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門影片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鄭義門》廉潔主題動漫片共15 集,每集時長10分鐘,採用古裝動漫形式,深入挖掘浙江浦江“鄭義門”168條家訓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不知道大家觀看後都有哪些感受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大家寫的吧!

  1

  初識鄭氏一族,源自某日心血來潮外出遊玩。跟著導航來到浦江鄭宅,發現那兒有個小公園,風景獨特,有很多石碑與牌坊。近前看去,仔細閱讀,發現記載的是在那兒生活過的一些前人之遺風。細細玩味,心有所感。遂前去鄭家古宅一遊,收穫頗豐。

  再識鄭氏一族,是在我的工作崗位上,學校組織集體觀看《鄭義門》動畫片。動畫片以生動、易懂、活潑的形式,深入挖掘了鄭氏一族168條家規所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家長鄭濂的故事為經,以家規為緯,通過《以法齊家》《家法如山》《鄭浩拒禮》《遊街退匾》《正風除弊》《利人利己》等12個小故事體現了“家風”和“規矩”的重要性。

  俗語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對於一個大家族來說,如果沒有良好的家規家風,前人多麼優秀,那麼相對的,後人就會多麼沒出息,光光只會享受前人給他們積累下的財富。而俗語又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於鄭氏一族來說,正是因為他們有“鄭氏家規”規範著,有崇尚清廉的家規治家,所以鄭氏一族才能得到當時的帝王賜予“江南第一家”的稱號。

  講起“家風”,分開來無非就是兩個很普通的字眼,但要是組合到一起,卻是值得探討。怎樣的家風會影響著一族的人?我想看過《鄭義門》動畫片的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家風正,則人品正,處世亦正,反之,家風不正,則人易怠,處世亦疏。家風是人品的鏡子,也是涵養作風的基石。

  如何將傳統優秀的家風傳承下去,是每個家庭的重任,也是每個炎黃子孫的重任。“忠、信、孝、悌、禮、義、廉、恥”,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一開始就都做到,但只要每個黨員試著去努力,從小事做起,由自己影響到家人、自己的孩子,進而影響到身邊的朋友,相信這個社會就會風清氣正。

  2

  《鄭義門》廉潔主題動漫片共15 集,每集時長10分鐘,採用古裝動漫形式,深入挖掘浙江浦江“鄭義門”168條家訓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以家長鄭濂的故事為經,以鄭氏家規為緯,通過 “江南第一家”《鄭浩拒禮》《儉以持家》等15個生動故事來體現“家風”和“規矩”的重要性,引導當下黨員幹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家規家風中的精華,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引領社會風尚,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廉潔動漫片,讓黨員們在享受傳統戲劇文化的同時也受到了廉政教育。觀看廉潔動漫片《鄭義門》結束後,黨員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積極發言暢談觀後感。黨員吳老師說:“片頭的詩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又講了孝道,我回去之後還可以帶孫子一起看。”

  鄭氏家族是一個有理想的群體,鄭綺的命題被不折不扣地執行了600年。然而,即使再完備的制度,再嚴密的組織,再巨大的財富,再巨集大的祠堂,都敵不過時間的侵襲,任何力量都無法挽回這個龐大家族的凋零。

