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陵墓風水?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4日

古代帝王選擇陵寢與怎樣看風水

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也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因此,古代帝王在選擇墓葬位置的時候都非常重視“風水”。而“風水學說”實際上是中國特色的“環境觀”,其中包含了中國古代先民對於自然的探索和認識,以及對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玄妙界定。

選址原則一:注重整體

風水一詞最早出自《葬書》:“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理論就是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以人為中心,把天地萬物都當作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巨集觀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這其實與現代科學中的系統論不謀而合。整體原則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他原則都從屬於整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特點。

贊助廣告

中國古代的《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面板,以草木為毛髮,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得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這其實就是古人在選擇居所時對於系統論的樸素應用。

選址原則二:因地制宜

《周易·大壯卦》說:“適形而止。”先秦時的姜太公倡導因地制宜,《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滷,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這其實就是我們古代先民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表現。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迴歸自然,返璞歸真,天人合一,這也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贊助廣告

選址原則三:依山傍水

我們的祖先在生存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了許多蘊涵著智慧的生活經驗,其中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建立定居點就是很重要的一條。當今考古所發現的原始部落遺址幾乎都建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古人狩獵、捕撈、採摘果實的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其實這也就是風水理論中依山傍水原則的由來。

明代宣德年間,張谷英率族人來到湖南嶽陽縣渭洞鄉。這裡的地形給了他很深的印象:五百里幕阜山餘脈綿延至此,在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擁成一朵蓮花,是風水學裡典型的“土包屋”式的依山形式。於是張谷英帶大家在這裡定居下來,過著安寧祥和的生活,五百年來發展成為六百多戶、三千多人的大家族。這是比較典型的好風水旺家宅的事例。

選址原則四:察形觀勢

中國傳統的“天人一體”哲學觀使得中國人對於天地、人生有著獨特的看法,特別講究人與自然的協調和統一。傳統風水理論實際上也是這種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應用。清代的《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人禍福最為切要。”也就是說,在選擇居停之處時要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中去考察,這也就是所謂的“查形觀勢”原則。

《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我國的龍脈都源於西北的崑崙山,從崑崙向東南又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經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幹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應順應龍脈的走向。

選址原則五:土質檢驗

很多古代帝王的陵墓現在都已經成為旅遊觀光景點,大家不難發現,這些墓葬的所在地一般都有山清水秀、風光秀美、空氣清新、草木豐茂的特點。也就是說,這裡的地形地貌和水土都是比較優良的。其實,在堪輿師給帝王選擇陵寢的過程中,他們除了十分重視方位形勢等因素外,對於當地的土壤質量也是非常重視和挑剔的。針對......餘下全文>>

帝王陵的風水都是怎麼講的?

風水理論認為,祖墓的風水,會影響後人的命運;而一國之君陵墓的風水,則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命運。歷代的皇家陵寢都十分重視選擇陵穴,以圖皇權永固。皇陵一般都位於京師附近,如西周、秦、漢、隋唐均以長安為京師,故此這五個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於長安附近;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為京師,所以這三代的皇陵皆位於北京附近。

唐朝帝王陵墓區,分佈於關中盆地北部,陝西渭水北岸之乾縣、禮泉、涇陽、三原、富平、蒲城一帶山地,東西綿延三百餘里。唐陵的特點是“依山為陵”,不象秦漢陵墓那樣採取人工夯築的封土高墳,而開“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中,僅獻陵、莊陵、端陵位於平原,餘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築在山嶺頂峰之下,居高臨下,形成“南面為立,北面為朝”的形勢。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東22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九峻山山勢突兀,海拔1888米,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東西兩側,層巒起伏,溝壑縱橫,愈加襯托出陵山主峰的險峻雄偉。除了四周山巒的護衛之外,更有涇水環繞其後,渭水縈帶其前,山水具佳,愈加顯得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由昭陵主峰迤邐而南,有167座功臣貴戚陪葬墓,佔地約30萬畝。李世民的玄宮居高臨下,陪葬墓列置兩旁,襯托出昭陵至高無上的氣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坐落在乾縣西北的梁山上。據《新唐書?高宗本紀》記載,李治於光宅元年(684年)葬於乾陵,神龍二年(706年)重啟乾陵墓道,將武則天合葬於墓中。梁山海拔1049米,呈圓錐形,山巔三峰聳立,北峰居中最高,即乾陵地宮所在,為陵之主體,與九峻山遙相比峻。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而形體相仿,猶如天然門闕華表捍陵。上面各有土闕,望之似乳頭,俗稱“奶頭山”。梁山東有豹谷,西有漠谷,整個地勢似一個頭北腳南仰臥在大地上的人體。乾陵因山為陵,以山為闕,氣勢雄偉,規模巨集大,陵園有內城外成之分。內城的南、北、東、西城垣基址程度分別為1450米、1450米、1582米和1482米,城垣均為夯築而成。內城四面各開一門。陵園內有石刻群,除內城四門各有一對石獅,北門立六石馬(今存一對)外,其餘石像均集中排列在南面第二、三道門之間……從南至北,計有華表、翼獸、鴕鳥各一對,石馬及牽馬人五對;石人十對,還有無字碑、述聖碑和六十一個“蕃酋”像,絲毫不減皇宮之氣派。

北宋帝王陵墓,從宋太祖趙匡胤父親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趙煦的永泰陵止,共計八陵,集中於河南鞏縣境內洛河南岸的臺地上。陵區以芝田鎮為中心,在相距不過十公里的範圍內,形成一個相當大的陵區。

