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姓的來源和歷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徐姓的,歷史久不久?

徐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為徐姓始祖。

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國大陸列第十一位(在中國臺灣列第二十位)。大陸人口近20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43%。

中文名

徐姓

姓氏型別

中華姓氏

得姓始祖

徐若木

徐氏郡望

東海郡、高平郡、高宛郡等

徐氏堂號

東海堂、高平堂、琅琊堂等

徐氏名人

徐偃王、徐霞客、徐悲鴻等

歷史發展

起源始祖

起源源流

1、源於嬴姓,以國名為氏。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孫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縣北。徐國曆夏、商、週三朝代,一直活躍在江淮之間,史稱徐戎,也稱徐夷或徐方。春秋時,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聯合楚國所滅,後又復封徐偃王之子宗為徐子。戰國時,吳國滅徐,隨後越國滅吳,至楚國滅越,徐國的版圖歸入楚國。徐國的子孫遂以國名為氏,散居於江淮之間。

贊助廣告

徐若木

2、源於嬴姓,以部落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監叛亂之後,裂分殷商遺民六個氏族與魯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於改姓而來:

①氐族改徐姓:東晉時期氐族,分佈於今寧夏賀蘭山地區和甘肅慶陽地區,進入南北朝後,基本都同化為漢族徐姓了。

②蒙古族改徐姓:蘇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大黃山,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多冠漢姓為徐氏。兀蘇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後多冠漢姓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歸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賜漢姓為徐晟,其子孫稱徐氏。

③朝鮮族改徐姓:唐朝百濟國王子扶余隆,改漢姓為徐姓。清朝,居於今俄羅斯加斯西湖口的高麗族人,皆改漢姓為徐氏,為今朝鮮族徐氏來源之一。

贊助廣告

④滿族改徐姓:清朝滿洲八旗舒祿氏、徐吉氏、舒穆祿氏等氏族集體改姓徐,後成為東北地區的徐姓漢族。

得姓始祖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在論功行賞時,伯益的兒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國。因若木首封徐國,其後代以國為氏,稱為徐氏,徐若木便為徐姓的得姓始祖

關於徐姓的歷史的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那4個大題,能不能說出來,說出來才能幫你解答

徐氏的起源,發展,歷史名人

徐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66 %。徐姓起源有三:

1、徐姓,源出嬴姓。伯益之子嬴若木封于徐國說。據《元和姓纂 》和《通志·氏族略 》所載,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國(今安徽泗縣一帶),“自若木至 偃王三十二世,為周所滅,復封其子宗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為吳所滅,子孫 以國為氏。”(語見《通志·氏族略》)。

2、據《中華姓氏大全》所載,周公的長子伯禽,受封於魯國,分到了“殷民六族”,中含徐姓,是傳說中的徐姓源起。

3、他姓改徐姓而來。 據《百家姓溯源》所載,五代時,李升改姓徐,名知誥,其後代亦以徐為姓。另外,南京徐姓,大多為宋朝秦燴後代,因不恥於秦燴所為,均改為徐姓。

徐姓人最早繁衍於今江蘇徐州、安徽泗縣,後擴至鳳陽,以 古代徐國為源地,世 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直到春秋末期為吳所滅,有徐姓人避居河南、山東,並在山東繁衍昌 盛起來,這是由徐姓郡望多為山東古地而來證明的。秦時有山東人徐福去東海為秦始皇尋求 長生不老之藥,帶三千童男童女,這六千多人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徐福被視作日本的開基 始祖。除山東外,在靠近徐國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一帶,在秦漢時亦有徐姓人在活動 。東漢以前,已有徐姓人西遷至今甘肅境內。東漢桓帝時,“南州高士”徐稚遷居今江西南 昌,徐稚被後人尊為“東海堂”徐姓的始祖,其子中有遷至浙江衢州府、龍遊 ,孫輩中有遷居今浙江紹興、信安,江西的南昌,江蘇的蘇州、吳縣一帶。此期徐姓亦有遷 居河南者,三國時走馬薦諸葛的徐庶便是河南徐姓的傑出代表。徐姓大舉南遷始於魏晉之際 。南北朝五胡亂華,北方徐姓避居江南,到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又有了進一步的繁衍。宋 末時,有徐姓人由江南石城遷居福建汀州(今長汀縣)上杭、連城二縣。元時,有徐姓人 從江西、福建遷居今廣東的豐順、海豐、梅縣、博隆及潮州的南坑。明清時,徐姓已廣佈於 我國的大江南北。? 總之,徐姓在秦漢時期,主要分佈在我國北方的黃河下游地區,尤以山東徐姓繁衍得最為旺 盛。徐姓的向南播遷,自唐代以後,幾乎是絡繹不絕於道的,此期廣佈江南各地,這正是南 方各地徐姓眾多的原因,徐姓尤以江蘇、廣東、浙江、四川、山東、江西、安徽人數最多, 上述七省的徐姓約佔全國漢族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1、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馬功勞,因此在 論功行賞時,伯益的兒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國。因若木首封徐國,其後代便以國為氏,稱為徐氏,徐若木便為徐姓的得姓始祖。

