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婁的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歷史上的婁姓名人叫什麼?

婁姓歷史名人:

婁 敬

因建議劉邦入都關中有功,被賜姓劉。漢高祖劉邦被匈奴打敗後,他曾提出“和親”政策,被劉邦採納。

婁 圭

婁圭:字子伯,東漢末南陽人。初依劉表,後歸曹操,戰馬超,建議夜建土城,倒水凍之,大敗馬超,圭功最多,曹操慨嘆已計不及圭,後以恃舊不遜被殺。

婁 昭

字菩薩,代郡平城人也,武明皇后之母弟也。祖父提,雄傑有識度,家僮千數,牛馬以谷量。性好周給,士多歸附之。魏太武時,以功封真定侯。父內幹,有武力,未仕而卒。昭貴,魏朝贈司徒。齊受禪,追封太原王。

婁太后

名昭君,北齊代郡平城(今大同)人,鮮卑族人,贈司徒婁內幹之女,太原王婁昭的姐姐,北齊神武帝高歡的皇后,文宣帝高洋、文襄帝高澄、孝昭帝高演的生母。

贊助廣告

婁 逞

南朝齊東陽人,女扮男裝,遍遊公卿間,官至揚州議曹從事。後事發被驅歸籍。

婁師德

唐朝大臣。曾任監察御史,應詔從軍,功吐蕃,八戰八捷。後官至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掌管朝政,總管邊要達30年之久。為人寬厚,能容人。他的弟弟當了代州刺史,要赴任時,他問:“容寵已極時,你怎樣避免別人的嫉妒呢?”他弟弟說:“如果有人吐唾沫在我臉上,我抹掉就算了。”他說:“不要抹掉,要心平氣和地讓唾沫自己幹掉。”

婁殿邦

唐朝名將。曾任徐州總戎之職,鎮江南徐州沛縣,唐僖宗乾符三年,奉旨隨大將軍楊端平蠻入播,婁殿邦為副將,駐守遵桐連界之高巖山黑神埡,其後婁殿邦之子婁珊,樑宗理之子樑關繼承父業鎮守黑神埡,再後婁珊、樑關奉令南征,在安順一帶立業。黑神埡一帶百姓懷念與婁珊、樑關駐軍的魚水之情,逐將黑神埡更名為“婁珊關”,後稱之為“婁山關”。

贊助廣告

婁 僧

宋代承天寺僧人,中指有七節。時仁宗趙禎剛出世,啼哭不止,知婁僧有奇術,遂召入宮。僧按幼主頭頂,曰:“莫叫,莫叫,何以當初莫笑。”哭聲乃止。

婁寅亮

溫州永嘉人,宋代官吏。徽宗進士,高宗紹興元年召赴行在,上疏言宗社大計,擢為監察御史,後為奸相秦檜所惡,罷官。

婁南良

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宋代官吏。度宗進士,歷吉州法曹,調宜黃簿,為政練達。與弟婁文輔、子婁志淳皆以德名,與臨川饒氏並稱家世儒雅忠厚者。

婁 機

嘉興(今屬浙江)人,宋代官吏。出身進士,為官守法度,惜名器,稱獎人才,不遺寸長,官至資政殿學士,著有《班馬字類》。

婁仲英

元代畫家,善山水,《山居圖》頗為有名。

婁 謙

江西上饒人,明代大臣。成化進士,提督學政時躬自施教,士子受其影響,學風得正,累遷四川布政使。

婁 堅

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明代學者。經明行修,學者推為大師,不仕,工書法。詩清新,為嘉定四先生之一,有《學古緒言》。時人合唐時升、陳嘉燧、李流芳及婁堅詩刻,謂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婁 諒

