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程技術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承擔著為我國造船行業培養輸送專業人才的重責,然而目前我國船舶工程技術專業在課程體系上還有待改革與提高。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船舶高效焊接技術應用

  摘 要:隨著我國船舶製造業的蓬勃發展,船舶焊接逐步向裝置大型化、技術自動化邁進,本文主要在分析船廠高校焊相關應用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於深化船廠的高效焊接技術發展的趨勢進行討論,對於今後發展我國船舶焊接技術具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船舶 高效焊接 發展趨勢

  1 引言

  高效焊接方法是現代船舶建造的主要生產工藝之一,其焊接效率高低直接影響著船舶建造週期,也是體現一個造船企業焊接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的重要標誌。近年來,隨著我國船舶製造業的蓬勃發展,船舶焊接逐步向裝置大型化、技術自動化邁進[1]。本文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重點解決產品焊接關鍵技術和工藝,不斷加強高效焊接方法的技術研究,同時擴大生產應用範圍,為全面完成公司生產任務、提高產品質量發揮了巨大作用。

  2 高效焊在船廠中應用探討

  高效焊在船廠的發展軌跡,可以明顯發現有以下幾大特點[2]:

  2.1高效焊機械化率逐年提升,發展速度比較緩慢

  加快分段建造速度、減少單船船臺週期,是縮短造船週期、提高船舶生產總量的主要手段。不斷擴大高效焊技術生產應用,從而提高自動化、機械化焊接生產比率是實現快速造船的重要保障基礎。

  通過三種高效焊方法比較,我們發現C02氣體保護焊佔有率從2000年到2005年提高近15%,且呈穩定上升趨勢,埋弧焊應用率波動稍大,但佔有率僅佔總量10%左右,鐵粉焊條佔有率有下降趨勢,但幅度不大。另外,從機械化率、高效化率及焊工人均焊材日耗量等技術指標可以看出,公司在船舶生產中焊接機械化率有所提高,但發展較慢,具體表現在焊工人均焊材耗量5年來僅提高了約3kg。

  2.2自動化程度不高,焊接新工藝推廣應用不多

  自動化焊接技術在船舶建造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FCB單面焊、薄板壓力架單面焊、垂直氣電焊等自動焊接工藝是我公司目前生產效率較高的幾種焊接方法。

  公司的TTS平面分段拼板焊接壓力架採用FCB法三絲埋弧單面焊方法,焊絲直徑4-mm,主要用於平面組裝階段的船底外板、舷側外板、雙層底板、頂板、甲板和隔板等的拼板對接焊及相應結構的拼板對接焊,可焊接厚度5~35mm鋼板的拼板焊縫,拼板尺寸大小為1.5×6mm~3×12mm,其中5-25mm厚度鋼板可以採用單絲或多絲單道焊接完成,大大提高了拼板焊縫的焊接生產效率。

  薄板壓力架焊接裝置對改善薄板焊接變形,提高焊接質量有重要作用。該裝置具有雙絲埋弧焊和單絲氣保護焊的相容性,埋弧焊絲適用直徑2.4-5.0mm,氣保護焊絲適用直徑1.0mm-2.4mm,對3-20mm厚度鋼板的拼焊可採用單面焊工藝,一次拼焊長度達到12m。通過採用適當焊接工藝,可以控制船舶上層建築結構拼板焊接變形。另外,該裝置投入生產使用後緩解了中、厚板拼板焊接的生產壓力。

  除拼板單面焊、垂直氣電焊等典型自動化焊接方法外,公司船舶製造焊接工藝方法中大量採用的是C02半自動氣體保護焊。而其他許多新工藝受裝置、技術、生產設計、組織管理等因素影響,目前還未能在公司承接的船舶建造中應用。

  2.3焊接裝置技術更靳不快,焊條電弧焊機仍擁有一定數量

  通過5年的裝置更新和技術改造,焊條電弧焊機總量下降,且比例由原來的70%降低至50%左右,但仍擁有一定數量,這也是導致生產中手工焊條消耗總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這也是高效機械化率沒有大幅提高、焊工人均焊材耗量增加不快、焊接生產效率依舊保持較低水平的原因之一。

