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節是哪一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3日

春節的哪一天要祭拜祖先?

祭 祖 習 俗

祭祖是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內容之一。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後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在東北的農耕地區,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動一般都是在歲末舉行,而且大部分是在臘月二十八至除夕這幾天。祭祀的形式依條件而有所不同。一些祖上做高官而且人丁興旺、財力殷實的家族,往往建有本族的宗祠,俗稱“家廟”,他們祭祖活動則集中在這裡舉行。在祭祖的日子,當地本家各支系的主要男性成員齊集家廟,事先已將應用的供器擦洗乾淨、供品預備齊全,把各代先人的神主(牌位)和畫像(俗稱影像)按輩份順序擺掛。隨後在族長主持下,所有人按輩份高低,分批向各位祖先上香行禮。

贊助廣告

各家各戶的祭祖則雖是一番形式。很多地方都是在吃晚飯前進行。先是到自家的墳塋地祭祀,有的只是磕頭,有的還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稱為“給老祖宗送席”。祭祀的順序當然是從墳地中輩份最高者開始。把炕桌擺在墳前,磕頭行禮,再倒一盅酒於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後,把飯菜埋進土裡,算是給祖宗們“送去”了,同時還要在墳前燒紙,算是孝敬祖先們過年期間的“零花錢”。

主要的祭祀則是在家中進行,時間多是在除夕晚飯前後,民間稱之為“接老祖宗回家過年”。因為傳說死者的魂靈不能在白天行動,所以要等天黑以後進行,以滿族人家的做法比較典型。先將香爐、香筒、燭臺(俗稱五供)或者木香碟,擺放在西炕上或堂箱的箱蓋上,將平時放在“祖宗匣”裡的族譜“譜單”(世系表)請出開啟掛在西牆上,有的人家因不是長房主枝沒有譜單,則按照譜書的記載把自己各代直系祖先的“名諱”寫在一張長紙條上張掛,俗稱“祖宗條子”或“譜條子”,也有的是擺放木牌位。擺掛好後開始上香擺供,全家大小依次磕頭行禮。所擺的供品一般是麵食和水果之類。許多人家專門為除夕祭祖蒸白麵饅頭,每個上面點一個紅色的圓點,每兩個平面相合摞在一起為一組,一般是三至五級,各盛放在白色瓷盤當中。這些供品一直襬到正月初五,而且從初一到初五每天早晚兩次在祖先神位(譜單)前上香,直到初五晚上,才經行禮後把“老祖宗”送走,即將譜單或牌位收歸原處。

贊助廣告

還有一些地區在除夕晚上為去世不久的祖父母或父母舉行一些祭奠儀式。比較有特點的是將其生前穿過的衣服疊好擺在炕上,然後晚

輩們跪下磕頭,嘴裡還要說“x x (對長輩的稱呼)回家來過年吧”。另有在房山頭“落地式”煙筒根處燒紙祭奠,因民間傳說這裡是本家亡故之人魂靈常棲身之處。燒紙時嘴裡還要“叨咕”一些寄託思念和請求保佑的話語,而且相信祖先們一定會聽到,給家裡人帶來幸福和安康。

中國各地祭祖習俗,一到春節,都要舉行隆重嚴肅的祭祖活動。

北京:初一到了子時,即一點鐘,家長率領全家老幼,男左女右站立兩旁,衣冠整齊,向祖宗神位焚香燒紙,按輩份長次向祖宗跪拜,禮節非常隆重。

臺灣:時序一倒除夕轉進春節,三更時分,第一件大柿是祀神、祭祖。那時紅燈高照,上供清茶、紅豆等祭品,人們嚴肅誠敬。祀神後要叩拜祖先,這叫“開春”。迎接新正,也叫“開正”。祭典進行到最後,是燒金紙獻給祖宗。

