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被調差的工作崗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6日

可以以人事考評結果差,調整當事人的工作崗位嗎

當然可以的呀

公司可以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調整員工的崗位

但必須提前通知當事人

崗位調查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調查內容主要有七項:

1、什麼人可擔任這一職位(資格、身體、年齡、性別等)。

2、這一職位的工作性質、種類、數量。

3、設立這一職位的目的、待遇、物質和精神的報酬等。

4、工作技術程式及使用工具等。

5、工作地區、地點、範圍、環境等。

6、工作時間、工作穩定性(時間長短)等。

7、該職位的隸屬和協作關係在組織中的地位和責任。

贊助廣告

如何進行崗位工作量調查

崗位工作量調查,也稱為崗位工作飽滿度測試,是企業領導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瞭解在崗員工工作狀況的主要手段,也是企業進行定崗定編的重要依據。但很多企業在開展這項工作時感覺非常棘手,往往半途而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缺乏科學有效的操作方法,導致調查結果形式各異,無法比較: 二是缺乏明確的衡量標準,對調查結果不能進行有效判別: 三是受制於本單位人員能力素質和管理制度,調查結果不能反映崗位真實情況。 筆者根據多年的諮詢管理經驗,總結出一套容易操作的崗位工作量調查方法,能夠較好地應對以上問題。這套方法首先是從工作分析入手,明確崗位的具體工作職責,並將職責細化為日常的工作步驟,然後對這些工作步驟的完成時間進行統計,與預先設計好的崗位工作判定標準進行對比,結合崗位任職人員的能力素質,對各崗位的工作量進行評估判斷,最後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和未來經營目標,對崗位設定合理性進行評判,提出相關崗位職責調整方案以及崗位編制建議。本文重點討論崗位工作職責明晰以後。 崗位工作量化判定標準 崗位工作量化判定標準是根據崗位工作量、崗位工作結構和崗位工作強度來確定相應標準,以此作為判斷崗位設定是否充分以及崗位是否需要調整的依據。崗位工作量化判定標準如下: 1、崗位工作量標準 工作量百分比法:工作量飽滿度=崗位有效工作時間/平均正常工作時間×100% 統計工作時間一般以日、周、月或年為單位,如崗位年實際工作飽滿度=崗位年實際工作日/年有效工作日×100%。一般飽滿度達到70%以上時,說明崗位工作量飽滿。 崗位工作量飽滿度判別標準如下 很飽滿:90%以上; 飽滿:70%-90%: 基本飽滿:50%-70%, 不飽滿:50%以下。 2、崗位工作結構標準 按照日常性、階段性和臨時性工作劃分,日常性工作是指依據現有組織目標和職能展開的工作,日常性工作量/總工作量×100%,比值在50%以上,說明崗位設定依據充分,一般日常性工作應占總工作量的60%以上。

贊助廣告

怎樣回答領導下發的工作調查表。比如:職業規劃、對目前崗位的認可與否、其他意見與建議等

職業規劃:加強XX方面的駭習,計劃在XX方面有所提高,希望向XX方面發展;準備開展XX方面的工作,幫助單位/公司達到XX樣的目標

目前崗位認可與否:若是認可就如實回答;若是不喜歡,則要婉轉表達,例如對現在工作比較滿意,但還希望朝更高的方向發展,或是在新的崗位上為單位/公司作出更大的貢獻等等。

意見和建議:寫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就行了,比較討巧的寫法就是建議多開展與工作相關的培訓,領導比較喜歡看這個,而且大多數時候都不會兌現。

如何進行崗位工作量調查

又不是機器人,你怎麼調查呢?

問卷調查中工作崗位如何設問?

親,你好。這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的。這個是我從我要調查網裡面的調查問卷找的,關於職業或工作崗位的問題。你真的可以去我要調查網看看,非常不錯,還有很多都是免費的呢!!!

請問,您目前從事的職業屬於以下哪個行業呢?(如果是下崗/失業,或退休,請以下崗/失業或退休 以前的工作單位為準)

1、國家機關/黨政機關/社會團體

2、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3、教育

4、文化/體育/娛樂業(含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等)

5、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業

6、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含電信和網際網路服務業)

7、金融業(含銀行/保險/證劵)

8、批發和零售業

9、住宿和餐飲業

1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如修理/維護、清潔、洗浴美容、家政)

11、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含城市公共交通運輸)

12、房地產業(含房地產經營開發/中介/物業管理)

13、供水/電/燃氣業

14、水利、環境保護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15、製造業

16、建築業(包括裝飾裝修)

17、其他行業

請問,您的職位屬於以下哪一種呢?(如果是下崗/失業,或退休,請以下崗/失業或退休 以前的工作單位為準)

1、黨政機關/社團/事業單位領導幹部

2、黨政機關/社團/事業單位一般幹部

3、高階專業技術人員

4、中級專業技術人員

5、初級專業技術人員

6、企業/公司高層管理人員

7、企業/公司中層管理人員

8、企業/公司一般管理人員

9、企業/公司一般職員

10、商業/服務業一般職工

11、製造業/生產性企業一般職工

12、個體戶

13、私營業主

14、自由職業者

15、保姆/家庭服務人員

16、其他

如何做好崗位工作量調查

我經過多年的實踐調查對企業會計工作崗位結論如下:1:會計工作量最大、工資卻很低,收入付出不成正比;2:會計職業最孤獨、人們最討厭,朋友只會越來越少;3:會計工作明輕暗重、長年累月坐著,換來一身職業病。4;會計職稱最難考,年年學習年年考,職稱到手人已老。

如何做好崗位工作量調查

崗位工作量調查,也稱為“崗位工作飽滿度測試”,它是各單位進行定崗定編的重要依據,它對各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做好崗位工作量調查工作,應開展以下工作:

1、設定崗位工作量化判定標準

崗位工作量化判定標準從崗位工作量、崗位工作結構和崗位工作強度入手,根據經驗資料,確定相應標準;

2、進行崗位工作量調查

每個崗位的工作可以劃分為日常性工作、階段性工作和臨時性工作。日常性工作指每天重複做的工作,階段性工作指每週/月/季/年做的工作,臨時性工作指上級單位/領導或相關部門臨時安排或突發性的工作。根據崗位工作職責,填寫工作調查問卷,將崗位職責細化為日常的工作步驟,對每一工作步驟進行現場觀察並統計完成每一步工作所耗費的時間,對照崗位工作量化判定標準,對崗位工作飽滿度進行初步判斷。 當崗位存在一崗多人時,應多選擇一些人員進行觀察統計,這樣得到的資料更加客觀。

3、編制崗位工作量調查分析報告

有了崗位工作量化判定標準和各崗位工作量調查結果,即可對崗位工作量合理性進行分析、判斷並提出相應建議。

如何進行崗位工作量調查

崗位工作量調查,也稱為崗位工作飽滿度測試,是企業領導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瞭解在崗員工工作狀況的主要手段,也是企業進行定崗定編的重要依據。但很多企業在開展這項工作時感覺非常棘手,往往半途而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科學有效的操作方法,導致調查結果形式各異,無法比較:二是缺乏明確的衡量標準,對調查結果不能進行有效判別:三是受制於本單位人員能力素質和管理制度,調查結果不能反映崗位真實情況。(剩餘2022字)

相關問題答案
夢到被調差的工作崗位?
夢見做以前的工作崗位?
夢見換了新的工作崗位?
夢到別人換了工作崗位?
夢到調動好的工作崗位?
夢到換不好的工作?
夢到做原來的工作?
夢到做以前的工作?
夢到開始新的工作?
夢見被別人換工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