽,“莫”為陰,認為以上十種命運是和諧的陰 陽配屬。此外還將十種命運與十二屬相相配,形成“紀年週期表”,以六十年一輪的紀年 週期表來佔算人的命運。 彝族十二屬相還用於婚姻方面,彝族在擇偶與訂婚時極重視民族、等級等條件,除此之外,男女雙方生辰是否相合也很重要,民間口訣有:“兔豬羊相隨,牛蛇雞相伴,狗馬虎相合,猴龍鼠相和。”合乎上述口訣者為相合,不合也不十分嚴格,最忌屬虎者與屬雞、羊者配,諱其“虎來吃雞羊”。 (2)傣族十二生肖 據張公謹先生的觀點,大約在漢朝漢族的干支紀時法就逐步傳入傣族地區,這種干支紀時法一直沿用至今(參見張公謹《傣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至今仍是傣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方法與農曆一樣,就是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六十甲子,以這六十個數來紀年、紀日,同時還單用十二地支紀月。大概在干支傳入傣族地區後不久,漢族的十二生肖也隨 之傳了進來,傣族中各地十二生肖稍有不同,德巨集地區與漢族完全相同,西雙版納則改“豬 ”為“象”,龍為“大蛇”或“蛟”,稍有不同。傣族使用的十二生肖分別為鼠、牛、虎、 兔、大蛇、蛇、馬、羊、猴、雞、狗、象。 西雙版納等地,十二生肖與地支相配,不僅用來紀年,還用來紀月和紀日,如子年鼠骨 〖ZW(〗傣歷中“骨”為年,“血”為月,“皮”為日。〖ZW)〗、丑年黃牛骨、寅年虎骨;四月兔血、六月小蛇血、七月馬血;申日猴皮、酉日雞皮等等……。可見漢族農曆中的十二生肖在吸收到傣歷中之後 ,其使用範圍比之農曆更為廣泛。 (3)藏族十二生肖 傳統觀念認為藏族的生肖紀年法是公元七世紀時由唐文成公主出嫁松贊干布帶去的。藏族的生肖紀年,六十年為一甲子,藏語稱“回登”,為木鼠之意,藏族六十甲子便從木鼠年開始 ,相當於漢族的甲子年。藏曆生肖紀年具有將陰陽、五行、肖獸融合一體的特點,因此有“ 陰火兔年”、“陽土龍年”、“陽金猴年”之類的叫法。 藏曆生肖紀年與陰陽、五行的具體配合與十天干有對應關係,以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以上五對,每對中前者為陽,後者為陰。藏曆紀年雖沒有明確標明天干地支......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十二生肖到底是怎麼來的,起源於什麼呢?

1、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關十二生肖的起源,歷代學者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生肖與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傳說時代,《史記》中所載黃帝“建造甲子以命歲”,“大撓作甲子”就是這類說 法的反映,學者們認為這裡所說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 ——清代學者趙翼則認為生肖最早源於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他在《陔餘叢考》中說:“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參見清·趙翼《陔餘叢考》)。 ——有的學者甚至持生肖外來說的觀點,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 倫傳入中國的,持這種觀點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幹》中講“ 十二肖象於巴比倫、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無出於西紀後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漢時西域諸國,仿巴比倫之十二宮而制定之,再向四周傳播者也。”認為生肖為中東地區居民模仿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而制定,其傳入中國的時間,當在漢武帝通西域之時。 2、以上觀點見仁見智,但大量的文獻資料證明,生肖的確起源於中國,是華夏先民動物崇拜、圖騰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學的結晶。 關於十二生肖的記載,現有文獻資料中,以《詩經》為最早。《詩經·小雅·吉日》裡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這是將午與馬相對應的例子。可見在春秋前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的對應關係已經確立並流傳。 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的竹簡,進一步證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後已存在。出土竹簡的《日書》甲種有一章標題為《盜者》,其內容為占卜盜者相貌特徵,其中記載有:“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原文脫漏〕盜者男子,青赤色……已,蟲也,盜者長而黑蛇目。午,鹿也,盜者長頸小哘,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鬚耳。申,環也,盜者圓面……” 《日書》中所記十二生肖大體近似於現在流行說法。據考證,睡虎地十一號墓下葬於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產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時期。學者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關於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較系統的記載。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說法完全一致的是東漢王充的記載,王充《論衡·物勢》載: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動物談到了十一種,唯獨缺了辰龍。該書《言毒篇》說:“辰為龍,已為蛇。辰、已之位在東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齊了,且與現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屬完全相同,這的確算是古文獻中關於生肖的較早的最完備的記載。。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齊書·五行志》中已經有具體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稱屬某種動物的記載。南朝·陳·詩人沈炯,曾創作了一首十二屬相詩,其言曰: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慄羞芳果,雞砧引清杯。 狗其懷物外,豬蠡窅悠哉。” 這首十二屬相詩明顯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動物的順序寫成的,說明當時十二生肖已為人們所十分熟悉。 從以上文獻記載可以明確生肖文化的源頭在中國。以上文獻中已證明早在春秋時期我國便有有關生肖的記載(《日書》、《詩經》),說明生肖的產生以及生肖與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漢以前就產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產生於我國本土的一種古老文化。 3、那麼生肖的由來究竟是怎樣的呢? ——部分學者認為生......餘下全文>>

