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高的近代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歷史上姓高的名人有哪些?

高元、高奔戎、高渠彌 高元是歷史上最早的一位高姓人.

高漸離:戰國末年時燕人,擅長擊築,燕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擊築,荊軻和歌。後因在築內暗藏鉛塊撲擊秦始皇,不中被殺。

高 柴:今山東省人,春秋時齊國人。孔子品學兼優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 洋:今河北景縣人,執掌東魏政權多年的高歡之子,代東魏建北齊。北齊共歷六帝,執政二十八年。

高長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戰,常閥大敗敵軍。武義高強的將領,是北齊大將,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是北齊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為蘭陵王。據《北齊書》講,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應是有英雄氣概之美男,是中國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長恭、楊華)之一。

贊助廣告

高 熲: 今河北景縣人,隋朝第一謀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通典》對他評說:“隋氏資儲遍於天下,人俗康阜,熲之力焉。功規蕭、葛,道亞伊、呂,近代以來未之有也”

高季興:字貽孫,中國五代十國時南平的建立者.

高適: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並稱為“高岑”。其“邊塞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為內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 瓊:宋代亳州蒙城人,通曉軍政,勇猛仗義,其後人許多成為軍事將領,高瓊一族被一度贊為“高家將”。

高 興:元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人。出身農家,元武宗時官至河南行省左丞相。

高 啟:元末明初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學識淵博,擅長詩賦,與楊基、張羽、徐賁並稱“吳中四士”,其著作被後人彙編為《高太史全集》。

贊助廣告

高 武:明嘉靖年間人,所傳鍼灸之術在中國醫學上佔重要地位。

高翔:今江蘇揚州人,清代“揚州八怪”之一。擅長山水,畫梅風格疏秀,亦能畫像。

高鶚:清代文學家,漢軍鑲黃旗人,《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續寫者。

高拱:嘉靖四十五年(1566)入閣、參機務,隆慶元年(1567)辭官。三年再起,以內閣大學士掌吏部,五年任首輔。六年六月去職。高拱是明中葉有才幹的政治家之一。

高仙芝:唐代高麗族人,精於騎射,官至鴻臚卿、假御史中丞、右御林大將軍等職。

高懷德:今河北正定西南人,宋初將領。以忠厚倜儻、威武勇敢著稱。

高皇后:今安徽蒙城人,宋英宗之皇后。哲宗時她起用司馬光,廢止王安石變法措施,共執政九年。

高汝礪:金右丞相,封壽國公。現山西省應縣人。曾對紙鈔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對金國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為人正直。

高克恭:元代畫家,字彥敬,號房山,其先回鶻(維吾爾族),籍貫大同(今屬山西省),居於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官至刑部尚書。善書畫,《雲橫秀嶺》、《墨竹石坡》為其代表作。與趙孟頫齊名,時人有“南有趙魏北有高”之稱。

高則誠:今浙江省永嘉人。元代著名戲曲家,所著南戲劇本《琵琶記》流傳甚廣。

高文秀:今山東省人,元代戲曲作家。有“小漢卿”的美稱。

高鳳翰:清代膠州(今屬山東)人,著名書畫家。著有《湖海集》、《南阜集》、《歸雲集》等作品。

高攀龍:江蘇省無錫人,明代東林黨首領之一。當朝大儒,曾與顧憲成在東林書院講學,時稱“高

顧”。

高一功:明末米脂(今屬陝西)人,隨李自成。

高文秀:今山東省人,元代戲曲作家。有“小漢卿”的美稱。

高斗魁:清代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以醫術精湛名噪一時,著有《醫學心法》、《四明醫案》、《吹毛篇》等醫學著作。

高友璣:字肅政,號南屏道人,溫州市樂清北白象鎮人,事母至孝,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追贈太子少保。在進......餘下全文>>

中國歷史上姓高的名人有誰

1、高漸離:戰國末年時燕人。

2、高長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戰,常常大敗敵軍。

3、高 適: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並稱為"高岑"。

4、高汝礪:金右丞相,封壽國公。今山西省應縣人。

5、高克恭(1248—1310):元代畫家,字彥敬,號房山,其先回鶻(維吾爾族),籍貫大同(今屬山西),居於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錢塘(今浙江杭州)。

