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環境管理試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高考考試歷來備受矚目。而對於其中的地理來說,多練才是王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在解決我們面臨的各類環境問題時,不能單純依靠技術措施,更需要實行科學有效的環境管理,這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環境問題的產生,也能使相應的技術措施更有效。據此完成1~5題。

  1.資源環境管理包括

  A.城市環境管理 B.交通環境管理

  C.可再生資源的恢復和永續利用 D.工業生產環境管理

  2.環境管理的目的是

  A.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 B.綜合治理環境汙染

  C.禁止對生態環境的利用 D.謀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3.不屬於我國現行環境管理制度的是

  A.排汙許可制度 B.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

  C.汙染集中處理制度 D.誰汙染誰治理

  4.能有效遏止環境的惡化,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的環境管理手段有

  A.經濟手段、技術手段 B.法律手段、宣傳教育手段

  C.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D.宣傳教育手段、技術手段

  5.環境管理的執行主體是

  A.個人和團體 B.國家和政府 C.環發大會 D.企業和事業

  答案:1.C 資源環境要素包括大氣、水、土壤、野生動植物資源等可再生資源和以礦產資源為代表的非可再生資源。

  答案:2.D

  答案:3.D 我國現行的八項環境管理制度是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排汙費收費制度、排汙許可制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城市綜合定量考核制度、汙染集中處理制度和汙染限期治理制度。

  答案:4.C

  答案:5.B 環境管理的執行主體應該是國家和政府,因為是國家和政府來確定環境保護方針大計,頒佈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環境管理條例和國家行動計劃。

  我國已將“環境保護”確定為一項基本國策,並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國國情的環境管理原則和制度。據此完成6~7題。

  6.“全面規劃,合理佈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屬於我國的

  A.環境保護的基本方針 B.環境管理的基本原則

  C.環境管理制度 D.環境管理政策

  7.北京市高碑店汙水處理廠的建設,貫徹了

  A.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原則 B.誰汙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原則

  C.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 D.先汙染,後治理原則

  答案:6.A

  答案:7.C 建汙水處理廠屬於源頭治理,防止汙水產生和造成汙染。

  8.“三同時”是指

  A.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B.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C.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三統一 D.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汙染誰治理

  答案:8.A 對基礎知識要掌握清楚。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為了保證南水北調工程的順利實施,2010年5月,山東省沿東線工程的一些縣區,環境部門依法強制關停了一些企業單位的自備井,保證地下水的儲量。根據材料完成9~10題。

  9.環保部門依法“封殺”自備井的做法,屬環境管理範圍的哪類管理

  A.區域環境管理 B.資源環境管理 C.部門環境管理 D.環境技術管理

  10.環保部門的管理手段,主要運用了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經濟手段 ④環境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9.B 自備井能夠比較隨意地抽取地下水資源,封殺自備井是為了保護當地水資源,所以屬於資源環境管理。

  答案:10.A 環保部門代表國家行使對環境的管理,其主要運用了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實施環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環境技術手段、環境管理教育和新聞媒介手段等。據此完成11~13題。

  11.20世紀80年代國家制定了預防為主、誰汙染誰治理以及強化環境的三大環境保護政策。這屬於環境管理手段中的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經濟手段 D.環境技術手段

  12.我國早在1978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就已規定:在中國,凡汙染和破壞生態環境而對公眾的健康、安全、生命以及公私財產等造成危害的均為公害。公害是一種應負刑事責任的罪過。這屬於

  A.通過行政程式直接管理環境 B.運用法律武器,依法治理環境

  C.運用稅收、有償付費等手段間接管理環境 D.環境技術管理

  13.確定防治汙染的技術及環境科學技術發展方向,組織環境保護的技術諮詢和環境科學技術交流,並廣泛應用於環境之中。這些活動主要是運用何種手段進行管理

  A.行政手段 B.經濟手段 C.技術手段 D.宣傳教育手段

  答案:11.A 國家制定三大環境保護政策屬於環境管理手段中的行政手段。

  答案:12.B 找準答題的有效資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就已規定:……公害是一種應負刑事責任的罪過”。

  答案:13.C

  讀“全球CO2濃度變化圖”,完成14~15題。

  14.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CO2濃度明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類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劇增加 ②地震等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③森林毀壞,其面積大量減少 ④人類填海造陸面積過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5.為延緩和減輕由於CO2濃度增加而導致的氣候變化與危害,各國政府應

