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趙的人有多少?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世界上姓趙的有多少人

10000000人左右把

姓趙的人有多少啊

約4350萬人

全國姓趙的有多少人

你也姓趙啊

中國姓趙 人數有多少

最“成功丹的是那麼幾個大姓,比如:李、王、張、劉、趙、朱等,如今前3個姓每一個姓的人數都超過了總人口的7%,劉姓人數超過5%,趙姓超過2%。朱姓超過1%。趙姓超過2%。也就是說中國13億人口 姓趙的佔0.26億人

姓趙的在中國有多少人口?

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總人口大約有2670萬,趙姓人口第一大省是河南。

贊助廣告

歷史上姓趙的人

趙姓是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在全國分佈較廣的姓氏。趙姓的血緣祖先是少皋金天氏,血緣始祖是伯益。趙姓是中國的一個大姓,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據歷史記載,趙姓的血緣祖先是上古時期五帝之一少昊金天氏。傳說,少昊的女兒女修因吞玄鳥卵而生皋陶。皋陶的第十四世孫造父生活在周朝,因善於馴馬和駕車,深得周穆王的寵愛。後由於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亂中及時駕車護送周穆王回京城,周穆王就賜給造父趙城(在今山西洪桐)作為封邑,造父的後世子孫以封邑趙城作為姓氏,形成趙姓。由此,中華民族姓氏大家族中最早的一支—趙姓形成。

贊助廣告

另有學者認為:趙姓出自嬴姓,形成於西周,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為顓頊帝裔孫,被舜賜姓嬴。造父為伯益的9世孫,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馬車的能手。周朝末年,造父的第七世孫叔帶因受排擠,率領部分宗族投奔晉國,而沒有遷往晉國的趙氏宗族仍居住在趙城。從此,趙姓不但在晉國紮下根來,而且逐漸昌盛壯大,“三家分晉”後所建立的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趙國被秦滅亡後,趙姓出現了兩大分支—天水趙氏和涿郡趙氏。趙國末代郡王趙嘉被秦始皇遷往西戎,趙姓一部分隨之遷往甘肅,居住在天水,形成天水趙氏;趙悼襄王之子趙遷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縣),其後裔在漢時又自房陵遷居到涿郡蠡(li立)吾(今河北博野),形成趙姓另一支派———涿郡趙氏。此後趙氏又不斷向外擴充套件,甚至到了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明時《百家姓》的統計中趙姓排在了第15位。到了宋代,趙姓在《百家姓》中居第一位。2006年前,趙姓全國總人口有2000多萬人。按人口比例,趙姓為中國的第七大姓。2007年,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公佈:全國姓氏人口總數在2000萬人以上的姓有10個,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趙姓是分佈很廣、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4.29%,按人口比例,為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第八大姓。

趙姓名人不勝列舉,春秋時有晉國的趙勇,戰國時有名將趙奢、平原群趙勝、秦宰相趙高。西漢有趙嬰棋,關內侯趙廣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營平候趙充國,年逾七十猶馳馬破敵。三國時有名將趙雲。唐代,苗族人國珍任工部尚書,也姓趙。宋代趙氏立國曆經320年,為帝王者有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匡義、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等,還有名宰相趙普,西夏國君李元昊出自党項羌族,也被宋太祖賜姓為趙。元代有著名書畫家趙孟俯等。明代有吏部尚書趙南星,清代有書畫家、篆刻家趙之謙等。近代以來,趙姓名人更多,如作家趙樹理、詩人趙樸初、藝術家趙丹等,都為世人所熟知。中國人民解放軍有12位趙姓當代將軍。他們分別是趙可銘上將,(-——),湖北省武漢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8年晉升為中將軍銜,2004年6月20晉升為上將軍銜。趙南起上將,(-——),朝鮮族。吉林省吉林(今永吉)縣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趙坤中將(1929-——),江蘇省豐縣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趙昭中將(1923-2004),原名趙明發,筆名趙鬆,河北省安國縣(現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2004年11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趙先順中將(1924-2002),河南省永城縣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2002年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8歲。趙興元中將(1925-——),山東省濟南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趙國臣中將 (1935-1994),遼寧省綏中縣人。1993年晉升中將軍銜。1994年9月27日因病逝世,終年59歲。趙炳耀中將 (),山東省萊陽縣人。1990年晉升中將軍銜。19......餘下全文>>

姓趙有多少人口 20分

很多

姓趙的名人有哪些

趙衰(?-前622),春秋時晉國卿。即趙成子,字子餘,亦稱成季、孟子餘。隨從公子重耳(即晉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即位,多得從者之力,他和狐偃尤稱首功。任原大夫,亦稱原季。後任新上軍之將和中軍之佐,敗秦師於彭衙。曾推薦先軫、欒枝等人,幫助文公建立霸業。