浙江寧波:正月初一,在祖先遺像前,點著香燭,供陳湯糰、糕、餅、水果,家人依次跑拜。也有把祖先遺象供在祠堂裡的,家人就同去祠行祭祖禮儀。

廣東東莞:正月初一,大數人家先在楞書上擇一個吉利的時辰,舉行祭祖典禮,祭品是茶、酒、白飯、攢盒、生果、如龍(年糕)、祿堆和齋菜。祭祖程式:焚香、點燭、燒元寶、放串炮,全家人依輩份、年齡的秩序拜祖先。中上人家的......餘下全文>>

祭祖在什麼時候

1.祀祖的起源:

按竹書紀年所記:“黃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幾仗而廟祀之。”這便是祀祖的濫觴,從此以後,歷代的帝王,都根據此種意義,而發生祖宗的祭祀。

2.祖與宗的分別:

祖與宗原是一種祭祀的名稱,所謂“祖有功,宗有德”,鄭玄注:“有虞氏以上尚德,禘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而已,自夏以下,稍用其姓氏之先後次第。”這說明最初的祀祖,並不以血統為標準,乃是以功德為標準,如有虞氏所祖宗的不是有虞氏血統上的親屬。

中國老人節是哪一天

中國的老人節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

老人節一般指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績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每年過年都要上墳(祭祖),這個時間有沒有具體的?

你好,樓上兩位朋友說的都差不多正確。我這裡再補充幾點:首先要區別上墳跟祭祖,上墳更側重於自家的親戚,而祭祖則側重於祭拜一個姓氏(或一個宗室)共同的祖先。然後上墳時間就是二樓朋友說的,而祭祖時間隨意性較大,我們這邊的祭祖就是在十五。這主要看大家是否都在家有空。

中國古代祭拜祖宗的傳統什麼時候開始

祭祀就是通過固定的儀式向神靈致以敬意,並且用豐厚的祭品供奉它,請求神靈幫助人們實現靠人力難以達成的願望。祭祀的物件就是神靈。從本質上說,祭祀是對神靈的討好與收買。祭祀的產生與人類早期對自然界感到神祕、恐懼有關。風雨雷電,日月星辰,山石樹木,飛禽走獸都被認為是有神靈主宰,“萬物有靈”的觀念也由此產生,人類感激神靈,但也對他們心存敬畏,而古代先民們又相信人死後具有靈魂,靈魂能與生者在夢中交流,並可以作祟於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災,這種敬畏眾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在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人們已經具有較為發達的靈魂和鬼神觀念,’並且產生了大規模的祭祀活動。

祭品

人們既然對神靈有所祈求,祭祀神靈就理應拿出最好的東西祭獻,以博得神靈的歡心。為了討好不同的神靈,祭品種類也是多種多樣,主要有食物、玉帛、人牲等。古人對豐厚的祭品也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燔燒、灌注、埋、沉沒、懸和投等,分別用來祭天、地、山、水等神。人牲就是以人為祭祀品,“人是神最受歡迎的犧牲”。人祭成為原始宗教祭祀活動中最高形式的獻祭。早期的祭祀沒有固定的場所,隨時隨地均可祭獻,後來逐漸規範化,出現了固定的地點,主要有平地、壇,另外還有平坑、宮廟和墳墓等場地。

注重恭敬虔誠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文化的特徵之一。面對神靈一定要發自內心的恭敬,祭神時要相信神靈的存在,內心如若不相信神靈的存在,就無法與神靈溝通,如此祭祀便沒有什麼意義。所以,祭祀的原則是“敬享”、“貴誠”。《易·既濟·九五》有“東鄰殺牛,不如西鄰祭實受其福”之說,原因就在於祭祀貴在態度的誠敬,而不在於祭品豐儉。一般人祭祀要誠敬,天子、諸侯祭祀更要至誠至敬。由於注重恭敬虔誠,《禮記·祭義》引出祭祀“貴質”和祭祀“不數”、“不疏”的主張。祭祀“貴質”就是主張祭祀場所和使用的器物崇尚質樸。祭品崇尚用一種薄酒和清水、粗布、草蓆和竹蓆:祭祀進獻的羹不加作料、祭祀用的圭不加雕琢;郊祭的場所只是打掃乾淨地面,沒有什麼建築:天子郊祭乘坐不加彩繪的車。這些都體現著祭祀“貴質”的主張。祭祀“不數”、“不疏”,就是祭祀的次數要適中,不要過於頻繁,也不要過於稀少。祭祀過於頻繁會使人產生厭煩情緒,導致不恭敬:祭祀過於稀少會使人產生怠慢心理,導致遺忘。只有“不數”、“不疏”,祭祀時才能保持深厚的情感。

