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的傳統服飾?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4日

壯族服裝特點

清末以前的服裝

在清朝末年(1911)年)以前,壯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紡、自織、自縫製的。當時,女子的服裝與男子相比顯得多采些。她們上身穿的是大襟藍乾衣,領窩至右腋下的衣襟、兩袖,均繡大花邊,衣領矮,露頸部。下身穿的是長至腳踝的長摺裙,或鑲有花邊的寬褲子,裙子外面,正兩腿心處,各繡一條垂直對稱的大花邊,在臀部處打幾個折,臀部下的裙腳捲起一寸左右,兩邊以幾針縫住,形成後裙腳弓形翹起,從前面看是桶裙,背後看是摺裙,上下衣裙貼身,線條分外明朗,十分雅觀。腳登圓口繡花鞋。壯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對襟衣,圓領闊袖,兩襟釦子7—9個,釦子用黑布織成,穿時,將兩襟的扣子扣起來。男子穿的下衣即褲子也是黑布,褲口寬大,一般為1—1.2尺寸。成年尤其是老人,頭包長約4—5尺的黑巾,或用一塊黑長方形的布合縫,上端打折,頂開圓孔,戴於頭上。平時,一般打赤腳,只有過年過節,喜慶日子,走訪親友,才穿上土布鞋或龍鳳鞋。

贊助廣告

清末民國以後的服裝

這一時期女子改穿寬闊的唐裝衣褲,腰間正面扎齊腳踝的半邊圍裙。圍裙上頭以兩條印花布帶繫結於背後,並以兩端各約兩尺作飄帶。壯族男子改穿對襟唐裝衣,寬褲子。腳穿土布鞋。男子讀書則穿中山裝,剪西式頭。老年人頭扎黑布巾。

1949年以後,壯族地區的城鎮居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在校學生等,他們的服裝緊跟全國的變化,一般都穿中山裝、幹部服,與當地漢族人民一樣。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甚至可以在邊遠的山區看到壯族同胞西裝革履,花裙花衣更不用說。傳統的壯族服裝也悄悄發生變化。

髮型

壯族男女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有不同的髮型。從廣西花山崖畫上可見早期壯人男子是剪短頭髮的。崖畫上有少量男子頭上插有兩支迎風舞動的羽翎。畫上有為數不多的少女留長辮,有一姑娘的髮梢上還綴有一朵山花。古書上記載,壯族祖先的髮型還有披髮,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到唐代,男子仍“露發”(斷髮),女子挽髻垂於後,用三、四寸的竹條斜貫其中。宋代壯族地區流行椎髻。清代曾強迫小鎮及讀書做官的人留長辮子。但鄉村男子依然剪斷頭髮,不理清廷禁令。1949年後,各地婦女的髮飾仍保持一定特色。如廣西龍勝老年婦女把長髮翻過頭頂,打旋,然後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在頭頂留長髮,四周剪成披衽,把頂心長髮翻到前額,用白布紮好,插上銀梳。女孩子的頭髮則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銀飾帽,長大才留頂心發。這些髮型,顯然是古代披髮的遺風。天峨女子也是留長髮而不打辮,已婚的結髻,或梳順後由左向右繞,用頭巾紮上;未婚的反過來由右向左,用白印花或提花毛巾包紮。桂南不大相同,有的地方少女是一條長辮加劉海;少婦則梳雙辮;中年老年結髻,垂於腦後。過去廣東連山壯族女子的髮型,宛若一條盤曲的蟠龍,貫以大簪,用青色的綢布條纏好。大多數壯族地區的少女都喜歡留劉海,並習慣於用兩股絞在一起的紗線把汗毛拔掉,特別是婚期臨近的姑娘,總是把後頸的汗毛拔光,露出嫩白的脖頸。

贊助廣告

銀飾

壯族的銀飾過去曾經普遍盛行。據民國廿二年(1934)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載,百色“女子飾品,有髮箍、簪及指約、手鐲等。”恩降“婦女裝飾,城廂多尚金玉,鄉村則重玉質銀器。”西林“惟女子最愛佩戴簪釵、耳環、手鐲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質,貧者用銀質。”桂東南的壯家少女,也“尚戴銀質簪環”。壯族銀飾的種類,主要有銀梳、銀簪、耳環、項圈、項鍊、胸排、戒指、銀鐲、腳環等。土官時代,安平婦女最多戴四個銀項圈,十多個戒指(有的一指幾個),加起來重一斤多。桂北壯族婦女的項鍊和項圈共達九個之多,胸排長方形,透雕,打成鳥獸花卉,下沿有小鏈穗,以銀鏈掛在脖子上。壯人銀鐲......餘下全文>>

