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語文試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臨近中考了,我們要合理利用複習時間,要準備一些中考語文試卷來複習,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及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共22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8分,每小題2分〉

  1. 下列詞語中加橫線字的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C ***。

  A.狹隘***ài*** 哺育***bǔ*** 言簡意賅***gāi***

  B.馳騁***chěng*** 真諦***dì*** 咄咄逼人 ***duō***

  C.臉頰***jiá*** 青睞***lái*** 誨人不倦***huǐ***

  D.醞釀***niàng*** 冗長***rǒng*** 一蹴而就***cù***

  解析:誨人不倦***huì***。

  2. 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 ***。

  A.暮藹 耽誤 有口皆碑 披星帶月

  B.輻射 委婉 惟妙惟肖 迥然不同

  C.精彩 提煉 中流砥柱 措手不及

  D.分歧 帳篷 名列前茅 貽笑大方

  解析:A項中的“暮藹”應該是“暮靄”, “披星帶月” 應該是“披星戴月”。

  3. 下列文句的空缺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B ***。

  ① 他 ____ 不決地佇立著,緩緩環顧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 她一連幾次挑起話頭,想和女兒談談,可是女兒的 ____ 卻很冷談。

  ③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____ 的8.0級大地震。

  A.猶豫 反應 聳人聽聞 B.猶豫 反應 駭人昕聞

  C.徘徊 反映 駭人聽聞 D.徘徊 反映 聳人聽聞

  4.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D ***。

  A.機器質量的好壞是保證生產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

  B.幾個學校的老師找他就升學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C.構建長、株、潭經濟合作圈,是湖南戰略重大的決策。

  D.為了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開展山區物候觀測是必要的。

  解析:A項應改為:機器質量的好壞是保證生產是否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

  B項應改為:學校的幾個老師找他就升學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C項應改為:構建長、株、潭經濟合作圈,是湖南重大的戰略決策。

  ***二***按原文默寫***共6分,每空1分***

  5. ①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②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漁家傲》***

  ③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三***按要求答題***共8分***

  6. 根據下列的例句,仿寫一句話。***2分***

  【例句】一塊鈾礦石,可以平庸無奇地在地層沉睡下去,也可以發出驚天動地的能量。

  仿句:一個人,可以碌碌無為地在世上廝混下去,也可以讓生命煥發燦爛的光芒。

  7.根據下列提供的情景回答問題。***2分***

  一次,你媽媽因為一次小事錯怪了你,對你發脾氣,你說:“________________。”

  8.從2008年開始,國務院規定每年的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各放假一天,此舉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在規定釋出之前,某民意測評機構做了“你更喜歡過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目還是情人節、愚人節、聖誕節等西方節目”的調查。以下是調查的資料統計。

  調查物件調查專案 中 老 年 青 少 年

  城鎮居民 鄉村居民 城鎮居民 鄉村居民

  更喜歡過中國傳統節日 73.8% 95.5% 58.3% 70.1%

  更喜歡過西方節日 26.2% 4.5% 41.7% 29.9%

  ***1*** 根據上表得出結論: ***2分***

  ①在我國中,中老年人比青少年更喜歡過中國傳統節日。

  ②在我國中,城鎮青少年比鄉村青少年更喜歡過西方節日。

  ***2*** 對國務院的舉措,你所持的態度及理由:***2分***

  態 度:贊同

  理由:①有利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②有利於培養親情;

  ③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④有利於豐富百姓的生活。

  二、閱讀下面現代文,回答問題***共26分,除第20題外,每小題2分***

  ***一***最糟糕的發明

  ①不久前,英國《衛報》評出了“人類最糟糕的發明”,塑料袋不幸“榮獲”這一稱號。塑料袋是從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學產品,一旦生產出來就很難自然降解。處理這些白色垃圾很多時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溫焚燒。據科學家測試,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會腐爛降解,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透氣性,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生長。如果家畜誤食了混入食料或廢留在野外的塑料,會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燒所產生的有害煙塵和有毒氣體,同樣會造成對大氣環境的汙染。英國《衛報》稱,我們的地球似乎已經變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無處不在,直到有一天, 我們都已離去,這些東西仍然佔據著地球,因為它們是“永生”的。