十二生肖有哪些 30分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耽用於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在多個國家和民族被廣泛使用。有諸多詩人寫有描繪十二生肖的詩詞。同時,十二生肖還被用於中藥藥材和動畫片名稱。

12生肖是什麼

生肖的由來

[編輯本段]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關十二生肖的起源,歷代學者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生肖與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傳說時代,《史記》中所載黃帝“建造甲子以命歲”,“大撓作甲子”就是這類說法的反映,學者們認為這裡所說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清代學者趙翼則認為生肖最早源於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他在《陔餘叢考》中說:“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參見清·趙翼《陔餘叢考》)。有的學者甚至持生肖外來說的觀點,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倫傳入中國的,持這種觀點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幹》中講“ 十二肖像於巴比倫、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無出於西紀後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漢時西域諸國,仿巴比倫之十二宮而制定之,再向四周傳播者也 。”認為生肖為中東地區居民模仿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而制定,其傳入中國的時間,當在漢武帝通西域之時。以上觀點見仁見智,作者不敢主觀判斷是非,但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證明,生肖的確起源於中國,是華夏先民動物崇拜、圖騰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學的結晶。

關於十二生肖的記載,現有文獻資料中,以《詩經》為最早。《詩經·小雅·吉日》裡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這是將午與馬相對應的例子。可見在春秋前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的對應關係已經確立並流傳。 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的竹簡,進一步證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後已存在 。出土竹簡的《日書》甲種有一章標題為《盜者》,其內容為占卜盜者相貌特徵,其中記載 有:“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 ,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原文脫漏〕盜者男子,青赤色……巳,蟲也 ,盜者長而黑蛇目。午,鹿也,盜者長頸小哘,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鬚耳。申,環也,盜者圓面……”

上面說到"未,馬也,盜者長鬚耳",是不是對應錯了?按照地支與十二生肖的順序,未應該對應羊吧?

《日書》中所記十二生肖大體近似於現在流行說法。據考證,睡虎地十一號墓下葬於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產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時期。學者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關於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較系統的記載。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說法完全一致的是東漢王充的記載,王充《論衡·物勢》載: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巳,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動物談到了十一種,唯獨缺了辰龍。該書《言毒篇》說: “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齊了,且與現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屬完全相同,這的確算是古文獻中關於生肖的較早的最完備的記載。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齊書·五行志》中已經有具體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稱屬某種動物的記載。南朝·陳·詩人沈炯,曾創作了一首十二屬相詩,其言曰: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慄羞芳果,雞砧引清杯。

狗其懷物外,豬蠡窅悠哉。”

這首十二屬相詩明顯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動物的順序寫成的,說明當時十二生肖已為人們所十分熟悉。

從以上文獻記載可以明確生肖文化的源頭在中國。依據生肖外來說的觀點,生肖是漢代由中東......餘下全文>>

十二生肖和什麼有關係

十二生肖是記人的生年屬相的,亦稱十二屬相,用以紀年、紀月、紀日或紀時辰時,則稱十二獸歷。十二生肖(獸歷)廣泛流行於亞洲諸民族及東歐和北非的某些國家之中,幾乎是一個具有世界性的民俗事象。

