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的來源的具體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百家姓中宋的來源,分佈在哪裡,人口數量

宋姓

更多圖片(13張)

宋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微子啟為得姓始祖。

宋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18位。當代,宋姓總人口近1000萬,約佔中國總人口的0.81%,為第24位大姓。

宋姓祖先發明並繼承建木晷天。宋由“宀”和“木”組成。木代表建木,“宀”上的點代表“天齊”,“冖”代表天穹,表示晷天曆度。

中文名:宋姓

外文名:Song

類 型:中華姓氏

郡 望:河南郡、廣平郡、西河郡等

堂 號:河南堂、拱微堂、玉德堂等

贊助廣告

姓氏始祖:宋微子

古代名人:宋鈃、宋庠、宋祁、宋應星等

近現代名人:宋嘉樹、宋教仁、宋楚瑜、宋祖英

宋姓起源地:商丘

分享

歷史發展

主要源流

1、出自子姓,以國名為氏。周成王時,周公旦平定

“宋”漢字演變

殷侯武庚和三監叛亂之後,封微子啟於商朝發源地商丘,建立宋國,封為公爵,尊為“三恪”之一,以奉商祀。到宋襄公時,宋國已成為天下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到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齊國滅宋,子孫遂以國為氏。

2、出自姬姓,以祖名為氏。姬宋,字子公,為春秋時期鄭國貴族大夫。其後裔子孫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宋氏。

贊助廣告

3、源於改姓而來:

1)韓姓改宋姓,為過繼改姓。

生於上海的宋氏三姐妹,先輩是客家人,原住河南安陽。南宋時期,韓顯卿入粵任廉州太守,後定居文昌錦山。宋美齡的父親宋嘉樹由於12歲時過繼給宋姓舅父,遂改姓宋。

宋姓位列我國《百家姓》第118位。如今宋姓分佈廣泛,全國的宋姓人口總數已達972萬,為全國第22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81%。其中在山東省所佔比例較高,約佔全國漢族宋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四川、河南、河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宋姓約佔全國宋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

謝謝。

陝西宋氏的來源

宋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微子啟為得姓始祖。

宋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18位。當代,宋姓總人口近1000萬,約佔中國總人口的0.81%,為第24位大姓。

宋姓祖先發明並繼承建木晷天。宋由"宀"和"木"組成。木代表建木,"宀"上的點代表"天齊","冖"代表天穹,表示晷天曆度。

宋姓始祖

宋氏始於微子啟

微子名啟,微是封地(今山東省梁山縣西北一帶),子是姓,故稱之為微子啟。他是先商帝乙的長子,殷商最後一個帝王———殷紂王的兄長。據說,微子賢明仁德,頗具王者風範。帝乙曾有將王朝傳於他之意,但太史不允,因為當時有規: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而微子啟出生時其母尚未被立為正妃。帝乙死後,按規立三子辛為王,史稱商紂王。殷商末年,紂王荒淫無道,窮奢極欲,暴虐嗜殺,導致眾叛親離,國勢日衰。微子啟與太師箕子、少師比干屢次進諫,不被採納。後來,微子啟出走,箕子裝瘋被殷紂王囚禁,比干因再三直諫而被剖腹挖心。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發滅商。微子啟赤身攜帶祭器到武王營門前,請求武王保留商族的後裔。武王應允。武王死後,他的兩個弟弟管叔、蔡叔及紂王的兒子武庚叛亂,被周公旦所滅。微子啟沒有參與叛亂。平叛後,周武王的兒子成王封微子啟到商族的發祥地商丘,封國號為宋,爵位為公,成王特准其用天子禮樂祭祀祖先。

微子啟仁愛賢良,深受殷商遺民的愛戴。微子啟死後,埋葬在宋城外(今商丘古城西南約12公里處青崗寺),陵墓前立有一塊明代萬曆四十年的石碑,正面刻有“殷微子之墓”5個大字。宋國曆傳26世32君,在公元前286年,被齊、楚、魏所滅。

對於宋氏起源,很多史書有記載, <元和姓纂>中說:“宋,子姓。殷王帝乙長子微子啟,周武王封於宋……子孫以國為氏。”而宋氏族譜記述得更加詳細,據《古宋族譜》記載:“自周朝定鼎,封微子於宋,以祀商殷,以公為爵,建立宋國,以國為姓,為宋氏之始。由此可見,宋開國國君微子啟乃宋氏始祖。宋氏傳續至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

對於微子啟的封地宋國即商丘之說,有很多佐證。《春秋釋地》記載:“宋、商、商丘三名一地,樑國睢陽是也。”《漢書·地理志下》記載:“周封微子於宋,今之睢陽是也,本陶唐氏火正閼伯之墟也。”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誌》記載:“(周)封微子啟於閼伯之墟,今商丘,故宋都也。”