  3 船廠高效焊發展趨勢

  中國正朝著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目標邁進,船舶建造能力不斷擴大。要實現目標,除了擴大船塢規模,提升造船管理水平外,加快高效焊接方法應用,提高焊接生產效率也勢在必行。因此,今後幾年的高效焊發展趨勢有以下幾大特點。

  3.1焊接工藝、方法的多樣化

  為了適應船舶製造不同區域生產流程節奏,確保各生產節點有序按時完工。部件工場、血面分段區域採用的雙絲埋弧自動焊拼板焊接裝置將進一步提高焊接效率,此外,船塢大合攏焊接將根據船板厚度需要適時開發雙絲垂直氣電焊等新工藝。

  3.2CO2氣保護焊將完全替代焊條電弧焊方法

  目前,手工焊條焊接仍是江南造船不可或缺的主要生產工藝。自動角焊、半自動角焊、垂直自動角焊等各類C02氣保護焊將替代焊條電弧焊,甚至在船塢、平臺區域和曲面分段製造車間也將不再採用焊條電弧焊方法,或許只在少量焊縫修補中可能會使用。

  3.3焊接裝置向大型化、系統化、整合化、自動化轉變

  造船基地由於造船模式、生產管理、工藝流程變化,對焊接生產提出了全新要求,焊接必將以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為主,這決定了選用的焊接裝置具有大型化、整合化特點,以平面分段生產線為例,另外,曲面分段、船塢、平臺等生產區域需配備C02氣保護自動焊、雙絲埋弧焊、垂直氣電焊等各類自動化焊接裝置。

  3.4焊接材料的工藝、效能要求高

  由於焊接方法的多樣化和自動化程度提高,對焊材工藝要求進一步提高,自動化焊接勢必提高焊接熱輸入量,為保證焊接接頭綜合力學效能,特別是焊縫強度、韌性等指標,船舶焊接生產中需要大量高效能焊材應用。對某些特殊船型,由於船板及部件的特殊性,焊接材料的效能同樣需要具有特殊的技術特點。

  4 結語

  從目前情況來看,船廠新廠承接的船型與老廠有很大區別,板厚、等級強度都有所提高,產品種類更為豐富。我們應該珍惜江南搬遷的良好契機,充分利用現代化造船用焊接裝置,通過對造船焊接工藝不斷研究、改進,開發出適宜於新造船的焊接生產工藝,從而加快向現代化造船模式轉化、把船舶焊接技術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張永達,孫成文,於小虎,等.船舶高效焊接工藝及存在的問題[J].造船技術,2009,5.

  [2]王淑梅,葛樹森,陳紹全.船舶高效焊接技術推廣[J].電焊機,2004,342.

  篇2

  淺論船舶技術的開發與保護

  [摘 要] 本文介紹了船舶建造和修理工程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主要分析了專利權保護和引進專利的智慧財產權問題,和如何利用“商業祕密”對船舶核心技術進行保護。

  [關鍵詞] 智慧財產權 船舶建造與修理 專利權 核心技術 商業祕密 法律保護

  隨著世界貿易自由化和一體化程序加快,世界航運市場不斷髮展壯大,給修造船業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我國船舶行業在造船總量、修船總量、改裝船數量、外輪總量及經濟效益上屢創新高,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儘管如此,我國在世界船舶市場所佔的份額仍然很小,主要在於我國船舶修造廠以下簡稱“船廠”的技術含量不高。在國際修造船市場的競爭中,除了設施以外,技術的作用最大。

  目前我國船舶行業的技術改造,可以引進國外成熟的專利技術,但必須保持持續研發新的技術,這兩種企業行為都涉及到智慧財產權問題。如何有效應用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保護自己,已成為了現階段船廠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合理使用法律法規,規避修造船的專利風險

  1.我國船舶修造技術的引進現狀

  目前,我國船舶行業已經具有了相當的規模,然而核心技術不夠先進,綜合競爭力不強。我國佔據的主要是低端船舶市場,並存在比較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低水平的造船設施過剩,大型高水平的造船設施不足。此外,我國企業船型開發和設計能力薄弱。在船型開發和船舶設計方面,真正屬於我國自主開發設計的船型,大多數是普通船型,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很少。由於設計水平的限制和船東的要求,不少技術複雜船舶,包括VLCC、LNG、超大型集裝箱船、豪華旅遊船等,仍然主要依靠國外的設計。我國高檔次船舶的主要配套產品如主機、儀器儀表等也大都需要從國外引進。