6、高攀龍:曾與顧憲成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時稱"高顧",為東林黨首領之一。

7、高 武:在我國傳統醫學上,久享聲譽,鍼灸之術即他所傳。

8、高則誠:著名戲曲家,所著《琵琶記》,對後世戲曲的發展影響深遠。

9、高 鶚:清朝文學家,漢軍鑲黃旗人,以續《紅樓夢》後40迴流世界傳名。

10、高 翔:清代畫家,為"揚州八怪"之一。擅長山水,畫梅風格疏秀,兼能畫像。

11、高 啟:(1336-1374)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季迪,號槎軒。

12、高友璣(1461—1546),字肅政,號南屏道人,溫州市樂清北白象鎮人,事母至孝,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追贈太子少保。

4、高士其:(1905-1988) 福建閩侯(今福州)人。科學家、科普作家。

5、高 崗:前國家副主席。 6、高 琨:香港人,著名物理學家,後移居美國。

7、高行健:原四川大學教授,著名文學家、劇作家,後移居法國,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8、高建成:軍人,1998年長江爆發特大洪水,奮不顧身抗洪搶險而犧牲,被授予“抗洪英雄”稱號。

姓高的偉人有哪些

1、高漸離:戰國末年時燕人。

2、高長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戰,常常大敗敵軍。

3、高 適: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並稱為"高岑"。

4、高汝礪:金右丞相,封壽國公。今山西省應縣人。

5、高克恭(1248—1310):元代畫家,字彥敬,號房山,其先回鶻(維吾爾族),籍貫大同(今屬山西),居於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錢塘(今浙江杭州)。

6、高攀龍:曾與顧憲成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時稱"高顧",為東林黨首領之一。

7、高 武:在我國傳統醫學上,久享聲譽,鍼灸之術即他所傳。

8、高則誠:著名戲曲家,所著《琵琶記》,對後世戲曲的發展影響深遠。

9、高 鶚:清朝文學家,漢軍鑲黃旗人,以續《紅樓夢》後40迴流世界傳名。

10、高 翔:清代畫家,為"揚州八怪"之一。擅長山水,畫梅風格疏秀,兼能畫像。

11、高 啟:(1336-1374)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季迪,號槎軒。

12、高友璣(1461—1546),字肅政,號南屏道人,溫州市樂清北白象鎮人,事母至孝,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追贈太子少保。

4、高士其:(1905-1988) 福建閩侯(今福州)人。科學家、科普作家。

5、高 崗:前國家副主席。 6、高 琨:香港人,著名物理學家,後移居美國。

7、高行健:原四川大學教授,著名文學家、劇作家,後移居法國,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8、高建成:軍人,1998年長江爆發特大洪水,奮不顧身抗洪搶險而犧牲,被授予“抗洪英雄”稱號。

高姓名人大全

高適高柴:(生卒年待考),山東人;齊國人。著名春秋時期孔子門生。孔子認為他是品學兼優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適:(公元702~765年),字達夫;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著名唐朝詩人。他與岑參齊名,並稱為“高岑”。其“邊塞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為內容。代表作有《燕歌行》等。

高瓊:(公元943~1006年),字君保;亳州蒙城人。著名北宋愛國將領。

高興:(生卒年待考),蔡州人(今河南汝南)。著名元朝大臣。出身農家,元武宗時官至河南行省左丞相。

高啟:(公元1336~1374年),字季迪;長洲人(今江蘇蘇州)。著名明朝初期詩人。高啟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吳中四傑”,比擬“初唐四傑”。著作被後人彙編為《高太史全集》,以及文集《鳧藻集》,詞集《扣舷集》。

高武:(生卒年待考),號梅孤;鄞縣人(今浙江寧波)。著名明朝嘉靖年間醫學家。

高翔:(公元1688~1753年),號西唐,又號樨堂,一作西堂;江蘇揚州人。著名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高翔善畫山水花卉。其山水取法弘仁和石濤,所畫園林小景,多從 寫生中來,秀雅蒼潤,自成格局。畫梅“皆疏枝瘦朵,全以韻勝。”亦善於寫真,金農、汪士慎詩集開首印的小像,即系高翔手筆,線描簡練,神態逼真。精刻印,學程邃。亦善詩,有《西唐詩鈔》。

高姓高鶚:(公元1738~1815年),字蘭墅,一字雲士;祖籍鐵嶺(今遼寧鐵嶺),漢軍鑲黃旗人。著名清朝文學家。

高漸離:(生卒年待考),戰國末年時燕人。是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擊築能手。

高仙芝:(公元?~755年),高麗(朝鮮族)人。著名唐朝將領。

高懷德:(公元926~982年),字藏用;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著名宋朝初期將領。