民間有“宋戴一家,宋孔同祖”一說。據《史記·孔子世家》索引《孔子家語》雲:“孔子,宋微子之後。”據中國宋氏文化研究會、中國宋氏商丘慈善理事會會長宋孝祥說,據考證,孔子是微子啟的二弟微仲衍的第十五世孫。我市夏邑縣即是孔子祖籍地。東周時期,孔子為宣揚他的儒家思想,周遊列國,途經宋國時都要祭祀其祖先。正因如此,在商丘附近才保留了那麼多與孔子有關的遺蹟,如商丘縣的文雅臺,永城市芒山鎮夫子山南麓的孔夫子避雨處、晒書檯、夫子廟,夏邑縣孔子還鄉祠等。

人口分佈

宋朝時期,宋姓大約有88萬人,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1%,排在第十六位。陝西為宋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宋姓總人口的19.4%。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陝西、河北、四川、河南,這四省宋姓佔宋姓總人口的67%,其次分佈於山西、浙江、山東,這三省的宋姓又集中了16%。中國形成了以秦川、冀豫為中心的兩個宋姓人口聚集區,宋姓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區。宋姓人口分佈圖

明朝時期,宋姓大約有54萬人,約佔中國總人口的0.57......餘下全文>>

誰能告訴我,《百家姓》裡“宋”這個姓的來歷?

宋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譜、歷史名人)

姓氏起源

宋氏,是中國古老而又輝煌的姓氏之一。起源於三千一百多年前的周代。周代的開國之主周武王,是一位以仁德著稱的聖君。他舉兵功伐嗜酒好色、暴虐無道的殷商紂王,紂王兵敗自焚而死,他就代有天下,開啟了周朝八百七十四年的皇祚。

周武王之所以被奉為仁德聖君,自有他的過人之處。在他許許多多為後世塑立典範的德行中,又以他得國之後的念念不忘與湯祚的延續一事,最受後世敬仰。

周武王在君臨天下之後,以仁德為懷,不但沒有對前朝的王室"趕盡殺絕",免貽後患,反而為了奉祀商湯,把一大片土地封給紂王的兒子武庚,其爵位還是整個封建制度中最高的一級--公,地位尊貴而崇高。這就是春秋時代宋國的由來,也是此後中國宋氏的起源。

不過,宋氏固然是源自以國為姓的宋國公族,但卻不是紂王的直系血脈,而是紂王的長兄微子啟的苗裔。微子啟是殷商帝乙的長子,商的始祖契,又是帝嚳高辛氏之子,帝嚳又是黃帝的曾孫,這樣追溯下去,宋氏應該是光榮的黃帝直系子孫。

聚集地(遷徙分佈)

宋姓的發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秦漢時期主要繁衍於北方地區。

隋代以前,宋氏分佈於今河南、湖北、河北、山西、陝西、江西、山東、甘肅、安徽、浙江等省。唐初,有河南宋氏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在福建安家落戶。此外,宋氏已擴充套件至今四川、廣西及北京市的一些地方。宋高宗趙構南逃,有中原宋氏隨之徙居今浙江、江蘇、湖南,後來有的又遷至廣東的五華、梅州、潮州等地。

五代,南遷於湖南的宋氏有一支融入了當時的少數民族。

從清代康熙末年開始,閩粵宋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進而又有遠播海外者。

總的來說,唐代以前,宋姓南遷繁衍不那麼廣泛。到了宋代以後,宋姓就遍及大江南北了。

宋,是中國的一個大姓。自從清康熙年間入居臺灣以來,至今已是臺灣的第五十五個大姓了。宋氏在臺灣也是一個大姓,子孫遍及全省的每一個縣市,而以臺北、新竹、苗栗、彰化、臺南等地最為旺盛。臺灣宋氏始祖自大陸遷臺,為時甚早。於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貴起義時,已有粵籍義民宋來福定居於下淡水港。臺灣宋氏的先祖,大多來自廣東,其次為福建的泉州、漳州等地。

堂號

宋氏的堂號主要有"玉德堂"。

宋朝時期,宋祁和胞弟宋癢一同中了進士。宋祁禮部考試第一,官至兵部尚書,著《玉樓春詞》,有"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名句,人們叫他"紅杏尚書"。人稱"二宋"或"大宋"、"小宋"。

歷史名人

戰國時,楚國有辭賦家、《九辯》的作者宋玉。

秦代有燕人宋無忌,曾經為秦始皇作仙方,其後有宋義,為楚懷王上將軍。

東漢有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宋弘,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宋度,南陽章陵(今河北北棗陽縣南)人宋衷。

