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與五行的關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河圖與洛書有何內在的聯絡和區別?

河圖與洛書,精妙絕唱,高深莫測,不同的領域裡有其各異的理解和內涵外延上的不同。它森羅永珍,不可言盡,僅作粗淺的片面的解析。 河圖,是先天的,是五行順行,自然無為之道;洛書,是後天的,是陰陽錯綜,五行逆行,有為變化之道也。 河圖,北方一六(分別是壬水和癸水)、南方二七(丁火和丙火)、東方三八(甲木和乙木)、西方四九(辛金和庚金)、中央五十(戊土和己土)。中土生西金,西金生北水,北水生東木,東木生南火,南火生中土,中土生西金。從中而始,從中而終,順生無為之道也!總是太極。但其中含有的五行,一三五七九是陽五行,二四六八十是陰五行。前者,是五行之氣為元精(壬水)、元性、元氣、元神、元情。其性即是五德智、仁、信、禮和義(五德生於先天藏於後天)。二四六八十,是在後天形成識神(二丁火)、鬼魄、濁精、遊魂、妄意。即是五物,感而生五賊,樂、怒、哀、喜、欲。 洛書,是河圖之西方(四九金)與南方(二七火)換位所得。陽一三九七居四個正位,二四六八在四隅。取逆克之理,以陰克陽右行也,故中土克北方水、北水克西方火(七為丙火)、西金克南方金(九為庚金河圖中定)、南金克東方木、東方木克中央土。陰前陽後,陰靜陽動,靜以制動,以克為主,收斂成就之功也。收斂成就,乃金火之功,火以煉之,金經刑之,故金居火位,火居金位,金火同宮,而萬物無不籍熔成就矣!金火陰陽俱錯,水木陽不動而陰錯者,金火克而水木生,氣收斂也。 正所謂克之以全生,逆之成順。故外錯克而中綜生。錯者,錯亂也,陰陽錯亂於外而相剋也。 總整也,陰陽整於中而相生也,錯中有綜,借陰復陽,後天中返先天真不在是乎! 以人闡述其理,在此不論了,供參道!吾悅矣。

贊助廣告

《河圖》,《洛書》,大衍之數到底與周易有什麼關係

整個周易總體上也是講究的陰陽的問題,有了陰陽就有了五行的,比如我們知道,最早是無極的,一劃開天,有了太極,太極生兩儀(其實就是陰陽,只是陰陽沒有成型所以叫兩儀),兩儀生四象,就是具體的少陽老陽少陰老陰了,明確了陰陽的具體現狀了,四象生八卦,就是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坎離震兌巽坤乾艮。八卦了,八卦的組合就是64卦了。這是周易的說法了,有了陰陽就有了生克,有了五行就有了方位,他們是怎麼產生的,這個和河圖洛書是相連的,周易中的坎為水,八卦之一,它是什麼情況,河圖就給你解釋了,是一六共同產生了水,這個水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生數和成數是分不開的,火是地二成火天七成之,其他的類推,就是告訴了我們周易裡的五行都是有次序的,首先是有了水,才有了火,水火木金土是規律性的,原始的萬物不可能一開始就是火或者是金的。八卦有先天和後天的,先天的用的少,後天的用的多,所以說先天為體後天為用,河圖洛書也是,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洛書其實說白了就是九宮,就是方位,有不同的九星帶入。比如坎為水,居北方了,總體是河圖洛書是周易五行的補充和運用了。

贊助廣告

五行與數的關係。

這是根據河圖洛書來定的,河圖生十天干十二地支,伏羲窮畢生之力,發現的。河圖與天干相配圖式。其法為通過五行進行配屬。一、六為水,壬癸亦為水,故一為壬,六為癸。餘類推易經就是通過河圖洛書推演出來的,至於什麼是河圖洛書呢,就是河裡爬出來的烏龜,身上負有河圖。易曰:且夫龍馬始負圖,出於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今存已合之位所以說,天干地支的屬相,都是河圖洛書上面現成的。伏羲解釋出來了就是——太一生水,地六成之。想要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可以發你一份我整理的有配圖的河圖洛書

《太玄》《易經》與五行八卦、河圖洛書的淵源

《太玄經》,漢揚雄撰,也稱《揚子太玄經》,簡稱《太玄》、《玄經》。《太玄經》以“玄”為中心思想,揉合儒、道、陰陽三家思想,成為儒家、道家及陰陽家之混合體。

五行八卦分為陰陽五行和八卦理論。

陰陽學說含有樸素的辨證法思想,認為萬事萬物都有相反成的矛盾的兩方面,分別可以歸納為陰和陽。陰和陽是互相轉化、生生不息的,表現這個規律的形象圖形就是太極圖。太極圖中,當陽最盛的時候,陰已悄悄出現;當最陰的時候,陽已悄悄出現。盛極而衰,否極泰來,這個哲理還是很深刻的。

五行學說是古人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他們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現。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祕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最早記錄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總的一句話來說,《太玄》《易經》與五行八卦皆是以河圖洛書為源衍生出來的。

誰知道黃金分割中神奇數字與中國古代陰陽五行之間的關係,河圖洛書的起源來自黃金數字?

