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奮鬥成功的簡短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奮鬥是增長才乾的學校,挫折是走向真理的橋樑。只要心中燃燒的理想之火沒有熄滅,那麼,絕望就永遠不應該屬於我們。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一家米店。那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競爭非常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裡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裡,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剛開始,王永慶曾揹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太好。誰會去買一個小商販上門推銷的米呢?可怎樣才能開啟銷路呢?王永慶決定從每一粒米上開啟突破口。那時候的臺灣,農民還處在手工作業狀態,由於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落後,很多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米里。人們在做飯之前,都要淘好幾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王永慶卻從這司空見慣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和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賣。一時間,小鎮上的主婦們都說,王永慶賣的米質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煩。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王永慶並沒有就此滿足。他還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時候,顧客都是上門買米,自己運送回家。這對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輕人又無暇顧及家務,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慶注意到這一細節,於是主動送米上門。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措施同樣大受歡迎。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一說,增加這一服務專案等於是一項創舉。

  王永慶送米,並非送到顧客家門口了事,還要將米倒進米缸裡。如果米缸裡還有陳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把米缸擦乾淨,再把新米倒進去,然後將舊米放回上層,這樣,陳米就不至於因存放過久而變質。王永慶這一精細的服務令顧客深受感動,贏得了很多的顧客。

  如果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就細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並且問明家裡有多少人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裡。

  王永慶精細、務實的服務,使嘉義人都知道在米市馬路盡頭的巷子裡,有一個賣好米並送貨上門的王永慶。有了知名度後,王永慶的生意更加紅火起來。這樣,經過一年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積累,王永慶便自己辦了個碾米廠,在最繁華熱鬧的臨街處租了一處比原來大好幾倍的房子,臨街做鋪面,裡間做碾米廠。

  就這樣,王永慶從小小的米店生意開始了他後來問鼎臺灣首富的事業。

  篇2

  比爾·蓋茨是微軟公司主席和首席軟體架構師。微軟公司在個人計算和商業計算軟體、服務和網際網路技術方面都是全球範圍內的領導者。在2008年6月截止的上個財年,微軟公司的收入達620億美元,在78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全球的員工總數超過91000人。

  蓋茨出生於1955年10月28日,和兩個姐姐一塊在西雅圖長大。他們的父親,William H.Gat es II,是西雅圖的律師。蓋茨已故的母親,Mary Gates,是學校教師,華盛頓大學的董事以及United Way International的主席。

  蓋茨曾就讀於在西雅圖的公立小學和私立的湖濱中學。在那裡,他發現了他在軟體方面的興趣並且在13歲時開始了計算機程式設計。

  1973年,蓋茨考進了哈佛大學。在和現在微軟的執行長史蒂夫·鮑爾默結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時候,蓋茨為第一臺微型計算機–MITS Alt air開發了BASIC程式語言的一個版本。

  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蓋茨離開了哈佛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與孩提時代的好友Paul Allen在1975年建立的微軟公司中。在計算機將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這樣信念的引導下,他們開始為個人計算機開發軟體。蓋茨的遠見卓識以及他對個人計算機的先見之明成為微軟和軟體產業成功的關鍵。在蓋茨的領導下,微軟持續地發展改進軟體技術,使軟體更加易用,更省錢和更富於樂趣。

  篇3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佈雷登教授。佈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

  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學大溫馨提示: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並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 只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著,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的人還:

1.通過奮鬥成功的例子6個

2.通過奮鬥成功的簡短事例

3.通過自己努力成功的小故事10個

4.體現個人奮鬥的勵志故事5篇

5.名人經過努力成功的故事 

受到鼓勵而成功的事例
團結取得成功的故事
相關知識
通過奮鬥成功的簡短故事
通過奮鬥成功的簡短事例
通過奮鬥成功的名言警句
通過奮鬥成功的事例
通過奮鬥成功的語句
通過機遇成功的勵志故事
通過誠信成功的勵志故事
通過勇氣成功的人物故事
溝通後成功的簡短故事
奮鬥成功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