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劉的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古代劉姓名人有誰啊?

漢太上皇帝劉煓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漢孝惠皇帝劉盈

漢前少帝劉恭

漢後少帝劉弘

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

漢孝景皇帝劉啟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

漢孝昭皇帝劉弗陵

海昏侯劉賀

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

漢高宗孝元皇帝劉奭[shì]

漢統宗孝成皇帝劉驁[ào]

漢孝哀皇帝劉欣

漢元宗孝平皇帝劉衍[kàn]

漢定安公劉嬰

漢淮陽王劉玄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漢顯宗孝明皇帝劉莊

漢肅宗孝章皇帝劉炟[dá]

漢穆宗孝和皇帝劉肇[zhào]

漢孝殤皇帝劉隆

漢孝德皇帝劉慶(清河孝王)

漢恭宗孝安皇帝劉祜[hù]

漢北鄉侯劉懿(濟北惠王劉壽次子)

漢敬宗孝順皇帝劉保

贊助廣告

漢孝衝皇帝劉炳[bǐng]

漢孝質皇帝劉纘[zuǎn]

漢孝穆皇帝劉開(河間孝王)

漢孝崇皇帝劉翼(蠡吾縣侯)

漢威宗孝桓皇帝劉志

漢孝元皇帝劉淑(解瀆亭侯)

漢孝仁皇帝劉萇(解瀆亭侯)

漢孝靈皇帝劉巨集

漢東海懷王劉辨

漢孝獻皇帝劉協

蜀漢昭烈皇帝劉備

蜀漢孝懷皇帝劉禪

夏元皇帝劉訓兒(追封)

夏景皇帝劉武(追封)

夏宣皇帝劉豹子(追封)

夏太祖桓皇帝劉衛辰(追封)

南宋孝穆皇帝劉翹(追封)

南宋高祖武皇帝劉裕

南宋營陽王劉義符

南宋太祖文皇帝劉義隆

南宋前廢帝劉劭

南宋世祖孝武皇帝劉駿

南宋後廢帝劉子業

南宋晉安王劉子勳

南宋太宗明皇帝劉彧[Yù]

贊助廣告

南宋蒼梧王劉昱

南宋順皇帝劉準

後漢文祖明元皇帝劉湍(追封)

後漢德祖恭僖皇帝劉昂(追封)

後漢翼祖昭獻皇帝劉僎(追封)

後漢顯祖章聖皇帝劉琠(追封)

後漢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劉暠

後漢隱皇帝劉承祐

後漢世祖神武皇帝劉旻

後漢睿宗孝和皇帝劉鈞

南漢太祖文帝皇帝劉安仁

南漢代祖聖武皇帝皇帝劉謙

南漢列祖襄皇帝劉隱

南漢高祖天皇大帝皇帝劉龑(yǎn)

南漢殤皇帝劉玢

南漢中宗明孝皇帝劉晟

南漢惠皇帝劉鋹

中國古代姓劉的名人典故

劉邦斬白蛇起義

劉弘一紙書

劉秀得隴望蜀

劉備桃園結義

劉琨聞雞起舞

歷史上姓劉的名人

劉氏歷史名人

劉邦:即漢高祖,沛縣人。秦末時陳勝起義,他在沛縣聚眾三千人響應。後受楚懷王之命與項羽分兵入關,公元前206年攻佔咸陽,被項羽封為漢王,與項羽展開五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之後得勝,建國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後遷都長安,史稱西漢。

劉啟 (公元前188~前141)字開,是漢文帝的長子。在位時稱漢景帝,採用竇皇后的黃老治術,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後因採用晁錯的主張,削奪諸侯王封地,引起七國之亂,幸賴太尉周亞夫平定,自此中央權力鞏固,諸王毫無實力。在位十六年崩。

劉徹(前156一前87),即漢武帝。西漢武帝。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用法術刑名;頒行“推恩令”,削割據勢力;官營鹽鐵貿易,平抑物價;治理黃河,興修水利,移民屯邊,行“代田法”;派張騫等出使西域,任用衛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設郡縣於雲南、貴州,將漢朝推向全盛時期。能詩善賦,原有文集兩卷,亡佚。

劉秀:南陽蔡陽人,東漢開國君主,史稱光武帝,公元22年在春陵起兵,加入綠林軍,以恢復漢時制度為號召,聯合貴族勢力,打敗赤眉起義軍。建武元年稱帝,定都洛陽。後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

劉備:中山人,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漢中靖王劉勝的裔孫。東漢末年曾投kao曹cao、袁紹、劉表等人。後得諸葛亮輔佐,採用聯吳抗曹策略。於建安十三年大敗曹cao於赤壁,節節勝利。公園21年稱帝,建都成都,國號漢,與曹魏、孫吳呈鼎足之勢。其父子兩代稱王達43年。

劉伶:沛郡人,西晉時號稱“竹林七賢”之一,曾官至建威將軍。

劉淵:匈奴人,十六國時漢國建立者,西晉末年起兵反晉,稱大單于,後改稱漢王。永嘉二年稱漢帝,建都平陽.

