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和新曆生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生日是按陽曆還是農曆?

按照農曆的,中國從古至今都是按照農曆來過年過生日的,以前我們都不講陽曆的,我們只有農曆的說法,後來發現我們的時間與西方國家時間對不上,比如我是農曆10.1生日,但陽曆已經是12.05號了,相差2個月,所以就推出了陽曆的說法,好讓中國的時間日期與世界一樣。但是原先的農曆還是被中國人一致流傳下來了,所以西方國家就沒有農曆的說法,他們只有陽曆!明白嗎??

生日農曆新曆怎麼算啊?

這個要看你們那邊的風俗習慣了。一般城市裡的生日按你當年出生的陽曆日期算,也就是說你的生日是8月9日。而一般農村會按陰曆算,你功生日便成了每年的農曆7月14日。這兩個日期,一般選一個過生日,當然,也有極品的兩個生日都過。最後,提前祝你生日快樂!

贊助廣告

農曆生日和新曆生日哪個是過在前面的

肯定是新曆生日在前面過了,之前我也分不清,奶奶告訴我農曆就是算除夕的,新曆就是元旦,元旦在除夕前面,所以我就分得清前後了,,,

生日新曆於農歷同一天,幾年重合一次?

19年

19年陰曆和陽曆重合一次 有一小部分人的生日例外 出現這種情形,主要是農曆置閏的結果。為什麼是19年出現一次重合?陰曆中每月的天數,是根據月亮運動週期來確立的,實際上每月的平均天數是29.5306日,如果乘以12,一年只有354.3672天;而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個週期(迴歸年、陽曆年)是365.2422天,這樣陰曆年1年的實際天數比陽曆年少了10.875天,差不多是11天,19年就少了209天。 209天除以30是6.9666,也就是說,在19年中,陰曆年比陽曆年少了差不多7個月的時間。為使農曆和陽曆相差不太多,就必須把這7個月補上。 中國的農曆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陰陽曆———是兼顧月亮繞地球的運動週期和地球繞太陽的運動週期而制定的———是陰曆與陽曆相結合的歷法,為了補上這7個月時間,人們採取在農曆設定閏月的方法———十九年七閏,即在農曆十九年中,12個為平年,每1平年12個月;再加7個閏年(分別為第3、5、8、11、14、17、19年),每1閏年有13個月。 這樣,19個陽曆年的日數和19個農曆年的日數差不多相等,因此,每逢19或19倍歲數生辰的時候,陽曆生日和陰曆生日就有機會在同一天出現了。

贊助廣告

生日農曆和陽曆到底哪個更準些?

陽曆準些,因為它是以太陽為參照物的,它表示的日期與24節氣吻合。農曆有時差近1個月。如有人是在陽曆7月25日生的,如果每年在這天過生日,都已經放暑假了。如果在農曆過有些年還沒放假,不好慶祝。一個人如果是農曆某月29日唬,農曆過生日的話,可能兩三年過一次,陽曆一般不會。除非是2月29日生,四年過一個。

農曆和新曆的生日同一天,太巧了!

19年 每隔19年就會出現一次陽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同一天的情況 為什麼會有農曆月份沒有中氣的呢?原來兩個中氣之間平均為365.2422÷12=30.4368日,則30或31天。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是橢圓,在近日點(春分、秋分)運動慢,兩個節氣間距時間最多可長31.45日。而農曆的一個朔望月平均只有29.5306日,農曆小月29天,大月30天。這樣便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月份(一般是小月)開始時上箇中氣已經過去,結束時下箇中氣還沒來。譬如,2001(辛已年)小滿是5月21日(農曆四月二十九),下一農曆月份初一是5月23日已經錯過小滿,可是這個農曆月結束在6月20日,而夏至是6月21日,那麼這個農曆月便沒有“中氣”,又在農曆四月之後,便稱閏四月。今年春分是3月20日(農曆二月三十),下個農曆月初一是3月21日,結束於4月18日,第三天4月20日是穀雨。這樣,今年農曆二月後面這個不含“中氣”的月份定為閏二月。根據這樣的置閏規則,2006年閏7月、2009年閏5月、2012年閏4月、2014年閏9月、2017年閏6月、 2020年閏4月。 說一年有二十四節氣,只是一種傳統的說法,往細方面說,應該說一年有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這十二個中氣,哪個中氣屬於哪個月,是有規定的:雨水是正月的中氣;春分是二月的中氣;穀雨是三月的中氣;小滿是四月的中氣;夏至是五月的中氣;大暑是六月的中氣;處暑是七月的中氣;秋分是八月的中氣;霜降是九月的中氣;小雪是十月的中氣;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氣;大寒是十二月的中氣。 至於十二個節氣在哪幾個月裡,那就不一定。又陰曆的一個月平均是29天半多一點,可是從一箇中氣到下一個中氣的間隔卻平均是30天半少一點。這樣中氣在陰曆的月份裡要逐月推遲1天光景,到一定的時間,中氣就不在月中而移到了一個月的末尾,如果挨著的第二個月又是小月,很可能這個月就沒有中氣,因為下一個中氣移到第三個月的月初去了。中間的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就算是上個月的閏月。舉個1998年的例子:陽曆6月21日是陰曆五月二十七日,這一天是夏至 (五月中氣);而陽曆7月23日是陰曆六月初一,這一天是大暑(六月中氣),從陽曆6月24日到7月22日的這個陰曆裡面(陰曆五月完了以後的一個月)只有一個節氣小暑,沒有中氣,這個月就算是閏五月。所以陰曆閏哪一個月,是按一定規則由人定出來的,並不神祕。 農曆閏年閏月的推算,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農曆基本上19年為一週期對應於公曆同一時間。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 對照表 公曆所在月份 閏月(初一日) 干支年 1963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癸卯年 1966年4月21日 閏三月大 丙午年 1979年7月24日 閏六月大 已未年 1971年6月23日 閏五月小 辛亥年 1974年5月22日 閏四月大 甲寅年 1976年9月24日 閏八月大 丙辰年 1982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壬戊年 1984年11月23日 閏十月大 甲子年 1968年8月24日 閏七月大 戊申年 1987年7月26日 閏六月大 丁卯年 1990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庚午年 1993年4月22日 閏三月大 癸酉年 1995年9月25日 閏八月大 乙亥年 1998年6月24日 閏五月小 戊寅年 2001年5月23日 閏四月大 辛巳年 2004年3月21日 閏二月大 甲申年 2006年8月24日 閏七月大 丙戊年 2009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己丑年 2012年5月21日 閏四月小 ......餘下全文>>