陰陽與黃金分割(沒有衝突)共同作用構成萬事萬物的規律,五行與黃金分割有異曲同工之妙,本盯同根生。

河圖洛書中隱含有陰陽五行的具體解說。

數字五行屬性 如何確定,是根據河圖洛書 先天八卦 還是 後天八卦 和 天干地支,以哪個為準?

先天數,後天位,依據先天八卦數來取五行。干支也可以,不是絕對的。易經也告訴我們“變易”。

河圖洛書的起源

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約6500多年。墓中用貝殼擺繪的青龍、白虎影象栩栩如生,與近代幾無差別。河圖四象、28宿俱全。其佈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時已知必被髮掘。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龜腹玉片,則為洛書影象,距今約5000多年。可知那時人們已精通天地物理,河圖、洛書之數了。據專家考證,形意墓中之星象圖可上合二萬五千年前。這說明邵庸等先哲認為河圖、洛書乃上古星圖,其言不虛。【釋義】 河圖用十個黑白圓點表示陰陽、五行、四象,其圖為四方形。如下:北方:一個白點在內,六個黑點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為水。東方:三個白點在內,八個黑點在外,表示青龍星象,五行為木。南方:二個黑點在內,七個白點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為火。西方:四個黑點在內,九個白點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為金。中央:五個白點在內,十個黑點在外,表示時空奇點,五行為土。(其中,單數為白點為陽,雙數為黑點為陰。四象之中,每象各統領七個星宿,共28宿。)以上為《河圖》。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為正位就是: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此乃風水象形之源也。 1,天地之數:河圖共有10個數,1,2,3,4,5,6,7,8,9,10。其中1,3,5,7,9,為陽,2、4、6、8、10,為陰。陽數相加為25,陰數相加得30,陰陽相加共為55數。所以古人說: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數為55,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即萬物之數皆由天地之數化生而已。2,萬物生存之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為水之生數,二為火之生數,三為木之生數,四為金之生數,五為土之生數。六為水之成數,七為火之成數,八為木之成數,九為金之成數,十為土之成數。萬物有生數,當生之時方能生;萬物有成數,能成之時方能成。所以,萬物生存皆有其數也。3,五行之數:五行之數即五行之生數,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數。一、三、五、為陽數,其和為九,故九為陽極之數。二、四為陰數,其和為六,故六為陰之極數。陰陽之數合而為15數,故化為洛書則縱橫皆15數,乃陰陽五行之數也。4,大衍之數:大衍之數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數10;同時也是天地之數的用數。天地之數55,減去小衍之數5得大衍之數50,其中小衍為天地之體數,大衍為天地之用數。所謂大衍之數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數預測的占筮之法:以一為體,四十九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5,天干交合之數:河圖之數十,乃十天干之數也。交合之數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德。正是萬物生存之數。所以甲己合為一、六共宗,乙庚合為二、七同道,丙辛合為三、八為朋,丁壬合為四、九為友,戊癸合為五、十同德。十天干經交合之後,化為天干交合之五行,將河圖五行之體化為天干五行之用。6,六甲納音之數:天地之數55加上五行之數5,合化為60甲子五行納音之數。十天干之陰陽五行與萬物相交,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各發出12種聲音,無聲無音不計,按河圖北、東、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納音。乃天地五行聲音之數也。7, 河圖洛書和二十八星宿,黃道十二宮對照圖河圖洛書和二十八星宿有密切聯絡,和西方的黃道十二宮也是相同自然規律的不同表述:河圖洛書是《周易》的基礎,雖然東西方文化有差異,但是天上的天體運動都是相同的。

河圖洛書有人看懂過嗎?

關於河圖洛書的傳說,散見於各種史籍上,但說法不一,見解各異。這裡介紹幾種較為普遍的說法。

傳說之一:

相傳在伏羲氏時,伏羲氏教民“結繩為網以漁”,養蓄家畜,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存生活條件。因此,祥瑞迭興,天授神物。有一種龍背馬身的神獸,生有雙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龍鱗,凌波踏水,如履平地,揹負圖點,由黃河進入圖河(今洛陽市孟津縣,白鶴、送莊鄉境內),遊弋於圖河之中。人們稱之為龍馬。這就是後人常說的“龍馬負圖”。伏羲氏見後,依照龍馬背上的圖點,畫出了圖樣。接著,又有神龜負書從洛水出現。伏羲氏得到這種天賜的用符號表示的圖書,遂據以畫成了八卦。這就是《易*繫辭上篇》記載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故後人在伏羲氏龍馬負圖處修建了負圖寺。以紀念伏羲氏開拓文明的功績。

