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解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孔子的思想名言流傳深遠,內涵豐富,孔子的名言你能夠解讀的了嗎?下面小編為你分享的是的內容,希望你會喜歡!

  最新

  有教無類。——摘孔子《論語》

  對人進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類。

  道不同,不相為謀。——摘孔子《論語》

  主張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既來之,則安之。——摘孔子《論語》

  不必擔憂財富不多,只須擔憂財富不平均,不必擔憂人口稀少,只須擔憂境內不安寧。……既來了,要使他們安家樂業。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摘孔子《論語》

  不該說話的時候卻搶著去說,這叫急躁;到該說話的時候卻閉口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別人的臉色便隨便插嘴,這叫沒有眼色。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年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論語》

  君子有三種事應該加以警戒:年輕的時候,血氣還沒有固定,力戒貪戀女色;到了壯年時期,血氣正旺盛,力戒逞強好鬥;到了老年時期,血氣已經衰弱,力戒貪得無厭。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摘孔子《論語》

  生下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經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學習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學習的,這是最下等的人。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摘孔子《論語》

  君子有九種事情需要考慮到:看,要考慮是否清楚;聽,要考慮是否明確;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容貌,要考慮是否恭敬;言語,要考慮是否忠實;做事,要考慮是否認真;疑惑,要考慮是否求教;憤怒,要考慮是否有後患;利益當前,要考慮是否該伸手。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摘孔子《論語》

  人的性情本來是近似的,只是由於環境習俗的薰陶,便相距得遠了。

  精選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論語》

  君子能夠協調左右但並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能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摘孔子《論語》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討得他的喜歡則很難。以不正當的方式討他喜歡,他是不會喜歡的;但他在用人上,卻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難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歡心則很容易。如果以不正當的手段討他喜歡,他是會喜歡的;但當他用人時,則會求全責備。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摘孔子《論語》

  在私利面前能夠想到道義,遇到危難能夠挺身而出,雖然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也沒有忘記平生的諾言,這樣就可以說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摘孔子《論語》

  君子以言論超過行動為恥辱。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摘孔子《論語》

  有人說:“如果用恩德來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說:“這樣的話,你將用什麼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對待怨仇,以恩德報答恩德。”

  子曰:“賜也,女以予多學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摘孔子《論語》

  孔子說:“端木賜啊!你以為我是一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答道:“是的,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基本道理把它們貫穿起來的。”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論語》

  可以同他交談卻沒有交談,這是錯過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談卻要同他交談,這是白費口舌。聰明的人既不錯過人才,又不浪費語言。

  錦集

  曰:“非也,予一以貫之。”——摘孔子《論語》

  孔子說:“端木賜啊!你以為我是一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答道:“是的,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基本道理把它們貫穿起來的。”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論語》

  可以同他交談卻沒有交談,這是錯過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談卻要同他交談,這是白費口舌。聰明的人既不錯過人才,又不浪費語言。

  有殺身以成仁。——摘孔子《論語》

  能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論語》

  一個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鋒利的工具。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摘孔子《論語》

  一個人若沒有長遠的考慮,便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摘孔子《論語》

  一個人能夠做到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了。

  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摘孔子《論語》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處處要求別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摘孔子《論語》

  自己不願乾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小不忍,則亂大謀。——摘孔子《論語》

  忍不住一時的小忿,就會毀壞整個大事。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摘孔子《論語》

  有了錯誤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錯誤了。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摘孔子《論語》

  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苦苦思索,結果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當仁,不讓於師。——摘孔子《論語》

  面對著實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師在前,也不要謙讓。

還會看:

孔子的名言解釋
孔子經典名言解析
相關知識
孔子的名言解讀
孔子的名言解釋
孔子的名言英語理解
孔子的名言名句及解釋
孔子的名言和解釋
孔子的名言及解釋
關於孔子的名言及解釋大全
孔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釋
關於孔子的名言名句及解釋
孔子的名言與名言解釋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