劉過:太和人,南朝著名詞人、詩人。

劉禹錫: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他在哲學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勝”的學說。著作有《天論》等。

劉松年:錢塘人,畫家,善於作山水畫,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南宋四家”。

劉墉:今山東諸城人,清代書法家,官至東閣大學士,與當時的王文治、樑同書、翁方綱齊名。

姓劉的古代名人,只要人名

劉邦、劉徹、劉秀、劉備。劉伯溫、劉墉、

劉禹錫。

歷史上姓劉古代名人都有誰?

【劉郎前度】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載: 東漢 劉晨 阮肇 在 天台山 遇仙,歸來已是 晉 代。後 劉 等重訪 天台山 ,舊蹤渺然。詩文中因稱去而復來的人為“前度劉郎”。亦作“ 劉郎前度 ”。 唐 劉禹錫 《再遊玄都觀絕句》:“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 劉郎 今又來!”此 劉禹錫 自稱。 宋 周紫芝 《點絳脣》詞:“渾無緒! 劉郎 前度,空記來時路。”《花月痕》第十回:“不獨馬纓一樹,不識門前,就是人面桃花,也無所謂 劉郎 前度。”

【劉柳】 唐 劉禹錫 、 柳宗元 的並稱。 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三:“未幾,有八司馬之變,使 退之 不貶,與 劉 柳 輩俱陷黨中,則終身廢錮矣。” 清 唐孫華 《讀柳詩》詩:“漏洩謂 劉柳 ,責望致嫌疑。” 嚴復 《<天演論??群治>按語》:“此其說與 唐 劉 、 柳 諸家《天論》之言合,而與 宋 以來儒者以理屬天,以欲屬人者,致相反矣。”

【劉根】 漢 代術士。傳說能驅鬼、辟穀。《後漢書??方術傳下??劉根》:“ 根 於是左顧而嘯,有頃, 祈 之亡父祖近親數十人,皆反縛在前,向 根 叩頭。”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 劉根 遐寢不食,或謂偶能忍飢。” 唐 高適 《同熊少府題盧主簿茅齋》詩:“江山歸 謝客 ,神鬼下 劉根 。”

【劉晏粟】 唐 理財家 劉晏 ,曾任吏部尚書, 東都 河南 江 淮 山南 等道轉運租庸鹽鐵使等職,用分段轉運方法歲運 江淮 糧食四十萬斛,以解決關中食糧。後人因以“劉晏粟”謂善於理財,政績卓著。 清 趙翼 《壽全惕莊六十》詩:“最績早同 劉晏 粟,清心仍酌 隱之 泉。”

【劉師哥】牡丹花品種之一。 宋 陸游 《天彭牡丹譜??花釋名》:“劉師哥者,白花帶微紅,多至數百葉,纖妍可愛。莫知何以得名。”

【劉海】1.見“ 劉海蟾 ”。2.傳說中的 劉 海 額前垂髮,俗因稱此髮型為“劉海”。《文明小史》第十九回:“眾人舉目看時只見一個個都是大腳皮鞋,上面前劉海,下面散腿袴。” 巴金 《秋》六:“略微高的前額上覆蓋著劉海。”

【 劉海蟾 】亦稱“ 劉海 ”。

五代 燕山 人,名 操 ,字 昭遠 ,以號行。道教全真道祖師。初事 燕 主 劉守光 為丞相。一日,道人 正陽子 來謁,說清靜無為之法,並索雞卵十枚,累金錢上。 海蟾 驚呼:“危哉!”道人說:“居榮祿,履憂患,其危殆甚!” 海蟾 悟,棄官歸隱,後仙去。見《神仙通鑑》。民間多繪作仙童狀,前額垂髮,手舞錢串,騎蟾背上。俗稱“劉海”。 清 王韜 《淞濱瑣話??倪幼蓉》:“面同滿月,眼若明星,雙髻簪花,如世間所繪 劉海 狀。”《秧歌劇選??十二把鐮刀》:“ 桂蘭 打鐵手呀手兒軟,腰兒閃幾閃,越看越好看……好像 劉海 戲金蟾, 王二 我好不喜歡。”

【劉陸】 宋代 劉克莊 、 陸游 的並稱。 陳毅 《湖海詩社開徵引》:“ 元 白 自清淺, 劉陸 但恣肆。”

【劉累】傳說中善於馴龍的人。《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有 陶唐氏 既衰,其後有 劉累 ,學擾龍於 豢龍氏 ,以事 孔甲 ,能飲食之, 夏後 嘉之,賜氏曰 御龍 。” 宋 梅堯臣 《文惠師贈新筍》詩:“ 劉累 死,龍不馴。世間事,不識真。”

