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中國在歷史上八月十五日是什麼紀念日

今天是8月15日,這是什麼日子?

是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的紀念日,是中國人民經過8年艱苦卓絕的抗戰,準備迎接勝利的紀念日。

為什麼中秋節在八月十五日

“中秋”的名稱最早來源於《周禮》,到了宋朝以後形成了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個盛大節日。為什麼叫中秋節呢?我國農曆把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農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八月十五又是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節。中秋節稱呼很多,如:八月節、八月半、月節、端正節、月夕節、秋節、仲秋節、團圓節、拜月節、追月節、女兒節、八月會、玩月節等等。關於中秋節的歷史記載太多了,從官修的正史,到動聽的民間傳說,還有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婉轉曲折的戲劇,形成了燦爛的中秋文化。而在這燦爛文化中的一場蹩腳戲就是“男不拜月,女不拜灶”。從宋朝開始,每逢中秋節前幾天,在街市上就充滿了過節的氣氛,商家忙著裝飾門面,佈置綵樓,進新貨。市民們採購月光紙和新鮮的水果,預備好酒、菜。官府同僚們忙著爭相送禮,聯絡感情;親朋好友之間送上月餅以祝福。到了八月十五晚上,月光明亮皎潔時,家家戶戶擺上供桌,供桌上有泥捏的兔爺、月餅、茶水、酒、瓜果和切成蓮花瓣狀的西瓜。還少不了時令的新鮮蔬菜,特別是青豆——這是專門給玉兔預備的。兔兒爺是身穿甲冑,兔麵人身的泥塑,大小不等,有的騎虎,有的站立。同時備有紙做的金銀元寶,宮廷祭月還要用九節藕。月光紙,在《燕京歲時記》又稱“月光馬兒”、“神馬兒”,在紙上繪有太陰星君,樣子像菩薩,下面繪有月宮,有一兔人手裡拿著杵在搗藥。這種紙畫金碧輝煌,長的有七八尺,短的有二三尺,頂上有二旗,或紅色,或綠色,或黃色,祭月時把月光紙掛起來。月餅,又叫團圓餅,必是圓的,最先見於蘇東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之句。明朝人沈榜編著的《宛署雜記》說:“八月饋月餅。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在《燕京歲時記》中說:月餅“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在祭月時,婦女們爭先恐後地燒香、磕頭,祈禱。農家婦祈求四季平安,五穀豐登;年輕的女人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婆婆叨唸全家福。男人雖不跪拜,心裡也想著希望早步蟾宮,高攀仙桂。男人不拜月,是因為在歷史上認為月亮屬陰,象徵著女性,所以男人不拜月。但是,到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時候,只有男的能給灶王爺燒香磕頭,女的不能拜。灶王爺神像邊的對聯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灶王爺是一家之主,所以只有“一家之主”的男人才有資格拜。祭月後,把月光紙等燒掉。

贊助廣告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帶拼音

xī nián bā yuè shí wǔ yè ,qǔ jiāng chí pàn xìng yuán biān 。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jīn nián bā yuè shí wǔ yè ,pén pǔ shā tóu shuǐ guǎn qián 。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xī běi wàng xiāng hé chù shì ,dōng nán jiàn yuè jǐ huí yuán 。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贊助廣告

zuó fēng yī chuī wú rén huì ,jīn yè qīng guāng sì wǎng nián 。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詩意

玉顆珊珊下月輪,-桂花從天而降,好象是月上掉下來似的,

殿前拾得露華新。-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

至今不會天中事,-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麼要跟桂花樹過不去,

應是嫦伐擲與人。-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的吧。

元日和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意思

古詩今譯

爆竹聲中已把舊年驅除,春風送暖飲屠蘇避禍求福。千家萬戶迎來了正月旭日,總要用新門神換掉舊桃符。

古詩今譯 :

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桂花本來就潔白如玉,在月光的照耀下更顯得晶瑩。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麼要跟桂花樹過不去, 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的吧!