一般生日是在農曆還是公曆

農曆

為什麼農曆生日比新曆的晚

農曆每個月是29天或30天計算一個月,

陽曆是每月是30天或31天計算一個月

農曆有閏月所以比新曆晚。

生日公曆和農曆在同一天,多少年輪會一次

準確的說每19年有基本接近的1次,不是絕對的,有時會有1天的誤差。如:公曆:2009年1月26日星期一寶瓶座農曆:牛年 正月 初一日公曆:1990年1月27日星期六寶瓶座農曆:馬年 正月 初一日公曆:1978年1月5日星期四摩羯座農曆:蛇年 冬月 廿六日公曆:1997年1月5日星期日摩羯座農曆:鼠年 冬月 廿六日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是橢圓,在近日點(春分、秋分)運動慢,兩個節氣間距時間最多可長31.45日。而農曆的一個朔望月平均只有29.5306日,農曆小月29天,大月30天。我國農曆將二十四個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這樣便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月份(一般是小月)開始時上箇中氣已經過去,結束時下箇中氣還沒來。為什麼會有農曆月份沒有中氣的呢?原來兩個中氣之間平均為365.2422÷12=30.4368日,則30或31天。農曆採用19年加7個閏月的辦法,即“十九年七閏法”,把迴歸年與農曆年很好地協調起來,使農曆的元旦(春節)總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個朔望月稱之為“閏周”。譬如,2001(辛已年)小滿是5月21日(農曆四月二十九),下一農曆月份初一是5月23日已經錯過小滿,可是這個農曆月結束在6月20日,而夏至是6月21日,那麼這個農曆月便沒有“中氣”,又在農曆四月之後,便稱閏四月。今年春分是3月20日(農曆二月三十),下個農曆月初一是3月21日,結束於4月鄲8日,第三天4月20日是穀雨。這樣,今年農曆二月後面這個不含“中氣”的月份定為閏二月。根據這樣的置閏規則,2006年閏7月、2009年閏5月、2012年閏4月、2014年閏9月、2017年閏6月、 2020年閏4月。說一年有二十四節氣,只是一種傳統的說法,往細方面說,應該說一年有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這十二個中氣,哪個中氣屬於哪個月,是有規定的:雨水是正月的中氣;春分是二月的中氣;穀雨是三月的中氣;小滿是四月的中氣;夏至是五月的中氣;大暑是六月的中氣;處暑是七月的中氣;秋分是八月的中氣;霜降是九月的中氣;小雪是十月的中氣;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氣;大寒是十二月的中氣。  至於十二個節氣在哪幾個月裡,那就不一定。又陰曆的一個月平均是29天半多一點,可是從一箇中氣到下一個中氣的間隔卻平均是30天半少一點。這樣中氣在陰曆的月份裡要逐月推遲1天光景,到一定的時間,中氣就不在月中而移到了一個月的末尾,如果挨著的第二個月又是小月,很可能這個月就沒有中氣,因為下一個中氣移到第三個月的月初去了。中間的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就算是上個月的閏月。舉個1998年的例子:陽曆6月21日是陰曆五月二十七日,這一天是夏至 (五月中氣);而陽曆7月23日是陰曆六月初一,這一天是大暑(六月中氣),從陽曆6月24日到7月22日的這個陰曆裡面(陰曆五月完了以後的一個月)只有一個節氣小暑,沒有中氣,這個月就算是閏五月。所以陰曆閏哪一個月,是按一定規則由人定出來的,並不神祕。農曆閏年閏月的推算,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農曆基本上19年為一週期對應於公曆同一時間。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

多少歲的時候陽曆生日和陰曆生日是同一天

陰曆和陽曆生日同一天是19年一輪迴, 但有一小部分人的生日例外。 出現這種情形,主要是農曆置閏的結果。為什麼是19年出現一次重合?陰曆中每月的天數,是根據月亮運動週期來確立的,實際上每月的平均天數是29.5306日,如果乘以12,一年只有354.3672天;而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個週期(迴歸年、陽曆年)是365.2422天,這樣陰曆年1年的實際天數比陽曆年少了10.875天,差不多是11天,19年就少了209天。 209天除以30是6.9666,也就是說,在19年中,陰曆年比陽曆年少了差不多7個月的時間。為使農曆和陽曆相差不太多,就必須把這7個月補上。

相關問題答案
農曆和新曆生日?
農曆和新曆生日怎麼算?
生日農曆和新曆怎麼算?
農曆和新曆怎麼算?
農曆和新曆有什麼區別?
農曆和新曆差多少天?
農曆和新曆?
農曆和新曆差幾天?
農曆和新曆的區別?
舊曆和新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