明代著名理學家。字克貞,上饒人。少有志絕學。聞吳與弼在臨川,往從之。一日,與弼治地,召諒往視,雲學者須親細務。諒素豪邁,由此折節。雖掃除之事,必身親之。景泰四年舉於鄉。天順末,選為成都訓導。尋告歸,閉門著書,成《日錄》四十卷、《三禮訂訛》四十卷。謂《周禮》皆天子之禮,為國禮。《儀禮》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禮,為家禮。以《禮記》為二經之傳,分附各篇,如《冠禮》附《冠義》之類。不可附各篇者,各附一經之後。不可附一經者,總附二經之後。其為諸儒附會者,以程子論黜之。著《春秋本意》十二篇,不採三傳事實,言:“是非必待三傳而後明,是《春秋》為棄書矣。”其學以收放心為居敬之門,以何思何慮、勿忘勿助為居敬要旨。然其時胡居仁頗譏其近陸子,後羅欽順亦謂其似禪學雲。

王陽明曾向他求教,並得到“聖人可學而致之”的啟迪。

婁 忱

明代學者,兵......餘下全文>>

婁姓的歷史名人

明代著名理學家。字克貞,上饒人。少有志絕學。聞吳與弼在臨川,往從之。一日,與弼治地,召諒往視,雲學者須親細務。諒素豪邁,由此折節。雖掃除之事,必身親之。景泰四年舉於鄉。天順末,選為成都訓導。尋告歸,閉門著書,成《日錄》四十卷、《三禮訂訛》四十卷。謂《周禮》皆天子之禮,為國禮。《儀禮》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禮,為家禮。以《禮記》為二經之傳,分附各篇,如《冠禮》附《冠義》之類。不可附各篇者,各附一經之後。不可附一經者,總附二經之後。其為諸儒附會者,以程子論黜之。著《春秋本意》十二篇,不採三傳事實,言:“是非必待三傳而後明,是《春秋》為棄書矣。”其學以收放心為居敬之門,以何思何慮、勿忘勿助為居敬要旨。然其時胡居仁頗譏其近陸子,後羅欽順亦謂其似禪學雲。王陽明曾向他求教,並得到“聖人可學而致之”的啟迪。 婁乃鳴,中國導演,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1984年進入全總話劇團。1994年至200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小品總導演。婁勤儉 :男,漢族,1956年12月生,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人,1973年8月參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研究員級高階工程師。2012年12月21日,出任陝西省代省長。2013年1月31日當選陝西省省長。婁樞 婁少昆 婁光軫 婁鍾 婁凝先 婁師白 婁爾康 婁爾行 婁傅義 婁際成 婁康後 婁澤溥 婁成後 婁殿英 婁世棠 婁玉敏 婁珊

姓婁的歷有什麼名人?