十二生肖(獸歷)的構成及順序,各個民族或國家不盡相同。現今漢、回、藏、哈尼、畲、拉祜、納西、阿爾泰語系諸民族以及朝鮮、韓國、日本的十二生肖(獸歷),在構成及順序上完全一致,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有些民族的十二生肖(獸歷)因地區不同而有別,如黎族大多數地區的十二生肖(獸歷)與前相同,而毛道黎族則以“蟲”代“虎”,以“貓”代“兔”,以“魚”代“蛇”,以“肉”代“馬”,以“人”代“羊”;大部分地區彝族的十二生肖(獸歷)與前相同,而云南哀牢山彝族的十二生肖(獸歷)名稱及順序為:虎、兔、穿山甲(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除有一處不同(現也有以“龍”代“穿山甲”的說法)外,排序亦與前有異。哀牢山彝族之所以以“虎”為先,據說是因為其自認為是虎的子孫,尊母虎為其始相。每三年舉行一次的祭神大典,要選在虎月(首月)的第一個虎日,在當地的母虎神廟舉行。家家門上且都要繪以虎形,以示對虎的尊崇。正為此,才有了這樣的排序。如若將其按序前推或後移,仍與前同。而桂西彝族的十二生肖(獸歷)則為:龍、鳳、馬、蟻、人、雞、狗、豬、雀、牛、虎、蛇;德巨集地區傣族的十二生肖(獸歷)與前相同,而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又改“豬”為“象”,改“龍”為“蛟”或“大蛇”,改“羊”為“蟻”。

此外,有些國家十二生肖(獸歷)的名稱亦與前頗有不同,如越南以“貓”替換了“兔”;印度的為:鼠、牛、獅、兔、龍、蛇、馬、羊、猴、金翅鳥、狗、豬;古巴比倫的為:牡牛、山羊、獅、驢、蜣螂、蛇、犬、貓、鱷、紅鶴、猿、鷹;埃及與希臘的與古巴比倫的基本相同,只是以“蟹”取代了“蜣螂”[1]。其“獅”、“蛇”的排序與印度的相同,且均是以“紅鶴”代替了“金翅鳥”[2]。其他民族或國家的十二生肖(獸歷)位於其“獅”這一序位的為“虎”,位於其“紅鶴”序位的為“雞”。也即是說,位於前一序位的均為猛獸,而位於後一序位的均為禽類。由此推測,全世界的十二生肖(獸歷)當有著同一起源。

十二生肖當起源於十二獸歷,由來甚為古遠。從地域上看,埃及、巴比倫、印度及中國等四個亞非文明古國恰好均在其流行的範圍之內。其流傳的區域雖廣達亞、歐、非大陸,但主要集中於亞洲。由此,我們有理由推斷,這一文化當起源於亞洲的某一民族,其後始逐步擴散,而先後為這一廣大地區的諸多民族所接受。然而,最初究竟為哪個民族所創,至今卻仍是個不解之迷。

十二生肖是怎麼來的?

十二生肖源於何時,今已難於細考。長期以來,不少人將《論衡》視為最早記載十二生肖的文獻。《論衡》是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論衡·物勢》載:"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刀。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種生肖,所缺者為龍。該書《言毒篇》又說:"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這樣,十二生肖便齊全了,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的配屬如此完整,且與現今相同。

生肖為何取數十二:《周禮·春官·馮相氏》載:"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時間的分割以十二累進,一紀十二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日十二時辰。《國語·晉語四》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說,《後漢書·荀爽傳》:"故天子娶十二婦,天之數也;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農架地區發現了漢族創世史詩《黑暗傳》。其中有一個講述干支來歷的故事:"開天闢地之初,玄黃騎著混沌獸遨遊,遇到女媧。女媧身邊有兩個肉包,大肉包裡有十個男子,小肉包裡有十二個女子。玄黃說:'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來治理乾坤的。'於是,為他們分別取名,配夫妻,成陰陽。男的統稱天干,女的則為地支。"這一創世神話故事,講干支,講玄黃神、女媧神,講乾坤陰陽,將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遠。

