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什麼時間貼春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過年貼春聯的習俗是什麼?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新春伊始,春節將臨,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城鄉百姓家家戶戶總要貼上新的春聯,以示辭舊迎新,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可以說,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而春聯則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這是因為春節源於我國的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春聯便伴隨著一年一度的春節應運而生,進入尋常百姓之家,融入人們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

我國古代春聯可以知識追溯到春秋時代,那時候的春聯是刻寫在門庭木掾或石柱上,也有篆刻在懸掛門庭的長幅竹片上,以後又墨寫在絲帛稠帶上(北方人稱之為幌子)以裝飾門庭。及至造紙術在我國古代發明後,春聯便由文人墨客書寫在紙製條幅上懸掛,進而再發展到人們用紅唬書寫並張貼在門亭與廳堂。有人又稱春聯為對聯,其實春聯只是對聯中的一種。眾多的對聯還包括祝賀新婚嫁娶,新屋落成,喬遷志禧,生日壽辰和其他喜慶節日,還有悼念已故親友的輓聯和孝聯等。而春聯則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最廣,應用最多又最為人民所喜聞樂見。它與鞭炮,喜筵相隨,為人們的喜慶節日平添幾分歡樂和吉祥。應該說,古人對春聯的內容和形式頗有研究。因為春聯的格式起源於我國的古典詩詞,因而最初的春聯要求象律詩一樣講究嚴格的字句相等與平仄對仗,即上下聯的每個字都應要求其聲調呈陰陽平仄相對,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書法墨寫,所以古代文人視春聯為一種既高深又典雅的藝術創作。

贊助廣告

然而對聯發展到今天,隨著白話文和大眾文化的普及,現在人們已不太注重古人所奉行的那種嚴格的律詩般的字句對仗原則,但一副象樣的對聯至少應在選字用詞上講求對等,即字數與詞類應求相對。按照現代漢語規範應求上下聯中的名詞,形容詞,動詞,數詞等片語相對等排列有序,而在聲調上至少應求每個上下聯的最末一字平仄相對。如一般上聯末字為仄聲(即漢語拼音第三,四聲),則下聯末字應為平聲(即漢語拼音第一,二聲)。這應該是創作對聯的最起碼的要求,否則就不稱其為對聯了,至少是不規範的對聯。新春佳節之際,當你訪親會友或漫步大街小巷,趁著雅興留意欣賞張貼在各家各戶的新春聯,於字斟句酌與領略其意之中確實可以賞心悅目,陶冶情操。倘若你有心玩味並吟誦其中的妙聯佳句,這無異於一種別有雅趣的藝術欣賞。因為當你看到和讀到那些堪稱絕妙的春聯並加以品評的過程,這本身就是提高你的藝術鑑賞能力的有益嘗試。我還記得很早以前南昌電視臺攝製的電視連續劇《聯林珍奇》,其中彙集了不少我國古代膾炙人口的妙聯佳作,可謂〃佳聯佳絕句,妙語妙詩章。〃

贊助廣告

據說新中國誕生時有人曾作聯慶祝:〃北京重慶成都,西安南寧長春。〃作者巧用我國六大城市名稱成聯,但細細品味卻覺得不甚貼切。請看此上聯中的〃重慶〃是作為動詞之意,且〃成都〃與〃長春〃的詞義亦不對等,再則上下聯末字同為平聲。嚴格說來,此聯乃美中不足矣!

聞說又有人用江西省八個地名巧作對聯:〃新建石城萬年萬載,永修銅鼓樂平樂安。〃則注重了字,詞的義,音相對。此不失為絕妙之佳聯。筆者早年曾在瓷都景德鎮看到一副好春聯:〃三陽開泰光照日月,青花梧桐香飄春秋。〃此聯中的〃三陽開泰〃與〃青花梧桐〃同系景德鎮的傳統藝術名瓷,而上下聯的〃光照日月〃又與〃香飄春秋〃在字,詞的義,音上

巧妙相對。說明此聯作者是深諳古人作聯之道的。

我有一位朋友前年於某大學研究生院畢業並獲文學碩士學位。他的文學功底不淺,尤擅長吟詩繪畫。我記得有一次去他家做客,看到他的書房裡掛著他的一幅新作國畫,上面有他題寫的一副配畫對聯:〃窗外青枝......餘下全文>>