高皇后:(公元1032~1093年),今安徽蒙城人。著名宋英宗之皇后。高皇后是宋英宗皇后。宋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歸宋英宗於濮邸。宋慶曆八年,生宋神宗。宋神宗即位,尊為皇太后。宋哲宗立,尊為太皇太后,權同聽政,以恢復祖宗法度為先務。她起用司馬光、呂公著等,斥逐變法派,凡宋熙寧、宋元豐所建新法,次第剗革略盡,史稱元祐更化。臨政凡九年。逝世後諡號“宣仁聖烈皇后”。

高汝礪:(公元1154~1124年),字巖夫;應州金城人(今山西應縣)。著名金右丞相,封壽國公。

高克恭:(公元1248~1310年),字彥敬,號房山,其先回鶻(維吾爾族);籍貫大同(今山西大同),居於燕京(今北京),晚年寓錢塘(今浙江杭州)。著名元朝畫家。

高則誠:(公元1305~場年待考),名明,一字晦叔,號萊根道人;瑞安人(今浙江永嘉)。著元朝名戲曲家,所著南戲劇本《琵琶記》流傳甚廣。

高文秀:(生卒年待考),山東東平人。著名元朝戲曲作家。有“小漢卿”的美稱。

高攀龍:(公元1562~1626年待考),初字雲從,後字存之,別號景逸;直隸常州府無錫人(今江蘇無錫)。著名明朝東林黨首領之一。

高翔 石榴花高一功:(生卒年待考),米脂人(今陝西米脂)。著名明末農民軍將領,隨李自成起兵反明。

高斗魁:(公元16231670年),字旦中;浙江鄞縣人(今浙江寧波)。著名清朝醫學家。以醫術精湛名噪一時,著有《醫學心法》、《四明醫案》、《吹毛篇》等醫學著作。

高鳳翰:(公元1683~1748年),字西園,號南村又號且園,晚號南阜山人,嘗自稱老阜,一號石頑老子,鬆懶道人,櫱琴老人;膠州人(今山東膠州,一說濟寧)。著名清朝書畫家。

高劍父:(公元1879~1951年),早年名麟,字爵廷,以號行;廣東番禺人。著名嶺南畫派的創立者,

高士其:(公元1905~年),原名高仕錤;福......餘下全文>>

古代姓高的名人有多少

姓氏名望

高漸離:戰國末年時燕人,擅長擊築,燕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

高漸離

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擊築,荊軻和歌。後因在築內暗藏鉛塊撲擊秦始皇,不中被殺。

高洋:今河北景縣人,執掌東魏政權多年的高歡之子,代東魏建北齊。北齊共歷六帝,執政二十八年。

高士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六,(575年-647年),名儉,字士廉,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唐代開國功臣。長孫皇后的舅父,曾多次照顧年幼時的長孫氏兄妹,官至尚書右僕射。貞觀十二年(638年)與黃門侍郎韋挺、禮部侍郎令狐德葇、中書侍郎岑文字撰編《士族志》一百三十卷。有一子高真行。唐太宗評語: 高士廉涉獵古今,心術明達,臨難不改節,當官無朋黨;所乏者骨鯁規諫。

高仙芝:中國唐朝時期著名軍事將領,高句麗人。高仙芝出身於將門之家,父親高舍雞,起初以將軍在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從軍,後立軍功,官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高仙芝姿容俊美,善於騎射,驍勇果敢,但仍以其“儒緩”而擔心。756年被處死。

高長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戰,常常大敗敵軍。武藝高強的將領,是北齊大將,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是北齊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為蘭陵王。據《北齊書》講,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應是有英雄氣概之美男,是中國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長恭、楊華)之一。

高弘圖 ( 1583-1645) 大行高氏九世三股一,字子猷、研文,號硜齋,配宋氏,贈一品夫人,生子一。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歷任中書舍人、陝西監察御史、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並加封為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給予四世封誥,蔭其孫高璪為中書舍人。膠州史上文職最高者。著有《太古堂集》、《奏疏》、《易經著解》、《史記論事》、《綱目別見》、《論史》、《老子解》、《高弘圖雜著》、《高弘圖尺牘》、《血衣記》等。 《明史稿》、《明史》、《國榷》、《山東通志》均有傳。等著作傳世,其書法作品也流傳至今。明亡後,寧死不降,絕食九日而亡,於順治二年(1645)絕食殉國,享年62歲。寡媳及孤孫高璪,扶柩歸葬故里。高鳳翰(1683~1749)清代畫家、書法家、篆刻家。

