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傳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藏族傳統節日是什麼

這個月就是齋月

藏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正月

藏曆年------傳統節日,藏曆正月初一,節期三五天,藏語稱"洛賽"節.

洛賽節

洛賽節 是牧區藏族最隆重的節日,藏語叫“洛賽”即新年。由於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壞,甘南地區這一節日以漢族的農曆正月初一為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逐漸開始過藏曆年,但只區限於一些學校、機關)。初一日,家家煨搡,在佛龕前點燃酥油燈,供奉酥油炸成的各種麵點和自釀的青稞酒,還有雜色的青稞,以預示來年的豐收。男、女、老、幼皆換新裝,常常是長者先起來,從外面揹回一桶“吉祥水”,飲飽牲畜後喚醒大家,一家人開始吃東西。此時,長輩逐個祝“洛賽爾桑”(新年好)、“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輩回敬“扎西德勒合彭鬆錯”(吉祥如意,功德圓滿)。初一日一般全家都不出門。群眾性的活動,如賽馬、唱歌、跳舞等,安排在初三。

贊助廣告

■ 跳神驅鬼儀式

元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舉行賽馬射箭比賽和跳神驅鬼儀式。

臘月布達拉跳神大會即在布達拉宮仁乃貢薩殿前舉行的跳神舞會,也是拉薩藏傳佛教界重要的節慶。每逢這個節慶到來,拉薩的居民,大都扶老攜幼、空室前往觀看,熱鬧非常。跳神大會的意義,在於驅除魔鬼,預慶來年的如意吉祥。跳神(法舞)演員由布達拉宮南木甲札倉的僧人擔任。表演者穿綵衣,頭戴骷髏牛頭、鹿頭、魔鬼等面具,配以長號、鼓鈸等音樂。所表演的法舞內容,據說有一段關於一位老人不畏猛虎,以毅力和佛法戰勝凶惡的戲。當打虎老人退場後,這時早預備在場兩南角的一日滿盛菜油的鐵釜,被幹柴忽然燒起來。釜中油也隨之燃燒,熊熊之火直衝數十米高空,宣告著所有惡魔邪鬼已收人油益中隨之焚化消滅。在熊熊的火焰中,跳神會便告結束……

贊助廣告

擺花節------每年正月十五日舉行,青海,甘肅兩地的藏民居聚地稱為"酥油花燈節".

■ 酥油花燈節

元月十五日,是酥油花燈節,藏語叫“堅俄曲巴”。藏曆元月15日是傳昭大會的最後一天,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與其他教派辯論的勝利。人們集於拉薩八角街,白天朝佛、轉經、入夜滿街搭起各種花架,高達十五米左右,放上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鳥獸等形象並點燃酥油燈進行祝福。顯示出藏族人民高度的造型藝術。花燈點燃之後,宛若群星降落,閃閃爍爍,一片輝煌。達賴也出巡賞燈。另外。還有木偶表演。老百姓們圍著酥油燈載歌載舞。

藏族的傳統劇種是什麼

傳統劇種自然是藏戲

傳統劇目一般有八大

《盯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

排名是否有分先後就不清楚了

藏族的風俗是什麼

藏族的見面禮

藏族人非常講究禮儀,日常生活中見到長者、平輩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禮方式。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於地面。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這時的鞠躬只表示一種禮貌。在有些地區,合掌與鞠躬同時並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這種致禮方式多用於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

藏族的敬老習俗

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許多節日裡,都有向老人祝拜的習慣。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晚上,全家吃“古突”(用糧食、蔬菜等九種食物做的九寶飯)辭舊迎新的時候,總是先請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媳婦總是搶先揹回第一桶水,調製成酥油茶敬獻給老人,以此表示晚輩對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命名習慣

