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有什麼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保安族有什麼節日??? 5分

保安族因為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在保安族的節日中宗教節日較多。這些節日除有宗教色彩外,還有群眾性,原來是宗教的重要節日,由於歷史的演變,現在已形成為民族的傳統節日。

保安族的主要節日有:

爾德節。又稱爾開齋節、肉孜節。“爾德”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是迴歸及歡樂節日的意思,來源於宗教,是伊斯蘭教徒封齋一月期滿的標誌。

爾德節是保安族群眾最歡樂、愉快的節日,節日裡保安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最好看的衣服,按照自己的傳統習慣歡度佳節。他們家家戶戶炸“油香”、“饊子”、“果果”,男人們沐浴之後還到清真集聚,舉行禮拜儀式,男女老少互道“色蘭目”,祝願生活如意、節日愉快。

贊助廣告

爾德節頭天破曉,家家互送“油香”,也有的到先輩墳前誦經燒香,緬懷先人。

法蒂瑪節。法蒂瑪亦譯法圖麥、法帖梅、哈其麥、穆罕默德之女,阿里之妻,被伊斯蘭教什葉派信徒尊為聖母。相傳於伊斯蘭教歷6月15日逝世,我國各族穆斯林婦女於這一天舉行集體紀念活動,保安族則選在伊斯蘭教歷齋月的一個吉日舉行。屆時,婦女們去清真寺請阿訇講述法蒂瑪的高尚德行,並唸經祈禱;參加者向清真寺捐助財物,有的備置飯菜,邀請一些伊斯蘭教的知名人士到家作客、講經,以示對法蒂瑪的緬懷。相傳,法蒂瑪與阿坦克成婚之時,阿里一貧如洗,家中只有一升大麥、一個手推小石磨和一床破舊被褥。法蒂瑪異常傷心,哭著向穆罕默德訴說,而穆罕默得卻不以為然,而心地開導女兒說:人生在世,要知足,有這點家當,就應該感謝真主。法蒂瑪聽罷遂轉憂為喜,高高興興地與阿里結為夫妻。據說,保安族姑娘出嫁時,有的還以法蒂瑪為榜樣,不講彩禮。

贊助廣告

聖紀。“聖紀”也是保安族的宗教節日,它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和逝世的日子。穆罕默德,是沙烏地阿拉伯古來民族,公元570年“熱必歐裡暗臥裡月(伊斯蘭教歷3月)”12日誕生於沙特的玫加城,誕生前兩月喪父,6歲喪母唬8歲喪祖父,依靠叔父為生,併為人放牧,12歲替人經商,40歲開始傳教,63歲(即公元663年“熱必歐裡暗臥裡”月12日)病逝於麥地那。穆斯林便把這個日稱為“聖紀”。按伊斯蘭教歷,如1981年的“聖紀”是元月18日,1982年的“聖紀”是元月8日,這就是我國伊斯蘭教的“聖紀”時間也不能固定的原因。保安族群眾在每年“聖紀”的這一天,宰牛、宰羊,誦讀《古蘭經》讚頌穆罕默德,進行集體紀念活動。

浪山節。保安族人民特別喜歡浪山,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初,人們帶上面、油、肉、帳篷、鍋等,到黃河邊、山溪邊或草坡上,過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

保安族的特色節日是什麼?內容是什麼? 30分

保安族因為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在保安族的節日中宗教節日較多。這些節日除有宗教色彩外,還有群眾性,原來是宗教的重要節日,由於歷史的演變,現在已形成為民族的傳統節日。

保安族的主要節日有:

爾德節。又稱爾

、肉孜節。“爾德”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是迴歸及歡樂節日的意思,來源於宗教,是伊斯蘭教徒封齋一月期滿的標誌。

爾德節是保安族群眾最歡樂、愉快的節日,節日裡保安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最好看的衣服,按照自己的傳統習慣歡度佳節。他們家家戶戶炸“油香”、“饊子”、“

”,男人們沐浴之後還到清真集聚,舉行禮拜儀式,男女老少互道“色蘭目”,祝願生活如意、節日愉快。

爾德節頭天破曉,家家互送“油香”,也有的到先輩墳前誦經燒香,緬懷先人。

法蒂瑪節。法蒂瑪亦譯法圖麥、法帖梅、哈其麥、

之女,阿里之妻,被伊斯蘭教什葉派信徒尊為聖母。相傳於伊斯蘭教歷6月15日逝世,我國各族

婦女於這一天舉行集體紀念活動,保安族則選在伊斯蘭教歷齋月的一個吉日舉行。屆時,婦女們去清真寺請阿訇講述法蒂瑪的高尚德行,並唸經祈禱;參加者向清真寺捐助財物,有的備置飯菜,邀請一些伊斯蘭教的知名人士到家作客、講經,以示對法蒂瑪的緬懷。相傳,法蒂瑪與阿坦克成婚之時,阿里一貧如洗,家中只有一升大麥、一個手推小石磨和一床破舊被褥。法蒂瑪異常傷心,哭著向