春節什麼時候貼春聯合適

臘月二十九或三十。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從蜀國的桃符演變而來。

貼春聯的時間全國各地都有各自的風俗,一般來說,貼春聯的最佳時間是臘月29日的下午未時(13點至15點),過完新年後,正月份要把已貼的春聯取下後燒掉(或是丟掉),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燒掉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民間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總而言之,春聯的作用在於避邪和

期盼來年有個好年景,所以不論是在哪裡貼春聯的時間最遲也不應超過大年三十。

春節貼春聯起源於哪個朝代

春節貼春聯的漢族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

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貼春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當他行至一戶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閹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戶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春聯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

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

春節什麼時候貼春聯

過年前貼就可以的,貼春聯就是增加過年喜氣的

有關春節貼春聯的故事

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豔。表達一家一戶對新的美好願望,諸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之類。一些春聯還注意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觀”。因此,認真研究春節時人們張貼的春聯,無疑是觀察民間風情的一個有意義的途徑。

貼春聯的習俗究竟起於何時,至今無準確的材料可資查證。不過,大約可能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可以在史籍中證實的。此外,根據《王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茶、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茶、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良好心願。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哪個朝代

藏族 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豔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 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 彝族同胞根據彝歷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有的地區彝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用松針鋪地,表示免災消禍。還有的地區,在節日裡殺豬宰羊,吃坨坨肉,人們互相拜訪,互贈肉類和饃饃。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們將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著今年雨水充足。

壯族 分佈在廣西、貴州、雲南、廣東等地區的壯族同胞,與漢族同時過春節。除夕晚上,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頓還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侗族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白族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裡裝上火藥,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都在進行“拋繡球”活動。凡接不住繡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願允愛情了。

土家族 春節期間,土家族人民要舉行隆重的擺手舞會。擺手舞會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70多個舞蹈動作,節奏鮮明,動作優美,舞姿樸實,情調健康,不用道具,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傣族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目。穀雨開始那天定為“潑水節”。在三四天的節日裡,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陳年舊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宰豬殺雞,擺上豐盛的佳餚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這一天的獵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獵物時,先將全部獵物的一半發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婦可分得兩分,過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僳僳族 僳僳族稱年節為“盍什”,他們大都做秈米粑、糯米粑和釀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許在桃、李等果樹上,祝願來年碩果累累。雲南怒江地區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給耕牛餵食鹽,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勞動。青年男女喜歡舉行春節打靶比賽。姑娘們把繡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搖動,請小夥子們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美酒作為獎品送到誰的嘴邊。

拉祜族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餘下全文>>

春節貼春聯和門神的習俗由來和時間。

春節貼春聯和門神的習俗: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貼春聯是我國重要的民俗之一。它包括貼在門兩邊的對聯(俗稱“春聯”)和門上的年畫(俗稱“門神”)。對聯以象徵熱烈的紅色為主,門畫則是熱鬧的多彩圖,故有“花花”之稱。

春節貼春聯和門神的習俗有說唐代的,公元723年,劉丘子寫下“三陽始布,四序初開”的春聯;唐太宗也寫了“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春聯。之後,春聯逐漸在民間普及,並且出現了喜聯、壽聯、輓聯、行業聯等,字數上也由四字句、五字句、八字句發展成為多少不等的長短句。據考,喜聯始於清代乾隆年間,出自儒生馮成修之手,聯曰:“子未必肖,孫未必肖,屢忝科名,只因老年娛晚景;夫豈能剛,妻豈能順,重諧花燭,幸邀夭眷錫遐齡。”是寫自己與夫人金鋼鑽婚(60年)紀念慶典的。壽聯始於北宋末年,出自學士吳叔雄之手,聯曰:“天邊將滿一輪月,世上還鍾百歲人。”輓聯始於宋代,出自蘇東坡之手,聯曰:“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娛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便思卿。”據說是他為挽丫環朝雲而作。

最早的春聯是繪製、雕刻在桃木板上的神像,主要有祈福、避邪和保護門戶安全的意思。王安石“千家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中說的“桃符”,就是我國最早的春聯。至於它何時變成書寫在紙上的文字、有了節日喜慶的含義、又是誰首創的,古今說法不一。有說是明代的,明太祖朱元璋倡行普及春聯,在私訪時為大學士陶安和一家屠戶親筆書寫了“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雙手闢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有說是五代的蜀主孟昹親自寫下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春聯。有說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曾寫過“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的春聯。

