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符號的起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八卦符號的由來是什麼?比如為什麼震是仰盂,艮是覆碗?

八卦符號的來源很簡單:就是伏羲時代用於記事!那個時候沒有文字,用什麼表示“水”了,就用了八卦符號,懂了麼?

八卦 定義\由來\符號\代表\意義\發展

八卦 亦稱“經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用“一”和“--”符號,每卦由三爻組成;以“一”為陽,以“--”為陰。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注:因條件限制,不能完成名稱符號)《易經》六十四卦皆由八卦兩兩相重組成。八卦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占卜。《易傳》作者認為八卦主要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每封又象徵多種事物,並認為“乾”、“坤”兩卦在“八卦”中佔特別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

贊助廣告

1.提起太極八卦圖,許多人都感到很神祕,至於其中的奧妙,則很少有人能說出幾分道理來。

卦者,掛也。是一種現象掛在我們的眼前,故而稱其為卦。

《易經》所說的卦,是宇宙間的現象,是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現象,宇宙間共有八個基本的大現象,而宇宙間的萬有、萬事、萬物,皆依這八個現象而變化,這就是八卦法則的起源。

能夠觀察到的宇宙的現象,將之歸納成八大類,畫成八卦,這豈非是超人的智慧?所 以八卦是智慧之學,我們看到京戲中孔明出場,身穿陰陽八卦袍,就是說明高度的智慧,太極圖就是一個圓,裡面畫著陰陽魚;八卦圖是一個正八邊形,每條邊上都有一個特殊的符號(如題圖)。有兩條原因妨礙著人們去探討和認識太極八卦圖:一是神祕化觀點,認為太極八卦圖的道理深不可測,非一般人所敢於問津;二是迷信觀點,認為太極八卦圖是卜卦算命的迷信東西,必須嚴加禁止。相傳太極八卦圖,是古代聖人伏羲氏首創,在“五經” 的“周易”中,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古人認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這是太極化生八卦的基本理論。它原是屬於哲學範疇的,是樸素的唯物論;但是,後來的一些學者,牽強附會,圖讖預測,宣揚萬物天定的宿命論觀點,使太極八卦摻雜進了唯心主義的內容,塗抹上了迷信的色彩,失去了本來的科學意義。

贊助廣告

太極八卦圖是中國古老的文化科學遺產,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文明的結晶。它不但在古代為人民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就是在現代也做出極重大的貢獻。1930年一月美國天文學家湯保發現了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棗冥王星。旋即有人提出,太陽系有沒有第十顆行星呢?由於冥王星發現不久,觀測資料還不精確,預測第十顆行星的努力接連遭到了失敗。當時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只有二十七歲的中國人劉子華,下定決心要別開生面,不依靠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去預測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劉子華丁不是憑空設想,他發現太陽系的各星體與八卦的卦位,存在著對應關係。他依據這個關係,利用天文引數進行計算,證明出每一對應卦位所屬星體的平均軌道速度和密度均分別為一個密值。經過反覆運算,劉子華終於第一個算出了這第十顆行星的平均軌道執行速度為每秒二公里,密度為每立方厘米 0.424克,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為74億公里,按照希臘神話命名原則,在冥王星後面的叫做“木王星”。劉子華把自己的預測,寫成了題為“八卦宇宙論與現代天文”的論文,交給了法國巴黎大學,作為考取博士學位的論文。論文獲得了一致的讚賞,1938年正式授予劉子華法國國家博士學位。這是中國科學家在現代運用太極八卦圖,做出的震動世界的偉大貢獻。中國古老的太極八卦圖,對現代科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是現代電子計算機二進位制的創始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正是在中國的古老的太極八卦圖的啟發和幫助下,才觸動靈機,一舉成功的。

1667年萊布尼茨在法國巴黎參觀博物館,看到了帕斯卡爾的一臺加法機,引起他要創造一臺乘法機的興趣。1701年秋末,正當五十四歲的萊布尼茲為創造乘法機冥思苦索、無路可走的時候,突然間收到了他的法國傳教士朋友從......餘下全文>>

請問漢字起源是否來源於伏羲八卦圖!!

漢字的起源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佈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釋出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佈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裡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複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資訊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物件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物件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

漢字的起源有哪幾種說法?