壯族的民居特色,服飾,風俗習慣,節日

我就唬壯族的,不過我家還真沒什麼特別的,基本都被漢化了,風俗的話, 就是過年時差不多家家要殺豬,包粽子,比較重視的節日有 三月三,七月十四,九月九,這三個節日都跟鬼神之說有關的

壯族服飾的服飾歷史

這一時期女子改穿寬闊的唐裝衣褲,腰間正面扎齊腳踝的半邊圍裙。圍裙上頭以兩條印花布帶繫結於背後,並以兩端各約兩尺作飄帶。壯族男子改穿對襟唐裝衣,寬褲子。腳穿土布鞋。男子讀書則穿中山裝,剪西式頭。老年人頭扎黑布巾。1949年以後,壯族地區的城鎮居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在校學生等,他們的服裝緊跟全國的變化,一般都穿中山裝、幹部服,與當地漢族人民一樣。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甚至可以在邊遠的山區看到壯族同胞西裝革履,花裙花衣更不用說。傳統的壯族服裝也悄悄發生變化。

壯族民族服飾特點(簡潔)

維吾爾族的服飾

傳統服飾,男子多著長大衣(一般稱“袷袢”),襟長過膝,無扣,無領,無口袋,寬袖,穿時腰繫長帶,帶中可放食物及零星物品;夏季穿長短袖襯衣較多,青年、中年人所穿的襯衣領口和胸前飾有十字花圖案花邊。婦女穿連衣裙,外罩西服背心或西服上裝。多圍頭巾,老年婦女多蒙蓋頭。維吾爾族的帽子有3種(皮帽、草帽、花帽)。

50年代初,維吾爾族還多保持傳統服飾。80年代,除一些老年人(多在農村)保持老式衣著特色外,青年男子多穿西服,青年女子多著時裝。

蒙古族的服飾

蒙古族的服飾,因性別和年齡而異。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藍為多。無布面的.一般在衣袖和衣邊用黑布或藍布加縫約三指寬的布邊,有的用羊羔皮加邊。春秋兩季穿大襟布大衣。無論是穿皮大衣或布大衣,都系一條3米長的藍黑色布腰帶。

舊時常見腰帶上掛有帶刀鞘的蒙古刀,刀鞘上插一雙筷子,還掛有火鐮,有的還掛有一條白布手巾。冬季老年人戴“巴司勒克”皮帽,中年人戴“居木得克”皮帽,帽頂都有用紅布條編成的一小圓疙瘩,兩邊耳扇在後部相連,前邊可以護住鼻和嘴部,夏天多穿黑色大襟政朝長袍,用藍布纏頭,城鎮居民以戴禮帽為多。

婦女的服飾以長袍為主。少女夏天穿的長袍一種有大襟的叫“拉布西克”;另一種從中間系排扣(銀扣或佈扣)到腰以下,左前鼎加寬,叫“比西米特”。長袍上繡有各種圖案花邊。腰上纏紅、綠、黃色的綢子或布帶,頭上纏繡花白布頭巾,喜帶戒指、手鐲和耳環。已婚婦女穿“鐵爾勒克”,外套“切格德克”,不穿“拉布西克”。有的穿無袖長袍“別日孜”,腰部左右繫帶。不用鈕釦。帽子上縫有銀飾物,帽頇有一條垂到後腰的紅色長穗子。已婚婦女的長袍均不繫腰帶。老年婦女的衣服不用色線繡花邊,帽子上無銀製飾物。

