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李夫人屬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漢武帝的李夫人叫什麼名字?

野史中稱李妍,正史中未見記載。

漢武帝的李夫人的名字

李夫人,李氏,西漢人,生卒不詳。西漢著名音樂家李延年、貳師將軍李廣利之妹,漢武帝劉徹的寵妃。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樂,都是以樂舞為職業的藝人。後由平陽公主推薦給漢武帝,獲封夫人,深得漢武帝的寵幸,併為漢武帝生下兒子昌邑哀王劉髆。李夫人死後,以皇后之禮安葬,追封為孝武皇后。白居易詩《李夫人》雲:“傷心不獨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君不見穆王三日哭,重璧臺前傷盛姬。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貴妃。縱令妍姿豔質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但那種“遺世而獨立”的悽清,千古之下只李夫人一人而已,遠非楊貴妃的豔俗可比。

贊助廣告

漢武帝的李夫人叫什麼名字

沒有記載。中國古代很少記載女人的名字。特別是妃子。

漢武帝的李夫人多大死的

李夫人的生卒年不詳,已經無法準確考證,只能根據史料猜測,

《史記·大宛列傳》:“而欲侯寵姬李氏,拜李廣利為貳師將軍……是歲太初元年也”,李廣利兩次攻伐大宛國為太初元年至太初四年。李夫人在李廣利回漢封侯之前,已經逝世。

由此推斷李夫人去世至少在太初年間(前104年—前101年),很可能更早(李延年是在李夫人死後,也就是李廣利伐大腕時被族,但李夫人在太初年之前可能就已死了)。她的兒子劉髆在她去世後,於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六月受封昌邑王,十一年薨,有子。

贊助廣告

按《郊祀志》:‘既滅南粵,嬖臣李延年以好音進’。據本傳,李夫人入宮,以延年歌北方佳人。南粵之滅在元鼎六年(前111年)”,加上‘蚤卒’推測,李夫人入宮李夫人入宮年份和劉髆出生時間都只能在元封年間(前110年—前105年)。

所以,李夫人入宮後生活的時間應該在5年左右,而以漢代人的習俗,她入宮時的年齡應該不大,應該在15歲左右,當然,考慮到李氏本為倡家,而且從李夫人入宮後成熟智慧的表現,她也可能是在比較大的年齡入宮,但不大可能超過20歲,因為考慮到兩方面,一是漢武帝好色而性涼薄,衛子夫受寵十幾年後變因“年老色衰”而被拋棄。而當時衛子夫的年齡不過三十幾歲。而李夫人死前自述仍以美色受寵,所以不肯讓武帝見到病容以免影響他對自己的印象,所以,她的年齡不可能太大。

以此推論,加上入宮後5年左右的時間,李夫人去世時的年齡應該在20-25歲之間,似較為可信。

漢武帝的李夫人是怎麼死的

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短命的一生像一齣戲,登場戲劇化,謝幕戲劇化。

李夫人歌舞伎出身,哥哥李延年是著名宮廷藝人,能歌善舞,深受武帝寵愛。某日,在皇帝面前邊舞邊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武帝向來愛江山也愛美人,此時脾氣火爆的陳皇后被廢了,曾經很受寵的衛子夫年齡大了,後宮大群妃嬪看久生厭了,被歌舞觸動心思:“唉,上哪兒找這樣的美人去哦。”平陽公主在一邊說:延年妹妹就是難得的佳人啊。武帝召見,果然色藝俱佳。李夫人被一首歌牽引出場,成了漢武帝最寵愛的妃子,生的兒子封了王,兄弟升了官,眼看離皇后寶座一步之遙,卻偏偏生了重病,一命歸西。

《漢書·外戚傳》敘述李夫人故事最精彩的段落在她病入膏肓時。武帝憐惜,親去探視。李夫人以被子矇住臉說:“我病久了,樣子難看,不能見陛下。我死後請您照顧我們的兒子和我兄弟。”武帝說:“你讓我一見,當面囑託後事不好嗎?”李夫人竟引禮儀規範拒絕:“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我現在沒妝飾,不恭敬,不能見您。”漢武帝不甘心:“你讓我見了,我賞賜千金,給你兄弟加官晉爵。”李夫人不讓步:“賞不賞賜權力在您,不在一見。”無論皇帝怎麼說,她大被矇頭,就是不露面,後來乾脆將頭轉向床裡,只哭不說話。皇帝又傷心又生氣,終是不忍強迫,只好怏怏走了。