婁同源於姒姓,黃帝歷五世而生禹,禹治水有功而賜姓姒,受舜禪讓而稱帝.子啟建夏朝.禹14世孫桀無道,夏為商所滅。其子仲和仲禮避禍於會稽,改姓婁.周滅商後,武王追封先帝后裔,得禹36世孫雲衢公,曰:無木不成樓,猶無水不成源也!舉為諫議齊侯,封於杞(河南杞縣)。以主夏祀,號東樓公。子孫遂以樓為姓。(2)古代少數民族姓氏,東漢時,白馬羌豪有樓氏;(3)南北朝時,北魏有蓋樓氏、賀樓氏,入中原後一併改為樓氏,居山西代郡.東魏有都督賀婁烏蘭,隋有鉅鹿公賀婁子幹.唐有鳳州刺史賀婁行本,太子舍人賀婁積. 裨將賀婁餘閏,知此族魏末又復舊姓。 樓姓人口約佔全國的0.01 ,浙江樓姓佔全國樓姓2/3強。本人估計樓姓全國人口約在20萬左右。其中,諸暨、東陽、義烏、浦江約佔全國樓氏一半人口。現在在浙江杭州(臨安,富陽),湖州(安吉)寧波(鄞縣,奉化,慈溪,餘姚),金華(浦江,義烏,東陽,永康),麗水(縉雲新建鎮)、蕭山樓塔鎮。諸暨(王家井、楓橋)、嵊州(谷來、樓家村)。分佈較多 。台州、三門等地也有。 郡望:東陽郡(今浙江金華、義烏一帶)。 廣德湖田,闢成千頃 君卿脣舌,見重五侯 上聯說北宋奉化人樓異,字試可,元豐年間進士,徽宗時任本州知州,開墾廣德湖為水田七百二十頃,每年可收三萬六千石谷。後歷官徽猷閣直學士、平江知府。下聯說西漢齊人樓護,字君卿,目為父親行醫,所以小時候讀了不少醫書,後學經、傳,任京兆吏。與谷永(字子云)同為成帝的舅父王氏五侯(平阿侯王譚、成都侯王商、紅陽侯王立、曲陽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時)的上客,當時長安有說"穀子雲筆札,樓君卿脣舌",是說他為人守信用。後舉方正,歷官諫大夫、天水太守,封息鄉侯。樓姓歷史名人: 樓緩 戰國魏相 樓璽,(492—551),字肇基。南昌郡王。 樓鬱,字子文,北宋皇佑五年(1053)進士,人稱西湖先生,鄞縣人,居城南。好書不倦,自六經至百家傳記,無所不讀,家藏書萬卷,手抄居半。 樓鑰 (1167-1213)字大防,南宋鄞縣(寧波)人。南宋著名文學家.宋孝宗隆興元年進士,歷官太府宗正寺丞等 ,著有〈北行日錄〉等傳世 樓 屯(1880-1950) 原名卓力,字肖嵩、辛壺、新吾,好玄根居士、麻木居士。浙江縉雲人,久居上海。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篆刻得吳昌碩指授,合秦、漢和浙派之長,自成一格,所作馭刀如筆,氣韻渾古蒼媚。 樓適夷(1905.1.3~)原名錫春,曾用筆名樓建南,浙江餘姚人。中國近代著名作家,翻譯家 樓南泉,浙江省杭州市人,1922年12月生,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攀登計劃專案首席科學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樓雲 杭州人 中國第一個蟬聯奧運金牌的運動員 在長達16年的體操生涯中,樓雲奪得過40多個跳馬冠軍,其中包括3次世界冠軍,不愧“跳馬王”的美譽。 樓大鵬(1936——)男,浙江寧波人。從小旅居英國,1953年回到祖國,1959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機械系。大學期間是一名優秀跨欄選手,曾以25秒2的成績打破男子200米低欄全國紀錄。1959——1966年在北京鋼鐵學院體育教研室任教,後調國家體委工作,歷任國際司副處長、訓練競賽三司副司長、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主席等職。80年代以來,先後擔任亞洲田徑聯合會副主席併兼任競走和技術委員會主任,國際田聯理事,亞洲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副主席等。曾獲國際田聯元老獎章和國家體委頒發的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中國奧林匹克工作小組集體獎成員之一)。 樓繼偉 現任中國財政部副部長 樓忠福 中國廣廈集團董事長 樓志豪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補: 禹姓......餘下全文>>

姓婁的明星

婁藝瀟

婁藝瀟,1988年12月27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女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2007年榮獲第五屆全國推新人大獎賽全國十佳歌手。2009年在電視劇《愛情公寓》中飾演野蠻潑辣的御姐“胡一菲”而獲得觀眾的關注,隨後又出演了《愛情公寓》系列電視劇。2013年主演電視劇《愛情自有天意》、《愛情悠悠藥草香》;同年在華策版《鹿鼎記》中出演建寧公主一角。

2014年主演電視劇《愛情公寓4》。2014年出演電視劇《你是我的姐妹》,在劇中擔任女主角“安寧”一角。 12月,婁藝瀟在電視劇《你會撒謊嗎》中,飾演年輕媽媽郝樂意 。2015年主演電視劇《愛情珠寶》 。

姓婁的女明星有誰

婁藝瀟 婁燁 婁一晨

婁的姓氏是怎麼由來的?