高鳳翰(1683~1749)清代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膠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歷史上著名的左手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畫中十哲,雍正初,以諸生薦得官,為歙縣縣丞,署績溪知縣,罷歸。性豪邁不羈,精藝術,畫山水花鳥俱工,工詩,尤嗜硯,藏硯千,皆自為銘詞手鐫之。有《硯史》,《南阜集》。去世後鄭板橋為其寫墓誌銘。

歷史上姓高的名人有哪些

高漸離:戰國末年時燕人,擅長擊築,燕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擊築,荊軻和歌。後因在築內暗藏鉛塊撲擊秦始皇,不中被殺。

高 柴:今山東省人,春秋時齊國人。孔子品學兼優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 洋:今河北景縣人,執掌東魏政權多年的高歡之子,代東魏建北齊。北齊共歷六帝,執政二十八年。

高長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戰,常常大敗敵軍。武義高強的將領,是北齊大將,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是北齊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為蘭陵王。據《北齊書》講,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應是有英雄氣概之美男,是中國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長恭、楊華)之一。

高 熲: 今河北景縣人,隋朝第一謀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通典》對他評說:“隋氏資儲遍於天下,人俗康阜,熲之力焉。功規蕭、葛,道亞伊、呂,近代以來未之有也”

高季興:字貽孫,中國五代十國時南平的建立者.

高適: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並稱為“高岑”。其“邊塞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為內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 瓊:宋代亳州蒙城人,通曉軍政,勇猛仗義,其後人許多成為軍事將領,高瓊一族被一度贊為“高家將”。

高 興:元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人。出身農家,元武宗時官至河南行省左丞相。

高 啟:元末明初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學識淵博,擅長詩賦,與楊基、張羽、徐賁並稱“吳中四士”,其著作被後人彙編為《高太史全集》。

高 武:明嘉靖年間人,所傳鍼灸之術在中國醫學上佔重要地位。

高翔:今江蘇揚州人,清代“揚州八怪”之一。擅長山水,畫梅風格疏秀,亦能畫像。

高鶚:清代文學家,漢軍鑲黃旗人,《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續寫者。

高拱:嘉靖四十五年(1566)入閣、參機務,隆慶元年(1567)辭官。三年再起,以內閣大學士掌吏部,五年任首輔。六年六月去職。高拱是明中葉有才幹的政治家之一。

高仙芝:唐代高麗族人,精於騎射,官至鴻臚卿、假御史中丞、右御林大將軍等職。

高懷德:今河北正定西南人,宋初將領。以忠厚倜儻、威武勇敢著稱。

高皇后:今安徽蒙城人,宋英宗之皇后。哲宗時她起用司馬光,廢止王安石變法措施,共執政九年。

高汝礪:金右丞相,封壽國公。現山西省應縣人。曾對紙鈔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對金國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為人正直。

高克恭:元代畫家,字彥敬,號房山,其先回鶻(維吾爾族),籍貫大同(今屬山西省),居於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官至刑部尚書。善書畫,《雲橫秀嶺》、《墨竹石坡》為其代表作。與趙孟頫齊名,時人有“南有趙魏北有高”之稱。

高則誠:今浙江省永嘉人。元代著名戲曲家,所著南戲劇本《琵琶記》流傳甚廣。

高文秀:今山東省人,元代戲曲作家。有“小漢卿”的美稱。

高鳳翰:清代膠州(今屬山東)人,著名書畫家。著有《湖海集》、《南阜集》、《歸雲集》等作品。

高攀龍:江蘇省無錫人,明代東林黨首領之一。當朝大儒,曾與顧憲成在東林書院講學,時稱“高

顧”。

高一功:明末米脂(今屬陝西)人,隨李自成。

高文秀:今山東省人,元代戲曲作家。有“小漢卿”的美稱。

高斗魁:清代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以醫術精湛名噪一時,著有《醫學心法》、《四明醫案》、《吹毛篇》等醫學著作。

高友璣:字肅政,號南屏道人,溫州市樂清北白象鎮人,事母至孝,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追贈太子少保。在進入中央當部長級京官前,高友璣歷任過許多地方長官。任大同巡撫時,......餘下全文>>