李夫人的姐妹責怪她:你也太任性了,皇上這樣寵愛你,你就見他一面囑託我們家族,有何不好?李夫人悽然淚下:你們哪裡知道,我不見皇帝正是為了我們家族。我出身微賤,因為美而受寵。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皇帝給我們家這樣多的封賞,完全是因為我的美色。要是讓他看見我病成這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他心裡一定厭惡,那我死後你們就危險了啊。

垂危的美人心思明徹,她太清楚皇帝的“愛”是天下最靠不住的東西。前皇后陳阿嬌是長公主之女,有顯赫的家世;今皇后衛子夫雖也是歌女出身,卻有能征善戰的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皇帝要開邊拓土,離不了他們。自家有什麼?李延年,就是個歌舞昇平的樂師;另一個哥哥李廣利雖當了將軍,那全是因為皇帝寵自己,特別照顧,論軍事才能,根本無法和衛霍比啊。自己的惟一財產就是美色,李家的所有恩賞也全由此得來。偏偏造化弄人,病得形容憔悴,“資產”耗盡,兒子、兄弟、李家,眼看不保。所以李夫人死死矇住被子,遮蓋真相,拼命給皇帝留下一個美的幻象。

可憐的聰明女人成功了。始終沒見過李夫人病容的漢武帝在她死後追思不已,以皇后禮儀安葬她,給她的哥哥升官封侯,寫詩作賦懷念,還找了方士來招魂。夜已深,燈燭忽明忽滅,帷幕後一個曼妙的身影姍姍而來,隱隱約約,似是而非,武帝按方士的要求悽然遙望,不敢近前驚了幽魂——後人推測,方士玩的不過是皮影戲之類的把戲。李夫人的故事就這樣餘音嫋嫋地落了幕。

這不是小說,是寫進正史的《李夫人傳》,作者班固,卻比今天影視、小說中渲染得無休無止的“皇家愛情”真實得多。

李夫人和漢武帝的故事

李夫人出身於普通平民家庭,她的父母兄弟均精通音樂,都是以樂舞為職業的藝人。李夫人的兄長李延年因犯法受宮刑,然後到宮中擔任養狗的職務。李延年因擅長音樂歌舞,而受到漢武帝劉徹的寵愛。李延年每次演唱新作,聽眾無不感動。李延年陪漢武帝起舞,唱道:“北方有佳人,風姿絕世,亭亭玉立,回眸一望能傾覆城池,回首再望能傾覆國家,豈不知傾城傾國的禍患,只因為佳人難再得!”漢武帝嘆息說:“好!世上真有這樣的人兒嗎?”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對漢武帝說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善長舞蹈,漢武帝便召見李夫人,見到李夫人後,發現她果然是美麗善舞,心裡很喜歡她,於是將她納入宮中為妃。從此李夫人得到漢武帝的寵幸,併為漢武帝生下一子,即昌邑哀王劉髆。

臨終託付

後來,李夫人病重,漢武帝親自前去探望她,李夫人蒙著被子辭謝道:“妾長期臥病,容顏憔悴,不可以見皇上。希望能把兒子和兄弟託付給皇上。”漢武帝說:“夫人病重,大概將要不能痊癒,讓我見一面再囑託後事,豈不快哉?”李夫人說:“婦人容貌未曾修飾,不可以見君父。妾不敢以輕慢懈怠的態度見皇上。”漢武帝說:“夫人如見我一面,將加贈千金的賞賜,而且授予你的兄弟尊貴的官職。”李夫人說:“授不授尊官都在於皇上,不在於見妾一面。”漢武帝還是堅持一定要見她,李夫人便轉過臉去嘆息流淚,不再說話。於是漢武帝不高興地起身離開了。

漢武帝走後,李夫人的姐妹責備她說:“貴人您為什麼不可以見一見皇上以囑託兄弟呢?難道這樣痛恨皇上嗎?”李夫人說:“我之所以不願見皇上,正是為了能確實地託付兄弟之事。我因為容貌美好,得以從微賤地位獲得皇上寵愛。以美色事人者,色衰則愛意鬆懈,愛懈則恩義斷絕。皇上之所以還能念念不忘來看我,正因為我平生美好的容貌,現在如見到我容貌毀壞,顏色非故,一定會厭惡拋棄我,還怎麼會記得憐憫錄用我的兄弟呢!”