新中國成立後,青年男女多穿制服,如列寧裝、中山裝、學生裝,以及西服等。中年婦女喜歡穿連衣裙,戴頭巾。傳統服裝多為中、老年婦女在節日穿戴,平日少見。

回族的服飾

回族人傳統的衣飾,年長者多穿黑色布料外衣,喜穿白襯衣、青色和棕色坎肩;中老年男子常戴白色小圓帽。老年婦女多著青色服裝,布料多為平絨或條絨,白襪子,平絨或條絨布鞋,扎腿,蒙白色蓋頭。青年婦女喜穿大襟繡花外衣、繡胸兜、扎繡花圍裙。喜戴首飾,多戴耳環、髮卡。已婚婦女要盤發(或梳兩條辮子),蒙黑色蓋頭或戴白布深沿圓帽。

新中國成立後。回族人的服飾有很大改變,中青年人的服飾同漢族人相似,唯老年人和一些農村婦女,仍然保持著回族服飾的某些傳統特點。

壯族的服飾是什麼樣子的?

壯族先民的服飾隨著社會的發展處於變化之中。在不同的歷史時代,由於經濟的發展而促使服飾增添了時代的色彩,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持色和地方色彩的服飾。

在壯族聚居的農村,婦女的服裝端莊得體,樸素大方。藍黑顏色是共同愛好。喜穿長裙短衣,頭包青色繡花帕,腰繫精緻圍腰。上衣分對襟和偏襟兩種,其中又分有領和無領之別。在以藍黑為主的底色上,上衣的襟邊、下襬和袖口等部位喜歡鑲一道寬約一寸的五彩花邊,表現出各自巧奪天工的本領和審美的情趣。裙子喜用黑色,也有穿褲子的,女褲腳邊分別鑲有兩道不同花紋圖案的花帶,其中底邊一道寬5寸.另一道寬3寸,多為菱形連續紋樣。這一身在平穩中透出青春熱力的服裝,顯示出壯家姑娘的純樸美。

壯族婦女有佩金戴銀的習俗。婦女的主要飾品有銀梳、銀簪、耳環、項圈、項鍊、胸排、戒指、銀鐲等。銀鐲式樣豐富,有的打成一指多寬的薄片,上面有藤蔓或花卉作裝飾;有的打成藤條,上有小枝纏繞、新葉扶持;有的是多股藤蔓相纏,其中有的還嵌上綠色小珠。鐲子的式樣繁多,其特點是精緻小巧,其形態和花紋多取自壯鄉的自然景物,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姑娘們的手鐲不僅是裝飾品,而且還是愛情的象徵。在青黑色的鑲邊衣服上,配上各種形態的銀飾,在黑底的襯托下,銀光閃閃,格外明亮。人體的媚態與自然景物的美融為一體,俊秀中透出一種藝術的光澤。類似的裝飾在交通不便的邊遠壯寨還可見,而居住在城鎮周圍或者交通沿線的壯族,無論男女,其服裝式樣完全漢化,且追求的都是現代時裝。

壯族有什麼風俗?壯族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壯族風俗: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佈。人口1548.96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範圍不廣,多使用漢字。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的政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批准了《壯文方案》,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彳+童)”。解放後稱“僮”。1965年10月12日,經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改族名為“壯族”。壯族人民曾多次發動反封建、反壓迫的農民起義,廣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國的發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廣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解放後,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日常食俗: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麵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餈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裡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麵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麵糰(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餈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餘下全文>>

壯族服裝起源

回答:壯族服飾中被稱為“鏡面青天衣”的起源

壯族,本是一個民族統一的稱呼。但近年來一些從事民族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又以各地壯族居民的服飾顏色來稱呼,如頻頻出現在報紙、刊物上的廣西那坡縣的黑衣壯、廣西龍州的藍衣壯。若以此來區分,武鳴壯族則應稱為藍衣壯。武鳴藍衣壯的傳統服飾顏色的主要色調是藍色,在染制的過程中,聰明勤勞的壯族婦女,將布料精細加工,達到藍而發亮反光如鏡的程度,縫製好的服裝,壯話稱為“buh ndongq(壯文)”,譯成漢語的意思是“發亮的衣服”。被今廣西研究壯族文學史的專家、學者稱為“清末廣西壯族詩家、文學家”的武鳴鳳林人韋豐華,在他所著的《今是山房吟餘瑣記》一書中,將武鳴壯族這一特有的服飾稱為“鏡面青天衣”(古人作詩,青藍同一,實為深藍色)。