高姓的來歷以及高姓的歷史名人

高氏來歷

史書形容高姓“姓源多歧而其族繁多”,其中子孫最多、繁衍最廣的則是源出於姜姓以封地為氏的那一支。齊太公的六世孫齊文公有一兒子受封於高地(今河南禹縣),人稱公子高。公子高的孫子傒是齊桓公的好朋友,因擁立齊桓公為君立了大功,而被賜以祖父名為姓,稱為高氏。漢魏以後,高姓雖然不在山東四大姓、江南六大姓之中,但它一直居於我國大姓行列,特別是在北方,基本上處在30大姓以內的位置上。近現代,高姓的發展、尤為迅速。中國社會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於1992年對我國姓氏調查結果顯示,高姓在我國各大姓氏中排第15位,約佔我國總人口的1.068%。目前高姓在我國約有1300萬人。

高姓族人的分佈古今大體相同,以北方居多,南方較少。高姓發源于山東、河南\河北一帶,其播遷為三向形,西沿黃河向中上游的陝西、山西發展,東沿海向南北發展,南至江蘇、上海,北至遼寧、吉林。所以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山西、北京、天津遼寧、吉林、江蘇、上海是高姓族人分佈術對集中的地區。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對我國1982年人口普查進行隨機抽查,高姓在7個地區的排列名次為:陝西第7位、北京第10位、遼寧第11位、上海第15位、福建第34位、四川第50位、廣東第62位。這一結果更準確地說明了高姓的分佈情況。

另外,我國的少數民族中亦有高姓,除前面已述及的朝鮮族外,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哈尼族、白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中都有高姓。其得姓原因,大多為沿襲漢族姓氏的結果。

先秦時期,多以君主賜姓為主。姓氏命名來源有很多類,《通志·氏族略》載:“得姓受氏者,有三十二類”、三個基本來源是“以國、邑為氏,以字、諡為氏,以官、職為氏”。姓氏隨著漫長的社會發展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據考證,今天的高姓主要有五個來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普查統計資料,高姓人口數居全國第15位。

一、出自姜姓 炎帝之後

源於春秋時的齊國,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姜太公的六世孫齊文公之子被封於高(有稱今山東鄒平東北部、也有稱今河南禹縣),人稱公子高。公子高的孫子溪(單人旁的xi)與齊襄公的弟弟小白是好友。齊襄公後來被公孫無知所殺,於是溪聯合其他大臣一起平定內亂,誅殺公孫無知,迎立公子小白為齊恆公。桓公繼位後,為表彰溪的功勞,便允許他以祖父的字為姓,自此得姓高。此得姓之記載,亦可見《廣韻》。

高姓在齊國得姓後,世世代代相繼擔任齊國的上卿之職,是齊國著名的官族之一。至東漢時,其裔孫高洪出任渤海郡太守,任滿後舉家留居渤海郡 (tiao)縣(今河北景縣),子孫中名賢相繼,進一步光大了先祖的基業。以致後人在論及高姓郡望時,無不首推渤海 縣。

二、出自姬姓 黃帝之後

高姓來源之一相傳出自西周王族周公之後,出自姬姓。史稱周公之子伯禽封於魯國(今山東曲阜一帶),數傳至魯惠公,有子名祁字子高,史稱公子祁或公子高。其後代遂以公子祁的字高為姓。

三、源於上古 高元后人

《世本》載:“黃帝臣高元作宮室”,相傳高元是為黃帝造高樓的建築工匠。據某些譜書記載,高姓的來源之一是高元的後人。古代建築以高為尊貴,高元築高樓技藝高超,子孫引以為榮,遂以高為姓。

四、出自鮮卑 改姓為高

相傳出自十六國時期的鮮卑慕容部,據《魏書》記載:十六國之一的後燕國王慕容雲祖父慕容和,稱其是上古時期華夏族部落首領顓頊高陽氏之後。因此以遠祖的名號為姓,由慕容氏改姓高氏。高雲,在位三年。此後,其後人中便有一支以高為姓。