  這又有什麼呢?“鄭義門”用十五世的孤寂時光寫下了絕版的孤本,我們翻閱它的時候,輕易可以穿越眾多的文字與鄭氏族人一一相遇,或許這就足夠了。

  鄭義門觀後感3

  《鄭義門》是一部以《鄭氏規範》為主題的廉政教育片。劇中對浙江鄭氏家族恪守祖訓、守德明理的故事進行了形象系統的闡釋。其採用的動漫形式也將儒家艱深抽象的道德哲學以最平實的方式介紹給了觀眾。總體來說,《鄭義門》對中國傳統家訓文化中孝悌、廉敬觀念的再普及和再發展有其積極意義,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孝廉文化也對中共中央大力反腐敗的壯舉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素以道德教化見長於世。自孔子“仁”觀念的提出,至於孟子“義”觀念的發展,中華民族即形成了以“仁義”為本的道德傳統。雖歷經千年,雖歷盡坎坷,但“仁義”始終是中華民族的道德代言,緊持“仁義”信念的人始終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家訓家規作為重要的道德教化手段得到了極大發展,比如最著名的《顏氏家訓》,乃至於我們談到的《鄭氏規範》。中國儒家文化認同“修齊治平”之道,認為“國”由一個個“家”組成,並且認為“家齊而後國治”,相對於愛國,愛家是更為基本的要求。從漢代“舉孝廉”之制到明清“忠臣求於孝子家”,無不體現這種思想,即是:愛有差等,身之不修不可齊其家,家之不齊不可使國治,國之不治不可平天下。這種思想體現儒家對於人性的特殊理解,其後續發掘對於反腐倡廉偉大事業必將有極大助益。

  反腐倡廉偉大事業是一項長期工作,很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達到理想的結局,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制度法律這樣的硬手段,也需要道德教化這樣的軟手段,並且最理想的結局應該是軟手段的勝利。孔子曾講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所以,對於《鄭義門》所體現道德教化的學習和宣傳必將是長期的,其收效必將是緩慢的,但其最終結果也必將是最光明的。

  當然,對於《鄭義門》中體現的“廉敬”文化的學習也不能生搬硬套。孔子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當今社會是現代社會,而“現代”所蘊含的最重要的意義是對人的尊重。所以,“道德強權”、“以禮殺人”這樣的極端現象也該引起高度重視,道德教化應永遠立足於尊重人的尊嚴,尊重人格獨立的底線上。

  ***縣委黨校張偉***

  鄭義門觀後感4

  “既仕,須奉公勤政,毋踏貪黷,以忝家法。”900年前,以崇尚清廉的家規治家的鄭義門,號稱“江南第一家”。近日,一部名為《鄭義門》的廉政動漫片登陸央視,上演家規裡的經典故事。

  片子不長,一集十來分鐘,共12集。《以法齊家》《家法如山》《教化為先》《儉以持家》《致力為公》《鄭浩拒禮》《遊街退匾》《正風除弊》《利人利己》等劇集,把“江南第一家”鄭氏家族創造15代不分家、3000多人同吃一鍋飯的家族傳奇,以及一幅幅孝廉文化圖景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鄭家的規矩”,是“鄭義門”的精神支柱――長達168條的《鄭氏規範》。這部經數代人創制、增刪的家訓,將儒家的“孝義”理念,轉換為操作性極強的行為規範,涵蓋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體系,也成為鄭氏族人歷世承襲的行事“密碼”。

  國由家組成,有國才有家。治國從治家開始。

  鄭沂辭俸促廉、鄭崇嶽清退賄物、鄭幹懲治貪官……從家庭角度約束族人為官清正,是《鄭氏規範》一大特色。

  因為家規傳承,鄭氏家族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約束力,鄭氏族人自覺以家規為尺,注重自我修為,共同締造著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鄭氏規範》由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宋濂修訂完善,被譽為“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里程碑”。

  在崇尚“家國”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統中,鄭氏家規承襲的倫理文化、責任文化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具體投射和濃縮,鄭氏族人在時代變幻中始終恪守家族精神,展現著炎黃子孫對民族文化幾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鄭氏子孫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沒有出現過因貪汙而遭罷官的現象。鄭氏族人勤儉持家、清廉為官的背後,是家風文化的潛移默化使然。在新時代中,在全國黨員幹部和群眾中傳播鄭氏的廉政文化和良好家風,點亮清廉為官的意識,更擁有振聾發聵的教育意義。

牧場之國讀後感
火燒連營讀後感
相關知識
鄭義門影片觀後感
鄭義門動漫觀後感5篇
鄭義門觀後感_鄭義門動漫觀後感
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錦集
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錦集
百團大戰影片觀後感
反***影片觀後感
愛國影片觀後感精選
周星馳美人魚影片觀後感精選
小兵張嘎愛國影片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