文字從本質上說是人類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

文字在發展早期都是圖畫形式的表意文字,發展到後期,除漢字外,都成為記錄語音的表音文字,從“倉頡造字”的傳說到一百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力圖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但關於漢字的起源仍舊說法多多,專家學者們至今莫衷一是,主要存在“八卦說”、“結繩說”、“書契說”和“倉頡造字”的傳說。

關於漢字起源的問題,最古的記載,見於《易經·繫辭傳》:“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物,於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理,以類萬物之情。……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八卦說”八卦源起於《周易》,《周易》這部書起源於殷周之際,伏羲做八卦之說,未必可信,但文王演為六十四卦是西漢以前學術界公認的做法。八卦是古代占筮的符號,共有八種。“—”為陽爻,代表奇數;“-

-”為陰爻,代表偶數。八卦的卦爻與數相關,是三個奇數或偶數的排列符號。因此,卦爻存在八種排列組合情況,分別是:奇奇奇、偶偶偶、奇奇偶、奇偶奇、偶偶奇、偶奇偶、奇偶偶、偶奇奇,這也就是八卦。任意兩卦相迭合,便可得八八六十四重卦。筮者再根據重卦的卦象爻象分析,並結合易辭以佔測吉凶禍福。我國有些少數民族地區,過去常用鳥獸骨頭占卜事情的吉凶,方法是用正面、反面來判定可行或不可行,這和《周易》所採用的八卦演義中的陽爻、陰爻相類似。

但說漢字源起於八卦是值得商榷的。八卦本質是奇偶數的排列符號,與漢字的淵源關係不大。漢字中的確有個別文字採用了原始八卦符號作為構字偏旁,因為原始的八卦符號與數字符號都源於用算籌記數的古老記數法。例如,從甲骨文的數字看,八以內的數似乎都是用一至四根算籌擺成的;漢字中,跟原始卜筮術有關的一些文字,也採用了原始記數符號。但歸根到底,大部分的漢字都不是由八卦演變而來,八卦和漢字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符號系統,我們不能武斷判定漢字起源於八卦。“結繩說”

結繩有助於記憶,是原始先民普遍採用的輔助記事的方法之一。中國遠古時代已有結繩之說,據考神農氏時代是用結繩的最後時代,但是具體的結繩的方法已不可考。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也多有結繩的傳統。

但是結繩不能夠獨立地完整地記錄事情,更別談表示語言中的讀音了。它只能起到幫助記憶、作契約憑證、傳遞資訊,起記事符號的作用。它既沒有社會意義,也不是以語言的語音單位為基礎的,沒有和語言中固定的詞聯絡起來,不能記錄和傳播語言。

正如原始文字可以採用籌策記數符號和一些八卦符號作為構字的偏旁一樣,結繩符號也可以作為漢字的構字元號。例如,代表“十”和“十”的倍數的文字,都像結繩的符號。個別漢字的構字元號採用結繩形象只能說明結繩法對於漢字的起源有一定影響,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判定漢字起源於結繩記事。結繩之法只能夠算是原始的記事法,而不具備文字的性質。“書契說”

“契”是在木條上或竹條上刻有鋸齒,用來記數。“刻契為約”的辦法大致產生於原始時代發明文字之前。那時人們在木塊上刻劃一些簡單的缺口或紋路以幫助記憶,起作用與結繩相似。

木契上的簡單刻劃只能夠起幫助記憶的作用,不能算作文字。但是契刻的這種形式很可能是最早的文字書寫形式之一。先民們可以將一些帶有某種意義的數字符號或者象形符號刻在陶器或竹片木片上,以此來傳情達意,起到資訊溝通的作用。這種方式至後來就極有可能演化成刻在青銅器上的族徽文字或是竹簡木牘上的文書,這樣就逐漸形成了文字文獻。就可行性而言,“書契說”較“八卦說”和“結繩說”更具有促進文字產生的條件。

“倉頡造字說”

倉頡,是黃帝的史官。傳說,黃帝命倉頡造字......餘下全文>>

周易和八卦有什麼區別?

《周易》即《易經》,是傳統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但一般認為它是戰國或秦漢時期的儒家作品,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

八卦是古代漢民族的基本哲學概念,八卦的概括就是“為人處事,逢凶化吉”八個字,是古代的陰陽學說,所謂八卦就是八個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羲畫出的,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元號。八卦代表易學文化,滲透在東亞文化的各個領域。根據漢族民間傳說,八卦起源於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對於八卦不要有過多神祕色彩, 它在漢族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樣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係的工具。

漢字起源的傳說

漢字的起源,說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結繩說;文字之作,肇始結繩。(晚清:朱宗萊)

2.八卦說;大約《易經》六十四卦,為文字之祖矣。(宋:鄭樵)

3.書契說(刻契);刻契符號是漢字的源頭之一。(郭沫若)

4.倉頡造字說;戰國兩漢時代著述甚多,流傳甚廣。

5.圖畫功。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唐蘭)