據《北齊書》記載:北齊文宣帝姓高名洋,當時有元景安、元文遙本鮮卑族人,改漢姓元,因有功於北齊,高洋賜姓高,其後......餘下全文>>

高姓家族歷史以來都出過哪些名人

高漸離:戰國末年時燕人,擅長擊築,燕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擊 高漸離築,荊軻和歌。後因在築內暗藏鉛塊撲擊秦始皇,不中被殺。   高 柴:今山東省人,春秋時齊國人。孔子品學兼優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 洋:今河北景縣人,執掌東魏政權多年的高歡之子,代東魏建北齊。北齊共歷六帝,執政二十八年。   高長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戰,常常大敗敵軍。武義高強的將領,是北齊大將,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是北齊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為蘭陵王。據《北齊書》講,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應是有英雄氣概之美男,是中國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長恭、楊華)之一。   高 熲: 今河北景縣人,隋朝第一謀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通典》對他評說:“隋氏資儲遍於天下,人俗康阜,熲之力焉。功規蕭、葛,道亞伊、呂,近代以來未之有也”   高季興:字貽孫,中國五代十國時南平的建立者.   高適: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並稱為“高岑”。其“邊塞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為內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 瓊:宋代亳州蒙城人,通曉軍政,勇猛仗義,其後人許多成為軍事將領,高瓊一族被一度贊為“高家將”。   高 興:元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人。出身農家,元武宗時官至河南行省左丞相。   高 啟:元末明初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學識淵博,擅長詩賦,與楊基、張羽、徐賁並稱“吳中四士”,其著作被後人彙編為《高太史全集》。   高 武:明嘉靖年間人,所傳鍼灸之術在我國醫學上佔重要地位。   高翔:今江蘇揚州人,清代“揚州八怪”之一。擅長山水,畫梅風格疏秀,亦能畫像。   高鶚:清代文學家,漢軍鑲黃旗人,《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續寫者。   高拱:嘉靖四十五年(1566)入閣、參機務,隆慶元年(1567)辭官。三年再起,以內閣大學士掌吏部,五年任首輔。六年六月去職。高拱是明中葉有才幹的政治家之一。   高仙芝:唐代高麗族人,精於騎射,官至鴻臚卿、假御史中丞、右御林大將軍等職。   高懷德:今河北正定西南人,宋初將領。以忠厚倜儻、威武勇敢著稱。   高皇后:今安徽蒙城人,宋英宗之皇后。哲宗時她起用司馬光,廢止王安石變法措施,共執政九年。   高汝礪:金右丞相,封壽國公。現山西省應縣人。曾對紙鈔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對金國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為人正直。   高克恭:元代畫家,字彥敬,號房山,其先回鶻(維吾爾族),籍貫大同(今屬山西省),居於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官至刑部尚書。 善書畫,《雲橫秀嶺》、《墨竹石坡》為其代表作。與趙孟頫齊名,時人有“南有趙魏北有高”之稱。   高則誠:今浙江省永嘉人。元代著名戲曲家,所著南戲劇本《琵琶記》流傳甚廣。   高文秀:今山東省人,元代戲曲作家。有“小漢卿”的美稱。   高鳳翰:清代膠州(今屬山東)人,著名書畫家。著有《湖海集》、《南阜集》、《歸雲集》等作品。   高攀龍:江蘇省無錫人,明代東林黨首領之一。當朝大儒,曾與顧憲成在東林書院講學,時稱“高   顧”。   高一功:明末米脂(今屬陝西)人,隨李自成。   高文秀:今山東省人,元代戲曲作家。有“小漢卿”的美稱。   高斗魁:清代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以醫術精湛名噪一時,著有《醫學心法》、《四明醫案》、《吹毛篇》等醫學著作。   高友璣:字肅政,號南屏道人,溫州市樂清北白象鎮人,事母至孝,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追贈太子少保。在進入中央當部長級京官前,高友璣歷任過許多地方長官。任大同巡撫時,不畏......餘下全文>>

歷史上有多少人姓高?(名人)

高漸離:戰國末年時燕人,擅長擊築,燕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擊

高漸離

築,荊軻和歌。後因在築內暗藏鉛塊撲擊秦始皇,不中被殺。

高 洋:今河北景縣人,執掌東魏政權多年的高歡之子,代東魏建北齊。北齊共歷六帝,執政二十八年。

高長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戰,常常大敗敵軍。武義高強的將領,是北齊大將,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是北齊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為蘭陵王。據《北齊書》講,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應是有英雄氣概之美男,是中國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長恭、楊華)之一。

高 熲: 今河北景縣人,隋朝第一謀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通典》對他評說:“隋氏資儲遍於天下,人俗康阜,熲之力焉。功規蕭、葛,道亞伊、呂,近代以來未之有也”

高季興:字貽孫,中國五代十國時南平的建立者.