訴說,而穆罕默得卻不以為然,而心地開導女兒說:人生在世,要知足,有這點家當,就應該感謝真主。法蒂瑪聽罷遂轉憂為喜,高高興興地與阿里結為夫妻。據說,保安族姑娘出嫁時,有的還以法蒂瑪為榜樣,不講

。

聖紀。“聖紀”也是保安族的宗教節日,它是紀念“先知”

誕生和逝世的日子。穆罕默德,是

古來民族,公元570年“熱必歐裡暗臥裡月(伊斯蘭教歷3月)”12日誕生於沙特的玫加城,誕生前兩月喪父,6歲喪母,8歲喪祖父,依靠叔父為生,併為人放牧,12歲替人經商,40歲開始傳教,63歲(即公元663年“熱必歐裡暗臥裡”月12日)病逝於

便把這個日稱為“聖紀”。按伊斯蘭教歷,如1981年的“聖紀”是元月18日,1982年的“聖紀”是元月8日,這就是我國伊斯蘭教的“聖紀”時間也不能固定的原因。保安族群眾在每年“聖紀”的這一天,宰牛、宰羊,誦讀《古蘭經》讚頌穆罕默德,進行集體紀念活動。

浪山節。保安族人民特別喜歡浪山,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初,人們帶上面、油、肉、帳篷、鍋等,到黃河邊、山溪邊或草坡上,過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

什麼族有什麼節日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節日

民 族 主要節日 時 間

【阿昌族】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會街節 農曆九月初十

潑水節 農曆二月二十九日

撒神 農曆七月初一

嘗新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

【白族 】 三月街 農曆三月十五日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漁潭會 農曆八月十五日

保安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布郎族】 開門節 傣歷十二月十五日

關門節 傣歷九月十五日

潑火節 農曆二月十九日

【布依族】 六月六 農曆六月初六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

四月八 農曆四月初八

【朝鮮族】 元日 農曆正月初一

上元節 農曆正月初五

寒食節 農曆四月初五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

【哈尼族 】 十月節 農曆十月初一

六月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哈薩克族 】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赫哲族 】 赫哲年 農曆正月初一

【回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基諾族】 打鐵節 農曆一月

火把節 農曆六月

【京族】 哈節 農曆六月初十

【德昂族 】 潑水節 農曆四月十五日

【東鄉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侗族 】 蘆笙節 農曆六月至九月

侗年 農曆十一月十九日

鬥牛節 農曆二月

吃新節 農曆六月至七月

【獨龍族】 卡崔哇 農曆十月中下旬

【俄羅斯族】 復活節 公曆三、四月

【鄂倫春族 】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

【鄂溫克族】 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日

【高山族 】 新年祭 農曆十二月

【仡佬族】 燈杆節 農曆正月初一

仡佬節 農曆三月初三

嘗新節 農曆六、七月

【拉祜族】 庫扎節 傣歷三月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嘗新節 傣歷十二月

【黎族】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

【傈僳族】 收穫節 農曆九月

澡塘節 農曆正月初三

過年節 農曆正月初一

刀杆節 農曆二月初八

【珞巴族】 旭獨龍節 藏曆二月

隆德節 藏曆四月

【滿族】 頒金節 陰曆十一月十三日

廟會 農曆四月

【景頗族 】 目腦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

【柯爾克孜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諾勞孜 農曆正月初一

【達斡爾族 】 春節(阿涅) 農曆正月初一

【傣族】 潑水節 傣歷六月六日

開門節 傣歷十二月十五日

關門節 傣歷九月十五日

【苗族】 龍船節 農曆五月二十四日

吃新節 農曆六月初六

趕秋節 農曆九月

【仫佬族】 依飯節 農曆十月

後生節 農曆正月或七月

【納西族】 正月農具會 農曆正月二十日

三月龍王廟會 農曆三月十五日

七月騾馬會 農曆七月十五日

【怒族】 鮮花節 農曆三月十五日

【普米族】 大過年 農曆正月初七

大十五節 農曆十二月十五日

嘗新節 農曆九月

轉山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

【土家族】 過趕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

祈禳節 農曆正月初三

牛王會 農曆八月初八

擂臺會 農曆二月初二

【土族】 火神節 農曆正月二十九日

端陽 農曆五月初五

【佤族】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播種節 農曆三月十五日

新米節 農曆七、八月

【維吾爾族】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餘下全文>>

中國各民族都有哪些節日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一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餘下全文>>

什麼民族過過什麼節日?