去世追諡

不久,李夫人去世,漢武帝以皇后的禮儀將她安葬。李夫人因年少早死,漢武帝憐閔她,於是命畫師將她生前的形象畫下來掛在甘泉宮。後來,漢武帝任命李夫人的兄長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封海西侯,李延年為協律都尉。

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去世,漢武帝少子劉弗陵繼位,是為漢昭帝。漢昭帝繼位後,由大將軍霍光輔佐朝政,霍光依照漢武帝的平素意願,在宗廟中以李夫人配享祭祀,並追加尊號為孝武皇后

漢武帝喜歡衛子夫還是李夫人

當然,衛子夫早期靠以下幾點吸引了漢武帝劉徹:

祕訣A:動聽的歌聲。衛子夫的職業是歌女,歌聲如何,雖然史書無載;但是,應該還算動聽。我們講戚夫人大得劉邦賞識之時,特別提到劉邦喜歡功夫嬪妃,才藝嬪妃;漢武帝也是如此的話,這倒成了劉氏家族的一大特點:寵愛才貌雙全的女人!

祕訣B:秀美的鬢髮。 衛子夫有一頭美髮,這一點倒是有據可查。我國宋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太平御覽》卷三百七十三《人事部·鬢》記載了一件事:《史記》曰:衛皇后字子夫,與武帝侍衣得幸。頭解,上見其髮鬢,悅之,因立為後。但是,《史記》中沒有記載這件事。《漢武故事》卻也說衛子夫憑一頭秀髮大得漢武帝欣賞:子夫遂得幸,頭解,上見其發美,悅之,納於宮中。東漢著名文學家張衡在他的名作《西京賦》中也有一句:衛後興於鬢髮。中國男人素愛烏髮如雲的美女,漢武帝也不能免俗。一頭秀髮使平民女子衛子夫倍增嫵媚,也俘獲了大漢王朝最高當權者的心。

祕訣C:別具的小女兒態。衛子夫入宮後,能夠延續她在平陽公主家中的好運嗎?

事實是,衛子夫入宮一年多,竟然再也沒有得到漢武帝的召見,更不要說親倖了。

這豈非咄咄怪事?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

首先,漢武帝是偶然路過平陽公主家,邂逅歌女衛子夫,一時的魂不守舍稍縱即逝。回到宮中後,後宮佳麗如雲,衛子夫自然不那麼搶眼了。美人之美,從來都是相對的,在只有十幾個美女的平陽公主家,衛子夫才貌出眾;但是,到了武帝后宮,要想“三千寵愛在一身”,談何容易?

其次,宮中制度的限制。妃嬪並不能隨意見到皇帝,除了皇帝欽點。因此衛子夫沒有機會再次面見漢武帝。

漢武帝與衛子夫的再次相見是什麼時候呢?是她入宮一年之後。

當時,漢武帝打算放一批宮女回家。衛子夫一見到漢武帝,馬上哭著請求出宮。(入宮歲餘,竟不復幸。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衛子夫得見,涕泣請出。)

d4.sina.com.cn/...22.jpg

哭得梨花帶雨的衛子夫,讓劉徹動了憐香惜玉之心。

衛子夫出身卑微,她的母親衛媼只是平陽侯家的奴婢;因此,衛子夫沒有阿嬌的驕橫霸道,卻別具小女兒態。那種酸酸甜甜的小愛情比較陳阿嬌的愛情麻辣燙,更加讓漢武帝動心。

祕訣D:爭氣的肚子。於是漢武帝再幸子夫,衛子夫也爭氣,不久就有了身孕。衛子夫懷孕之後,一天比一天更為武帝尊寵。(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在此之前,阿嬌沒有生下一男半女,衛子夫卻一連為漢武帝生了三女一男。長子劉據出生之時,漢武帝已經二十九歲,喜得長男,興奮不已。 衛子夫為武帝添一子,武帝十分喜愛,為此衛子夫被封為皇后。兒子被立為太子,自然她的皇后之位穩重,她的寵幸也達到極點。她如不吃,他必會降下身份哄著她吃;她如不笑,他必會千金買笑。這個男人可能可以把江山不要,只需美人紅顏一笑。