  ②據國外新聞媒體報道,經常有許多海洋動物如海豚、海豹、海龜等由於誤食了海洋中的漂浮的塑料廢棄物,堵塞消化道而喪生。如今,這事在中國也發生了。西安市動物園近兩年來5只鹿、1只美洲駝不明不白地死去,經專家解剖屍體後證實,“凶手”竟是司空見慣的塑料袋,這些動物誤食了遊人亂丟的塑料袋而命喪黃泉。無獨有偶,北京麋鹿園自1995年以來已經發生了十幾起麋鹿誤食塑料袋而致死的事,科研人員在一頭麋鹿的胃中竟然發現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③塑料袋的發明雖然只有100多年,但是它對環境的危害已經顯而易見了,它所堵塞的也不僅僅是動物的消化道了。重慶市1998年8月就由於嘉陵江、長江上 取水口,致使好幾家自來水廠停產減產,害得重慶市民守著兩條大江沒水喝。

  ④據悉,愛爾蘭現在已經開始徵集塑料袋稅,每個塑料袋徵收13美分的稅。這個方法級為有效,愛爾蘭塑料袋的使用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在挪威,居民外出購物大都自帶塑料袋,因為商店雖然提供塑料袋,但需付費。我國這幾年有不少環保組織都搞了布袋贈市民的活動。倡導人們少用塑料袋。但是也沒見多少人用環保布袋購物。關鍵在於塑料袋是白給的,用不用與人們的經濟利益無關,看來,要抵制“白色垃圾”,除了宣傳、號召之外,還需要採用經濟手段。

  ⑤塑料袋的問世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我們都不能做往自家水井裡吐痰的傻事。這種給人類帶來如此大的麻煩的發明還是少點為好。

  ***王婭《糟糕的發明》《中國環境報》2003年1月6日有增刪***

  9.為什麼說塑料袋的發明是“人類最糟糕的發明”?

  答:因為塑料袋很難自然降解。

  10.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好在哪裡?

  科研人員在一頭麋鹿的胃中竟然發現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答:竟然:準確地表明瞭不可思議,意想不到之情。

  11.第④段的中心是***要抵制“白色垃圾”,除了宣傳、號召之外,還需要採用經濟手段***。

  12.細讀第④段,說說國內外抵制“白色汙染”的方法有哪些?請列舉兩條。

  答:①徵稅 ②付費 ③贈布袋 ④倡導少用塑料袋

  13.今年6月1日起國家的“限塑令”開始在全國實施,市場使用塑料袋將有所限制。你班將開展以“限塑”為主題的公益宣傳活動,請你根據這次活動的主題擬寫一條標語。

  答:①保護環境,請從遠離塑料開始。 ②塑料,愛你,就是害我。

  ***二***《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序***節錄***――呂叔湘

  ①語言文字本來只是一種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學習以及交流各科知識也少不了它。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為什麼很多教語文的人和學語文的人會認識不清呢?是因為有傳統的看法作梗。"學校裡的一些科目,都是舊式教育所沒有的,唯有國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閱讀和寫作兩項,正是舊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為國文教學只需繼承從前的傳統好了,無須乎另起爐灶。這種認識極不正確,從此出發,就一切都錯。舊式教育是守著古典主義的:讀古人的書籍,意在把書中內容裝進頭腦裡去,不問它對於現實生活適合不適合,有用處沒有用處;學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調模仿到家,不問它對於抒發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沒有效果。舊式教育又是守著利祿主義的:讀書作文的目標在取得功名,起碼要能得“食廩”,飛黃騰達起來做官做府,當然更好;至於發展個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個人終身受用不盡,同時使社會間接蒙受有利的影響,這一套,舊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②過去的第二點錯誤認識是把語文課看成是傳授一門知識的課,因而要以講為主。在讀文言文的時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講,到了讀白話文課本,就"從逐句講解發展到講主題思想,講時代背景,講段落大意,講詞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來年了。可是也可以說有一點沒有變,就是離不了教師的“講”,而且要求講“深”,講“透”,那才好。其實,語文教學乃至其他功課的教學,不是像交付一件東西那麼便當,我交給你了,你收到了,東西就在你手裡了。

