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蒯的人有多少?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全國姓蒯的人有多少

好特殊的姓啊

中國大約有多少個姓蒯的人

第六次人口普查,接近五百萬。

蒯姓怎麼讀

讀作kuǎi。

姓氏簡介:

蒯,姓氏,起源有三種說法,其一為出自以國名為氏;其二為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其三為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歷史名人有蒯光典、蒯通、蒯祥等。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的蒯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古今姓氏辯證》記載,商王朝時期有個古蒯國,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蒯國的立國,約在商太宗太甲在位時期(公元前1579~前1577年待考),實際上是由宰相伊尹攝政期間所封賜,歷經四個世紀之久,在殷商末期周文王姬昌東征過程中被滅掉。

贊助廣告

亡國之後,蒯國王族子孫以及部分國民便以故國名為姓氏,稱蒯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姬得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春秋時期,晉大夫姬得封在蒯地,因氏。”姬得,能征善戰,在晉文公姬重耳執政時期(公元前636~前628年)就出任晉國大夫,因在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中有功,被晉文公封在故蒯國之地的澗水東岸的蒯邑(今河南洛陽蒯鄉),由此世稱其為“蒯得”。

在蒯得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蒯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蒯氏正宗。蒯氏族人大多尊奉蒯得為得姓始祖。

贊助廣告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莊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末期,國君主為衛莊公姬蒯聵,他是衛靈公姬元之子,為衛國太子。在衛莊公還是太子的時候,曾因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干政而不滿,遂想刺殺她,不料刺殺失敗,他因此出奔至晉國,後又轉至齊國藏匿起來。

周敬王姬丐二十八年(衛靈公四十三年,公元前492年),衛靈公逝世,由於太子出逃在外,便由其孫姬輒出任衛國君主,是為衛出公。在得知父親已死後,姬蒯聵潛回衛國,於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在大夫良夫、孔悝立的扶持下奪取了兒子衛出公的君權,將衛出公趕到自己流亡的齊國,自己成為衛國國君,史稱衛後莊公。

周敬王四十二年(衛後莊公三年,晉定公姬午三十四年,公元前478年),晉定公悍然出兵干涉衛國,扶持衛中後廢公姬般師的兒子姬起立位,是為衛君起,衛莊公則在次亂之中被屬下己氏所殺。後世史家為了將衛靈公之子的衛莊公姬蒯聵與衛武公姬和之子的衛莊公姬揚區別開來,便將衛莊公姬揚稱作衛前莊公,將衛莊公姬蒯聵稱作衛後莊公。到了周敬王四十四年(衛君起三年,公元前476年),衛國大夫石曼尃將衛君起趕下臺,迫使其也逃亡到齊國。衛出公又從齊國返回衛國為君,一直在位到周貞定王姬介十三年(衛出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年)。

在衛出公的支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蒯氏,世代相傳至今,並因忿晉弒祖,世代告戒絕不與晉源蒯得之系的蒯氏同祠共譜。

源流四

源於職業,出自秦漢時期軍工蒯緱,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蒯緱,亦稱緱工,是秦、漢朝時期的專職軍工工匠,是製作劍、刀的工序之一,即裝飾劍、刀之握手的工匠。在上古時期以一種蒯草來纏繞劍把,以適手。以蒯草纏好之劍把,即稱“緱”,全稱“蒯緱”,其工匠即稱蒯緱,或緱工。

這在史籍《史記·孟嘗君傳·注》中有註釋:“蒯草名緱,謂把劍之物。言其劍無物可裝飾,但以蒯繩纏之,故云蒯緱。”後來多改以絲絛來纏繞劍、刀之握手,仍稱其為“蒯緱”,屬於精細工種,多為世襲。在蒯緱、緱工的後裔子孫中,有以職業稱謂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蒯緱氏、緱工氏,後皆省文簡改為單姓蒯氏、緱氏等,世代相傳至今。...餘下全文>>

蒯姓在總姓氏中排名多少?