天乾地刊,古代歷來以天為主、地為從。十天干又叫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則別稱十二子。漢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橈採五行之情,佔鬥綱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橈是黃帝時代的大臣,這裡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數。干與支按順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為第六十對,正好乾、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開始,這一迴圈稱為一個甲子。其中,每個天干出現六次,每個地支出現五次。

十二生肖的產生,有著天文學的背景。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著寒暑交替的迴圈往復。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載:"女真舊絕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青為一歲也。"宋代孟珙《蒙韃備錄》也記:"其俗每草青為一歲,有人問其歲,則曰幾草矣。"年又有觀天者發現月亮盈虧週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的長短,發現十二次月圓為一歲,這一發現,是初期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視為傳達天意的"天之大數"。天干需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就非"十二"莫屬了。

子鼠丑牛……戌狗亥豬。天下動物很多,古人為何選擇了這十二種動物為屬相?

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鬆霞館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闢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醜屬牛。人生於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於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餘下全文>>

12生肖分別是什麼?

十二生肖的由來流傳著一個神話傳說:

說玉皇大帝想選出12種動物作為代表,然後他就派神仙下凡跟動物們說了這件事,又定了時間在卯年卯月卯日卯時到天宮來競選,來的越早的排的越吞靠前,後面的排不上。而那個時候的貓和老鼠還是好朋友。貓愛睡覺但他也想被選上,所以就叫老鼠到時候叫他。可是老鼠一轉頭就忘記了。老鼠去找老牛,說他起得早跑得快,叫牛到時候帶帶他。老牛答應了。

那個時候的龍是沒有犄角的,而雞是有犄角的。龍就跟雞說,雞已經很漂亮了,用不著犄角,叫雞借他。雞一聽龍的奉承,很高興,就把犄角借給了龍,並叫龍競選後記得按時還他。龍滿口答應了。

到了卯年卯月卯日卯時,眾動物紛紛趕向天宮,而貓還在睡覺 。

鼠坐在牛的背上。到達天庭後,老鼠“蹭”的一跳。玉皇大帝就說老鼠最早到達,讓老鼠排第一;老牛排第二;老虎也隨後到了,排第三;兔子也到了,排第四;龍來得很晚,但他個兒大,玉皇大帝一眼就看到了他,並看他這麼漂亮,就讓他排第五,還說讓他的兒子排第六,可龍很失望,因為他兒子今天沒來。這時後面的蛇跑來說:“他是我乾爸我排第六!我排第六!”蛇就這麼排了第六;馬和羊也到了,他倆你讓我我讓你的:馬兄你先,羊兄你先,他們推來推去的,玉皇大帝看他們這麼有禮貌,就讓他們排了第七第八;猴子本來排三十幾的,可是他憑自己會跳,就拉著天上的雲朵跳到了前面,排到了第九;接著雞狗豬也紛紛被選上。

競賽結束後貓才醒來,老鼠剛回家就被貓滿世界的追……

競賽結束後龍來到大海邊,看到有犄角的他比以前漂亮多了,就不準備還雞了。為了躲雞,他從此就消失在人間,而雞很氣憤於是他從此以後天天一大早的起來對著大海喊:快還我!快還我!母雞就喊:快還他!快還他!小雞也叫:還!還!

關於十二生肖的由來,歷史上的記載是: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以動物紀年的方法最初起源於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遊牧的少數民族中。《唐書》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據學家趙翼在《陔餘叢考》中考證雲:“益北狄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至漢時呼韓邪(單于)款塞人居五原,與齊民相雜,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十二生肖最早見於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車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又見於《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十二生肖之說,究竟產生於何時?有史料雲:它最晚應形成於漢代。其依據是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雲:“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種生肖名。加上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有“吳在辰,其位龍。”恰好補上了“辰龍”,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見在東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至於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北史《宇文護傳》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內容是:“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由此可見當時民間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生年了。

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間,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第11號秦墓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上千支竹簡。其中《日出·盜者》清楚地記載著用生肖占卜盜賊相貌特徵的文字。這一奇蹟的出現,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為第十一號秦墓,據考證葬於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說:我們的祖先用生肖紀年,遠在秦始皇稱帝之前就開始了,而且具體地指出“始於夏,流傳於商周。”但如何引證,恐尚待史學和文物學者進......餘下全文>>