“鏡面青天衣”起源於何時,其歷史淵源已無從考證,但其製作的過程、工藝,在民間仍有所流傳。其主要過程是:每年春季,農家用一小塊地種植藍靛,夏末砍收,打碎加水搗成藍靛漿,過濾沉澱成濃濃的藍靛濃漿,留作染料備用。過去,沒有像現在的機器紡織的布料,只有自種棉花,婦女紡紗,用小型木製的簡單機器織出白色的布,俗稱“土布”,布幅寬度一般是1-1.5市尺,最寬為2市尺。秋季,天高氣爽時,則開始染布。將一定量的藍靛濃漿放入大水缸中,用熱水按一定的比例稀釋攪勻,將土布放入染缸中並不斷攪拌,使布著色均勻,然後取出,拿到河、溝水中輕輕搖動漂洗,後在樹蔭下晾乾,絕忌陽光爆晒。如此反覆染、晾一二十次以至三十次,土布染上了厚厚的一層藍靛。然後,上山找回一種壯話稱為“漿樹”的樹葉。“漿樹”的中藥名叫青凡來、四眼草,或俗稱“鬼畫符”。“漿樹”葉放入鍋中加水煮沸,經過濾去渣,再加入適量牛膠煮成稍有粘度的稀糊狀樹漿,倒入染缸中,把染好色的布放進缸中,不斷攪動,壯話叫“上漿”,缸中的布著漿均勻後取出,稍晾至半乾,再拿到河、溝邊去漂洗,漂洗時只能在水中將布攪動,絕忌搓洗,以洗掉多餘的漿水,使布平滑,最後取回晾乾。這一複雜過程,今廣西壯族文學史學界稱為清末壯族詩人、夏黃人黃彥坊有《嶺山女工詠》詩記曰:“寒閨隱隱一燈紅,十歲嬌娃學女工;玉手纖纖偏耐冷,扯棉聲徹竹籬東。”(原注:扯棉花紡紗);“密縷拖來十丈鮮,深更扎扎未應眠;嬌兒慎莫須啼抱,待制衣服好拜年”(原注:織布);“伊詳江山去娉婷,洗出藍花湛一汀;十五女郎?F染布,斜陽低處鬥紅青”(原詩注:染布者,撈出河中洗之,晒乾復染後,卻用樹皮紅者濃煎染之,即成深青,揚赤者最貴)。布料上漿晾乾後,拿到村邊備有的平滑石板上,逐段鋪上,村中女伴自然來幫忙,三、四人持木杵,如打鐵狀輪流反覆舂打,村頭髮出“咚、叮、嗒、當”的響聲,節奏頗為悠揚,逐段將布全條打得平滑、發亮、反光。將舂好的布,量體裁製衣服,黃彥坊詩曰:“嬌兒瑟縮怯風來,啼索新衣向母催;我是女兒無尺寸,度而長短稱身裁。”衣服的式樣,大致是仿唐裝,男上衣前面開衣襟縫上鈕釦,女上衣為包胸腹大襟右肩前連腋下縫上鈕釦,全部手工針縫,鈕釦亦全是布條扭結而成。清朝乾隆六年(公遠1741年)的《武緣縣誌》說丁“男衣短窄,女衣不掩膝,長裙細褶;褲子全是寬褲頭、寬褲腳。”當然,男裝布料也不一定加工得那麼精細,也只染一二次而已。女裝裁縫好後,嫁衣還要繡花。一般壯家姑娘,年制一兩套,富足之家年制3-5套。節日彙集,尤其在歌圩上,人群中藍光閃亮,陽光反射時,更是一番亮麗。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鏡面青天衣”因穿著密不透風,熱天使人難熬,加上製作費工費時,隨著機織布大量上市,價格適宜,這一傳統服飾逐步消失。20世紀五、六十年代,縣東部羅波、......餘下全文>>