蒯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95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蒯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的蒯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古今姓氏辯證》記載,商王朝時期有個古蒯國,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   蒯國的立國,約在商太宗太甲在位時期(公元前1579~前1577年待考),實際上是由宰相伊尹攝政期間所封賜,歷經四個世紀之久,在殷商末期周文王姬昌東征過程中被滅掉。   亡國之後,蒯國王族子孫以及部分國民便以故國名為姓氏,稱蒯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姬得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風俗通》記載,春秋時期,晉大夫姬得封在蒯地,因氏。  在蒯得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蒯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蒯氏正宗。蒯氏族人大多尊奉蒯得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莊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末期,國君主為衛莊公姬蒯聵,他是衛靈公姬元之子,為衛國太子。   在衛莊公還是太子的時候,曾因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干政而不滿,遂想刺殺她,不料刺殺失敗,他因此出奔至晉國,後又轉至齊國藏匿起來。   周敬王姬丐二十八年(衛靈公四十三年,公元前492年),衛靈公逝世,由於太子出逃在外,便由其孫姬輒出任衛國君主,是為衛出公。   在得知父親已死後,姬蒯聵潛回衛國,於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在大夫良夫、孔悝立的扶持下奪取了兒子衛出公的君權,將衛出公趕到自己流亡的齊國,自己成為衛國國君,史稱衛後莊公。   周敬王四十二年(衛後莊公三年,晉定公姬午三十四年,公元前478年),晉定公悍然出兵干涉衛國,扶持衛中後廢公姬般師的兒子姬起立位,是為衛君起,衛莊公則在次亂之中被屬下己氏所殺。   後世史家為了將衛靈公之子的衛莊公姬蒯聵與衛武公姬和之子的衛莊公姬揚區別開來,便將衛莊公姬揚稱作衛前莊公,將衛莊公姬蒯聵稱作衛後莊公。   到了周敬王四十四年(衛君起三年,公元前476年),衛國大夫石曼尃將衛君起趕下臺,迫使其也逃亡到齊國。衛出公又從齊國返回衛國為君,一直在位到周貞定王姬介十三年(衛出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年)。   在衛出公的支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蒯氏,世代相傳至今,並因忿晉弒祖,世代告戒絕不與晉源蒯得之系的蒯氏同祠共譜。   第四個淵源:源於職業,出自秦漢時期軍工蒯緱,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  蒯緱,亦稱緱工,是秦、漢朝時期的專職軍工工匠,是製作劍、刀的工序之一,即裝飾劍、刀之握手的工匠。在上古時期以一種蒯草來纏繞劍把,以適手。以蒯草纏好之劍把,即稱“緱”,全稱“蒯緱”,其工匠即稱蒯緱,或緱工。  這在史籍《史記·孟嘗君傳·注》中有註釋:“蒯草名緱,謂把劍之物。言其劍無物可裝飾,但以蒯繩纏之,故云蒯緱。”後來多改以絲絛來纏繞劍、刀之握手,仍稱其為“蒯緱”,屬於精細工種,多為世襲。  在蒯緱、緱工的後裔子孫中,有以職業稱謂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蒯緱氏、緱工氏,後皆省文簡改為單姓蒯氏、緱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蒯姓的歷史名人

漢代有官吏蒯撤、唐代有詩人蒯希逸,宋代有進士蒯憩。 (1953~),上海人。現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副教授。他長期從事口譯和筆譯工作,2002年10月28日曾經為嚴雋琪副市長接見並宴請法國科技部部長做過翻譯,擔任過三次國際會議講座即席口譯員,並公開發表法譯中和中譯法及專業論文等文章共一百餘萬字,另為有關國際會議和衛生局翻譯過許多資料。

蒯姓的字輩排行

安徽巢湖蒯氏字輩:“有如南山壽新家創業多”安徽合肥蒯氏字輩:“德光先世文振家聲崇尚道義化育群倫彝常有序祖訓同遵”。安徽壽縣蒯氏字輩:“應相東多盛學賢正光明智慧永遠久道德傳家聲”。湖北襄陽蒯氏字輩:“得承中善盛啟均天甫生惟景步以介永壽大本乃立長髮其祥必從先進克紹鹹章全耀知習行守恭訓恆信”。江蘇濱海蒯氏字輩:“大本乃立長”。

有一種蒯姓好多人不知,請問為什麼姓蒯?現在分佈在哪些地方? 10分

一、姓氏源流

蒯(Kuǎi)姓源出有三:

1、出自以國名為氏。據《古今姓氏辯證》載,商代時有蒯國(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的蒯鄉)。蒯國的人後來有的以國名為姓,稱為蒯姓。

2、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據《風俗通》是記載,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得的後代。春秋時,蒯地成為晉國大夫得的封邑,世稱蒯得。他的子孫即以邑名“蒯”為姓,而稱蒯氏。

3、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春秋時期的衛國,是衛靈公之子衛莊公的後代。衛莊公名叫蒯聵,他當太子的時候,曾經想刺殺靈公的夫人南子,失敗後出奔晉國,後回衛國,被良夫、孔悝立為衛君。後為晉軍所破,被殺。蒯聵的後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命姓,稱蒯姓。

得姓始祖:蒯得。據《風俗通》是記載,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蒯得的後代。春秋時,蒯地成為晉國大夫蒯得的封邑,他的子孫即以蒯為姓,而稱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望族居於襄陽郡,即現在的湖北省襄陽縣。故蒯氏後人奉蒯得為蒯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缺)蒯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代有諸侯國蒯國(今河南省洛陽市西的蒯鄉),居於此的國人多以國名為姓,稱為蒯氏。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得,被封地於蒯(同上),他的子孫就一封邑名為姓,也稱為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同樣,衛國衛莊公名為蒯聵,他的子孫就取其名的一字為姓氏,稱為蒯氏。漢時,河南出現了名為蒯鄉的地方(今河南省洛陽市西郊澗水東岸),當時的居民都以蒯為姓氏。蒯姓主要分佈在湖北省襄陽一帶。

蒯姓的介紹

蒯,姓氏,起源有三種說法,其一為出自以國名為氏;其二為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其三為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歷史名人有蒯光典、蒯通、蒯祥等。

姓蒯的在全國是很少,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字。 我也是姓蒯的,我叫蒯大虎。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家譜。

蒯,kuǎi

蒯大富,1967屆清華大學化學系學生。在文化大革命中,蒯大富和北京大學的聶元梓、北京航空學院的韓愛晶、北京師範大學的譚厚蘭以及北京地質學院的王大賓統稱為北京造反派的五大領袖,領導、參與了文革初期的一系列造反活動。文革後被判有期徒刑 17年。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558641.html

相關問題答案
至今姓蒯的人有多少?
姓蒯的人有多少?
姓胡的人有多少?
姓田的人有多少?
中國姓蕭的人有多少?
姓魯的人有多少?
姓錢的人有多少?
姓魏的人有多少?
姓印的人有多少?
姓侯的人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