高乾,字乾邕,我國古代南北朝時期北齊渤海蓚人。史書上讚美他俊美並且知識淵博,其父亦是以忠義著稱。齊武帝時,被封為司空、長樂郡公。去世後,追諡曰“文昭”。

高適: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並稱為“高岑”。其“邊塞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為內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 瓊:宋代亳州蒙城人,通曉軍政,勇猛仗義,其後人許多成為軍事將領,高瓊一族被一度贊為“高家將”。

高 興:元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人。出身農家,元武宗時官至河南行省左丞相。

高 啟:元末明初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學識淵博,擅長詩賦,與楊基、張羽、徐賁並稱“吳中四士”,其著作被後人彙編為《高太史全集》。

高 武:明嘉靖年間人,所傳鍼灸之術在中國醫學上佔重要地位。

高翔:今江蘇揚州人,清代“揚州八怪”之一。擅長山水,畫梅風格疏秀,亦能畫像。

高鶚:清代文學家,漢軍鑲黃旗人,《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續寫者。

高拱:嘉靖四十五年(1566)入閣、參機務,隆慶元年(1567)辭官。三年再起,以內閣大學士掌吏部,五年任首輔。六年六月去職。高拱是明中葉有才幹的政治家之一。

高仙芝:唐代高麗族人,精於騎射,官至鴻臚卿、假御史中丞、右御林大將軍等職。

高懷德:今河北正定西南人,宋初將領。以忠厚倜儻、威武勇敢著稱。

高皇后:今安徽蒙城人,宋英宗之皇后。哲宗時她起用司馬光,廢止王安石變法措施,共執政九年。

高汝礪:金右丞相,封壽國公。現山西省應縣人。曾對紙鈔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對金國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為人正直。

高克恭:元代畫家,字彥敬,號房山,其先回鶻(維吾爾族),籍貫大同(今屬山西省),居於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官至刑部尚書。善書畫,《雲橫秀嶺》、《墨竹石坡》為其代表作。與趙孟頫齊名,時人有“南有趙魏北有高”之稱。

高則誠:今浙江省永嘉人。元代著名戲曲家,所著南戲劇本《琵琶記》流傳甚廣。

高文秀:今山東省人,元代戲曲作家。有“小漢卿”的美稱。

高鳳翰:清代膠州(今屬山東)人,著名書畫家。著有《湖海集》、《南阜集》、《歸雲集》等作品。

高攀龍:江蘇省無錫人,明代東林黨首領之一。當朝大儒,曾與顧憲成在東林書院講學,時稱“高

顧”。

高一功:明末米脂(今屬陝西)人,隨李自成。

高斗魁:清代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以醫術精湛名噪一時,著有《醫學心法》、《四明醫案》、《吹毛篇》等醫學著作。

高友璣:字肅政,號南屏道人,溫州市樂清北白象鎮人,事母至孝,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追贈太子少保。在進入中央當部長級京官前,高友璣歷任過許多地方長官。任大同巡撫時,不畏強梁,彈劾囂張行凶的皇親國戚。

高乾:[清]字其昌,號萍藁,浙江人。沈銓弟子。善......餘下全文>>

國內外上姓高的名人有哪些?

演員:高圓圓,高巨集賢

導演:高希希

【高漸離】高漸離:戰國末年時燕人,擅長擊築,燕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擊築,荊軻

和歌。後因在築內暗藏鉛塊撲擊秦始皇,不中被殺。

【高 適】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並稱為"高岑"。其"邊塞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為內容。代表作有

《燕歌行》。

【高克恭】元朝畫家。善畫山水、墨竹,有非凡技藝,《雲橫秀嶺》、《墨竹石坡》為其代表作。與趙孟?齊名,時人有

"南有趙魏北有高"之稱。

【高則誠】著名戲曲家,所著《琵琶記》,對後世戲曲的發展影響深遠。

【高 鶚】清朝文學家,漢軍鑲黃旗人,以續《紅樓夢》後40回世界傳名。

【高 翔】清代畫家,為"揚州八怪"之一。擅長山水,畫梅風格疏秀,兼能畫像。

相關問題答案
姓高的近代名人?
姓古的近代名人?
姓賀的近代名人?
姓齊的近代名人?
姓方的近代名人?
姓陳的近代名人?
姓盛的近代名人?
姓黃的近代名人?
姓餘的近代名人?
姓馮的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