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開齋節吃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開齋節吃什麼?

好像不是吃東西的節日!

開齋節

齋月,是伊斯蘭教歷九月,回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習慣稱它為“‘萊麥丹月”。這一月,回族等穆斯林在東方發白前,吃飽喝足,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齋戒是伊斯蘭教規定的每個穆斯林必須履行的“五功”之一。

齋戒期滿,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棗開齋節。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土爾”的意譯。開齋節在各地儘管稱謂不同,但實際上就是一個規模盛大、禮儀隆重的節日。在開齋節前夕,首先要做好掃塵、理髮等清潔工作。凡在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回族,都要提前趕回家中。

贊助廣告

開齋節要過三天。回族從第一天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來,打掃院內院外和巷道廁所,給人一個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個個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小孩子也都個個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光光亮亮的。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回族群眾聚會和活動的場所棗清真寺,節日裡也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佈置一番,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橫標和彩燈。大約到了早晨八點以後(有的地方以敲響會禮鐘聲為準),回族群眾個個腋下夾個毯子和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參加會禮的回民達萬人之多,清真寺容納不下,就另選擇一個地勢平坦、寬敞乾淨的場地。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回族群眾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老老少少丁動向西方跪成很整齊的行列。立即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

贊助廣告

這種會禮比平時主麻日的聚禮要隆重得多,即使颳風下雨也無所畏懼,情緒仍很高漲。會禮中,放眼望去,白帽耀眼,猶如一片銀河。禮拜後,回族群眾齊向阿訇道安,接著全體互說“色倆目”(和平、平安、安寧)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匐帶領遊祖墳,念鎖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然後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撒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宰雞、兔、羊等,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

在節日裡,除了鄰居朋友相互拜節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帶上節日札品給岳父母拜節。拜節的時間要早。回族當中流傳一句俗語,叫作初一、初二拜節,初三、初四拜鱉,如果拜節遲了,會帶來一些不愉快的事。

有許多回族青年在開齋節舉行婚禮,使節日更加熱鬧,更增添節日氣氛。

行嗎,你可以採納嗎~~

維吾爾族古爾邦節和開齋節吃什麼

古爾邦節吃駱駝、牛、羊等肉。開齋節要炸油香、饊子、宰羊宰雞,做涼粉、燴菜等。

古爾邦節(拉丁文 Eid Adha),又稱宰牲節,爾德節。古爾邦節與開齋節(肉孜節)、聖紀並列為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

“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عيد اضحى‎(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中文“節日”的音譯。亦稱古爾邦節(‘Id Qurban)、“忠孝節”、“爾德節”或“古爾巴尼”。意為“獻祭”“獻牲”含有“犧牲”“獻身”。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稱作“犧牲節”或“宰牲節”。也譯作“庫爾班”的,為朝覲功課的重要儀式之一。(《伊斯蘭百科全書》)

伊斯蘭教認為齋月是是一年中最吉祥、最高貴的月份。回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習慣稱齋月為“萊麥丹月”。這一月,回族等穆斯林在東方發白前,吃飽喝足,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齋戒期滿,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開齋節。開齋節一般為期三天。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撒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宰雞、兔、羊等,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費圖爾”的意譯。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的穆斯林稱其為“肉孜節”。“肉孜”是波斯語,意思是“齋戒”。寧夏部分地區的回族穆斯林則稱它為“大爾德”;甘肅、青海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回族穆斯林也稱其為“大爾德”。對開齋節在各地儘管稱謂不同,但實際就是一次規模盛大、禮義隆重的宗教文化節日。

回族 開齋節是什麼時間?他們是怎麼過的啊?