  A.改變能源結構,提高天然氣的使用比例 B.遵守國際公約,控制和消減CO2排放量

  C.採用固碳技術,增加新能源汙染稅費 D.擴大耕地面積,培育新的農作物品種

  答案:14.A 全球CO2濃度明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人類消耗化石燃料向大氣中排放出大量CO2,二是毀林。

  答案:15.B 為延緩和減輕全球氣候變化,各國政府應遵守國際公約,控制和消減CO2排放量。

  16.下列屬於我國環境保護國際合作領域的有

  A.環境宣傳教育

  B.與澳大利亞合作開採鐵礦

  C.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建廠

  D.日本本田公司與東風汽車集團合資組建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

  答案:16.A

  17.環境倫理的內容主要包括

  A.尊重自然和其他物種存在的權利 B.人定勝天

  C.大力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加強法制

  答案:17.A

  西電東送、西氣東輸是我國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而採取的能源跨區域調配工程。據此完成18~20題。

  各種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的百分比

  18.表示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特點的是圖中

  A.① B.② C.③ D.④

  19.西氣東輸工程對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意義表現為

  A.有利於緩解電荒,為工業生產提供足夠的能源

  B.利用豐富的能源,推動耗能工業擴大生產規模

  C.改變農村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結構氣化,緩解因植被破壞帶來的環境壓力

  20.目前我國石油供應緊張,緩解我國石油供應緊張狀況的根本措施是

  A.建立戰略石油儲備 B.國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我國投資建廠

  C.限制汽車產業發展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開發利用新能源

  答案:18.B 19.B

  答案:20.D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開發利用新能源是緩解我國石油供應緊張狀況的根本之舉。

  二、綜合題***共5小題,共50分***

  21.***10分***讀“1996年渤海水體汙染範圍和渤海灣水域水質汙染指數年度變化圖”,完成下列問題。

  1996年渤海水體汙染範圍   渤海灣水域水質汙染指數年度變化

  ***1***從“1996年渤海水體汙染範圍圖”可看出,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水域受汙染最為嚴重。說明海洋汙染物質主要來自________排出的廢棄物,它們集中在________和________附近。

  ***2***1997年各項汙染物指標超標63%以上,受汙染水域面積佔整個海域的60%以上,渤海面臨“死海”危機。這對渤海經濟帶將產生什麼影響?

  ***3***針對渤海汙染情況,你認為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對策進行治理。

  答案:21.***1***陸地上的工業生產 大型港口 工業城市

  ***2***將重蹈歐洲北海覆轍,海底無生物,成為海底沙漠;最終將制約環渤海經濟帶的持續發展。

  ***3***必須善待“人類的第二生存空間——海洋”,在我國治理“三河”“三湖”規劃中再加“一海”即渤海,把渤海開發納入跨世紀綠色工程中。要以法治海,儘快制定“渤海汙染防治條例”,加強對治理的硬約束。並以此為契機,為全面防治我國沿海海域汙染創出一條新路。渤海汙染的治理主要是對陸地汙染總量的控制,採取誰汙染誰治理的政策。

  解析:本題以渤海汙染為背景,考查海洋汙染物的主要來源,海洋汙染對經濟的影響,以及防治海洋汙染應採取的對策。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渤海水體汙染嚴重的地區是沿海地區,並且汙染物以無機鹽、無機磷和油類為主,故汙染物主要來自陸地上的工業生產。由於渤海沿岸城市和港口較多,汙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附近。第***2***題,注意審題,主要回答渤海汙染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渤海汙染,導致海洋漁業資源減少;海洋生態環境發生變化,影響旅遊業的發展,進而影響環渤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第***3***題,渤海的汙染物主要來自陸地上的工業生產,治理汙染主要是控制汙染物的排放。控制汙染物的排放,要加大環境管理力度,如加強宣傳教育;嚴格執法,限制汙染物的排放等。

  22.***12分***讀“世界各大洲工業CO2排放量示意圖***甲圖***”“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國柱狀圖***乙圖***”及有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甲                    乙

  《京都議定書》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的。該議定書規定,2008~2012年,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削減52%,其中美國削減7%,歐盟削減8%,日本削減6%。

  ***1***甲圖中CO2排放量最多的三個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圖所示十國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國家是________,最少的亞洲國家是________。

  ***3***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國家是________,其能源消費結構以________為主。

  ***4***在工業發達國家中,CO2人均排放量法國僅為英國的52.5%、德國的56%,從法國能源消費結構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氣中的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近美國政府決定放棄實施《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義務,訊息傳出即引起世界眾怒,這是因為大氣中CO2含量增多,將對世界氣候產生的主要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認為大氣中CO2含量增多,將會給世界沿海城市帶來什麼影響?