傳說之二:

據傳在黃帝時,黃帝體察民情,親自勞動,受到人民的愛戴。同時也感動了天神,於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民安居樂業。一天,天神告訴黃帝說,洛水裡有龍圖龜書,你如果得到它,將會把天下治理的更好,於是黃帝便帶領眾頭領,巡遊於洛水之上。一日,時值大霧,隱約看見一條大魚被困於河灘上,黃帝非常同情這條大魚的遭遇,但又想不出什麼好的解決方法,便命人殺五牲、祭天帝,並親自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動,連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漲,大魚得以解救。大魚走後,黃帝在洛水岸邊得到了河圖洛書,即《河圖視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記載著人類所需的各種知識。這就是傳說的“洛書魚獻”。據傳,得書的地點在洛陽漢魏故城南,舊伊洛河匯流處。

傳說之三:

唐堯時,堯帶領眾酋長東遊於洛水。在太陽偏西時,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見洛水上光芒四起,有靈龜出而復隱。於是,堯便在洛水邊修了一個祭壇,選擇吉日良辰鄭重其事的將璧玉沉入河底。稍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著又飛起一團雲霧,在雲霧中有噴氣吐水之聲。一陣大風過後,雲開霧散,風平浪靜,水上漂過一個大龜殼,廣袤九尺,綠色赤文。殼上平坦處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並記錄著各代帝王興亡之數。此後,易理文字便在人間傳開。這就是傳說的“靈龜”。

傳說之四:

傳說虞舜時,舜習堯禮,沉璧於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龜負圖書而出。接著一卷甲黃龍,舒圖書於雲畔,將赤文篆字以授舜。這就是傳說的“黃龍負書”。

傳說之五:

傳說禹時,禹治水來到洛河,見神龜負文,列於背,有數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疇。《冊府元龜*帝王部》也說“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龜書,六十五字,是為洪範,此所謂雒出書者也”。這是說,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於天下,故萬民稱頌,上天賜瑞。洛河出神龜,龜長1.2尺,龜背上有65個赤文篆字。有的說,此即《尚書》裡的《洪範》篇,是治理國家的九種大法。

唐代詩人李矯在《詠洛》詩中有:“神龜方錫瑞,綠字重來臻”之句,一歌頌洛龜負書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光明。龜書,可能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甲骨文”。

【河圖洛書】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祕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揹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境內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餘下全文>>

河圖與洛書有何內在的聯絡和區別

河圖與洛書,精妙絕唱,高深莫測,不同的領域裡有其各異的理解和內涵外延上的不同.它森羅永珍,不可言盡,僅作粗淺的片面的解析.河圖,是先天的,是五行順行,自然無為之道;洛書,是後天的,是陰陽錯綜,五行逆行,有為變化之道也.河圖,北方一六(分別是壬水和癸水)、南方二七(丁火和丙火)、東方三八(甲木和乙木)、西方四九(辛金和庚金)、中央五十(戊土和己土).中土生西金,西金生北水,北水生東木,東木生南火,南火生中土,中土生西金.從中而始,從中而終,順生無為之道也!總是太極.但其中含有的五行,一三五七九是陽五行,二四六八十是陰五行.前者,是五行之氣為元精(壬水)、元性、元氣、元神、元情.其性即是五德智、仁、信、禮和義(五德生於先天藏於後天).二四六八十,是在後天形成識神(二丁火)、鬼魄、濁精、遊魂、妄意.即是五物,感而生五賊,樂、怒、哀、喜、欲.洛書,是河圖之西方(四九金)與南方(二七火)換位所得.陽一三九七居四個正位,二四六八在四隅.取逆克之理,以陰克陽右行也,故中土克北方水、北水克西方火(七為丙火)、西金克南方金(九為庚金河圖中定)、南金克東方木、東方木克中央土.陰前陽後,陰靜陽動,靜以制動,以克為主,收斂成就之功也.收斂成就,乃金火之功,火以煉之,金經刑之,故金居火位,火居金位,金火同宮,而萬物無不籍熔成就矣!金火陰陽俱錯,水木陽不動而陰錯者,金火克而水木生,氣收斂也.正所謂克之以全生,逆之成順.故外錯克而中綜生.錯者,錯亂也,陰陽錯亂於外而相剋也.總整也,陰陽整於中而相生也,錯中有綜,借陰復陽,後天中返先天真不在是乎!以人闡述其理,在此不論了,供參道!吾悅矣.

相關問題答案
河圖洛書與五行的關係?
五臟與五行的關係圖?
十二星座與五行的關係?
手機號與五行的關係?
十二生肖與五行的關係?
數字與五行的關係?
八字與五行的關係?
天干地支與五行的關係?
屬相與五行的關係?
十神與五行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