藏族給小孩命名有許多種方式:向喇嘛活佛求取名字,活佛將自己名中的兩個字加在嬰兒名字中。如“旦增曲傑”活佛可為小孩命名“旦增多傑”或“羅桑旦增”等。請家中長者或鄉里有名望的長者命名,不帶任何宗教色彩。如“措姆”(大海)、“那日”(黑旦)等。以自然界的事物命名,如“達鄲”(太陽)、“白瑪”(蓮花)等。以小孩的出生日期命名,如“朗嘎”(三十日)、次吉(初一)等。以星期為小孩命名,如“米瑪”(星期二)、巴桑(星期五)等。根據父母的意願給小孩命名,如希望小孩長壽便起“次仁”、“次旦”。想要男孩,便給女孩起名“布赤”(帶男孩來)等。藏族人的名字多為四個字,有些兩個字的名字為四個字的縮寫。如“單曲”為“單增曲扎”的簡縮。藏族人名有些男女通用但有些不能混用,卓瑪、卓嘎、拉姆、拉珍、桑姆、旺姆只用於女性。貢布、頓珠、旺傑、佔堆只用於男性。如果名字相重,即分別用地名、處所、年齡、外貌、生理特徵、性別及職業來區分。

磕頭

藏族人朝覲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謁長者,都要磕頭。磕長頭,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動的寺廟中進行。兩手合掌高舉過頭,自頂、自額、至胸拱揖三次,然後匍伏在地,伸直雙手劃地為號,如此反覆進行。磕短頭,也在寺廟中進行。合掌連拱三次,然後拱腰到佛像腳下,用頭輕輕一頂,表示誠心懺悔。拜謁長者,要磕短頭,表示尊敬祝福。

旁色

藏語中“旁”是“汙濁”,而“色”是“清除”,旁色是指清除晦氣的一種活動。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或第四天,親朋好友便要帶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給小孩的衣服、帽子等,登門祝賀。客人一到,首先向母親和嬰兒獻哈達,然後給母親敬酒,倒茶,最後端詳嬰孩,誇獎孩子的福運和五官,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點糌耙,放在嬰兒的額頭,祝福孩子吉利向上。

服飾

牛皮衣

在西藏錯那地區,婦女的裝束非常獨特,無論老幼,背上一都有一張完整的小牛皮。皮毛向內而皮板朝外,小牛皮頭部直須預項,牛尾朝下,四肢向兩側伸展。在此地區,婦女是牧業生產的主力軍。她們的裝束反映了原始的圖騰崇拜。另外,背上披著牛皮,背架背米可以避免磨損衣服,同時還可以隔潮保暖。

幫典

藏族婦女腰間所圍的彩色圍裙。幫典編織繳密、色彩鮮明,一般先用手工紡線,然後染色,刷毛,織成條狀,最後縫合成裙。西藏織幫典最著名的地方是貢嘎縣姐德秀區的“幫典”廠。

金定幅

流行於拉薩、日喀則等地。是以氆氌和皮毛為料,用金絲緞、銀絲緞和金絲帶作裝飾製成的一種帽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愛。

藏曆

藏族傳統曆法。9世紀初即見於文字記載。基本上與夏曆相同,採用陰陽曆計年法。以五行、陰陽和12生肖配合計年,相當於干支。一年有12個月,月有大小,有星期。19年7閏。能推算日食月食。自1027年藏曆的火兔年(宋天至五年丁卯)開始,每60年稱為一個“饒回”......餘下全文>>

藏族有哪些風俗

一 藏族招待客人的習俗

藏族人民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時,先在酒杯中倒滿酒,端到客人面前,這時,客人要用雙手接過酒杯,然後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伸進杯子,輕蘸一下,以拇指和中指朝天一彈,意思是敬天神,接下來,再來第二下、第三下,分別敬地、敬佛。這種傳統習慣是提醒人們酒的來歷與天、地、佛的慷慨恩賜分不開,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靈。在迎接客人時主人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要在五穀鬥裡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

在喝酒時,其約定風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馬上倒酒斟滿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滿,接著喝第三口,然後再斟滿。往後,就得把滿杯酒一口喝乾了。這樣做,主人才覺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主人的酒釀得好。藏民族敬酒時,對男客一般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則用小杯或小碗。

飲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飲用,否則認為失禮。吃飯時講究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帶尾巴的一塊肉為貴,要敬給最尊敬的客人。製作時還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綹白毛,以示吉祥。