趙盾,春秋時晉國執政。即趙宣子。趙衰之子。前622年,代其父為晉國執政。襄公死,他開始擬立襄公弟雍,後太子母繆嬴不讓,復立太子,即靈公。執政期間,數與秦戰。前607年,其弟趙穿以兵殺靈公,太史董狐直書:“趙盾弒其君”。同年,使其弟趙穿迎立襄公弟黑臀為君。即晉成公。

趙武(?-前541),春秋時晉國大夫、將領。即趙文子,亦稱趙孟,趙朔子。晉景公討滅趙氏,他隨母莊姬(晉成公女)畜養於公宮。後被繼立為趙氏後嗣,歷任新軍、上軍之將,後執晉國政。晉平公十二年(前546)與楚屈建(即子木)主持弭兵之會。

趙鞅(?-前477),春秋末年晉國正卿。即趙簡子,又稱趙孟。景叔之子。任晉卿,長期執掌國政。其時六卿強大,公室益卑,前514年誅滅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為十縣,六卿各令其族為大夫。其後六卿內部互相兼併,以兵擊敗範氏、中行氏。前494年圍範氏、中行氏於朝歌,次年,在鐵地誓師,擊敗護送糧餉給範氏、中行氏的鄭兵,範氏、中行氏遂奔齊。趙氏封地進一步擴大,為此後趙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趙雍(?-前295),戰國時趙國君主。即趙武靈王。肅侯子。前325年即位,以為應“隨時製法,因事制禮”。親自提倡“胡服騎射”(《史記·趙世家),移風易俗,改革軍制,國力漸強。先後滅中山,破林胡,敗樓煩,拓地至燕、代。並先後助立燕公子職為王(燕昭王)、秦公子稷為王(秦昭王)。後讓位給少子何,自號“主父”,引起內亂,被困沙丘(河北平鄉)宮,餓死。

趙括(?-前260),戰國時趙將。別名馬服子,馬服君趙奢之子。空談其父所傳兵法,實際不會指揮作戰。把國王賞賜金帛,買進上好宅田。趙孝成王六年(前260),趙中秦反間計,用他代廉頗為將,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舉出擊,被秦將白起包圍,突圍不成,被射死。趙軍四十萬都被俘坑死。

趙勝(?-前251),即平原君,戰國四君子之一。趙國宗室大臣。惠文王弟。任趙相,禮賢下士,門客雲集。惠文王死,相孝成王,封邑東武城(今河北故城西南)。秦軍圍困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勝散盡家財,遣使、門客毛遂告援魏、楚,堅守三年,遂解圍。

趙奢,戰國時趙將。初任趙田部吏,主治國賦。後任將軍,善於用兵。前210年秦軍進攻閼與(今山西省和順縣,位昔陽縣南),他奉命增援,先偵察敵情,繼以急行軍馳奔前線,居高臨下,大破秦軍,因功封馬服君。

趙高(?-前207),秦宦官。本趙國人。以母受刑為官奴婢,兄弟數人亦被宮刑。秦始皇以他通獄法,任為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親近秦始皇少子胡亥。公元前210年,始皇死,與李斯偽造遺詔,逼使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胡亥為二世皇帝。任郎中令,居中用事,控制朝政,掌握大權。後殺李斯,任中丞相;不久又殺二世,立子嬰為秦王。旋為子嬰所殺。一說“趙高兄弟皆生隱宮”,即秦律的“隱官”,系在隱蔽處工作的工匠。

趙充國(前137-前52),西漢名將。上邽(今甘肅天水西南)人。字翁孫。善騎射,好兵法,有謀略,知夷事。武帝時,以擊匈奴功,拜中郎將。後與霍光定策,迎立宣帝,封營平侯。西羌叛,充國自請徵之,至金城圖上方略,旋即招降罕並,擊破先零,復奏陳屯田十二,便為儲糧制敵計。會帝別遷將破羌,後回裡,卒諡壯。

趙佗(?-前137),南越國王。真定(河北正定)人。亦稱尉佗。秦時為南......餘下全文>>

姓趙的從古至今最壞的人有幾個

趙姓多半是好人,祖先為忠厚之人,少有壞人

相關問題答案
近年姓趙的人有多少?
姓趙的人有多少?
姓胡的人有多少?
姓田的人有多少?
中國姓蕭的人有多少?
姓魯的人有多少?
姓錢的人有多少?
姓魏的人有多少?
姓印的人有多少?
姓侯的人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