少數民族的十二生肖是什麼傳說

在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裡,生肖不是漢民族的專利,許多少數民族都使用十二生肖紀年。首先我們來看看各民族十二生肖對照表。

各族十二生肖對照表

桂西彝族

十二獸:龍、鳳、馬、蟻、人、雞、狗、豬、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

十二獸:虎、兔、穿山甲、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川滇黔彝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海南黎族

十二獸:雞、狗、豬、鼠、牛、蟲、兔、龍、蛇、馬、羊、猴

雲南傣族

十二獸:鼠、黃牛、虎、兔、大蛇、蛇、馬、山羊、猴、雞、狗、象

廣西壯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蒙古族

十二獸: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新疆維吾爾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猴、雞、狗、豬

柯爾克孜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狐狸、雞、狗、豬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如蒙古、壯、部分彝族的十二生肖受漢族影響,與漢族基本一致。但有的民族在接收漢族生肖文化的同時又產生了一些變異,哀牢山彝族同胞在十二生肖系列中,以穿山甲佔據了龍的位置;新疆柯爾克孜族十二生肖中以魚代龍、又以狐狸代猴;海南黎族同胞以十二生肖紀日,其次序以雞起首,猴煞尾;生活在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以黃牛代替牛,以山羊代羊,亥的屬相不是豬而是象。從以上變化中大致可以看出,各民族在選擇十二生肖動物時,由於生存環境的不同、物種的不同,選擇了最親近的動物作為生肖動物,從而給生肖文化帶來了一定的差異。除了在生肖動物選擇上的變異外,少數民族還形成各自不同的紀年、紀日方法,同時產生了許多與生肖有關的民俗。

(1)涼山彝族十二生肖

彝族通用十二獸歷,也叫十二屬相紀曆,彝族古代史詩《勒俄特依》和彝族民間都有有關彝族十二屬相(獸歷)來源的傳說(參見王昌富《涼山彝族禮俗》)。生活在四川涼山地區的彝族其年、月、日均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紀。每一獸名各紀一年,共十二年一輪,年代及年齡的計算有一個方便的口訣:“一輪十三,二輪二十五,三輪三十七,四輪四十九,五輪六十一,六輪七十三……”以此類推。涼山彝族紀月也採用十二屬相,分別以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龍月、蛇月、馬月、羊月、猴月、雞月、狗月、豬月紀一年十二個月。每月大月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月大月小根據上月月亮十五圓還是十六圓來確定,十五圓為小月二十九天,十六圓為大月三十天。不過各地所用的首月有別,有的地方以馬月為首月,有的地方以羊月為首月,有的地方以猴月為首月。紀日的方法也採用十二獸,十二日為一輪,不受年月(包括閏月)的限制,無限後推,永無終止。

彝族十二屬相紀曆的歷法還被應用到佔算命運的民間巫術之中,涼山彝族民間認為人與木、火、土、鐵、水五種元素關係密切,人只能與之和諧相處,才是天賦的命運。人的命運都處於五種元素與“公”“母”配合而成的十種命運之中,即“木公”、“木母”、“火公”、“火母”、“土公”、“土母”、“鐵公”、“鐵母”、“水公”、“水母”的和諧稱為“特補特莫”,“特”為和諧之意,“補”為陽,“莫”為陰,認為以上十種命運是和諧的陰陽配屬。此外還將十種命運與十二屬相相配,形成“紀年週期表”,以六十年一輪的紀年週期表來佔算人的命運。

彝族十二屬相還用於婚姻方面,彝族在擇偶與訂婚時極重視民族、等級等條件,除此之外,男女雙方生辰是否相合也很重要,民間口訣有:“兔豬羊相隨,牛蛇雞相......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彝族有十二生肖嗎?
彝族有十二生肖?
美國有十二生肖嗎?
外國人有十二生肖嗎?
韓國有十二生肖嗎?
外國有十二生肖嗎?
外國也有十二生肖嗎?
彝族的十二生肖?
日本有十二生肖嗎?
國外有十二生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