  我國部分船舶企業聘請中日船廠幫助改造企業,並遣送大批技術骨幹到國外去學習新的造船技術,引進了船用柴油機、甲板機械、齒輪箱、增壓器、LNG船舶等多項船舶設計與船舶配套裝置技術,使我國的船舶行業迅速發展。但我國在高階船舶製造上仍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此外,我國部分船舶企業在技術引進上也存在目的性針對性不強、盲目引進的情況,引進的部分技術其技術生命週期已快完結,有時甚至引進了開發不完全尚存在漏洞的技術。因此,船舶企業應加強專利保護意識避免技術損失。

  2.我國對專利權保護和技術引進的專利權法律

  我國專利法第一條明確其立法宗旨:“為了保護髮明創造專利權,鼓勵發明創造,有利於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創新,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特制定本法。”這體現了國家公權力對專利權領域的介入,以使得在權利人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時促進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國家公權力在專利權的保護過程中進行適當的干預。

  企業的技術引進過程和引進後的技術創新需要知識產權制度的保護。比如,引進的國內獨一無二的技術、創造出來的新技術、新方法,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等都可以通過工業產權中的專利制度予以保護;技術引進後設計的軟體文件和設計圖紙等可以通過著作權法予以保護;如果創新的成果投入市場時輔以商標戰略,就涉及到企業商標的保護了。因此,船廠的技術創新活動可能涉及到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多個方面,需要知識產權制度的整體保護。

  2004年頒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列舉了六種屬於“非法壟斷技術、妨礙技術進步”的情形,其中,第1款與第6款調整的是實踐中技術引進合同裡使用頻率較高的兩種情形。從調整範圍上來看,不僅涉及直接的跨境技術引進,還涉及到外商在華投資時以技術出資的智慧財產權問題:

  1限制當事人一方在合同標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新的研究開發或者限制其使用所改進的技術,或者雙方交換改進技術的條件不對等,包括要求一方將其自行改進的技術無償提供給對方、非互惠性轉讓給對方、無償獨佔或者共享該改進技術的智慧財產權;

  6禁止技術接受方對合同標的技術知識產權的有效性提出異議或者對提出異議附加條件。

  3.規避專利風險

  船廠在國外專利技術引進時,應當首先熟悉國際通用規則,對該專利進行評估。比如調查該專利是否屬於失效專利,如果是有效專利,還要調查其專利有效時間和有效範圍。在詳細調查後,往往可以在談判中避免專利費不合理部分的支付。對於確實值得引進的專利技術,每年應該按約定支付專利提成費。增強保護國外的智慧財產權的力度、政策的意識,避免被套上國際侵權官司。船廠對自主創新的技術,如有條件,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儘早在國內或國際申請專利保護,利用法律武器保護好自己的應得權益。

  申請專利後,專利技術必須公開。船廠的大部分技術使用圖紙、工藝流程進行表述,不便於公開。船廠可採取智慧財產權法律中的特殊權力――“商業祕密”來保護這些技術。

  二、規範內部商業祕密,保護修造船的核心技術

  1.船舶工程的核心技術

  在船舶工業中,技術方案裡面在或者在核心技術裡面,船廠有制定權和解釋權的, 常被稱為“完全自主設計”。包括前期的一些方案、還包括船廠提供的風險分析,結構分析。以整個船的結構分析,需要考慮幾十年的安全運營,這是非常複雜的分析,必須採用一些非線性的計算技術來研發的軟體計算。這些比較核心的技術作為一種智力成果,能夠給船廠帶來明顯的經濟利益,船廠必須保護好,一般稱之為核心技術。主要核心技術可採取內部的商業祕密的方式尋求法律保護。

  2.企業的商業祕密

  商業祕密一詞在英文中為“COMMERCIAL SECRET”。我國目前在商業祕密的概念界定方面主要依據的是1993年9月2日八屆全國人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過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第三款的規定“本條所稱的祕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資訊和經營資訊”。