  ③這就觸及教育學上的根本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起什麼作用?聖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換句話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在這個問題上,聖陶先生有一句精闢的話,現在已經眾口傳誦,那就是:“教是為了不教。” ***本考試題由1995年高考題改編而成***

  14.根據第①段,指出舊式教育的兩大弊端。

  答:①批評舊式教育是守著古典主義; ②批評舊式教育是守著利祿主義。

  15.通觀第①自然段,概括說明第一點錯誤認識是什麼。

  答:第一點錯誤認識是:不清楚***或:不瞭解、不知道***語文是工具,日用學習及交流知識都少不了它,因而照搬舊式教育那一套***或:沒有認清語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因而照搬舊式教育那一套***。

  16.文中第②段劃橫線的語句比喻什麼?

  答:把教學***或:語文課***看成是單純***或:簡單***傳授知識*** 。

  17.請寫出你在學習語文過程中的2種有效方法並分別簡要說明理由。

  答:①學生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②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

  ***三***忽 略

  夕陽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陽臺上的瓷磚上,幻出一片紅紅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跪坐在椅子裡,痴痴的望著陽臺上沐浴著夕陽的花盆,無限美好的夕陽毫不吝嗇地把光芒灑向花盆中的紫羅蘭,使得本來就很美的紫羅蘭更添幾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這裡,他只顧痴痴的看著花盆中紫羅蘭葉下幾根嫩嫩綠綠的小瓜苗。這是孩子幾天前吃西瓜時好玩似的隨意吐進花盆中的,沒想到竟會長出瓜苗來。

  孩子滿心歡喜地看著,不禁叫出了聲:“要是瓜苗慢慢地長出小西瓜來,那該多好啊!”接著孩子咯咯地笑了,滿眼的憧憬。

  孩子的母親見了,走過來,“看什麼呢?”

  孩子忙把母親拉到花盆前,開心的說:“媽媽,看,花盆裡長了好多小苗苗!以後它們會長成大苗苗,結小西瓜給我吃。”

  母親皺了皺眉頭,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不要過幾天就會死的,根本長不出西瓜。”

  孩子咬了咬嘴脣,接著笑了,睜大著明亮的眼睛,“會的,小瓜苗會長成西瓜的,我會天天照顧好它們的。”

  母親笑著搖了搖頭,轉身就到廚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現出的堅定與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從學前班回來後,照例跑向陽臺,奔向花盆。頓時,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羅蘭在夕陽下耀武揚威著地炫耀著。孩子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已看錯了,但事實如此,嫩嫩綠綠的小瓜苗不見了。孩子哇一聲哭了。

  隨後,孩子哽咽著問母親,“媽媽,小瓜苗怎麼沒了?”

  “被我拔了,這有什麼哭的,那些瓜苗長在花盆裡,影響紫羅蘭的生長,那些個小東西,別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別哭了。”母親笑著責備孩子的淘氣,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後,孩子的眼睛總愛往花盆裡瞟,並且想過把那株討厭的紫羅蘭給拔了,孩子也幾次用手捏住它,但終究沒拔。這也是一個生命呀,孩子想。

  幾天後,孩子畫了一張畫,畫中是一個大大的花盆,花盆裡有一顆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綠綠的,旁邊寫了一行小字:我雖小,但我也是一個生命。老師驚訝於他的想法,給了他滿分。孩子把畫拿給母親看,母親看分數,笑道:不錯啊,真厲害,得了個滿分。媽媽待會兒帶你去上街,給你買冰淇淋。

  夕陽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陽臺的瓷磚上,幻出一片紅紅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小小說選刊》2008年第5期***

  18.文中寫孩子“痴痴的看”、“滿心歡喜地看”小瓜苗、“滿眼的憧憬”,表現了孩子對*** ***。

  19.文中“孩子的畫”表現了孩子怎樣的情感?