1蒙古族節日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此外還有祖魯節、麥爾節、祭敖包、打鬃節、那達慕、馬奶節等。

2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3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4壯族

壯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三月三歌會(祭龍節), 過小年(稱“男人節”,又稱“喊魂節”),隴端(壯語,趕田壩之意)節,春節,陀螺節,花朝節 ,吃立節,螞拐節(青蛙節)。此外,壯族每年固定的宗教節日甚多。如部分壯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獻“老人廳”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過小年。每年二月“祭龍”是各支系的共同節日。“祭龍”時由村中兩戶或數戶人家輪流負擔祭日曆需要的雞、豬等犧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騎馬、戴鬥籤者不得通過寨心,習慣認為每年殺豬“祭龍”能使人畜平安,五穀豐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後並祭“田公”。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獻土地。十二月“送祖”。

5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6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裡,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7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穀神保佑。

8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藉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9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淨身,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裡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10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曆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曆......餘下全文>>

西部地有哪些節日

古爾邦節

諾魯孜節

火把節

潑水節

雪頓節

開齋節等

少數民族的節日有哪些 20分

少數民族節日

彝族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彝族火把節;苗族在這一天祭“土地”神;農曆六月二十五日為白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這兩個少數民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家家戶戶焚香、祭祖、喝酒吃肉,村中扎一大火把,有的高 12 米,根據平、閏年扎 12 或 13 道麥秸,插滿香、糖、果,以示豐收和吉祥。

苗族的主要節日

龍船節

漢族的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龍船節卻在農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龍船節苗語叫“咋甕”(意即劃龍船),又名“婁甕”(意即吃龍肉)。龍船節一般在清水江上舉行,清水江穿過凱里又名龍頭江,每年農曆五月,居住於此的苗族人民都要在這裡歡度龍船節。

跳花節

跳花節是安順苗族最為隆重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節日。傳說是苗族英雄人物楊魯興起的,至今安順北門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跳花”一詞仍漢名,因坡上栽有花樹而得名,與苗語意思不盡相同,苗語稱跳花為“歐道”,意為“趕坡”。跳花日期全都在農曆正月間舉行,現仍有24處固定跳花坡。節日期間,苗族人民尤其是男女青年,穿上節日盛裝,未婚男子背上十幾床甚至幾十床精美的背扇扇面,如是未找到物件女子可請兄弟代替,女子則用包裹包上銀鈴、銀珠、銀鏈等裝飾品。男子吹笙舞蹈,女子搖鈴執帕起舞附合,圍繞花樹翩翩起舞。有爬花杆比賽,有比射弩、比針線手藝,有武術表演、倒牛、鬥牛等文體活動。

四月八節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貴州省的貴陽、黃平、鬆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傳統節日。該節是由紀念苗族英雄亞宜發展而來的。每逢節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餈米飯,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對唱情歌。現在,在北京的苗族也過四月八節。... .

六月六

湘西土家族節日特別多,幾乎月月有節,有時—月幾節,但最有影響的民族節日是六月六“覃後晒皮”。 為防蟲蛀黴爛,每年六月初六要翻晒覃後皮一次,故這天又叫 “覃後晒龍袍”、 “覃後晒皮”。《永順縣誌》記載說:“六月六日晒書及衣服,俗傳明茅崗土司覃後以是日被誅,血濺其衣,附近居民暴衣以吊之,名曰‘晒龍袍’。”

在少數民族地區,如布依族、壯族、苗族、瑤族和畲族的農曆六月六,同樣舉行具有其自身的民族特點各種活動。

[苗族“趕歌節”]在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舉行的趕歌節是湖南鳳凰、貴州鬆桃等地苗族的傳統節日。屆時,苗族青年男女身穿節日盛裝,彙集在歌場,盡情唱歌跳舞。

[瑤族“半年”]半年是瑤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舉行。

[藏族“響浪節”] 響浪節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民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初四至十七舉行。“響浪”是藏語,意思是“在一個地方轉,求神保佑”。

[滿族“蟲王節”]蟲王節是滿族傳統節日,農曆六月初六舉行。

[瑤族“晒衣節”]

晒衣節是廣西桂平盤瑤地區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農曆六月初六舉行。

[土族“花兒會”]花兒會是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土族、回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舉行,為期5天。

回族的主要節日

開齋節

開齋節 齋月,是伊斯蘭教歷九月,回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習慣稱它為“‘萊麥丹月”。這一月,回族等穆斯林在東方發白前,吃飽喝足,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齋戒是伊斯蘭教規定的每個穆斯林必須履行的“五功”之一。

齋戒期滿,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棗開齋節。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回族人民的三大節日之一,一般在開齋節過後七十天舉行。這個節日屬於穆斯林朝覲功課的儀式範圍。伊斯蘭教歷每年十二月上旬,穆斯林去麥加朝聖。朝覲的最後一天—十二月十日,開始舉行慶祝活動。古爾邦節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8......餘下全文>>

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各民族都有什麼風俗習慣

我國各名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保安族有什麼節日?
傣族有什麼節日?
俄羅斯族有什麼節日?
藏族有什麼節日?
布依族有什麼節日?
雲南彝族有什麼節日?
鄂溫克族有什麼節日?
什麼民族有什麼節日?
壯族有什麼節日的圖片?
什麼族有什麼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