【 劉猛將軍 】1.傳說中滅蝗保穡之神。指 宋 劉錡 。 宋 景定 四年,旱蝗,上敕 劉錡 為 揚威侯 天曹猛將之神。敕雲“飛蝗入境,漸食嘉禾,賴爾神靈,剪滅無餘。”蝗遂殄滅。見 羅振玉 《俗說》引 朱坤 《靈泉筆記》。2.傳說中滅蝗保穡之神。指 元 劉承忠 。 承忠 元 末駐守 江 淮 ,會蝗旱,督兵捕逐,蝗殄滅殆......餘下全文>>

歷史上劉姓的名人都有哪些?

劉邦、劉徹、劉備、劉少奇等。閥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生於湖南省寧鄉縣,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中國歷史上姓劉的名人都有誰

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西漢(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故人亦稱沛公。

漢文帝劉恆:漢朝的第3個皇帝(不包括兩位漢少帝的情況下),躬行節儉勵精圖治,開創治世“文景之治”,其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

漢景帝劉啟:在西漢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與其父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吞併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年號。諡號“孝武”,廟號世宗。

劉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漢淮南王。曾招賓客一同撰寫《鴻烈》(後世稱《淮南子》)。《漢書》記載,漢武帝時劉安因謀反之事敗露而自殺。

劉向:(約前77—前6),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沛縣(現江蘇省沛縣)人,漢成帝時,改名為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別錄》一書,為中國最早的分類目錄。

劉歆:(約前50-23),新朝開國功臣。封紅休侯。劉歆在天文學及古代典籍分類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貢獻,他編制的《三統曆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曆的雛形,並在當時積極推行古文經學。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

古代。劉姓的。有名人。

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西漢(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故人亦稱沛公。

漢文帝劉恆:漢朝的第3個皇帝(不包括兩位漢少帝的情況下),躬行節儉勵精圖治,開創治世“文景之治”,其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

漢景帝劉啟:在西漢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與其父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吞併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年號。諡號“孝武”,廟號世宗。

劉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漢淮南王。曾招賓客一同撰寫《鴻烈》(後世稱《淮南子》)。《漢書》記載,漢武帝時劉安因謀反之事敗露而自殺。

劉向:(約前77—前6),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沛縣(現江蘇省沛縣)人,漢成帝時,改名為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別錄》一書,為中國最早的分類目錄。

劉歆:(約前50-23),新朝開國功臣。封紅休侯。劉歆在天文學及古代典籍分類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貢獻,他編制的《三統曆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曆的雛形,並在當時積極推行古文經學。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

漢光武帝劉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劉洪:(約130-196年),中國古代傑出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漢獻帝劉協(181年-234年9月19日),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在位時間是189年至220年。於220年被迫禪讓帝位給曹丕,劉協被封為山陽公。

漢昭烈帝劉備:字玄德,(150-222),三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漢中山靖王劉勝的裔孫。一生以仁義為本,頗得民心。

劉元樑:晉代南郡破城英雄,曾被封為上卿,後被奸臣所害貶為右淮尉,精通詩詞,頗有文采,詩作眾多,後被庸王抄家,才不得已儲存至今,殘詩作有 反昭新書等。

劉徽:三國時代魏國數學家。著有《九章算術》(九卷)、《海島算經》等。

劉伶:“竹林七賢”之一。曾為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 禮法”表示蔑視。

劉琨:(271~318),西晉愛國將領,也是著名的詩人、音樂家。成語“聞雞起舞”的人物之一。

劉淵即漢光文帝,字元海。新興(治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國時漢國建立者,西晉末年起兵反晉,稱大單于,後改稱漢王。永嘉二年稱漢帝,建都平陽.公元304-310年在位(308年稱帝)。

劉牢之:東晉北府兵將領,淝水之戰中率精兵5000夜襲駐洛澗(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東)的5萬前秦軍,並分兵斷其退路,使前秦軍腹背受敵,迅速崩潰,爭渡淮水,前秦樑成等10名將領陣亡,士卒損失1.5萬人。

宋武帝劉裕(363—422),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曾先後滅亡南燕、後秦等國。有“氣吞萬里如虎”之美譽。

劉義隆:宋文帝(407年-453年),中國南北朝時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號“元嘉”,諡號“文皇帝”,廟號“太祖”。

劉勰:(約465—532) 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龍》,發展了前人進步的文學理論批評,體系比較完整,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鉅著。

劉義慶:(403年-444年)......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姓劉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劉的名人?
古代姓盛的名人?
古代姓俞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杜的名人?
古代姓魏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陳的名人?
古代姓華的名人?
古代姓霍的名人?
古代姓傅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