回族的開齋節(希吉來歷九月),被視為一年中最尊貴的吉慶之月、和平之月,據傳安拉在這個月頒降了將人們引向正道的《古蘭經》。凡是在這個月裡做一件善事,就可獲得安拉成倍的報答。因此,凡符合條件的穆斯林必須奉行一個月的齋戒,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的日期面定,見月牙兒就入齋,通常以兩位有威望的阿訇所見為準,然後本坊的阿訇宣佈人齋。在人齋的當晚四點左右,各清真寺的寺師傅,要到邦克樓(宣禮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辭辛苦,挨門逐戶地敲打。人們聽到後,趕忙起來,洗臉、洗手、瀨口,做飯封齋。 狹義的齋戒要求封齋的人在東方發白前,吃飽喝足。如有人起晚了,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要禁止房事。斷絕一切飲食,無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都不能吃一點東西,也不許喝一口水。在齋戒期間,平時抽菸的人必須戒掉。這樣,封齋使回族逐步養成了堅韌、剛強、廉潔的美德。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們感到白天不吃不喝對身體健康和生產勞動都不利,不少人已自覺地放棄了白天封齋的習慣。 廣義的齋戒要求人們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慾、表裡一致,對耳、目、身、心、嘴都要有所節制,要做到耳不聽邪,目不視邪,口不道邪,腦不思邪,身不妄邪。如果禁飲食,挨飢餓,而心不正,行不端,也是不符合齋戒真諦的,也是不完美的。 在齋月期內,回族群眾很重視“蓋午爾夜”,也有的叫“坐夜”。關於此夜的確切日期,《古蘭經》中無明文可考,回族群眾通常從最後三個單日內選取居中之日。即第二十七夜。“蓋德爾”原為“前定”、“高貴”之意,回主旋律群眾認為在這夜,安拉把全部《古蘭經》通過哲卜利勒天使下降給穆罕默德,認為這“高貴的夜間,勝過一個月”。《聖訓》也說:“誰使蓋德爾夜充實功修,誰都能獲得七十二年善功的回賜。”因此這一夜,回族群眾一般都要做一些可口的開齋飯,請人吃飯,或齊聚清真寺或住宅中禮拜、圓經、祈禱,贊主懷聖,徹夜不眠。 經過一個月的封齋,月終望見了新月,意味著齋期結束,回族群眾自然歡欣鼓舞,都以無比喜悅的心情迎接開齋節的到來。在節日會禮前,回族群眾都履行交納課稅的義務,通常按各家人口多少計算,舍散“菲土爾”錢。回族群眾一般都自己願意履行這種義務,否則就失去了齋戒的完美性。 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早早起來打掃清潔,成年回族人個個都要洗大淨, 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要把臉洗乾淨,頭梳整齊,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早上八點以後,回族群眾腋下夾一個小毯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當何訇宣佈會禮開始,回族群眾鋪下毯子和拜毛,脫下鞋子,立即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這種會禮規模之龐大,形式之莊嚴,氣氛之隆重重,令人驚歎不已。哪怕颳風下雨,他們也無所畏懼,情緒仍很高漲。 禮拜後,回族群眾齊向阿訇道安,接著全體互說“色倆目”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訇帶領祖墳念鎖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然後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油香、饊子、花花等,同時,還宰雞、兔、羊,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有的回族青年男女還特地選定這個佳節辦婚事。 隨著社會的發展,回族的開齋節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全國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參加聚禮等活動外,還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如遼寧鞍山的回族青年在節日裡要耍獅子舞、踩高蹺;河北滄州地區的回民在節日裡喜歡錶演武術;西北一些青年節日裡喜歡摔跤、扳手腕,擰指頭等;城市裡一些回民喜歡遊公園等等

回民的開齋節是什麼

開齋節:回族的傳統節日。阿拉伯語為爾代·菲土爾,爾代意為節日,菲土爾意為開齋。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當月,望見新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9月封齋到10月初二或初三夜晚,望見月即開齋,是日即為開齋節。齋月期間,每日晚和開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應到清真寺沐浴淨身,做禮拜。開齋日禮完爾代下殿後,互相攥手以示祝賀。這天,回族家家戶戶都要煎油香,饋贈親友和鄰居。回族很重視開齋節,一般都要儘量參加節日聚禮。家長還要帶領成年孩子一起禮拜,是為最佳。故此,赤峰市和烏蘭察布盟地區有“十里趕主麻、百里趕爾代”和“千里趕爾代”的說法。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回族開齋節都要幹些什麼

信仰虔誠的穆斯林在開齋節要去禮拜寺做禮拜

除了宗教儀式之外還有走親訪友,互相送油香等食品

回民開齋節吃的三角叫什麼?