壯族的民俗傳統

建築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服飾 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婚俗炮火”入洞房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衝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衝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衝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裡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孃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背字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禮貌地雙手捧杯,恭敬地給長者回敬兩杯,雙方都要一飲而盡。接著長者把準備好的帶子從“背字”人的兩肩繞過紮緊,繼而又互相敬酒,說吉利之語。“背字”完畢,鳴放鞭炮,歡送迎親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長者鞠躬辭別,步出大門,開啟雨傘,意為庇護“外孫”離開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燒香放炮,歡迎“背字”人勝利歸來。少傾便舉行“卸字”儀式,同樣由長輩主持,互敬酒後,長者輕輕解下布帶,交給家母保管。新郎父母還要酬謝“背字”人。時過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結隊來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熱鬧。新娘過河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俗。在桂北山區,本來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橋。所以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人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齊鳴,“水手”兩掌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背好後才能過河或過橋。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過河時,“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在寬約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親隊伍拉成一條線,熱鬧非常。上岸後,乖巧的“迎娘”把傘放得很低,不讓別人偷看蒙著面紗的新娘。龍勝的壯族婚姻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成親,謂之“三關”。迎接、對歌、出門、穿村過寨、過......餘下全文>>

壯族服飾生活習慣

服飾

服飾是人類物質與精神需求的複合表徵,即外表特徵與心理審美的結合。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是各民族創造智慧的結晶,展示出各民族的精神風貌。

壯族服飾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指服裝,即衣服(衣裳),包括衣、褲、裙、帽、圍巾、手套、腰帶、鞋、襪、綁腿等;一是指裝飾(修飾),包括髮型、首飾、眼鏡、揹包(背袋),甚至文臂、文身等。兩大部分組合成壯族服飾,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衣是一個民族最具特色的外在形象,既屬於物質的硬體性文化,同時又屬於精神的軟體性文化。它反映了壯族經濟發展水平,形象展現壯族的思想理念,即精神內涵,如民情風俗、哲學思想、審美意念、道德倫理、社交禮儀、宗教信仰等。壯族服飾文化形態,包含經濟的因素,又包含精神的風格特徵。

壯族服飾,與古越人、西甌、駱越人、僚人有關。現在的民族學專家只能從一些文字的史料來回顧壯族先民服飾產生與發展、衍化的歷史。資料表明:桂林甑皮巖發掘的新石器遺物中,有若干件骨錐,專家們推斷:那是嶺南壯族先民用來縫製獸皮或牽引纖維原始蔽體物的工具,說明古壯人早就有遮體的原生態服飾。以後到漢、三國、隋唐、宋、明清至近現代,壯族服飾隨著經濟發展而進化。

據專家的專著論述:貴港羅泊灣漢墓出土黑地橘紅色回紋錦殘片,說明當時就有了壯錦這種飾物。還有一種“峒布”,是麻織品及蠶絲品,說明遠在漢代,古壯民就種麻養蠶,為服飾提供原材料。三國時代的竹疏布,隋唐時代的蕉葛布、細白麻布、筒中布,均作為當時的貢品。元代始種棉花,織吉貝布。明清時期,壯錦飾品制織達到高峰,五顏六色。從專家專著中的回顧論述,可看出壯族服飾製品,從蕉纖維、麻纖維到棉花纖維的進化過程。服飾印染工藝,壯族藍靛染是有名的,直至當今,一些壯族村寨的婦女,仍以藍靛染制黑色布料,以縫製黑色的服裝。如百色市那坡黑衣壯人,崇左市龍州縣金龍一帶自稱“布代”的壯人,大新縣板價布儂婦女,她們穿著黑衣服裝在舞臺上展示其亮麗,成為展示壯族服飾特點的亮點。布匹染成之後,過牛角膠,摺疊打平,閃閃發亮。有的則用米漿來漿過,晒乾打平。

壯族1500多萬人口,集居於廣西,分佈於雲南文山及廣東連山等地。這麼廣大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是不平衡的,各地域服飾各有特點,即不同地域,不同板塊的壯族服飾,構成多元一體的壯族服飾。

壯族學者樑庭望先生在他的專著《壯族文化概論》中,將整個廣大的壯族聚居與分佈地區的文化,劃分為九個文化區:紅水河中下游文化區,柳江、龍江文化區,桂西北文化區,桂粵文化區,邕南文化區,邕江、右江文化區,左江文化區,桂邊文化區和文山文化區,來考察、分析各地域的文化特色。對壯族服飾文化的考察、發掘、收集、研究與展示,同樣可以用地理學觀念來進行。

另一種方法,以江河流域為劃分,來收集、發掘、整理、展示壯族服飾,如紅水河流域,左、右江流域,邕江、鬱江流域等等。水文化與服飾文化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紅水河流域的東蘭、巴馬、鳳山,南丹的蛙婆崇拜風俗文化節,節日展示的服飾亦充滿濃郁的民族特色。