  答: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20.文章結尾處的景物描寫與開頭相同,這樣安排有什麼作用?

  答:首尾呼應,昇華了主題。

  21.①文中對母親的神態與動作描寫,表現了她對孩子的“忽略”,請找出兩處。***2分***

  答:a.母親笑著搖了搖頭,轉身就到廚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現出的堅定與信心。

  b.母親笑著責備孩子的淘氣,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②母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忽略?***2分***

  答:母親只關心孩子的成績,不關心孩子的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共12分,每小題2分***

  ***一***三 峽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見曦月。

  ②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在三峽的七百里中,兩岸山連著山,幾乎沒有半點空隙。層層疊疊的山岩峰巒,遮蔽了天空,擋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兩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斷絕了。有時皇帝有詔命必須火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動身,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騎上賓士的駿馬,駕著長風飛翔,也沒有如此迅速。

  春冬季節,白色的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潭,倒映著兩岸山色。極為陡峭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姿態奇特的柏樹,大小瀑布,在那裡飛射沖刷,江水清澈,樹木繁盛,群山峻峭,綠草豐茂,確實很有趣味。

  每逢雨後初晴或霜天清晨,樹林山澗冷落而蕭索,常有猿猴在高處長聲鳴叫,聲音連續不斷,異常淒厲。迴響在空曠的山谷中,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2.解釋下面加橫線的詞。

  ①沿溯阻絕***逆流而上*** ②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快***

  23.翻譯下面句子。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答:***聲音***迴響在空曠的山谷中,很長時間才消失。

  24.閱讀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簡析】

  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全詩鋒稜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文章的第②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了夏天三峽水流***湍急***的特點;文章第④段與詩中***兩岸猿聲啼不住***一句相對應。

  ***二***趙襄主學御

  趙襄主學御於王於期,俄而與於期逐,三易馬而三後。襄主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於車,人心調於馬,而後可以進速致遠。今君後則欲逮臣,先則恐逮於臣。夫誘道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此君之所以後也。”***韓非子《喻老》***

  翻譯:趙襄子***晉國國卿***跟王於期學習駕御馬車,不久和王於期比賽,三次換馬但是三次都落後。趙襄子說:“您沒有將您的技術全部教給我。”回答說:“技術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錯了。凡是駕御所應該重視的,是馬的身體與車統一,***駕御的***人心和馬協調,這樣才可以跑得快跑得遠。今天您落在後面的時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時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駕著馬車搶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後。但是您領先或落後時心裡想到的都是我,您哪能和馬協調呢?這就是您為什麼會落後啊。”

  25.解釋下面加橫線的詞。

  ①三易馬而三後***換,更換*** ②先則恐逮於臣***被***

  26.翻譯下面的句子。

  術已盡,用之則過也。 答:技術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錯了。

  27.讀了這則短文後,你得到什麼啟示?

  答:示例:做事要專心致志,不能患得患失,否則做事不能取得預期效果。

  四、作文***共40分***

  題目:溫暖

  要求:1.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2.文內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否則扣分。

上海中考語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上海中考小說專項閱讀題帶答案
相關知識
上海市中考語文試卷
丹東市中考語文試卷
德陽市中考語文試卷
廣安市中考語文試卷
湛江市中考語文試卷
武漢市中考語文試卷
廣東省江門市中考語文試卷
湖南省長沙市中考語文試卷
大連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江蘇省南通市中考語文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