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祛溼健脾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秋季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季節,因為不像夏天那麼炎熱,也不像冬天一樣寒冷,但是秋天卻是溼氣大、乾燥以及脾氣容易暴躁的季節。那麼秋季該如何祛溼、去燥喝什麼茶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秋季養生祛溼茶

  秋天溼氣非常的大,如果我們體內溼氣太大的話,肯定會出現很多不適的反應,因此一定要祛溼,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秋季養生祛溼茶。

  中醫認為脾胃主水,溼氣多了可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繼而產生內溼,表現為舌苔厚膩、口腔粘液多而苦澀、臉色晦暗和四肢倦怠。為了預防風溼,在南方生活宜常喝祛溼茶。下面小編為您介紹7款祛溼茶的配方,不妨來看看它們的做法吧!

  1、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淨並控幹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衝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薏仁枸杞茶養肝明目又利水祛溼,宜在秋季養生飲用。

  2、茯苓薏米薑茶

  做法:茯苓15-20g,薏米20g,生薑3片。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鐘。加入生薑,點火,煮開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水差不多隻有一碗時,關火,趁熱喝。第二次喝的時候,繼續加一碗水,煮開後煎20分鐘。還可以再喝一次,繼續加水,煎20分鐘。

  功效:茯苓不僅能夠祛溼還有健脾胃的作用,再加上喝健脾胃一起,這樣就更加的適合胃不好、胃寒的人飲用。

  3、陳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陳皮2克。茯苓、陳皮洗淨,放人保溫杯中,在杯中衝入熱水,等待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溼,化痰減肥,健脾燥溼,化痰祛脂。

  4、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鐘,去渣留汁,調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祛溼,涼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有痔瘡大便不暢或大便帶血的人群飲用。

  5、五花茶

  做法:金銀花、杭白菊、扁豆花、雞蛋花、木棉花各15克、鮮土茯苓、苡米50克。將上述材料洗淨後***鮮土茯苓宜斬成細塊狀***,加入適量水,煎煮半小時即可飲用***根據口味可以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選用的均為清熱、解暑、利溼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溼、解毒、利關節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熱、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溼效果更強。

  6、辛涼飲

  做法:薏米30g、藿香3g、佩蘭3g、白豆蔻仁3g,因為薏米很難用沖泡的方法來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熱水煎煮薏米半小時,然後用薏米湯來沖泡另外三種茶材即可。

  功效:這四種植物向來被認為是祛溼的上品,暑溼季節服用可以幫助脾胃化解體內的溼氣。同時,薏米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抗溼的能力,避免溼氣再次侵犯。

  7、木棉砂仁飲

  做法:木棉花10克,春砂仁3克。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衝入沸水,加蓋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溼的功效。適用於春夏季感受暑溼後出現腹脹、不思飲食、四肢困重的人群保健飲用。

  秋天養生的小知識

  1、運動

  運動可促進女性荷爾蒙更好分泌,喜歡運動的女性相較於不愛運動的女性,往往體內荷爾蒙分泌水平更高,具體表現為月經更加規律,膚色毛髮都更有光澤,食慾、性慾等總體需求可能更高,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如果女性荷爾蒙能很好分泌,對於提高女性的生活質量有很大裨益。

  據美國一項科研結果證實,鍛鍊確實能調節改善雌激素的分泌水平。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更要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使精力更加旺盛、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有滋有味。女性進行耐寒鍛鍊,可以增強機體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但避免太激烈的運動。

  秋日清晨氣溫低,鍛鍊時不可穿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鍊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因為人體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鍛鍊時,衣服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待身體發熱後,再脫下多餘的衣服。鍛鍊後不要穿著汗溼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2、養肺

  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幹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

  秋季氣候稍涼,空氣中普遍缺乏水氣,食養應以妨燥潤肺,在飲食上,以少量椒、蔥、韭菜、蒜等辛散食物,配合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鴨肉、乳品等柔潤食品。女性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花生、紅薯、白米、小米、糯米、玉米、黑豆等也是非常適宜在秋季食用的。