希望對您有幫助。

漢字的起源和來歷

漢字,亦稱中文字、中國字、國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為上古時代的漢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

賈湖遺址是新石器時代前期遺存,賈湖遺址發掘,再現了八千年前人類生活的景象,在遺址內發現世界上目前最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實物資料--甲骨契刻符號。賈湖契刻共發現十七例,分別刻在甲、骨、石、陶器上,其中龜甲上刻符9例,骨器上刻符5例,陶器上刻符3例,其特點均是契刻而成。

專家研究,刻符結構為“橫”“點”“豎”“撇”“捺”“豎勾”“橫折”等筆畫,書寫特點也是先橫後豎,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裡後外,與漢字基本結構相一致。有些契刻符號的形狀與其4000年後的商代甲骨文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形似眼目的“目”,光芒四射的太陽紋等。

專家研究認為,8000年前賈湖契刻與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著驚人的相似,一是書寫工具相同,皆以利器為工具把符號刻在龜甲、骨器上;二是作用相同,商代甲骨文是用來記載占卜內容的,而賈湖契刻也與占卜相關;三是造字原理相同,賈湖契刻是事理符號,而甲骨文的事理文字很多。

一些學者提出,文字在中國的形成已經歷了一個緩慢而長期的發展過程,其源頭甚至可追溯到八千年前。他們研究認為,河南省的新石器時代墓穴中發現的龜殼上的契刻痕跡是最終演變成漢字體系已知的最早前身。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曾對賈湖契刻進行了深入探討考證,提出“賈湖刻符對漢字來源的關健性問題提供了嶄新的資料”。北京大學歷史系古文字學家葛英會也認為“這些符號應該是一種文字”。有的學者認為“賈湖契刻的發現,為商代甲骨文的歷史源頭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證據”。被認為是“早於安陽殷墟的甲骨文卜辭4000多年,領先於素稱世界最早的古埃及紙草文字。”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最早的文字雛形。

目前成熟漢字的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才被取名為“漢字”,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型標準——楷書。

有關漢字起源的說法繁多,傳說的有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等。

結繩說

《北史·魏本紀》說:北朝魏的先世“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繩而已。”記錄了原始社會部落或中國一些少數民族,在文字出現之前,以結繩記事的方法,把戰爭、獵獲、會盟、選舉、慶典、聯姻、生育、疾病和災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記錄下來。   過去亦有學者據《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的論說,推斷“文字起源於結繩”。

八卦說

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裡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緯·幹·鑿度》認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離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風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兌卦,澤字的古文。

河圖洛書說

《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狩,發陽虛之山,臨於元扈洛I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

“圖”、“書”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祕!神祕主義正是此說的一大特點。虛而言之,可以理解為圖畫與書錄,實而言之,可以理解為《易經》與《尚書》。

《辭海》“河圖洛書”條下說: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揹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揹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就是後來《周易》的來源。一說禹治洪水時,上帝賜給他以《洪範九疇》(《尚書·洪範》),劉歆認為《洪範》即洛書。

......餘下全文>>

漢字的起源

漢字的起源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佈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釋出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佈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裡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複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資訊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物件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物件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

漢字真的起源中國麼

漢字起源的舊說法有五種,即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

1、結繩說:《北史·魏本紀》說:北朝魏的先世“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繩而已。”記錄了一些原始社會部落,在文字出現之前,以結繩記事的方法,把戰爭、獵獲、會盟、選舉、慶典、聯姻、生育、疾病和災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記錄下來。

過去亦有學者據《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的論說,推斷“文字起源於結繩”。

2、八卦說: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裡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3、河圖說:《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狩,發陽虛之山,臨於元扈洛I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

揭開此說的神祕面紗,不難發現,它真實的核心就是算數,能對照“九宮”演算法。所謂“九宮”,在讖緯家來說,是八卦加上中央,合為九(“五”位於中央,還可以和五行聯絡起來);在術數家眼中,則其數橫、豎、斜偏、相加得數恆為15。

4、倉頡造字:“倉頡造字說”在戰國時即已流行。《呂氏春秋·君守》說:“倉頡作書,后稷作稼。”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許慎《說文解字·敘》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倉頡,傳說他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享的交際符號,於是蒐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佈者。

5、圖畫說: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係。

相關問題答案
八卦符號的起源?
八卦符號起源?
八卦符號代表什麼?
易經八卦的起源?
八字的起源?
八卦符的用法及忌諱?
臘八的起源?
曾氏的起源?
好聽的遊戲名帶符號的?
先天八卦代表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