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文化的七步九點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太極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靈瑰,它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易學,發展於中國的道學、儒學文化,並且涵蓋由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文化;太極文化以太極圖形、色彩的相互矛盾關係,表達了 全息一元 和 一分為二 的宇宙觀,說明了一切事物內部所存在著的對立統一的根本規律;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歡迎閱讀!

  

  太極五行捶是清末民初的武術大家李瑞東先生所創李派太極“天、地、人”三盤拳之中的人盤拳。李派太極內容豐富,是根據“河南蔣派”、“江南甘派”和“陝西關中派”太極創編而成。提起太極五行捶,許多人都知道技擊性很強,原因就是它保留下來了傳統的修煉方法。因為需下工夫,難練;所以推廣和普及受到限制,李派太極流傳不廣,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李派太極拳的修煉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死練趟套路就能練出工夫來的。套路練習只是修煉的一種重要手段,不是全部內容。具體說,李派太極拳的修煉內容包括:1、基本功訓練;2、套路練習:3、樁功練習;4、內功修煉;5、輔助功法練習,比如操繩功,太極球功等;6、打手練習***李派太極稱各種推手為打手。注:打手和推手是有區別的***;7、對手練習***即雙練、雙操、雙殺等實戰訓練***。

  練好太極五行捶,盤架子是重要一環,盤好架子的前提是基本功訓練。俗話說“練拳不涮腿,必是冒失鬼”、“打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盤架子對基本功的要求很高,韌帶必須要抻開,不然動作很難做到位。在北京市傳統太極拳比賽中,李派傳人一起勢,就能看出有很好的基本功基礎。基本功包括壓腿、踢腿、吊腿、涮腰、活肩、掄臂等等。待基本功有一定基礎後,就可以盤拳了。基本功練好了,動作可以做到位了,架子也就可以盤好了。


  李派太極盤架子功夫據《李派太極內外功法祕譜》中記載,傳統練法分為“慢、快、鬆、緊”四層功法。現分述如下:

  一、李派太極五行捶慢拳八大路第一層功法

  太極五行捶第一層功夫,即是以慢拳為主要練法。著急不行,必須慢練。譜雲:“每層每路各有八字規模準繩。以便任意操練運用,橫推豎撞頭頭是道。八字者,八勢也。又有八字訣法,方可慢者真慢,快者真快,而無勉強造作,皆出自天然矣”。李派太極一開始不是上來就練成套的拳法,要先練簡單的單手套路,比如“八門手法”、“老三推”等。

  八門手法即八勢,就是掤、捋、擠、按、採、捌、肘、靠。每一勢就是一趟拳。反覆練習,八式熟了。就開始入門了。此時還應學習一些拳理,明白一些簡單的要領和道理,一步步深入去練。如拳譜上就有“提頂吊襠心中懸,兩膀輕鬆力自然”以及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裹襠護臀等要領。還要知道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陰陽、五行、六合等概念。關鍵是知陰陽,分虛實。陰陽二字為根本。照譜按訣去練,工夫才會不斷提高。

  那麼,為什麼要慢練呢?

  慢者,靜也。初練者在盤架子時千萬不要貪多,不要追求儘快學會一個很長的套路,這樣反而會欲速則不達。重要的是純熟,到什麼程度呢,李瑞東先生在《初練所忌》中說:“唯心平靜氣,注目凝神。輕搖之以鬆其肩,柔隨之以活其身,徐行之以穩其步。待至肩鬆身活步穩。然後鎮頭領氣,以漸至其身。力順則氣自流通,氣流通則力自沉重。由是本所學之法、時時習演,務斯純熟,熟則眼到手到腳到,自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慢是為了入靜,是為了得氣。李派太極初練時先要做到將身立正,知上定靜,這也是按虛得入手,為悟修派最要祕訣。練完一式要將此式作為“樁”來站一段時間,然後再練下一個式子。這樣練才能很快地練出我們所要的內勁來。不然,你看似學得很快,其實出真工夫反而慢多了。這種練法是從後天返入手之先天之道也。練到以意領氣,以氣運身,以內氣催動外形,也就是“意動身形,幹動枝搖,上下相隨,連綿不斷,以腰為軸,節節貫穿,立身中正,不丟不頂,圈轉自如”,即譜雲“邀則本身太極動,而真陽發現之時也,真陽我見,則後天渣滓澄清,純是先天之妙功矣”、“此謂之一靜無功不靜,一動無功不動。故云一舉動周身俱耍輕靈。若不知妙訣則神不能內斂,氣不能入骨,玄關不通,太極不動,純是後天氣質運用,不但無益,而且功損。所以必求定靜安泰。不能得真靜之景象,萬無真慢之理”。這就是慢功的標準和歸宿。

