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時間的天干地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出生年月的天干地支是怎麼算的?

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支,把幹、支順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經過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復始,迴圈不已。我國農曆現仍沿用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干支紀年。可是,這就是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紀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週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繞天一週,所以太歲約86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曆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還東漢的歷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干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紀年的表現方式相傳自黃帝時期就開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發現過六十甲子表的殘片。

贊助廣告

1.乾和支的含義: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

幹指天干,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乾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干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干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編輯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贊助廣告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編輯本段]結合實際瞭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十二生肖年”。(見下圖)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這一年裡出生的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干支年就是“牛年”,這一年進而出生的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 以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時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時,而我國傳統則以十二個時辰來表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

二十四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餘下全文>>

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方法

就是你出生的陽曆生日時間

對應的五行和八卦了,天干地支是古人的計時方法

天干是十位,配地支12位

就是60一個甲子年輪迴

生辰八字具體天干地支是怎麼搭配的?

生辰八字或者說八字,其實是周易術語四柱的另一種說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時間、即年、月、日、時。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別來表示年、月、日、時,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時等。每柱兩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稱“測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陰陽五行屬性之相生、相剋的關係,推測人的體咎禍福。不過我們在這裡要講的不是如何“測八字”,而是如何算八字。

排列

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個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進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來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線是以立春這一天的交節時刻劃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劃分. 如某人陽曆2000年2月4日22點17分生, 由於陰曆2000年交立春是陽曆2000年2月4日20點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處的節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農曆每月初一為分界線, 而是以節令為準, 交節前為上個月的節令, 交節後為下個月的節令.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從立春到驚蟄 從驚蟄到清明 從清明到立夏 從立夏到芒種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從芒種到小暑 從小暑到立秋 從立秋到白露 從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從寒露到立冬 從立冬到大雪 從大雪到小寒 從小寒到立春

節令含義

正月立春: "立"是開始的意思, 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天又開始了, 天氣將回暖, 萬物將更新, 是農事活動開始的標誌. 立春是公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驚蟄: 春雷開始轟鳴, 驚醒了蟄伏在泥土裡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 過冬的蟲卵快要孵化了, 這個節氣表示春意漸濃, 氣溫升高. 驚蟄是公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這個節氣表示氣溫已變暖, 草木萌動, 自然界出現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這個節氣表示夏季開始, 炎熱的天氣將要來臨, 農事活動已進入夏季繁忙季節了. 立夏是公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種: "芒"是指殼實尖端的細毛, 在北方是割麥種稻的時候, 也是耕種最忙的時節, 芒種是公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這個節氣表示已進入暑天, 炎熱逼人, 小暑是公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這個節氣表示炎熱的夏季將過, 天高氣爽的秋天開始. 立秋是公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這個節氣表示天氣更涼, 空氣中的水氣夜晚常在草木等物體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這個節氣表示冬季的開始, 預示氣候的寒涼程度將逐漸加劇, 寒露是公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這個節氣表示清爽的秋天將過, 寒冷的冬天開始, 立冬是公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這個節氣表示降雪來得較大, 大雪是公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這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最寒冷的季節, 會有霜凍, 小寒是公曆的1月5日或6日.

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餘下全文>>

出生年月日時怎麼用天干地支來算?

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支,把幹、支順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經過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復始,迴圈不已。我國農曆現仍沿用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干支紀年。可是,這就是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紀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週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繞天一週,所以太歲約86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曆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還東漢的歷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干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紀年的表現方式相傳自黃帝時期就開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發現過六十甲子表的殘片。

1.乾和支的含義: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

幹指天干,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乾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干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干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編輯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編輯本段]結合實際瞭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十二生肖年”。(見下圖)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這一年裡出生的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干支年就是“牛年”,這一年進而出生的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 以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時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時,而我國傳統則以十二個時辰來表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

二十四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餘下全文>>

根據自己的出生年月時間,如何算五行?

‘熊’本身這個字是個水性的而你從事的事業是屬於‘火’性的

跟你乾的這個事業有衝突

所以你要是想長遠的下去的話,你必須起一個屬於水行的名字

至於名字你自己想吧?我知識給你一個參考的目標~~~~~~~

如何算出生日干支

查黃曆就知道日干支了。

出生公曆:1997年1月7日19時53分(北京時間),星期二。

出生農曆:一九九六年 十一月 廿八日 戌時。

印 食 日元 官

坤造 丙 辛 己 甲 (日空寅、卯)

子 醜 酉 戌

你提供的時間陽曆和陰曆對不上。是否你記錯了。

下午五六點出生的用天干地支是啥時辰

下午五六點出生的用天干地支是啥時辰 pm17:00-19:00=是酉時=請你補上資料

我幫你查全部的占星方盤的全部星座 請你註明陰曆或陽曆與男或女的性別?

提供出生那一年次?月?日?出生時間(幾點幾分)

出生地的?省?縣?市!

才能去運算出精準的本命生辰八字...。或太陽星座與其它的各種星座!

實務從事研究30餘年命理…顧問工作..

什麼時候出生屬於陰時出生

八字天干全陰。

干支和陰陽的配合比較簡單,凡是逢單的都是屬陽,逢雙的都是屬陰.

陽幹:甲丙戊庚壬陽支:子寅辰午申戍

陰乾:乙丁己辛癸陰支:醜卯巳未酉亥

如八字是;乙亥年,已丑月,丁卯日,乙巳時。

五行是:

年柱天干乙木,屬陰。年支亥水。

月柱天干已土,屬陰。月支醜土。

日柱天干丁火,屬陰。日支卯木。

時柱天干乙木,屬陰。時支巳火。

日主丁火,是屬火命。八字五行本氣缺金。0金,3木,1水,2火,2土。地支藏氣不計。

是陰年陰月陰日陰時出生的,是純陰之命。

天干地支的月份和時辰怎麼計算

干支紀年法

首先,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干中找出相對應。然後,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餘數在地支中找出所對應的地支。這樣,公元紀年就換算成了干支紀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該年尾數5找出對應的天干為“乙”。

然後,用1995除以12得餘數為3。

用餘數3找出相對應的地支為“亥”。

那麼,公元1995年則為農曆乙亥年。

支紀月法

干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紀日法

甲子為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為一週。一週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復始,迴圈下去。例如農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盯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紀時法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丑時,其餘照推。時的天由該日所對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即若該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時上配上甲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配上戊為戊子;丁任日為庚子;戊癸日為壬子。知道了子時的干支,便可推知其餘。

相關問題答案
出生時間的天干地支?
時間的天干地支?
八字中時間的天干地支?
現在的時間用天干地支?
怎麼算出生時辰的天干?
出生時辰的天干?
時辰的天干地支圖片?
時辰的天干地支怎麼算?
每個時辰的天干地支?
此出日對應的天干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