構成當代婁姓的主要有兩大支:姒姓和曹姓。

第一支出自姒姓。西周初,周武王封夏少康裔孫東樓公於杞(故地在今河南杞縣),至杞簡公時為楚惠王所滅,改食邑於婁(故地在今山東諸城西南),子孫以婁為氏。姒姓婁氏的歷史大約有2400年。

第二支出自曹姓。周武王滅商,封陸終裔孫曹挾於邾,也稱邾婁國,即鄒國(故地在今山東鄒縣東南之邾城)。戰國中期,楚宣王滅邾,國滅之後有邾婁氏、婁氏。曹姓婁氏的歷史約2300年。

婁姓也有一部分是出自外族改姓,外來血緣是組成今天漢族婁姓的重要部分。湘黔地區的婁姓基本上是出於東漢叟族和漢族的混合人群。河南的婁姓多為南北朝時鮮卑族匹婁氏、尹婁氏、乙那婁氏的改姓。唐朝時,吐谷渾中也出現了婁姓。清朝初期,滿洲八旗姓裕瑚嚕氏中也有改婁姓。所以,婁姓是一支多源頭和多民族的混合人群。

當代漢族婁姓人口大約有35萬,為全國第229位姓氏。婁姓人口主要分佈於貴州、山東、河南、河北4個省,約佔全國婁姓總人口的56%。貴州為婁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婁姓總人口的23%。浙江、黑龍江、遼寧等省也有婁姓人口分佈。

婁氏名人:唾面自乾婁師德

在婁氏家族中,不能不提的一個人就是唐朝的婁師德。婁姓的郡望為譙郡。婁姓以“自幹”為其堂號。這一堂號就從婁師德“唾面自乾”而來。

婁師德官居監察御史,後升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出將入相30多年。他的忍讓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

婁師德的弟弟授任代州刺史,即將赴任時,婁師德問他弟弟:“榮耀太過盛,將導致別人的妒忌。你用什麼樣的法子避免這些禍患呢?”弟弟說:“從此以後,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在我的臉上,我也一點不生氣,自己擦掉就算了!”

婁師德聽了,很憂愁地說:“人家之所以把口水吐在你臉上,就是對你生氣的緣故。你如叮把他的口水擦乾,就是違反他的意思。這可能會加重他們的怨恨。況且口水不去擦,它也會自己乾的。有人唾口水在你臉上,你應當笑著接受才好!”這就是成語唾面自乾的來歷。

來源:平頂山市石龍區委統戰部

關於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婁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9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225位。

婁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彭祖的弟子離婁,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彭祖,姜姓後裔,姓卅,名鏗,一稱彭鏗,傳說他以長壽之道見稱。

彭祖原來是先秦時期傳說中的仙人,後被道教奉為仙真。相傳他於農歷6月6日出生,其父親陸終,母親女嬇,是上古帝王顓頊的孫子,也是黃帝的第八代裔孫。

離婁,就是彭祖所收的少數弟子之一,傳說他後來可以在百步之外明察秋毫,史稱其“離婁公”。

孟子在後來專門論道:“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特別指出君主為政要“明察秋毫”。

在離婁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離婁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婁氏、離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遠古大禹帝臣子犁婁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夏禹臣有犁婁氏,見嶽價經。”

犁婁,是傳說中大禹屬下的一個臣子,他發明了耕地的犁,大大提高了農耕的效率,大禹因此大功賜他名為犁婁氏。

據說犁婁氏是一個急性子,因此給大禹添了不少亂子,但也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立了不少功勳。

在犁婁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婁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姚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附庸遂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在史籍《左傳·莊公十七年》中記載:“春,齊人執鄭詹,鄭不朝也。夏,遂因氏、頜氏、工婁氏、須遂氏饗齊戍,醉而殺之,齊人殲焉。”