八月十五中秋節都有哪些習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俗呼為八月節。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於庭,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蘿蔔、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諺雲:“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謂之“團圓節”。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學生也不上課。而所謂“泥兔攤”,就是賣兔兒爺的。前十年,北京中秋還有兔爺賣。現在很少見了。似乎只在春節廟會上見過。中秋節祭的就是這隻月亮裡的兔子。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冑,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隻大耳朵,亦謔亦諧。有曲為證"莫提舊債萬愁刪,忘卻時光心自閒。瞥眼忽驚佳節近,滿街掙擺兔兒山"。過中秋,家裡擺個兔爺像,確實很有氣氛。

中秋節,正值秋果上市,特別豐富。《春明採風志》裡有“中秋臨節,街市遍設果攤,雅爾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蘋果、海棠、歐李、鮮棗、葡萄、晚桃,又有帶枝毛豆、果藕、西瓜。”過去的果子市在前門東,八月十三、四兩日燈火如晝。並有吆喝:“今兒是幾來?十三四來,您不買我這沙果蘋果聞香的果來,哎!二百的四十來”現在,這些秋果街上都買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變成的人的最美時刻。美中不足的是蘿蔔有點貴,和蘋果一個價。難免有老年人痛斥這沒有道理的價格。值得一提的還有毛豆,過去中秋並不常見,今年在北太平莊副食店的月餅攤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鍋,而且確實是帶枝的毛豆。

從習俗上看,和過去中秋靠近的還有送禮。“中秋,大家互送禮節……,賞奴僕錢,鋪戶放帳帖,每節如此”。北京這兩年似乎又興起了中秋送禮大行動。節前,弄兩輛車,滿滿的裝上月餅果品,挨家挨戶送。當然,這裡的家和戶是指商家客戶。送禮,自然是為了聯絡感情,結款要生意。兩年前做這事時還想,現在到底拜的是那裡的兔兒爺。今年這風氣恐怕更盛了。

現在講究廣式月餅,過去“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餅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能放半年的,肯定不會是廣式月餅。 月餅源自民間祭祀,同樣,北京人常吃的點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於民間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從製作工藝上說,油炸、蜜餞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連餃子,也是春節供後的食品。

其實,不僅僅吃食是這樣,延順這個思路推廣開來,藝術的誕生(謹慎的人在這裡會用某些藝術門類這個概念)一樣離不開民間祭祀的。還記得上學時曾對這個問題發生興趣,翻看一些河南、山東地區的考古資料,至今仍能刺激自己頭腦的是一柄出土于山東日照的玉斧,當然真的玉斧無緣得見,但是單單就那圖畫已經足以讓人驚訝了。那斧薄得能夠透過光線而上面精緻的一條夔紋是很難讓人簡單地以“活靈活現”這個詞將就形容的,在石斧的時代,它的存在又能夠說明什麼?

與其說玉斧是斧,倒不如稱之為一種語言,描述著艱難的砍砸者同上天對話。或者稱之為精靈,這是一個屏棄了功利取捨的精神的精靈。於是由了它,藝術方才出現。更於是人才徹底地脫落成為人。

中秋節真好,好在又一次讓我想到了這些已經好久不想的問題。當然節日本來就是人們精神的節日,與此時偶爾察覺月餅與烙餅的差異,也並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這個樣子麼。給自己做吃的,為了填飽肚子沒一個認真。饅頭包子幾百上千年從不變化,但凡加上點精神追求,就能花樣翻新。

看來糕點如此,藝術作品和其他許多事情,確實也都......餘下全文>>

公曆八月十五日是啥節日

2016-08-15 星期一

七月十三丙申年 【猴年】丙申月 己巳日

日本——二戰終戰紀念日

印度——獨立日

剛果——獨立日

中國延邊——老人節,這一天要回到老人身邊,陪老人一起度過.

天主教——聖母升天節

相關問題答案
八月十五日什麼日子?
八月十五日是什麼日子?
八月十五日是什麼星座?
八月十五日生日密碼?
八月十五日打一生肖?
八月十五日?
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八月十五什麼生肖?
十月十五日?
八月十五出生的女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