最早的門神也是用木頭刻制的,是傳說中敢於逐鬼神、驅惡邪的神荼、鬱壘兩兄弟的形象,起源於我國漢代,是立於門上的。成為紙質的門畫是後來的事,據說是唐代的事,是唐代名將秦瓊和尉遲敬德的形象。據說當年唐太宗李世民患病不愈,得二人守門方可安寢。人們有感於此事,他們二人就逐漸演變為只有守門把戶職責的“門丞”、“戶尉”了。也有以鍾馗形象為門神的,據說是唐玄宗夢中所見,經吳道子繪成影像,並賦予了它“歲暮驅除,可宜偏識,以祛邪魅,兼靖妖氛”的職權。這種民俗的本義在傳承中越來越被淡化,逐漸成為喜慶佳節、活躍節日氣氛的象徵,吳曼雲《江鄉節物詠門神》的詩中說得明白:“盱目掀髯慣避邪,除書新換記年華。笑君只是春來燕,盡入尋常百姓家。”到了今天,門神大多被象徵吉祥、幸福的大“福”字代替,潛移默化中被賦予了嶄新的含義。

我們家春節為什麼不能貼春聯?

過年貼春聯是老家的重要習俗。除非是因為家裡有老人去世,三年之內不貼春聯,其他的情況下貼春聯是一件大事。 記得小時候,由於爺爺的毛筆字寫得好,有很多鄰居會來求寫春聯。一般會送來足夠的紅紙,講明要寫多少副,至於內容就交由爺爺負責了。筆墨我們家有,無需別人提供。爺爺寫字漂亮,自家的春聯當然不用求人了。 每次寫春聯的時候,我都會在一旁伺候。小的時候大多數的活兒都是爺爺做,我只是幫助把寫好的春聯拿到一旁晾乾。 爺爺寫春聯一般先根據要寫的多少和紙張的數量把紅紙裁好,裁紙是不需要剪刀的,只要先折出痕跡,再順著紙痕撕開就行了。摺痕和撕紙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個技術活兒。需要有足夠大和平整的桌子,把紅紙平鋪在上面,合計好佈局,儘量不浪費紙張。一般是先考慮對聯,就著紅紙的長度撕好一到兩副對聯,然後用剩下的紙撕門芯,再用剩下的撕門頭和小福字。撕對聯的時候要一副對聯兩個條幅並聯在一起,等寫好晾乾該貼對子的時候再撕開,主要考慮兩點,一是寫的時候方便兩個條幅的字橫著對齊,二是避免不識字的人在貼對聯的時候把不同的對聯混搭。門芯有兩種,一種是方方正正貼的,要撕成長方形,一般寫五個字,豎排外三內二,一對門芯十個字,也可以看做一副對聯。另一種是貼成菱形,一般是貼在單門上的,也有貼在不太重要的雙扇門上的,寫個大大的福字或者春字,這種門芯一定要撕成正方形。門頭的寬度一定要比單幅的對聯寬一點。撕好以後,還要折出米字格,這樣寫出來的字才容易方正、整齊。對聯折米字格是有講究的,要先留出“天”、“地”,相當於“頁首”和“頁尾”。“天”的寬度要大於“地”,但是都比一個字的寬度要窄一些。留出“天”、“地”之後再折米字格。對聯一般是七個字,奇數比偶數要難折很多,裡面也有技術含量。 摺好米字格以後,就是寫字了。家裡有一個使用多年的石硯臺,每次只要加少許墨汁和水研磨均勻就可以了。毛筆是一隻用了多年的狼毫毛筆。對聯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傳統內容,記得最清楚的有“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到後來,我也會自己編一些對聯。記得最清楚的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和一個叫邊照陽的同事住在同一間教工宿舍中,春節的時候我們就編了一副對聯把我們兩個的名字都放了進去,內容是“笑溢脣邊照陽紅,萬物復甦百泉春”。一般說來一副對聯、一對門芯再加上一個門頭,算是一套,內容上要相互一致;並且還要考慮院子大門還是房門,內容上會有不同。當然,門芯也可以不寫,而是去請兩個門神。除了門上的對聯以外,照壁上要貼大大的福字、院子門外要貼“出門見喜”、院子裡要貼“滿院春光”、院子裡的樹幹上要貼“樹木興旺”、廚房要貼“小心火燭”、水缸上要貼“清水滿缸”、車(無論是機動車還是平板車、馬車)上要貼“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如果在農村還要在牲畜棚圈貼上“牲畜興旺”。這些四個字的一般要豎著貼,上面還要貼上一個“福”或“春”字。有些地方也要貼上單個的“福”或“春”字,比如衣櫃、櫥櫃、糧圈、灶臺等。所以要寫的內容很多,經常會擺滿一屋子。 寫好的對聯要晾乾、卷好,等別人來取。自家的春聯則在 臘月二十八這一天貼好。貼對聯之前要先把前一年的舊對聯揭掉,儘量撕乾淨。然後把用麵粉自制好的漿糊刷在門框上、牆上等處,最後是貼對聯。貼對聯很有講究,一是高度要一致,二是要貼結實,免得被風颳掉,如果春節沒有過完春聯就被風颳掉或者刮爛的話是很不吉利的。最重要的是上聯和下聯不能貼反。如果正對著大門站立的話,上聯應該貼在右手邊,下聯貼在左手邊。但是很多人分不出上下聯,於是爺爺在寫對聯的時候就注意一副對聯紙張不撕開,上聯寫右邊,下聯寫左邊,這......餘下全文>>