按史書的記載,在成湯滅夏桀之後,建立了商王朝,他敕封虞舜之後於遂地,建有遂國,子爵,國君稱“遂子”。古遂國的地理位置在今山東省的泰安市東平縣接山鄉上遂城村南部一帶。

在春秋時期,遂國為魯國的一個附庸小國。

周釐王姬胡齊元年(魯莊公姬同十三年,齊桓公姜小白五年,公元前681年)春,為平定宋國之亂,魯莊公與齊桓公會盟於北杏(今山東曲陽),準備聯軍出征。但因曾遭受過齊國的侵害,遂子拒絕參與這次會議,結果惹怒了春秋霸主齊桓公,遂國在會後不久即被齊國所滅。而當時的魯莊公懼怕齊桓公,對遂國被齊桓公所滅聽之任之,“偽作不屑”。其實,齊桓公在滅遂國之後,就將其國土地還給了魯莊公,而魯莊公也十分樂意由此白得一大塊邑地。

考古工作者發現,古遂國都城遺址屬山間臺地,東西長四百五十米,南北寬三百五十米,文化層堆積厚約六十釐米,表層為黃土,地表暴露物有灰、褐、紅色罐和鬲口沿、豆盤等器物陶片以及飾繩紋的灰黑色較薄形小陶磚等。古遂城遺址區內的西南部還有一高土臺,為當時遂國內城城址,當地百姓歷來稱之為“南城臺子”。

在遂國被齊國滅亡之後,其王族子孫以及國民皆成為魯國子民,多稱須遂氏、遂因氏、工婁氏、頜氏,其中的工婁氏族人在後來省文簡改為單姓婁氏、工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姚姓婁氏族人皆尊奉虞舜為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大禹後代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在周武王姬發滅商紂之後,就開始尋找上古賢帝大禹的後裔,但當時並沒有找到。一直到周成王姬誦開始親政並追封先賢古帝后裔之時(周成王七年,公元前1096年,斷代工程認為是公元前1035年),才終於發現大禹的第三十六世孫婁雲衢在會稽(今浙江紹興),便把他召來,特在其姓氏字上加賜“木”偏旁為“樓”,封為東樓公,封他到杞邑(今河南杞縣)以延續古杞國國祚,主管對大禹的祭祀。

從東樓公到杞謀娶公,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其共傳了四世,其間年份不詳。此後,婁雲衢的子孫便姓了樓氏,並將杞邑作為樓氏的發祥地,後有去“木”旁簡筆為婁氏者,成為婁氏的主支,世代沿傳。......餘下全文>>

姓婁的人有多少

婁姓是一種姓氏,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後代。大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傳至第五王為少康。周武王滅商後,追封先代賢王的後裔,把少康的後裔東樓公封於杞(今河南省杞縣),遂為杞國。春秋時,杞國在周圍大國的壓力下被迫東遷,後來定居於淳于(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北)。杞君有一支子孫封在婁邑(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南),遂以地名為姓婁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婁姓源於姒姓,是大禹的後代。周武王滅商後,把夏帝少康的後代東樓公封於杞國(河南省杞縣)。至春秋時期,杞國在周圍大國的威脅下被迫東遷,杞君有一支子孫被封在婁邑(今山東省諸城西南),後來以婁為姓。此外,北魏時匹婁氏、伊婁氏、乞婁氏、乙婁氏都有人改姓婁。婁姓望居譙郡(釘安徽省境內)。

全世界有多少姓婁人口

婁姓最初起源有二:一、遠祖始於周代,是古代帝王顓頊之後,西周時,周武王攻滅商朝後,把顓頊的這支後代封在婁地,建立諸侯國邾婁國,邾婁國的公族後代子孫就有的以國名中的“婁”為姓。二、婁姓起源於姒姓。大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傳至第五王為少康。周武王滅商後,追封先代賢王的後裔,把少康的後裔東樓公封於杞(今河南杞縣),遂為杞國互春秋時,杞國在周圍大國的壓力下被迫東遷,後來定居於淳于(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北)。杞君有一支子孫封在婁邑(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南),遂以地名為姓,稱婁姓。因此,這支婁姓起源於古代帝王大禹。另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之時,北魏鮮卑族的貴族匹婁氏,伊婁氏,乙那婁氏隨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陽,也改姓漢姓“婁”。婁姓後來在東陽郡發展成望族,世稱東陽望