多年的採風觀察發現,壯族服飾目前仍相對保留傳統特色的,如桂西有隆林、西林、那坡、靖西等縣,壯族服飾特點較濃,以藍、黑兩色為主色。桂西北的巴馬縣壯族婦女服飾,其色彩以藍、白色為主色調,與那坡黑衣壯人服飾形成鮮明對比。那坡黑衣壯男女老少身上,很難找到白色或黃色、藍色。桂西南的龍州、金龍一帶布代男女服飾,以黑色為主色調,婦女穿衣、褲、外套黑色長裙,頭戴黑巾,穿黑布鞋,從頭到腳,均為黑色,加之人的膚色潔白純淨,形成黑白對比,相輔成統一的服飾美學整體。桂西南的大新縣板價村的布儂婦女服飾,亦別具特色:短衣、......餘下全文>>

苗族、壯族、滿族的傳統服裝有什麼不同? 20分

苗族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東南苗族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儲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製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係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豔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複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黔東南境內苗族男女便裝均較為簡樸。男上裝一般為左衽上衣和對襟上衣以及左衽長衫三類,以對襟上衣為最普遍。下裝一般為褲腳寬盈尺許的大腳長褲。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衣和圓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褲和長褲。

對襟男上裝流行於境內大部分苗族地區,一件衣服由左、右前片,左、右後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組成。衣襟訂五至十一顆佈扣,左襟為釦眼,右襟為釦子。上衣前擺平直,後襬呈弧形;左、右腋下襬開叉。對襟男上裝質地一般為家織布、卡其布、織貢尼和士林布。色多為青、藏青、藍色與之匹配;下裝一般為家織布大褲腳長褲。近年來,青壯年多穿中山裝,部分青年喜著西裝。

左衽男上衣流行於從江、榕江八開、臺江的巫腳、反排和劍河久仰等地的苗族村寨。一件衣服由左前大襟、右前襟、後片及雙袖組成,左襟與右襟相交於咽喉處正中,沿右胸前斜至右腋下至擺,訂有佈扣五至七顆,前擺、後襬均平直。左、右腋下襬不開叉直桶形。左衽上裝布料一般為家織布或藏青織貢尼,顏色以青色為主。

左衽長衫結構與左衽上衣相同,差異僅在衣上至腳背,是苗族老年男子常穿的便裝。

男便裝下裝一般為無直檔大褲腳桶褲,褲腳寬盈尺許,褲腳與褲腿一致,由左、右前、後片四片組成,製作簡便。

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裝和無領胸前交叉式上裝兩類。右衽上裝結構與男上裝中的左衽上裝大體一致,唯方向相反。無領胸前交叉式上裝稱"烏擺"(Ed bad,意為雄衣即男人的衣)是傳統的苗族女裝,如"袈裟",無鈕釦,以布帶束腰。苗族女便裝質地一般為家織布、燈芯絨、平絨、織貢尼、士林布等,顏色一般為青、藍等色。

雷山、凱里、臺江三縣交界地區苗族中青年婦女,一般穿淺色右衽上衣,沿託肩、袖口及右大襟邊緣精繡花鳥、花草圖案花邊或購買現成花邊,圍圍腰,系銀質圍腰練,下裝著西裝長褲,挽高髻於頂,著耳柱,鼎年婦女多包白毛巾頭巾,青年婦女多戴銀梳或插銀衣、塑料花等飾物。老年婦女上裝多穿右衽上衣或無領交叉式上衣,下穿長及腳踝青素百褶裙,系圍腰,圍與裙長。老年婦女上裝飾物一般為家織布或織貢尼。顏色喜尚青、藍色。

凱裡市的舟溪、青曼、麻江縣銅鼓、開發區白午及丹寨縣的南皋一帶苗族婦女便裝上裝,內穿翻領對襟中長衣,外套大領對襟大袖胸前交叉式上......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壯族的傳統服飾?
傣族的傳統服飾?
壯族的傳統節日?
壯族的傳統食物?
壯族的傳統節日有?
廣西壯族的傳統節日?
壯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壯族的傳統節日圖片?
壯族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