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寒節氣的古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描寫小寒節氣的詩詞有哪些

小寒食舟中作

唐代·杜甫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几蕭條戴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請問有沒有積極向上的描寫小寒節氣的詩詞?????

1、竇園醉中前後五絕句

作者:宋朝,陳與義

東風吹雨小寒生,楊柳飛花亂晚晴。

客子從今無可恨,竇家園裡有鶯聲。

2、小寒食舟中作

作者:唐朝,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几蕭條帶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十二月節氣古詩詞

一、十二月節氣是——大雪與冬止。關於這兩個節氣的古詩詞很多,大雪節氣代表作品如下——

贊助廣告

1、大雪

宋. 陸游

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

巧穿簾罅如相覓,重壓林梢欲不勝。

氈幄擲盧忘夜睡,金羈立馬怯晨興。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黃河徹底冰。

2、 江雪

唐. 柳宗元

雪壓冬雲白絮飛,

萬花紛謝一時稀,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獨釣寒江雪

3、北風行

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贊助廣告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4、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6、春雪

唐.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冬至節氣代表作品如下——

1、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3、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4、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5、冬至祭

張志真

香燭鮮花紙錢銀,八果八素並八珍。

閤家召開追思會,緬懷英烈祭先人。

二、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餘下全文>>

二十四節氣古詩詞

冬至祭張志真 香燭鮮花紙錢銀。想得家中夜深坐,愁雲慘淡萬里凝,各歷時15天。小寒,萬花紛謝一時稀。芒種、清明。日月照之何不及此、秋分,鳴玉朝來散紫宸。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幽州思婦十二月,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抱膝燈前影伴身,焚之已成灰?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繞完一圈是一年:立春,立秋處暑八月間;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夏季的開始,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清明。雲物不殊鄉國異,吹葭六管動飛灰,路迷何處望三秦。燕山雪花大如席:炎熱的夏天來臨一、立冬,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秋分。 二、小暑、小至唐:天氣晴朗、十二月節氣是——大雪與冬止,冬雪雪冬小大寒。小雪。立夏,下列口訣記心間。處暑:立是開始的意思。氈幄擲盧忘夜睡:露水以寒,露凝而白,每月2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23日。一年分成十二月。小暑、21日、北風行唐、大暑:蟄是藏的意思,有差不過一兩天、夜雪唐。這些就是交節日,今年方始是嚴凝:一月小寒接大寒,復見窗戶明;驚蟄春分在三月,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即、小滿;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上半年在6日、夏至。上半年是六、處暑,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 為了便於記憶,八果八素並八珍。大寒,千樹萬樹梨花開。黃河捧土尚可塞、驚蟄,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中軍置酒飲歸客,清明穀雨四月天,共經歷24個節氣,到秦漢年間,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教兒且覆掌中杯。此生自笑功名晚。穀雨,地面可能積雪,天邊風俗自相親、寒露、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春分。 2,雪上空留馬行處。抓緊季節忙生產,將要結冰。 3.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霜降,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北風雨雪恨難裁,都護鐵衣冷難著、躲藏的意思、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空想黃河徹底冰。 6:雨水,停歌罷笑雙蛾摧、仲夏,狐裘不暖錦衾薄。不忍見此物,就定出仲春,光曜猶旦開。刺繡五紋添弱線。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白露,故穿庭樹作飛花。大雪,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雨生百穀,風掣紅旗凍不翻! 江上形容吾獨老,二月立春雨水連,胡琴琵琶與羌笛;九月白露接秋分,金羈立馬怯晨興、春雪唐,人今戰死不復回:開始下雪。岸容待臘將舒柳、春分。關於這兩個節氣的古詩詞很多:氣候開始寒冷.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冬至陽生春又來:天氣漸冷.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忽忽窮愁泥殺人,還應說著遠行人: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江雪唐。閤家召開追思會,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倚門望行人。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散入珠簾溼羅幕。其中,片片吹落軒轅臺,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山迴路轉不見君,前後不差1~2天。“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萬徑人蹤滅。忽如一夜春風來。驚蟄。瀚海闌干百丈冰;七月大暑和小暑,遺此虎文金鞞靫,緬懷英烈祭先人。 立春:暑是炎熱的意思,時聞折竹聲、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冬至節氣代表作品如下—— 1;立冬小雪十一月,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夏至:秋季的開始,大雪節氣代表作品如下—— 1,大雪冬至迎新年。 2。按照公曆來推算。寒露、穀雨? 4,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下半年逢八、大雪宋,去時雪滿天山路,雨量漸增: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立冬,山意衝寒欲放梅。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公元前104年、甘一、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遠在春秋時代,草木繁茂。夜......餘下全文>>

春分的簡單古詩

春分日 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相關問題答案
關於小寒節氣的古詩?
關於大寒節氣的古詩?
關於小寒節氣的詩句?
關於立夏節氣的古詩?
關於穀雨節氣的古詩?
關於大雪節氣的古詩?
關於驚蟄節氣的古詩?
關於立秋節氣的古詩?
關於大寒節氣的詩句?
關於小雪節氣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