北宋王朝建都開封,陵區卻設在鞏縣,遠離京師汴京,其主要原因是這裡山水秀麗,土質優良,水位低下,適合挖墓穴和豐殮厚葬。陵區南有嵩嶽少室,北有黃河天險,可謂“頭枕黃河,足蹬嵩嶽”,是被風水家視為“山高水來”的吉祥之地。

宋代帝陵在地形選擇上與別代迥異。歷代帝陵或居高臨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則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臺於地勢最低處。原來,在宋代盛行與漢代圖宅術有關的“五音姓利”風水術,該風水術把姓氏按五行分歸五音,再按音選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趙,屬於“角”音,利於壬丙方位,必須“東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東南高而西北低。

明代以後,風水學特別重視關於山川形勝的形法,因而明清兩代的帝陵風水格外講究,加之建築的配合,皇陵的選擇與規劃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西郊昌平縣北十里處,自公元1409年開始修建長陵,至1644年明朝滅亡,十三陵的營造工程歷經二百餘年,未曾間斷。燕王朱棣在南京登上帝位以後,即打算遷都......餘下全文>>

古代帝王陵墓風水誰最好

這個不好說 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的所謂的風水觀

風水理論認為,祖墓的風水,會影響後人的命運;而一國之君陵墓的風水,則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命運。歷代的皇家陵寢都十分重視選擇陵穴,以圖皇權永固。皇陵一般都位於京師附近,如西周、秦、漢、隋唐均以長安為京師,故此這五個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於長安附近;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為京師,所以這三代的皇陵皆位於北京附近。

家住在帝王陵墓的南邊,請問風水怎麼樣?

提供平面圖,按比例畫,標明方向,附帶相片,才可以簡單作分析

皇帝陵墓風水對龍脈的勘察有哪些?

怎樣看墳墓風水寶地

選風水墳墓要注意如下幾點;

1; 龍真,穴才真。2; 藏風納水,山水有情,山水才為我所用。3; 山龍水龍必須交會,這樣明堂才正,明堂正穴才正。4; 龍水向必須合配,這樣才能合局,合局天地人才一體。只有通過這幾點綜合考慮,才能找到真正的風水寶地。不過要真懂這幾點,可真不容易!藏風納水,山水有情就是上等好地方的描述。山水為我所用,就是這些好山水都屬於我,以上四點同時暗藏著尋穴和葬吉的取法方向,不是誇誇奇談,是本人實踐心得,外行無法體會。尋龍,硝砂,納水只為穴。好龍,好砂,好水,要得好穴才真。所以要尋穴,穴就在龍砂水的綜合考慮中尋求。不得真穴,好龍好砂好水如同廢物!千里江山一向間,雖得好穴,無得吉向也是空。七十二龍,每龍五度,過了三度為另一龍。因此,或以向差而不得富貴,或以向差而丟進火坑。所以葬地風水的原則精華在尋穴和立向。看了我這段看墓地風水的論述,你能領悟嗎?墓地風水是很複雜的,在網上是無法準確判定的,只能有水平的風水師實地勘察斷定。

中國古代帝皇陵墓是否是根據風水學定位置的??

古代帝皇是這樣的,在大行皇帝入殮安奉陵寢之後。

新任帝王在元年登基大典後宣欽天監,則黃道吉日,選定風水最佳的龍型萬年吉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帝王陵寢)

在選擇好一片萬年吉地了後,由欽天監彙報給皇帝,皇帝會親自帶人視察核準最佳最滿意的陵寢的位置,待到皇帝滿意時,會取下自己常年隨身攜帶的信物(比如玉佩,玉扳指,寶劍等物品)扔下去。這就叫定眼。定眼所在地方就是陵寢的開工建造的位置。然後必須將皇帝扔下去的隨身攜帶的信物找到,信物所在的地方將來就是皇帝棺槨下的金井,然後把隨身攜帶的信物投入金井裡!就是這樣建造的!等待皇帝大行之後入殮安奉陵寢。

皇帝的陵墓為什麼朝東

風水,即堪輿。陽宅曰居,陰宅曰墓。選地同一理。向陽,是擇地要義之一,中國處北半球,陽光從南來,故居家宜向南。墓葬堪輿第一要義是地形,其次是朝向。“楚人尚東”,已被古墓葬所證實。

首要是“形”。形,指居處大環境的地勢形貌。大地,萬物生死之歸。地貌多樣則物種多樣。地形地勢呈摟抱之狀,靠背高,兩側低,前路敞,細究前面還有“照壁”,即天然小遮蔽。此等即所謂“風水寶地”。其次是“向”。向,指居所小環境的方位朝向。陽光,萬物溫暖之源。對於北半球而言,南為陽,北為陰;東為陽,西為陰。再次是“氣”。氣,指居所條件所造成的氣流風勢。空氣,無所不在,不動無形,流動為風。氣乃萬物吐納之需,故居住環境必具備流通迴盪聚合的通氣功能。

再其次是“水”。水,指擇址環境的水態流勢。水,萬物滋潤之本,故依山傍水而居。有山則沉靜,有水則靈動。所謂仁山智水。水可潤物,亦可毀物,不可或缺,不可氾濫。爾後是“工”。工,指環境利用與改造的人力之工。宜居適人之地,所謂風水寶地,可遇不可求。這便有了人力人工的選用和“改造”之舉。最後是“用”。用,指居處條件的使用之途。居所,最終為用,用途不同,通道窗牖,等等,各有小異。

摘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啟世箴言--我說周易--何謂“風水”》

相關問題答案
帝王陵墓風水?
奇門遁甲陵墓風水?
秦始皇陵墓風水?
夢見帝王陵墓預示什麼?
武則天陵墓風水?
帝王祖墳風水寶地?
帝王墓風水圖片?
帝王墓風水?
帝王墓風水寶地?
公墓陵園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