  二、李派太極功快拳第二層功法

  快者,動功也。習拳者由慢功練至“手眼心神意念無一不靜,按勢運用無一不慢,慢之至矣。至此陰極則生陽,為太極動功之出矣。此謂之動無有不動也”。快拳,即快練,其主要目的是將勁練整練合,使內勁***即太極拳特有的爆發力***充分爆發出來。快練身易散亂,要避此病,除熟練外,必須看主宰,掌握好主宰則可任意東闖西馳、南走北行。隨心所欲。那麼,什麼是主宰呢?主宰就是領頂勁,即“頂頭懸”是也。掌握此要領,才能氣落丹田,濁氣下降,真氣發動。故“氣以直養而無害”,也才能使拳練得不偏不倚,忽隱忽現,急似流星,捷如脫免。迅速如風行電走,痛快似弩箭離弦,炮之燃火。故譜雲“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也”。

  李派太極地盤拳“八法奇門拳”即專門採取的快拳練法。也稱武太極。,太極五行捶屬快慢相問、剛柔相濟的練法。可慢練。可快練。掌握了第二層功法,也就為技擊實戰打下了基礎。

  三、李派太極鬆拳第三層法則

  鬆拳即鬆練。這是在慢拳、快拳求鬆求整的基礎上又上升了一個層次,求的是真鬆,大鬆大柔。是轉換開合,收放提撥,鼓盪呼吸,運用太極橫豎開合彌借之法。現根據自己理解在此作一簡要介紹:

  鬆者靈虛也。習練者務求腿活,使身手輕捷,乃能得機得勢。欲使身體靈活必於主宰之處留心留意,守其身根至腳,發於腿,主宰於腰。故云:命意源頭在腰隙,又云:刻刻留意在間。須知“隙”字之深意,內藏無限奧妙天機。“隙”字乃橫處言之也,“間”字乃豎處言之也。其主事於腰,是因其一身之樞紐在腰間,曲伸開合之機盡隨腰隙爾。故為命意之源頭,變轉虛實之根本。此關一開,真炁騰然。血遍周身,上下貫通,天地便無滯重之處。故腰為纛也。為十三之總式。腰間鬆動,腰隙靈活,則周身無處不得機得勢矣。動作靈活,腹內鬆靜,呼吸上下出入相隨相依,萬無散亂之理,也就會使真氣騰然,周身節節貫串起來。腰問腰隙不活不鬆,則尾閭不能中正,神由何而貫頂呢。艘隙靈活,神縮隨心,中關一對,則泥丸宮尾間中正安舒更對矣。這樣,才能三田往復,一氣流通,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中間腹內鬆靜。真炁騰然,上可貫靈頂,下可至湧泉,串滿周身。一片精神貫上泥丸宮內,為一身真炁之主宰。滿身之力藉此而生也。故云“滿身輕力頂頭興”也。

  欲求真鬆,必須筋長氣活脫胎換骨。有真神貫頂,氣落丹田。這時才能立如平準,活似車輪,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虛,進之愈長,退之則愈促。忽升忽降,進退由中。伸縮關鍵在腰,所以腰為軸,氣為旗。腰腿不活,則真傑著由何而生?真氣末生,則神力由何而生呢?腰隙為身之樞紐,全身之主宰。腰活則手足輕捷,開合鼓盪也就能隨心所欲了。這也是李派太極天盤拳之練法。求真鬆是太極拳較高層次的練法,也是修身練氣、增長內力的關鍵。

  四、李派太極功緊拳第四層法則

  緊拳即緊練之法,是太極功達到較高境界的鍛鍊之法。是上等工夫,後天返先天。求先天的靈敏,挖掘人體的潛能。緊拳即是“揪、履、抽、撤、頓、錯、收、放”之法則。

  緊者,綿密緊湊,乃緊筋束骨領氣收神之法,通俗說法就是“從大圈到小圈,從小圈到無圈”的練法。至此層次即可達到“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利”,功至此,可自有通神之妙。李派太極功有“老牛筋練法”即指此層次練法。但如沒名師指點,自己不能瞎練,不然會出偏,對身體無益,反而有害。需名師指導,照譜按訣練之,才能真正“循階,登堂而入於室”。

  上述即是李派太極功的四層工夫、四種法則。李派太極的終極目標是“拳與道合”,即張三丰祖師所說“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需要說明的是,李派太極還有許多練法和法則,如盤架子初練四忌、學練四要、“單撣、雙操、單雜、雙殺、雙練三要、一拳九架等功理功法,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骨盆偏沉帶動四肢
太極拳慢中自有大智慧
相關知識
太極文化的七步九點論
太極文化對當代社會的三大價值
太極文化規範拜師授徒儀式怎樣的
如何闡述中國的太極文化
太極文化社團管理制度範文精選
太極文化社團管理制度範本
太極文化社團管理制度範文
民族音樂學視野中歌唱文化的聲音概念論文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
有關文化的市場營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