春節貼對聯選那一天貼比較好

中國傳統貼對聯的時間是年初一的早晨到中午。現在已經沒有禁忌。

現將貼春聯有八大禁忌發上。都有必要詳細瞭解。

馬上雞年就降臨了,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但是貼春聯可是有很多講究的,亂貼可是會不吉利。若想要新的一年事事順利,那就先來熟知貼春聯的禁忌吧!

禁忌一:上聯下聯別貼錯

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這樣的出錯屢見不鮮。要區分上與下聯,關鍵在最後一個字,根據格律規定,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則是平聲字(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

禁忌二:錯寫對聯不宜貼

筆者發現,因為對對聯知識的漠然,一些銀行、企業、商場、居委會等單位印刷精美用來贈送的對聯,常常會出現聯中大錯,比如每句聯尾不講上仄下平、對聯不講詞性相對、莫名其妙寫兩句話就稱對聯等等。舉三個例項:2009年牛年春節新華保險公司廣泛派送的對聯是“金牛獻錦瑞,和諧瑞景遍中華;喜鵲舞梅梢,回春碧野永珍新”。2010年虎年春節,北京朝陽立城苑居委會送的對聯是“文明賀歲喜迎春,丹鳳朝陽虎生威”。2014年雅居樂公司印刷贈送給廣大業主的一副對聯是“清水灣映碧海藍天畫中仙境,雅居樂業五穀豐登夢裡家園”。這三幅印刷精美大量贈送的對聯,上面講的毛病全都佔全了。這樣的對聯不宜掛在大門口。若懸掛了,就像掛一個“註釋”:本家缺少文化。用四個字形容叫”特別奇怪”,一定不是正能量!而這樣的現象卻相當普遍。這裡就寫涉及到寫對聯的常識。所以接到印刷贈送的對聯,要請懂行的人看一下,才能貼到大門上,不能貼根本不懂對聯,讓路人取笑的內容。

禁忌三:大門福字須正貼

貼春聯的同時,有的人家還喜歡在大門上貼‘福’字,而且以訛傳訛喜歡倒貼‘福’字,取“福”到了的意思。這裡講究很多:

1大門福字必須正貼

2.箱櫃上的福字則要倒貼

3.特殊情況

如一年中家中有意外發生,希望轉運的朋友可以將福字倒貼。

禁忌四:貼聯時間要明白

1.傳統文化中對貼對聯時間是很講究的:貼對聯是民間的一種神聖的活動!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撕破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家家戶戶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由此,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佈新的意思。

2.準確說貼對聯的時間已無禁忌。

禁忌五:單春單雞要慎用

禁忌六:門神對臉莫貼反

禁忌七:春聯最好用新的

相關問題答案
春節什麼時間貼春聯?
春節什麼時候貼春聯?
春節什麼時候?
今年立春是什麼時間?
端午節什麼時間?
情人節什麼時間?
春分是什麼時間?
立春什麼時間?
立春是什麼時候?
春節放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