婁姓著作 : 著作有《易相論》,其中對於本命年的論述是影響後世的。

歷史名人:婁敬,即劉敬。漢初齊(治今山東淄博東北)人。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以戍卒身份排除一切束縛求見劉邦,說服劉邦入都關中,因此事有功,被劉邦賜姓劉,名稱劉敬,從此婁姓這一支已不復存在。

漢高祖七年(前200年),韓王信與匈奴勾結,準備聯手進攻漢朝。皇帝震怒,為了摸清虛實,就派使臣出使匈奴。但所有使臣均被匈奴騙過,回來向劉邦彙報匈奴的虛假情報,只有劉敬在出使匈奴後識破了匈奴的“驕兵之計”,但劉邦這次沒有采信劉敬的正確意見,而親率20萬大軍冒險攻打匈奴,結果導致在白登攻匈奴失利,被困七天七夜才得以脫身。事實證明劉敬的確有過人之處,同時賞賜給他食邑二千戶,並封他做建信侯。隨後就又向劉敬討問對付匈奴之策。劉敬對當時的形勢作了正確判斷後,提出“和親”政策,建議將魯元公主嫁與匈奴單于,這樣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邊疆的爭端。劉邦欣然採納了他的正確意見,同時,派遣劉敬前往與匈奴訂立議和聯姻盟約。雖然後來因呂后不欲其女遠嫁,而以宗室女代替。但照樣起到了很好的政治婚姻效果。後來為了從經濟實力上消弱六國貴族,又建議劉邦遷徙六國貴族後裔及強宗大族十萬餘人充實關中,使六國貴族再也沒有實力反叛,對鞏固漢初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從以上幾個事實來看,劉(婁)敬的政治才能的確令人刮目相看。後市還有多起此類的政治婚姻,就如強大的唐朝初年,也進行了幾次類似的政治婚姻,都起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劉敬這一支婁姓雖然已經改姓劉,但自漢800年以後到唐代時,婁氏家族又出了一個著名人物:盛唐名相婁師德。“唾面自乾”婁丞相婁師德,字宗仁,河南原武(即今河南原陽縣境)人,唐高宗、武則天時大臣、名將。一生出將入相二十餘載,堪稱一代名相。在武功方面,積極防禦吐蕃,在與吐蕃作戰中,八戰八捷;做官勤勉,屯田十餘年,身先士卒進行耕作;為人寬巨集大量,“唾面自乾”的成語出自他的故事,使他親口所說;舉賢任能,名相狄仁傑就是他舉薦的。本人為官一生清廉,死後諡號貞公。歷史上婁姓的重要人物有:西漢建信侯婁敬;南北朝北齊光州刺史婁睿,定州刺史婁昭,北魏廣陵王婁伏連,尚書右僕射婁毅,儀同三司、朔州刺史婁寶;唐朝通鳳閣鸞臺平章事婁師德;北宋政和進士、監察御史婁寅亮;南宋乾道進士、太常少卿兼權中書舍人婁機,鹹淳進士、吉州法曹婁南良;明朝正統進士、右副都御史婁良,成化進士,南京兵部郎中婁性,四川布政使婁謙,正德進士、福建布政使婁志德。迄今為止,據統計姓婁已有200萬到250萬希望對您有幫助 謝謝

相關問題答案
姓婁的名人有哪些?
現今姓婁的名人?
姓婁的名人?
姓圖的名人?
歷史上姓喬的名人?
姓秦的名人?
姓童的名人?
姓全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姓尤的名人?
搜尋姓常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