  3、心理

  秋季,在精神調養上也應順應季節特點,心境寧靜才會減輕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才能適應秋天的特徵。私心太重、嗜慾不止會破壞神氣的清靜。人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的,任何人都會有明顯的喜怒哀樂的情感變化,但性情開朗的人,會在最短的時間把這種不愉快化解到最小程度,把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臨床上由於情志因素而引發各種疾病的情況時有發生,或患了新疾,或引發舊病。發生在中年女性因情緒不佳、心態不穩經常引發的面板問題有黃褐斑、痤瘡、乳腺小葉增生,甚至可引發帶狀皰疹等,而原有面板過敏、溼疹、銀屑病等疾病往往由於長期情緒抑鬱或情緒不穩而復發或加重。

  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而且還能促進身體骨骼裡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面板紅潤,面有光澤,少發疾病。所以預防疾病的關鍵是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關鍵是心理調節。

  蓮子、枸杞子、百合、紅棗、桂圓等有鎮靜安神及補益作用,有利於減輕更年期症狀。

  4、藥養

  重點放在滋補津液方面,平時可服用人蔘、沙蔘、麥冬、百合、核桃仁、杏仁、川貝、澎大海等益氣滋陰、宣肺化痰的中藥來保養。若容易發燥病,則用生地、百合、黨蔘、麥冬、甘草來預防。

  如果你呼吸淺短,聲音低微,神倦懶言,動則汗出,食慾減少,舌質淡就屬於氣虛性體質。用黃廂、黨蔘、西洋參沏水喝、泡酒,或者做粥喝是最簡單的方式。

  如果你面色蒼白,口脣淡白,夜熱盜汗,肌膚枯澀,舌淡紅無苔就屬於血虛體質。你可以用當歸、紅棗、何首烏、桑椹做粥,在雞湯、肉時也可以加點。

  如果你顴面潮紅,口燥咽乾,盜汗,尿少而赤,大便祕結,舌紅少苔就是陰虛的體質。可以用麥冬、五味子、山藥、百合等,熬粥的時候可以放幾味。

  如果你畏寒肢冷,腰痠腿軟,咳喘身腫,容易腹瀉、尿清長,舌苔薄白就是陽虛體質,可以食用肉桂、羊肉、狗肉、生薑等。

  5、美容

  女性為預防貧血,可以經常吃一些動物肝臟、黑木耳、紅棗、豆類等含鐵豐富的食物。富含膠質蛋白和彈性蛋白的食物,如豬皮、豬蹄、動物筋腱等,是此期女性美容養顏不可缺少的食品。為促進皮脂腺的分泌功能,飲食上還應注意攝入含植物脂肪類的食物,如大豆、芝麻、葵花子、核桃、栗子等。尤其是芝麻,芝麻中的維生素E能防止過氧化脂質對面板的危害,治療各種面板的癌症,使面板更加白皙光澤,其養血的功效對面板粗糙、乾燥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秋季氣候比較乾燥,此時多食用一些芝麻會使面板變得細膩光滑、紅潤光澤,並且吃多了也不用擔心會發胖。

  6、養陰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

  秋天氣候乾燥,很易感到口乾舌燥,面板水份也易流失。所以要特別注意水份的補充,多喝水、多吃含膠質與水份的水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事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7、早起

  秋天是陰長陽消的時候,所以要養陰為主。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養生應以養肺為主。秋三月,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收斂神氣。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機率,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8、防寒

  白露過後,氣候逐漸變涼,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染肺疾。因秋氣主燥,燥易傷肺。如因著涼而使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外邪,則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若風邪侵犯經絡筋骨,使筋絡阻痺,可出現四肢痺症。

  9、防壞肚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10、排毒

  秋季人體容易累積毒素,女性朋友們可以通過快走、瑜伽、彈跳進行排毒。

中醫推薦的秋季養生食物
深秋飲食養生有什麼禁忌
相關知識
秋季養生祛溼健脾秋季養生祛溼健脾的食療
秋季養生祛溼健脾
秋季養生祛溼喝什麼茶好
秋季養生祛溼方法
秋季養生祛溼方法
秋季養生除溼湯
夏季養生祛溼
冬季養生祛溼粥方
秋季養生與保健
夏季養生祛溼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