晉代有青州(今山東淄博東北臨淄鎮北)人宋益,敦煌(今屬甘肅)人宋矩,沛國人宋處宗。

南北朝時期,宋昌的13世孫宋恭,任前燕河南太守,徙居廣平(今河北雞澤縣東南);另有南齊錢唐(今浙江杭州)人宋廣之。

唐代,有詩人宋之問;政治家宋憬,曾在睿宗、玄宗朝兩次任宰相,能革除前弊,選拔人才,使百官稱職;還有唐文宗時宰相宋申錫。

北宋有文學家、史學家宋祁,其兄宋庠亦為文學家,二人並有文名,時稱"二宋";還有文學家、史地學家宋敏求。

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宋江。

南宋有宋慈,曾任廣東、湖南等提點刑獄官,為案著重實地......餘下全文>>

宋慶齡的名字由來

news.sina.com.cn/c/2002-06-22/0954613448.html

媒體披露宋氏三姐妹名字由來:沈毓桂為三姐妹改名

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22日09:5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香港6月22日訊息: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是現代中國的風雲人物。但據資料記載,宋氏三姐妹的原名並非如此。香港文匯報今天引述近期《文史春秋》雜誌,披露宋氏三姐妹名字的由來。

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宋耀如,在年輕時曾留學美國,最信仰解放黑奴、拯救美國的林肯,於是便給三個女兒分別取名為“愛琳”、“慶琳”、“美琳”。“琳”與“林”同音。

1904年,宋愛琳陪父親去拜訪97歲的沈毓桂老人。沈毓桂曾任《萬國公報》主筆,滿腹經綸,學富五車。

當得知宋愛琳的名字後,沈老捋須微笑曰:“愛琳是洋人的川字,我們中國人啊,應該有中國式的名字。”宋耀如頗以為然,請他另起名字。

沈雲:“女性的名字,當然應該文雅些,不若‘愛’為‘靄’,改‘琳’為‘齡’。‘靄’和‘藹’兩字通用。司馬相如的《長門賦》有‘望中庭藹藹兮’。”從此,“愛琳”改名“靄齡”。

大姐名字一改,下面兩個妹妹的名字也相應改為“慶齡”和“美齡”了。

宋氏形意拳的拳法內容

一、三體式樁功:有陰陽兩式,任督二脈,上中下三盤,單雙重等多種樁功間架練法,是求得六合渾圓整勁的最基本的功法,也是宋氏形意拳最基本的功法。二、內功盤根:為宋氏形意拳基本功法,也是宋氏形意拳的祕傳功法。為世榮先生所獨創,又名盤根衝空,是指練至功夫精深時,身體可以騰空。其理本於《內功四經》。鍛鍊原則為:撲採提按勁不散,軟硬相濟成剛柔,雲抱捧捋緩緩做,中定動靜慢慢求。以此疏通十二正經,並且鍛鍊奇經八脈,以達氣貫三才,天人合一。經常練習內功盤根可使周身筋膜騰起,勁入骨髓,尤其是大腿兩側到腳趾的筋膜騰起,此功上身後,與人交手,常常是步到人即翻。內功盤根與三體式樁功相輔相成,古譜稱:練樁功以固其本,練盤根能動轉自如。三、五行拳:有內外五行拳兩套練法,還有多種變化法,包括有橫、豎、直、斜、螺旋、滾斗的勁路練習。是宋氏形意拳最基本的拳法。四、十二形拳:有多種練法,並且將十四處打法融入其中,也是宋氏形意拳用以練就衝空功夫的重要功法。五、大槍抖絕功:當年形意拳先祖姬龍峰是以槍創拳,所以,大槍抖絕功為宋氏形意拳求取爆炸力的重要基本功,練習宋氏形意拳必練大槍抖絕功夫,以抖大槍之功助拳功之成也。六:單操散手:為宋氏形意拳打法、勁法、實戰法的專練。七、基本拳法套路則有:進退連環、四把捶、雜式捶、八字功等。對練套路則有:十六把、五花炮、安身炮等。器械套路則有:六合大槍、翼德大槍、三才劍、天罡劍、六合刀、六排刀、六合棍、麟角刀等。此後,又由宋虎臣、宋鐵麟等第一代弟子根據實踐經驗創編了十面埋伏、陰陽把、三節推掌、軟球勢、五方鴛鴦堂、摸身掌、左右五行連環拳、和戰鬥槍、戰鬥劍、內功盤根刀(雙刀)、乾坤鈸等等拳械單對練套路。還有供初學者練習的六合長拳、十二路彈腿。基本功法還有:柔身術、伸筋撥骨功、內勁功、渾圓樁、丹田功、靜坐功等基本功法和養生功法。宋氏形意拳的基本理論有:內功四經、拳術運義、拳道集錄,古譜則有拾法摘要、九要論、六合論等。宋氏形意拳的傳人現已遍及全國,且已傳至第六代。此外,在日本、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臺灣地區均有傳人。宋氏形意拳今天仍在不斷的民揚光大,正在走向世界。 ... ...請您登陸會員後瀏覽完整內容。

相關問題答案
宋姓的來源的具體內容?
趙姓的來源具體內容?
姓徐的來源具體內容?
孫姓的來源的具體內容?
劉姓的來源的具體內容?
陶姓的來源具體內容?
姓王的來源具體內容?
胡姓的來源具體內容?
尤姓的來源具體內容?
申姓的來源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