2、徐偃王:若木之後的三十二代是徐偃王,由於他愛護百姓,施行仁政,結果不僅徐國,連周圍三十幾個諸侯國都非常擁戴他。適逢當時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於遊玩打獵,徐偃王起了代周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車適時趕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見,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犧牲 ,於是棄國出走於彭城(今江蘇徐州)一帶的山中,由於他深得民心,跟他進山的百姓數以 萬計。周天子獲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為感觸,於是便讓偃王之子繼續治理徐國。

3、徐尚:戰國時人,以蘇秦為首的合縱連橫謀士。

4、徐福:秦朝方士,相傳他因到東海為秦始皇採長生不死藥一去不返,留居今日的日本而成為日本人的祖先。

5、徐伯:西漢水利家,於武帝元光年間主持漕渠開鑿工程,修成全長300餘里的水渠,使關東至長安的漕運時間省去一半,沿渠萬餘頃農田得到灌溉。

6、徐淑: 隴西(郡治今甘肅臨洮南)人,東漢著名女詩人。

7、徐擀(171-217)......餘下全文>>

許與徐姓氏來歷?

許姓和徐姓都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許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及少數民族改姓,徐姓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

一、許姓源出有:

(1)出自姬姓,為顓頊後裔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子曰樊,樊為已姓,封於昆吾,即古帝丘顓頊之虛,為昆吾氏,堯舜時期昆吾氏首領許由為當世大賢,死後葬於箕山,後人多以許由為許氏始祖。夏之昆吾為商湯所伐滅,後人遷徙至河南許昌。

(2)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為上古四嶽伯夷之後。周成王時,其始祖文叔被周分封在許國。戰國初期被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

(3)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文公之子姬其許。衛國君主文公姬毀生有公子姬其滸,亦作姬其許,在姬其滸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春秋戰國時期,“滸”與“許”二字通假,故而亦稱許氏,但讀音作hǔ。

(4)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①順布魯氏多冠漢姓為許氏;②伊拉哩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許氏。

(5)源於其他各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清朝以後,在廣西泗城府(今廣西凌雲)土司、黎族、瑤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區的回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許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許氏。

二、徐姓源出有:

(1)源於嬴姓,以國名為氏。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孫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縣北。戰國時,吳國滅徐,徐國的子孫以國名為氏,散居於江淮之間。

(2)源於子姓,以部落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監叛亂之後,裂分殷商遺民六個氏族與魯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於改姓而來:

①氐族改徐姓:東晉時期氐族,分佈於今寧夏賀蘭山地區和甘肅慶陽地區,進入南北朝後,基本都同化為漢族徐姓。

②蒙古族改徐姓:蘇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大黃山,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多冠漢姓為徐氏。兀蘇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後多冠漢姓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歸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賜漢姓為徐晟,其子孫稱徐氏。

③朝鮮族改徐姓:唐朝百濟國王子扶余隆,改漢姓為徐姓。清朝居於今俄羅斯加斯西湖口的高麗族人,皆改漢姓為徐氏,為今朝鮮族徐氏來源之一。

④滿族改徐姓:清朝滿洲八旗舒祿氏、徐吉氏、舒穆祿氏等氏族集體改姓徐,後成為東北地區的徐姓漢族。

中國徐姓分為幾類?分別的歷史

1、源於嬴姓,以國名為氏。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孫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縣北。徐國曆夏、商、週三朝代,一直活躍在江淮之間,史稱徐戎,也稱徐夷或徐方。春秋時,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聯合楚國所滅,後又復封徐偃王之子宗為徐子。戰國時,吳國滅徐,隨後越國滅吳,至楚國滅越,徐國的版圖歸入楚國。徐國的子孫遂以國名為氏,散居於江淮之間。

2、源於子姓,以部落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監叛亂之後,裂分殷商遺民六個氏族與魯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於改姓而來:

①氐族改徐姓:東晉時期氐族,分佈於今寧夏賀蘭山地區和甘肅慶陽地區,進入南北朝後,基本都同化為漢族徐姓了。

②蒙古族改徐姓:蘇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大黃山,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多冠漢姓為徐氏。兀蘇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後多冠漢姓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歸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賜漢姓為徐晟,其子孫稱徐氏。

③朝鮮族改徐姓:唐朝百濟國王子扶余隆,改漢姓為徐姓。[4] 清朝,居於今俄羅斯加斯西湖口的高麗族人,皆改漢姓為徐氏,為今朝鮮族徐氏來源之一。

④滿族改徐姓:清朝滿洲八旗舒祿氏、徐吉氏、舒穆祿氏等氏族集體改姓徐,後成為東北地區的徐姓漢族。

徐姓在歷史上有那些中重大變遷

1、源於嬴姓,以國名為氏。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孫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縣北。徐國曆夏、商、週三朝代,一直活躍在江淮之間,史稱徐戎,也稱徐夷或徐方。春秋時,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聯合楚國所滅,後又復封徐偃王之子宗為徐子。戰國時,吳國滅徐,隨後越國滅吳,至楚國滅越,徐國的版圖歸入楚國。徐國的子孫遂以國名為氏,散居於江淮之間。

2、源於子姓,以部落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監叛亂之後,裂分殷商遺民六個氏族與魯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於改姓而來:①氐族改徐姓:東晉時期氐族,分佈於今寧夏賀蘭山地區和甘肅慶陽地區,進入南北朝後,基本都同化為漢族徐姓了。②蒙古族改徐姓:蘇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大黃山,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多冠漢姓為徐氏。兀蘇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後多冠漢姓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歸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賜漢姓為徐晟,其子孫稱徐氏。

③朝鮮族改徐姓:唐朝百濟國王子扶余隆,改漢姓為徐姓。清朝,居於今俄羅斯加斯西湖口的高麗族人,皆改漢姓為徐氏,為今朝鮮族徐氏來源之一。④滿族改徐姓:清朝滿洲八旗舒祿氏、徐吉氏、舒穆祿氏等氏族集體改姓徐,後成為東北地區的徐姓漢族。

得姓始祖: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為禹治水成功立下

徐若木

了汗馬功勞,因此在論功行賞時,伯益的兒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國。因若木首封徐國,其後代以國為氏,稱為徐氏,徐若木便為徐姓的得姓始祖。遠古時期,徐若木被封徐國(今安徽北部),徐國成為徐姓最早的發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國滅亡後,紛紛向北方遷徙。大致經過兩漢直至隋唐,中國北方的山東、河南等地形成了多處郡望。分佈:先秦時期,徐姓主要分佈於安徽、江蘇、山東等地。秦漢時期,徐姓已經遷播於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同時,也開始南遷至江西南昌、浙江龍遊等地,但聚集區仍以黃河下游地區為主。魏晉時期,徐姓開始大規模南遷,但主要繁衍地在淮河及長江下游大部分地區。宋朝,徐姓由江西石城遷至福建上杭、連城等地。元朝,徐姓在廣東豐順、梅縣、海豐等地繁衍

徐姓的歷史,和很多姓氏比起來算很悠久的歷史嗎?

最早一批姓氏是來源於原始時期的,比如公孫、張、姬,然後周朝分封,也就是後來的春秋諸侯,這算是第二批姓氏,徐就是誕生於那個年代,再以後的姓氏來源與前兩個姓氏的變形,或者外來,比如長孫慕容。

歷史上的徐姓名人

徐伯,西漢,治水專家

徐擀,三國 ,建安七子之一

徐盛 ,三國 , 東吳建武將軍、廬江太守、封蕪湖侯

徐晃 ,三國 ,曹魏名將、封都亭侯

徐世勣,唐代,唐朝開國將領

徐晦,唐代,福建省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徐敬業 ,唐代,英國公、柳州司馬

徐熙,南唐,畫家,有作品《玊堂富貴圖》

徐徽言,南宋,抗金名將、衢州第一位武狀元

徐達,明代,明朝開國軍事統帥

徐霞客,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探險家

徐光啟,明代, 科學家、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徐渭,明代,文學家、書畫家

徐常遇,清代,文學家,廣陵派創始者

徐希顏,清代,北洋海軍左營守備,甲午海戰戰死

相關問題答案
徐姓的來源和歷史?
範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賀姓的來源和歷史?
鄧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井姓的來源和歷史?
韓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呂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朱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竇姓的來源和歷史?
姓孫的來源和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