在回族獨具特色的麵點食品中,炸油香被看做是真主賜予給穆斯林的聖潔、佳美的食品,只有在紅白喜事或逢年過節時才能炸制油香,相互贈送,以示祝福和紀念。

雖然油香炸制起來十分簡單,只需把發酵好的麵粉做成圓餅、下鍋用油炸熟即成。但炸制之前需洗手、焚香,以示態度虔誠。

關於炸油香的來歷,在回族中有這樣的傳說: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伊斯蘭教時,歷盡磨難,屢遭古萊什部落貴族、富商的迫害。於是,默罕默德讓信徒分批遷往麥地那。當他也來到這裡的時候,受到全城穆斯林的熱烈歡迎。面對爭相邀請高貴的先知到家做客的熱誠信徒,穆罕默德鬆開駱駝的韁繩,隨它信步走到阿尤布老漢家門口。喜出望外的阿尤布老漢用上等的麵粉、最好的香油為穆聖炸制了香美的油餅。穆聖對油餅讚不絕口,並向眾人分食。在眾人的要求下,穆罕默德為油餅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油香。穆聖在阿尤布老漢家吃油香的故事傳開後,人們便有了在節慶和婚喪大事時炸制油香相互贈送的習俗,油香也成為一種神聖的食品。

做法:

1、麵粉加入一點鹽、泡打粉、酵母粉用溫水和好後,發酵至兩倍大小,取出後,放至室溫,揪成小劑子,分別擀薄(類似於包子皮);

2、油溫達到400度左右吧。把擀好的麵皮放入油鍋中,煎至兩面金黃。

回族開齋節都需要出什麼錢

作為穆斯林 開齋節應出開齋捐

【開齋捐“則卡特-費特勒”或“索得蓋-費特勒”是在開齋節會禮前﹐生活富足的家庭為全家成員交納的法定性施捨﹐賑濟貧困者。 交納的價值以半升小麥或一升大麥為準﹐足以供給一名貧苦人一天的伙食﹐可以兌換成其它施捨的物質或現金﹐故﹐中國穆斯林傳統稱為“麥子錢”﹐或者“費特勒錢”。 富足的家庭必須按時交納開齋捐﹐此係齋戒完美不可缺少的條件。

我們這個地方是按家庭人口 每人五元。

開齋捐可以由納捐人直接向受惠的貧困人施捨﹐也可以交給收捐人作總體規劃和處理﹐但是﹐受委託的收捐人必須是信仰堅定﹑人格可靠的人﹐要防止詐騙份子盜竊善良人的財產。 穆斯林國家政府有專門的機構負責收集天課捐款﹐一般的清真寺也有專門的委員會負責這項工作﹐他們是代表組織為穆斯林社會服務﹐是可以信得過的。

在回族開齋節那天回族人要幹什麼?(簡短一些) 急急急急急!~~~~

要過大膽代節。

拂曉要吃食物,一般準備好個棗啊啥的,吃了表示開齋。要大淨(沐浴),換上節日服裝,到清真寺做禮拜,要交費圖爾錢(過去的宗教稅,捐出收入的1/10),要散乜貼(施捨窮人),當然還要炸油香,走親戚。

相當於漢族過春節。

回族開齋節要做什麼事?

信仰虔誠的穆斯林在開齋節要去禮拜寺做禮拜

除了罰教儀式之外還有走親訪友,互相送油香等食品

相關問題答案
回民開齋節吃什麼?
回民開齋節放假麼?
回族開齋節是什麼時候?
開齋節是什麼民族?
開齋節是什麼族的?
回民開齋節是哪一天?
回民開齋節哪天?
開齋節是什麼時候?
中國回民開齋節?
回民開齋節是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