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小暑的詩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描寫小暑的詩句。

小暑

烈日炎炎暑氣近,江岸山川綠正濃。

蟬鳴聲聲唱夏苦,行人避熱尋綠蔭。

關於小暑的古詩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週五聲調曲·羽調曲·三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眾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跡。四海合德堯臣。

朝陽棲於鳴鳳。靈畤牧於般麟。

雲玉葉而五色。月金波而兩輪。

涼風迎時北狩。小暑戒節南巡。

山無藏於紫玉。地不愛於黃銀。

雖南征而北怨。實西畧而東賓。

既永清於四海。終有慶於一人。

贊助廣告

有關小暑的詩句(三)

《苦熱》

【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有關小暑的詩句(四)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頻

卻憶涼堂坐,明河幾度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國曾重講,雲林半舊遊。

此來看月落,還似道相求。

有關小暑的詩句(五)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 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有關小暑的詩句(六)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贊助廣告

遠山依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有關小暑的詩句(七)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韶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

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有關小暑的詩句(八)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有關小暑的詩句(九)

《納涼》

【北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餘下全文>>

關於小暑的古詩詞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夏夜嘆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絕對原創!

關於小暑的古詩 要兩首【帶詩意】

苦熱

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詩意:突然暖暖的熱風到了,原來是循著小暑的節氣而來。竹子的喧譁聲已經表明大雨即將來臨,山色灰暗彷彿已經聽到了隆隆的雷聲。正因為炎熱季節的一場場雨,才有了門戶上潮溼的青靄和院落裡蔓生的小綠苔。鷹感陰氣,乃生殺心,學習擊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則遠飛而在野矣,肅殺之氣初生,則在穴感訂深則在野而鬥。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詩意】: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披散頭髮今夕恰好乘涼,開窗閒臥多麼清靜舒暢。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

有關小暑的詩詞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苦熱》

【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頻

卻憶涼堂坐,明河幾度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國曾重講,雲林半舊遊。

此來看月落,還似道相求。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 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依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韶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

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納涼》

【北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

《夏夜追涼》

【南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 ,

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 ,

時有微涼不是風。

《桑茶坑道中》

【南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

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

一牛吃過柳陰西。

《中伏日妙覺寺避暑》

【北宋】梅堯臣

紺宇迎涼日,方床御綌衣。

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

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餘下全文>>

描寫小暑的詩句“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中,第一句“一碗分來百越春”是什麼意思? 10分

第二種。你都知道了還問。

描寫節氣的詩句

一、立春

立春詩

(宋)朱淑貞

停杯不飲待春來,和氣先春動六街。

生菜乍挑宜捲餅,羅幡旋剪稱聯釵。

休論殘臘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諧。

從此對花並對景,盡拘風月入詩懷。

二、雨水

《七絕·雨水時節》

郊嶺風追殘雪去,坳溪水送破冰來。

頑童指問雲中雁,這裡山花那日開?

三、驚蟄

觀田家

唐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四、春分

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五、清明

寒食上冢

宋 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六、穀雨

《七言詩》

清 鄭板橋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七、立夏

寓言二首

賈至

春草紛碧色,佳人曠無期。

悠哉千里心,欲採商山芝。

嘆息良會晚,如何桃李時。

懷君晴川上,佇立夏雲滋。

凜凜秋閨夕,綺羅早知寒。

玉砧調鳴杵,始搗機中紈。

憶昨別離日,桐花覆井欄。

今來思君時,白露盈階漙。

聞有關河信,欲寄雙玉盤。

玉以委貞心,盤以薦嘉餐。

嗟君在萬里,使妾衣頻寬。

八、小滿

吳藕汀詩

小滿

詩畫/吳藕汀

白桐落盡破簷牙,

或恐年年梓樹花。

小滿田塍尋草藥,

農閒莫問動三車。

九、芒種

五律 芒種節

芒種忙忙割,農家樂啟鐮。

西風烘穗海,機械刈禾田。

稅賦千年免,糧倉萬戶填。

麥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巔。

十、夏至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十一、小暑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 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十二、大暑

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

杜甫.唐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無行舟。

千室但掃地,閉關人事休。老夫轉不樂,旅次兼百憂。

蝮蛇暮偃蹇,空床難暗投。炎宵惡明燭,況乃懷舊丘。

開襟仰內弟,執熱露白頭。束帶負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當清霜飛,會子臨江樓。載聞大易義,諷興詩家流。

蘊藉異時輩,檢身非苟求。皇皇使臣體,信是德業優。

楚材擇杞梓,漢苑歸驊騮。短章達我心,理為識者籌。

十三、立秋

立秋

唐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十四、處暑

《長江二首》

年代:宋 作者: 蘇泂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餘下全文>>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這6個節氣有關的古詩,必須省題目,作者:朝代。

立夏:鬥指東南.太陽黃經為45°.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旺盛大.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小滿:鬥指甲.太陽黃經為60°.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芒種:北斗指向已.太陽黃經為75°.這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種前後,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溼,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黴,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叫“黴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迴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心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生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小暑:鬥指辛.太陽黃經為105°.天氣已經很熱,但不到是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大暑:鬥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尋立夏丶小滿、芒種丶夏至、小暑、大暑節氣有關古詩,要有題目,作者,朝代

立夏》

年代:宋 作者: 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相關問題答案
描寫小暑的詩句?
描寫大暑的詩句?
描寫驚蟄的詩句?
描寫芒種的詩句?
描寫雞年的詩句?
描寫大寒的詩句?
描寫白露的詩句有哪些?
小暑的詩句?
描寫夏至的詩句?
描寫秋分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