二.藏族飲食禮儀與禁忌

藏族是一個十分講究禮儀的民族。民風純樸,禮讓謙恭、尊老愛幼、誠信無欺是自古傳下來的純良禮俗。敦煌古藏文文南中,在記述吐蕃歷史上第一代贊普從天而降作天下之主時這樣描繪了藏地和民風:“在天之中央,大地之中心,世界之心臟,雪山一切河流之源頭,山高土潔,地域美好,人知為善,心生英勇,風俗純良……以彎腰表致敬,以頂足為禮,對上等人用敬語說話……”。敦煌古藏文文獻中,有一份專門論述待上接物、處事修養的長篇倫理學文獻《禮儀問答寫卷》,提出了為人之道、為政之道、為友之道、為子之道的廣泛倫理關係。如在闡述為人之道時,《寫卷》雲:

“弟問:何為做人之道?何為非做人之道?

兄雲:做人之道為公證、孝敬、和藹、溫順、憐憫、不怒報恩 、知恥、謹慎勤奮。

雖不聰慧機智,如有這些,一切人皆能中意,親屬亦安泰。非做人之道是偏袒、暴戾、輕浮、無恥、忘恩、無同情心、易怒、驕傲、懶惰。身上若有這些毛病,一切人皆不會中意。”

松贊干布制定的《十六淨法》中,把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長敬老、誠愛親友、正直無欺等作為重要內容,對藏族的倫理禮儀習俗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藏族的飲食禮儀深刻地反映著藏族的倫理精神。平時,家人和鄰里和睦相處,尊老愛幼,誠信待人。家中釀了好酒,頭道酒“羌批”(酒新chang--phud)敬獻神靈後,首先由老人品嚐。每年收割新糧食,嘗新也是老人們的“專利”。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婦掌勺分發食物時,首先是為長者盛,然後全家圍聚火塘旁進餐,其樂融融。藏族人十分好客,待客熱情周道,若有賓朋登門,定會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

藏族飲茶和飲酒禮俗很多。平時在家喝茶各自用自己的茶碗,不能隨便用他人的碗。喝茶時,碗中的茶不能隨便喝乾,而是喝一半或一大半,斟滿後再喝,最後結束喝茶時也不能全部喝乾,而要留下少許,表示茶永遠喝不完,財富充足,寓意頗深。若客人到來,女主人會取出珍藏的擦拭得光亮照人的瓷碗擺放於客人面前,端起茶壺輕輕搖晃數次(壺底須低於桌面),斟滿酥油茶後雙手端碗躬身獻給客人。客人接茶後不能急匆匆張口就飲,而是緩緩吹開浮油,飲啜數次後碗內留下約一半,將茶碗放於桌上,女主人會續滿,客人不能立刻端起就飲,而是在主人一次次敦請下邊同主人拉話邊慢慢啜飲。客人每次飲茶後主人會很快添滿,使茶碗保持盈滿狀態。客人至,一般需飲茶3碗,只喝1碗就不吉利,藏諺道:“一碗成仇!”喝茶時不......餘下全文>>

藏族人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藏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曆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礎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幹,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譁。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髮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藏族的習俗

藏族的風俗習慣是指中國藏族人民的一系列風俗習慣,包括婚喪、飲食等習慣。

作為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跡貫穿於西藏的方方面面。從生產到生活,從民俗到信仰,處處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轉山等宗教活動儀式,都源自象雄文化。

藏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有啥風俗習慣

傳統藏族節日 正月 藏曆年傳統節日,藏曆正月初一,節期三五天,藏語稱"洛/賽"節。祈願大法會(傳大召)正月初三,紀念釋迦牟尼在祗/園/精舍/城法/會上用無比神奇的幻術和多種神變擊敗了卓/切、那/賴/吉、傑/瓦/堅、尼/吉/普、諾/堅、扎/拉/瓦/堅等外道六師及其追隨者,...

相關問題答案
藏族的傳統節日?
藏族的傳統?
藏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藏族的傳統文化?
藏族的傳統節日有什麼?
藏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
藏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錫伯族的傳統節日?
滿族的傳統節日?
普米族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