祭天

萬物有靈的觀念形成了多神崇拜,人們的祭祀物件也隨之增多。在古代,各部族祭祀的物件和內容互不統屬。中國古代宇宙觀中最基本的三要素就是天、地、人,所以眾多的神靈可以分為天神、人鬼和地祗。

在古人看來,天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是萬物之父。它控制著萬物的生死禍福,甚至是人間的改朝換代。人們對它望而生畏,自然產生了對它的崇拜和祭祀。幾千年來,無論帝王將相或是貧民百姓,無不信天、敬天、拜天,他們都以種種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佑護。祭天大約從周王時就有了,王被稱為“天子”,所以要隆重的祭天。祭天是郊祭。天的功德至高無上,祭天也最隆重。祭天突出一個“尊”字,天子才有資格祭天。通過祭天,君王的權威也會得到加強。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祭天與王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趨勢。

祭天,是國家的第一大禮,也是王室的特權,所以,祭天已成為一種必備的政治儀式,歷代帝王不論是開國奠基者,還是承繼中興者,或是危亡喪國者,都不敢忘記祭祀上天。秦漢之際,祭天有了更加正規的儀式,主要有封禪和郊祭。至唐宋之世,祭天已完全成為了政治倫理中必備的儀式,即使是異族君王,也會採納漢制舊俗。元代作為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統治者除了祭拜蒙古族自己的“長生天”外,依循舊制也......餘下全文>>

北朝時期的新年是怎麼過的? 具體在皇家,哪一天祭祖?祭祖和祭天是不是分開舉行?幾點開始幾點結束?

皇帝將它作為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對待。一般從臘月二十三日的小年開始到正月的二十日左右方告結束。有一個特點是守歲,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皇帝在春節前先要舉行一個封寶儀式,即將皇帝的二十五寶印璽封存起來。先由欽天監預擇吉日,屆時,由一名內閣學士一員率典籍在乾清門左設黃案,宮殿監率交泰殿首領太監恭啟寶匣,將印璽捧至黃案上,學土率人洗拭完畢後,交泰殿首領將印空恭貯於匣中。至吉時,皇帝至交泰殿拈香行禮,儀式完成後各寶入匣收藏。宮裡封寶後,各官署衙門也照例封印,並開始過春節。

①祭天。始於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在對月亮的崇拜及對星星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拜,在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才抽象為對天的崇拜。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說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漢代以後,不宜動土的風水信仰盛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祭土神、穀神、社稷等。

祭祖和祭天應分開舉行,祭祖一般在除夕之夜,晚飯前後。皇家初一上午五、六點鐘,開始祭祖儀式。具體結束時間不定。

希望可以幫到你O(∩_∩)O~

滿族人祭祖是什麼時候

滿族祭祖分大祭與小祭。小祭每年都可以舉行,時間可選在中秋前後,或農曆10月末,也可選在過年前後或正月15前後。祭祀比較簡單一般只有上供,禮拜家譜上的祖先等。

大祭則比較複雜,通常為每12年一次,選在龍年或虎年(個別在鼠年)舉行,具體時間各家不同,但大多選自在農曆10月間,或農曆正月間,也有的在早春2月上旬。舉行大祭一般都持續3天,頭一天準備,並迎接親朋。次日早晨開始殺爭豬領牲祭祖,要由家族薩滿領神高唱神歌,同時由穆昆達主持纂修家譜。到了晚上還要由薩滿執行背燈儀式。

相關問題答案
祭祖節是哪一天?
耶穌復活節是哪一天?
去年的母親節是哪一天?
小鬼節是哪一天?
中國父親節是哪一天?
母親節是哪一天啊?
光棍節是哪一天?
回民開齋節是哪一天?
上元節是哪一天?
我國植樹節是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