  商業祕密作為一種智力成果,是一種無形財產,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但並不是所有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資訊都屬於商業祕密,判定一個資訊是否構成商業祕密,就要考察該資訊是否具備商業祕密的特徵:1商業性。2祕密性。3實用性。4保密性。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已經建立了一系列的商業祕密保護的法律體系。《反不正當競爭法》、《勞動法》、《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都對企業的商業祕密作了明確規定。

  3.制定船舶技術保密措施

  船舶工程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很少有船申請專利。因為用專利的方式保護船舶的設計,並不是特別有效。專利需要公開的,大家都可以查詢。比如圖紙,或者是設計的東西都在網上公開,大家都可以隨便查詢,這樣申請專利權反而就起不到保護船舶技術的作用。所以目前船廠主要採取內部商業祕密的方式進行保護。

  上文中已闡述過的“祕密性、價值性、實用性和保密性”四個條件是相關資訊成為商業祕密的前提,船廠應當努力使其技術資訊或經營資訊具備以上四個要件,以期獲得法律保護。特別是保密性條款,能夠成為“商業祕密”被法律所保護,必須主客觀都有保密性措施和意圖。船廠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強核心技術的保密性。

  船廠應當重視保密合同的訂立。保密合同一般至少應當包括三個條款:⑴善意保密條款;⑵洩密報告條款;⑶救濟補償條款。與本單位的所有員工簽訂保密合同。與掌握企業重要商業祕密,或對企業的競爭優勢構成重要影響的關鍵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合同。與合作單位簽訂合作專案合同的同時,應當有保密條款或另外單獨訂立保密合同。船廠在技術創新和經營運作過程中,應當隨時判斷哪些技術資訊或經營資訊需以商業祕密形式加以保護,並立即採取相應的適當措施。

  在商業祕密管理過程中,船廠還需做好以下工作:⑴健全商業祕密制度。商業祕密制度主要包括商業祕密的確認制度、保密制度、利用制度、管理制度以及失洩密報告制度等。⑵加強商業祕密侵權救濟工作。一旦商業祕密受到侵犯,應當採取積極的救濟措施,防止商業祕密進一步擴散,並依法追究侵權者的侵權責任。⑶加強員工保密教育。對企業全體員工進行保密教育,並對涉密人員進行重點教育。教育內容一般包括:什麼是商業祕密、如何保密本單位商業祕密、失洩密如何處理以及如何合法地借鑑研究其他企業的商業祕密等。加強內部的一些控制,不能讓別人知道船的圖紙的詳細的細節、平時對人員進行保密教育。

  三、設立船舶技術管理部門,統籌管理智慧財產權

  船舶行業是比較大的一個行業,帶動了鋼鐵、油漆、閥門等多個產業。因此國家這幾年對船舶技術研發工作的支援非常重視。每項技術的研發都花費了國家和企業相當大的成本。船廠需要掌握法律武器,保護這些專利技術。對一些準備申請專利的技術祕密,船廠在申請專利之前使用的,應當慎重考慮,因為不當使用可能使得這些技術資訊不再具備專利申請要件。船廠在使用自己商業祕密時應當注意選擇地域,進而避免侵犯他人的智慧財產權。有些商業祕密企業自己實施產生的經濟效益高,而另外一些則不然。因此,在考慮自己使用或購買國外的專利技術時,船廠應當結合企業自身情況,以經濟效益為主要參考因素,做出合理抉擇。在商業祕密利用過程中,船廠應當對時間、地域和利用商業祕密的方式做出適當的選擇。

  管理商業祕密是保護商業祕密的重要環節。船廠應當根據自身條件和商業祕密保護需要建立相應的商業祕密管理機構。船廠也可以專門開設一個管理機構,專門管理與專利、商標等的智慧財產權事務。智慧財產權管理人員的選擇應當更慎重,因為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要求智慧財產權管理人員本身就應該是一道堅固的防線。

 

建築裝置給排水節能論文範文
水利水電本科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船舶工程技術論文
有關船舶工程技術論文
船舶工程技術論文代發表
船舶工程技術論文免費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論文
船舶工程技術畢業論文範文
船舶工程技術畢業論文參考
表面工程技術論文參考
電子資訊工程技術論文題目
淺談電子工程技術論文