  ***8***要降低大氣中的CO2濃度,你認為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答案:22.***1***歐洲 北美洲 亞洲

  ***2***美國 印度

  ***3***中國 煤炭

  ***4***法國70%的電能由核電提供

  ***5***大量燃燒礦物能源,過度砍伐森林等

  ***6***產生溫室效應,世界氣候變暖

  ***7***世界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導致沿海城市被淹,影響沿海地區經濟發展。

  ***8***減少CO2排放,推廣綠色能源***如水電、風能、太陽能等***。

  23.***10分***下列三幅圖中,圖A和圖B的箭頭表示汙染工業發生地理轉移的趨向。圖C表明單位汙染控制費用與汙染排放量的關係***汙染控制費用包括汙染賠、***和治理汙染裝置的費用***。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在圖A中,汙染工業轉移的趨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圖B中,汙染工業轉移的趨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圖C,分析汙染工業發生地理轉移的原因是什麼。

  ***4***從可持續發展原則出發,這種轉移違背了__________原則,為此需要健全法規。這些法規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1***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2***從城市向農村轉移

  ***3***由於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與農村的汙染控制費用相差極大,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了減少生產成本,將重汙染工業轉移到環境成本低的國家和地區,其根本原因是環境法規的地區差異。

  ***4***公平性 加強環境保護,有效制止汙染工業轉移,以達到治理汙染的目的

  24.***10分***評價下列活動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

  ***1***為獲糧食高產多施化肥。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渤海灣實行伏季“休漁”政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津放飛500萬隻園林害蟲的天敵周氏齧小蜂,除害效果明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自然保護區。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力發展私家車。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4.***1***不符合 過多施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結

  ***2***符合 伏季“休漁”可促進魚類再生

  ***3***符合 生物治蟲無汙染,利於生態平衡

  ***4***符合 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

  ***5***不符合 易導致城市環境汙染和交通擁擠

  25.***8分***下圖為“長江源區環境惡化過程示意圖”,試從自然和人類活動兩個方面概述長江源區環境惡化的原因,並提出防治的建議。

  答案:25.答案:原因:從自然條件方面看,全球變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導致蒸發增加和地溫上升,使河流的補給***冰川融水、土壤水***逐漸減少,導致部分河段乾涸,環境惡化。在人類活動方面,濫捕濫獵野生動物,使得生態平衡被破壞;鼠災日益嚴重,以及過度放牧,是破壞草原和最終造成草場沙化的兩大因素。防治措施:①減少CO2的排放量,大面積植樹造林;②制止對有益野生動物的濫捕濫獵,加強草場建設,提高畜牧業管理水平。

  解析:本題考查推斷、評價及創造性地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具體考查長江源區環境惡化的原因和防治建議。解題時,首先要審清題意,明確試題要回答的內容。其次認真閱讀長江源區環境惡化過程圖,弄清其含義及各部分的因果關係。再次根據圖示線索從自然和人類活動兩個方面概述其成因。最後根據環境惡化的成因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題目告訴我們:全球變暖,引起蒸發增加、地溫上升,造成冰川萎縮,土壤水分條件惡化,使得長江上游的冰川融水補給量減少,部分河段河流乾涸,水量減少,環境惡化。另一方面,由於人口的壓力,濫捕野生動物,使得老鼠的天敵減少,鼠類增加,大量吞食草根。為了消滅老鼠,人們投放滅鼠藥,反而誤害了部分其他動物,使得老鼠的天敵更少,加上老鼠自身繁殖快,老鼠瘋狂地破壞草地。同時迫於人口的壓力,人們過度放牧,增載入畜量,造成草場沙化。而河流乾涸,加劇了草場沙化,就形成了長江源區環境的惡化。通過對題目的分析,只要能識別人為原因和自然原因,就不難得出正確的結論。最後提出防治的建議,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嚴禁濫捕濫殺野生動物。

高一地理必修二地球的圈層結構練習試題
青藏高原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相關知識
高中生物穩態與環境期末試題及答案
2016高中語文修改病句試題及答案
高中英語完形填空試題及答案
高中生物走近細胞試題及答案
2017北京高中語文會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7北京高中語文會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東城區高中政治會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地理保護環境知識習題及答案
高中地理工業地域的形成測試題及答案
地理選修六環境保護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