而後來,衛子夫年老色衰,漢武帝自然更加偏愛李夫人,不過畢竟劉徹和衛子夫做了幾十年的夫妻,還是有感情的,從《罪己詔》就能看出來,所以漢武帝最愛是衛子夫。

漢武帝李夫人有孩子嗎

他們的孩子:

劉髆[bó],劉髆於公元前100年受封為昌邑王,建都昌邑(今山東金鄉縣北),此即昌邑哀王。劉髆在位11年去世,他的兒子劉賀承嗣王位。

漢武帝為什麼和李夫人合葬

漢武帝沒有和任何人合葬,他的皇后墓地是空的,漢武帝也是中國漢朝唯一一位沒有皇后陵合葬的皇帝。這是漢朝的墓葬制度決定的。李夫人的墓是陪葬性質,不是合葬,去過茂陵的人都知道,她的墓待遇和三個大司馬差不多。

漢書中寫的李是陪葬,不是合葬。合葬和陪葬的待遇相差很遠。

湖心小築fly,漢書外戚傳你引用的也寫的很清楚,並沒有提到李夫人的葬喪地點如何,因為她在死後是以陪葬的形式葬與茂陵旁邊,這點存疑,因為另外一本漢武帝傳是寫李夫人死後葬入甘泉宮地下,霍光後來取她的衣物陪葬漢武帝也就是她在茂陵外面那個墓是衣冠冢。

漢代的後陵建制嚴格,方位是帝陵東北角,李夫人那個位置方向就不對。

只要去過茂陵博物館,聽聽人家博物館怎麼說就知道了,李夫人那個是陪葬,不是合葬。

班固大概取用了不少野史,而且李夫人的事情他取野史又取錯,司馬遷的史記中對李夫人寥寥幾筆而已,什麼畫像以皇后禮葬一概沒有,招魂也是漢武帝為王夫人招的魂,到了漢書全部成了李夫人的,班固這廝也不想想,李少翁死的時候李夫人還沒進宮呢,怎麼活著時給李夫人招魂?招魂是給王夫人招的,至少這點班固的記載就錯了,其他的記載嗎……真實的李夫人還是史記比較實在,班固的野史抄的過多。

漢武帝時期李夫人的事蹟

李夫人出身倡家,是武帝喜愛的樂師李延年的妹妹,因姿容優美得武帝的喜愛,併為武帝生下第五子,後封為昌邑王,死後被追封為皇后。 李夫人的出場是李延年的一曲歌引起的:‘‘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國與傾城,佳人難再得。’’武帝沉浸在歌聲中,良久,問道;‘‘世上真有這樣的佳人嗎?’’一旁的平陽公主笑著說道;‘‘李延年的妹妹就是這樣的佳人啊。’’於是武帝下令召見李延年的妹妹,一見果然妙麗善舞,當即納入後宮,把一腔寵愛都給了這個妃子。幾年後,李夫人身染重病,李夫人的形容也越發憔悴。一次,武帝前來探視,李夫人蒙著被子懇求武帝照顧她的兒子和兄弟們。李夫人明白自己憑美色得到武帝的寵愛,一旦失去美色,寵愛也會消失,於是至死也沒有讓武帝再見自己一面。果然,武帝心裡留下的都是李夫人嬌美的生身姿,唸的都是李夫人的好。李氏一門也一度因這個女人而官運亨通。 這就是李夫人的傳奇。

相關問題答案
漢武帝的李夫人屬什麼?
李夫人屬什麼?
漢武帝劉邦生肖屬什麼?
韓夫人屬什麼生肖?
漢武帝的生肖?
獅子座的人屬什麼?
八四年出生的人屬什麼?
人的頭五行屬什麼?
五十歲的人屬什麼?
巨蟹座的人屬什麼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